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仪及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90例,随机分为药线治疗组30例,空白线灸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药线治疗组和空白线灸组分别采用壮医药线、空白苎麻线点灸,同时配合西药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1β。结果:药线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NF-α、IL-1β有显著性差异(P〈0.01),药线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1β较空白线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也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可降低RA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水平,这是其可能的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10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痹胶囊,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IL-1、IL-6、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ESR、CRP、IL-1、IL-6、TNF-α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通痹胶囊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改善关节功能及降低活动期炎性指标具有较好的作用,且能明显降低外周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4.
范利锋  王楠  廖莎  翁庚民 《河北中医》2016,(9):1313-1316
目的观察风湿6号膏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秋水仙碱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风湿6号膏方内服治疗。比较2组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IL-1及TNF-α水平变化,统计临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及IL-1、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6号膏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降低外周血中IL-1和TNF-α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抗炎、镇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高骏 《新中医》2015,47(2):106-107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西医组予以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中医组予以独活寄生汤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中医组94.29%,西医组77.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西医组患者治疗中共发生副反应4例(11.43%),中医组患者发生2例(5.71%),2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水平较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中医组下降较西医组更明显(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副作用轻,作用机制与其能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从而抑制关节局部炎症反应,减少对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的破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时血清及胃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夹心法分别检测了HP阳性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的TNF-α、IL-6的水平。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程度越严重者,胃黏膜组织中TNF-α、IL-6水平越高,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HP根除后血清、胃黏膜组织中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与根除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α、IL-6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参与了胃黏膜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马学伟  陈虎  张培红  云雅卿  王家颖 《河北中医》2011,33(11):1617-1619
目的 观察克银Ⅰ号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 -2)、白细胞介素-2受体(IL -2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应用克银Ⅰ号方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阿维A胶囊治疗.2组均3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并选取30例...  相似文献   

8.
衣蕾  吉海旺  雷鹏  罗强  杨敏 《河北中医》2010,32(10):1553-1555
目的观察活血补肾祛风方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组和活血补肾祛风方组,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用弗氏完全佐剂0.1mL注入大鼠右后足跖皮下进行致炎,在致炎1周后进行第2次注射,8~12d产生超敏反应性炎症,制成AA模型。活血补肾祛风方组予活血补肾祛风方水溶液(3.1g/kg)灌胃,雷公藤组予雷公藤多甙片水溶液(30mg/kg)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8周。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AI)及血清TNF-α、IL-1、免疫球蛋白(Ig)G、IgM的含量。结果雷公藤组、活血补肾祛风方组治疗后A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较模型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0.05)。活血补肾祛风方组治疗后AI较雷公藤组降低(P0.05)。模型对照组TNF-α、IgG、IgM、IL-1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1),造模成功;雷公藤组、活血补肾祛风方组TNF-α、IgG、IgM、IL-1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5);活血补肾祛风方组TNF-α、IgG、IgM、IL-1低于雷公藤组(P0.05)。结论活血补肾祛风方可降低AA大鼠AI及血清TNF-α、IL-1、IgG、IgM含量,可能是其治疗RA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51-1453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中IL-1、IL-6、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补肾解毒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的数值。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在TNF-α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IL-1、IL-6方面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肾解毒通络方能下调RA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铺灸对佐剂型关节炎(AA)大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铺灸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于右后足跖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形成从大鼠模型,造模3d后,药物组给予旭痹颗粒治疗,铺灸组给予铺灸治疗。观察大鼠造模前后及治疗后足趾肿胀度(趾围)的变化。治疗结束后股静脉采血,以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IL-1、TNF-α及IL-10含量。结果铺灸可减轻从大鼠足趾肿胀程度,效果优于旭痹颗粒组(P〈0.05);显著提高从大鼠血清IL-10水平(P〈0.05),降低血清IL-1、TNF—α水平(P〈0.05)。结论铺灸对从大鼠具有一定疗效,抑制IL-1、TNF-α的产生,提高IL-10水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及乙型肝炎合并NAFLD患者肝功能的改变以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脂肪肝患者56例,分为NAFLD组28例,乙型肝炎合并NAFLD组28例;另选取正常体检者2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TNF-α与IL-6水平变化,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NAFLD组及乙型肝炎合并NAFLD组的ALT、AS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NAFLD组血清TNF-α与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乙型肝炎合并NAFL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患者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后,TNF-α与IL-6水平会受到影响,肝脏损伤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2.
全人源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单克隆抗体(adalimumab,D2E7),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因工程药物,疗效确切,耐受性好.由美国雅培药厂研制,2002年由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Humira.D2E7采用DNA重组技术,由1330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480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痤疮颗粒对痤疮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和α-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6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痤疮颗粒组和丹参酮组。采用放射性免疫学方法检测痤疮颗粒对痤疮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痤疮颗粒组患者血清中的IL-6和TNF-α水平均较用药前有显著变化(P<0.01);并且疗后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痤疮颗粒能够改变痤疮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2,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I、L-6及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I、L-6及TNF-α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I、L-6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IL-6及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CAS组)、144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液标本,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及IL-6水平。结果 CAS组Hcy、TNF-α和IL-6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CAS组Hcy、TNF-α和IL-6存在正相关关系(r=0.441,0.453,P均<0.05)。结论 Hcy变化与TNF-α及IL-6有关,与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颈动脉狭窄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检测110例冠心病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血清AngⅡI、L-6和TNF-α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其水平增高(P<0.05);AngⅡ与IL-6、TNF-α呈正相关。结论血清AngⅡ是影响IL-6、TNF-α的因素,与冠心病发病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升降散对肺炎合并脓毒症瘀毒内阻证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并观察对血清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120例肺炎合并脓毒症瘀毒内阻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给予升降散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和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NF-α和IL-6水平。结果: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TNF-α及IL-6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降散联合西医治疗肺炎合并脓毒症瘀毒内阻证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降低TNF-α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个月的疗效及对外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5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接受雷公藤多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清TNF-α和IL-6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好转,外周血清TNF-α、IL-6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雷公藤多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外周血清TNF-α、IL-6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方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探讨化痰通络方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9例,中药观察组46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予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加用化痰通络方,每日1剂,口服;对照组予上述西药治疗。两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结果。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6.9%,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4%,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中医证侯疗效的总有效率9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1%,统计学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化痰通络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Ⅱ型胶原(CⅡ)诱导的免疫性关节炎(CIA)大鼠为RA动物模型,通过测量其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炎指数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大、中剂量组的治疗效果;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小鼠胸腺细胞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活性,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桂枝芍药知母汤大、中剂量组均可使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和关节炎指数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同时发现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及IL-1β活性明显升高,治疗组起下调作用,接近正常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TNF-α、IL-1β异常增高,与RA发病密切相关。桂枝芍药知母汤可以降低CIA大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TNF-α、IL-1β浓度,从而抑制或控制RA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