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胸腰椎不同程度前中柱骨折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固定后的生物力学效果,并探讨前路重建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收集12具新鲜猪T10~L4节段胸腰椎脊柱标本,分为两组,将L1椎体行两种不同范围的“V”形预损伤,然后前屈压缩至“V”形区破坏,造成不同程度前中柱骨折。对骨折标本依次进行以下处理:安放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AF内固定加前路植骨重建。每种状态依次在CMT4104多功能力学试验机上进行轴向压缩和前屈压缩测试,分别计算每组的完整标本、骨折内固定标本和植骨内固定标本的轴向压缩刚度和前屈压缩刚度。结果标本前中柱骨折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轴向刚度和前屈压缩刚度较完整标本明显下降(P〈0.01),椎体前中柱较大范围累及的骨折与较小范围累及者相比,刚度下降更明显(P〈0.01),而前路植骨重建者刚度恢复至完整标本水平(P〉0.05);同一状态轴向压缩刚度明显大于前屈压缩刚度(P〈0.01)。结论胸腰椎前中柱骨折后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不能使其恢复至原来的力学性能,椎体骨折累及范围越大,固定后力学性能越差;前中柱重建是减少后路内固定器械承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去除内固定后是否继发后凸畸形.方法 1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T11~L2)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物,测量内固定取出术后0.5~2年Cobb角度变化及伤椎椎体高度的变化.结果 18例患者(35~68岁)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7个月),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无椎弓根钉断裂或松动现象.与取内固定钉前相比,16例无骨质疏松患者取钉后6个月Cobb角平均丢失0.7°,椎体高度丢失0.8 mm;取钉后1年Cobb角平均丢失1.9°,椎体高度丢失1.1 mm(P>0.05);取钉后2年Cobb角平均丢失2.4°,椎体高度丢失1.3mm(P>0.05).合并骨质疏松的2例患者,取钉后6个月Cobb角丢失6°、8°,椎体高度丢失3mm、5 mm;取钉后1年Cobb角丢失13°、17°,椎体高度丢失5 mm、7 mm;取钉后2年Cobb角丢失15°、19°,椎体高度丢失6 mm、7.5 mm.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内固定术后脊柱后凸畸形会有轻度发展,但椎体高度丢失并不明显.若合并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骨折内固定术后脊柱后凸畸形会明显发展.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whether the kyphosis exists after removal of the internal fixators for thoracolumabar vertebrae fractures. Methods A total of 18 patients (35-68 years old) with thoracolumabar vertebrae fractures (T11-L2 ) were fixed with short segment pedical screw. The fixators were removed one year postoperatively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the Cobb' s angle and trauma vertebra'height.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24 months ( average 18.7 months),which showed no intraoperative 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breakage or loosening of the screws. Compared to the Cobb angle and the vertebra height before removal of the internal fixators, the average loss of the Cobb angle was 0.7° and that of the vertebra height was 0.8 mm six months after removal of the fixators, 1.9° and 1.1 mm respectively one year after removal of the fixators, and 2.4° and 1.3 mm respectively two years after removal of the fixators in 16 patients without osteoporosis (P >0. 05). Among two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the average loss of the Cobb angle and the vertebra height was 6° and 8°respectively and 3 mm and 5 mm respectively six months after removal of the fixators; 13° and 17° respectively and 5 mm and 7 mm respectively one year after removal of the fixators; 15° and 19° respectively and 6 mm and 7.5 mm two years after removal of the fixators. Conclusions After the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oracolumbar vertebrae burst fractures, kyphosis develops mildly, with insignificant change of the vertebral height. While the kyphosis becomes worse after removal of the fixators for thoracolumbar vertebrae burst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微创内固定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老年胸腰推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65 ~78岁,平均70.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7±1.1)d(3~7 d).损伤节段:T112例,T12 6例,L18例,L2 5例.均行PKP治疗.术后评价后凸Cobb角、后凸Cobb角矫正度数以及后凸角矫正丢失度数,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结果 所有患者获26 ~56个月随访,平均34.2个月.手术时间平均98.7 min(80~ 12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2.8 ml(30~85 ml),术后开始下地时间平均18.2 h(8~19 h),术后1周VAS评分为(0.9±0.6)分,术后X线片示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10.4°,随访24个月以上Cobb角平均丢失1.8°,过伸过屈动力位X线片示固定段无异常活动,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或邻椎骨折. 结论 采用微创内固定结合PKP能快速消除疼痛和恢复功能,是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失败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失败的24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9例.迟发性感染2例,椎弓根螺钉断裂8例,连接杆断裂1例,内固定松动(含螺母松动)10例,螺钉位置不佳3例. 结果 24例患者全部接受再次手术治疗:2例感染患者取出内固定、病灶清除及灌洗引流后愈合,9例患者单纯取出内固定物,2例患者取出内固定物后予以后路植骨融合,9例更换或加长后路内固定并植骨融合,2例患者调整螺钉位置和方向并在钉孔内植骨后重新置入原螺钉.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伤口感染、神经损伤症状加重等并发症.结论 手术适应证或入路选择不当,未能有效地植骨融合,术后康复锻炼不当或内固定取出过迟及手术操作不规范等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6.
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3年9月-2006年10月,我科共行单节段椎弓根钉骨折椎固定复位治疗胸腰骨折患者70例,其中男5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9、7岁。骨折按A0分类法分型:A型54例,B型16例。术中将两对椎弓根钉置入骨折椎与相邻正常椎中,复位固定,原位取骨行椎间关节融合。结果手术用时平均8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65ml,切121长度7~10cm。46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6个月(12—35个月),无一例内固定断裂或松动,全部获得骨性融合。术中及术后骨折椎的椎体压缩程度和节段后凸角度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1),且术后3,6和12个月骨折椎椎体压缩程度和节段后凸角度的纠正与术中相比无明显丢失(P〉0.05)。结论经骨折椎单椎间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脊椎运动功能单位的丢失更少且不易发生内固定松动或折损,可用于多数胸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7.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分型和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报告我院1980年2月-1993年7月收治4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涉及椎体49个,笔者将骨折的诊断分为上终板损伤型,上下终板损伤型,上终板及侧方挤压型,爆裂旋转型及多椎体损伤型。提出治疗早期应行切开复位减压及内固定术;在不伴神经损伤或严重爆裂型骨折,早期可行保守观察。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骨折伴截瘫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后的前路翻修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伴截瘫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失效后,前路翻修术的理论依据和手术适应证。方法1999年2月-2005年4月,收治胸腰椎骨折伴截瘫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后失败的患者21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检查结果,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取出Ⅰ期胸腰椎前路手术行脊髓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随访患者脊髓功能恢复、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肋间神经损伤2例,脑脊液漏3例,难治性股痛2例。本组患者随访3个月~6年,平均2.4年,未发生钉板系统松动断裂和后凸畸形加重20例,有1例术后4个月远位螺钉断裂。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的(16.4±1.3)°恢复到随访时(5.2±0.3)°。21例患者中有16例神经功能得到部分恢复。结论胸腰椎骨折伴截瘫后路手术失效后,采用前路翻修术,脊髓减压直接彻底,后凸畸形矫正满意、固定牢靠,大多数此类患者均能采用此种术式。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三例田伟吴鹰徐江波顾青椎管内硬膜外血肿不常见,它可以由脊柱外伤、血管畸形、血友病、抗凝剂治疗等引起,但半数以上的病人无明显原因,被认为是自发性的[1~4]。笔者报告3例无明显原因的胸段椎管硬膜外血肿在0.5T场强的MRI表现,并...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1.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前路减压、植骨或钛网植入和Z -plate前路钢板系统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不稳定的初步经验。 方法  2 3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 ,男 18例 ,女 5例 ;年龄 2 5~ 6 6岁 ,平均 4 1.7岁。骨折病史 1.2~ 2 8年 ,平均 5 .6年。 2 3例均有明显的腰背痛病史 ,其中 17例有轻度神经损害 (FrankelD级 ) ;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 (后凸角度 2 5°~ 4 0° ,平均 34°)、脊髓压迫和不稳定征像。 2 3例中 ,15例采用前路减压、取带三面皮质骨的髂骨块植骨和Z -plate前路钢板系统内固定 ,8例以钛网代替三面皮质骨的髂骨块植入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均无严重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术后患者的腰背痛和下肢麻木症状大多于术后 2~3个月开始缓解或消失。后凸角度由术前平均 34°矫正到术后的 12° ,随访中无丢失发现。所有病例无术后神经损害或症状加重现象 ,3例术前FrankelD级者术后肌力有稍许恢复 ,但Frankel分级没有提高。MRI复查者均显示达到良好的脊髓减压效果。 结论 前路减压、植骨或钛网植入和Z -plate前路钢板系统内固定具有减压充分、植骨愈合率高和一定的矫正畸形作用 ,是治疗伴有临床症状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良好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胸腰段骨折后路椎弓根固定节段长度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短节段或长节段固定的选择. 方法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随访胸腰段骨折后路椎弓根固定术患者134例,骨折按照AO分型:A型70例,B型37例,C型27例.将各型骨折分为短节段固定组(伤椎上、下各1个椎体)和长节段固定组(伤椎上、下各2个椎体),比较各组在邻近椎体上下终板夹角矫正与丢失、伤椎椎体上下终板夹角矫正与丢失、C型骨折椎体移位的矫正与丢失. 结果 A型骨折全部为短节段固定,邻近椎体上下终板夹角术前平均21.3°,术后平均8.5°,术后2年平均11.1°.短节段组(26例)和长节段组(11例)B型骨折后凸角度矫正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短节段组伤椎椎体夹角丢失3.64°,长节段组丢失1.09.(P<0.05).短节段组(7例)和长节段组(20例)C型骨折后凸角度矫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短节段组和长节段组矫正角度丢失分别为3.6°和0.8°(P<0.05).椎体移位矫正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型和B1型骨折多选择短节段固定,而B2、B3及C型骨折多行长节段固定.  相似文献   

13.
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探讨经前路椎体切除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通过对自1985年1月至2002年6月采用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537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以及248例患者的随访结果比较,观察其神经功能恢复和局部脊柱的稳定性。结果573例患者术后均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出院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93例无神经损伤者,术后功能良好;新鲜骨折合并不全瘫患者275例中,240例有1~3级恢复;107例陈旧性骨折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62例全瘫患者,仅5例感觉有部分恢复。248例随访中,26例全瘫患者仅4例部分浅感觉恢复,204例不全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改善。全部患者X线片显示植骨均已融合,有4例出现断钉,但无临床症状。结论对来自椎管前方压迫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前路减压手术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Ⅰ期固定融合成功率高、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指征及远期疗效。 方法 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 82例 ,随访时间 2~ 5年 ,平均 2 .8年 ,82例均于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内固定取出前、后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和CT片。 结果  (1 )本组 71例 (87%)为交通伤和高处坠落伤所致 ,致伤机制复杂 ,6 3例 (77%)合并其他损伤 ;(2 )脊柱活动改善率为77%;腰背痛改善率为 95 %;下肢疼痛改善率为 80 %。 (3)与术前相比 ,伤椎前缘高度平均矫正 5 5 .1 %,平均丢失 2 .1 %(P <0 .0 1 ) ;Cobb角平均矫正 2 5 .7° ,平均丢失 4 .4°(P <0 .0 1 )。 结论 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有利于恢复脊柱伤椎高度、生理弧度和神经功能以及消除腰腿痛 ,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在警惕其他脏器合并伤的同时 ,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伴脱位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2008年3月收治的胸腰段爆裂骨折合并骨折脱位患者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18~56岁.受伤节段为T12~L2,骨折椎体压缩1/4~3/4,上位椎体向前脱位程度为25%~50%.手术均在伤后2周内完成.将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组Ⅰ:采用2椎体4椎弓根钉置入复位固定,组Ⅱ:采用3椎体6椎弓根钉置入复位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后凸角、神经功能以及腰痛评分(low back outcome score,LBOS). 结果 术后随访12~36个月,组Ⅱ手术时间长于组Ⅰ,但并没有明显增加术中失血量.在矫正率、矫正丢失及内固定失败方面,组Ⅱ均明显优于组Ⅰ.两组术后神经功能以及LB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3椎体6枚椎弓根螺钉置入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伴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6.
单节段复位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3年10月至2008年2月,采用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A3.1型(37例)、A3.2型(30例)胸腰椎骨折.术后摄X线片来测量骨折椎楔变指数、骨折节段矢状位指数评价影像学效果,并通过腰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用时平均93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7 ml.随访65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9.8个月(4~27个月),全部骨性融合,除1例出现螺钉松动外,无内固定失败.术前骨折节段平均矢状位指数及骨折椎楔变指数分别为13.06°、42.96%,术后分别为4.47°、21.78%,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除2例外,最后随访末见明显矫正丢失(P<0.05).临床腰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 结论 经骨折椎单节段复位固定融合术具有创伤小、用时短、出血少、脊椎运动功能单位丢失减少等优点,可用于治疗部分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相似文献   

17.
改良胸腰椎前路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改良胸腰椎前路固定技术以减少失血晕、提高椎体一次性置钉成功率。方法 仅结扎骨折椎体术侧椎体血管,切除骨折椎相邻上、下椎问盘,保留大部分软骨终板后椎体置钉,取髂骨,再切除椎体行椎管减压,撑开骨折间隙行髂骨块结构性植骨,置放钢板矫形加压锁定。结果 采用此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87例,其中新鲜骨折76例,术中失血400~800ml,平均560ml,手术时间2.5~3h;陈旧性骨折11例,术中失血800~l200m1,平均l080ml,手术时间3.5~4h。脊椎后凸畸形完全矫正8l例,残余5^。~8^。后凸畸形4例,前凸畸形2例。术后瘫痪基本恢复者39例,部分恢复者28例,小部分恢复者9例,无恢复11例。无一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结论 改良胸腰椎前路操作技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失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了椎体一次性置钉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