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CRF)寒凝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CRF寒凝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肾衰宁治疗;治疗组30例予寒痉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及24 h尿蛋白定量,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r、BUN、UA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Cr、BUN、UA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 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 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汗法治疗CRF寒凝证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尿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酸(uric acid,U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结肠透析治疗,治疗组应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SCr、BUN、UA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2. 2%,治疗组有效率为84. 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UA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全结肠高位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疗效。方法:80例CRF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包醛氧淀粉;治疗组40例在西药治疗的同时。运用中药透析方给予高位结肠透析。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57.5%。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Scr、BUN明显下降,Ccr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配合高住结肠透析可明显延缓肾衰竭速度。为CRF保守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燮理三焦方(梁氏验方)对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燮理三焦法为法组方口服。2组以半年为1个疗程,一般为2个疗程,观察2组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检查(HGB、BUN、Crea、UA、CO_2)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 0%,对照组为80. 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HGB、BUN、Crea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UA、CO2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燮理三焦法治疗非透析期慢性肾衰竭,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Crea、HGB、BUN,从而降低患者毒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与结肠透析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晚期慢性肾衰竭(CRF)短期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30例CR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均用西药并低蛋白饮食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结肠透析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仅加用结肠透析。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钾(K)、钠(Na)、钙(Ca)、磷(P)、二氧化碳(CO2)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电解质水平均有明显改善;SCr、BUN、UA有恶化倾向,但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积分及SCr、BUN、UA、K、Na、CO2水平没有明显改善,而Ca、P水平有明显改善。结论结肠透析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CRF较单纯结肠透析有更好的疗效,短期内可以作为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的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生脉承气汤配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CKD 3~4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结肠透析治疗,研究组加用生脉承气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Cr、BUN、U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eGF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钙、钾、磷、HCO^-、Hb、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均<0.05),研究组血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证候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SGA分布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P<0.05),且2组SGA评估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生脉承气汤配合结肠透析治疗CKD 3~4期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证候、肾功能指标,同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20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在常规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全自动结肠透析机对患者用中药灌肠方进行结肠透析,对照组则予以中药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Scr、BUN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CRF有确切疗效,而配合中药液结肠透析疗效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固肾排毒液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1~3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肾衰竭1~3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常规治疗)、中药结肠透析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固肾排毒液结肠透析),2 W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Hcy水平的变化。同时取健康对照组30例,比较其与肾衰竭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Hcy水平的差异。结果:常规组临床治疗显效率为21.88%,总有效率为81.25%;固肾排毒液结肠透析组显效率为25.00%,总有效率为87.50%;结肠透析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疗效显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竭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Hcy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固肾排毒液结肠透析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hs-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结肠透析治疗组降低hs-CRP、IL-6、TNF-α水平的作用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1~3期患者存在微炎症反应,中药固肾排毒液结肠透析可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降浊通络方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R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降浊通络方口服。2组均治疗6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g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 h尿蛋白定量(UTP)、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及中医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2组共112例完成临床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84. 7%,对照组总有效率67. 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Hgb均升高(P 0. 05),TC、TG及LDL-C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Hgb高于对照组(P 0. 05),TC、TG及LDL-C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24 h UTP均降低(P 0. 05),TP、Alb均升高(P 0. 05),治疗组24 h UTP低于对照组(P 0. 05),TP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BUN、Cr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健脾益肾、降浊通络方治疗CRF可提高患者Hgb水平,调节脂代谢,减少尿蛋白,升高血浆蛋白,从而保护肾功能,延缓CRF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172例CRF患者随机分治疗组(86例),对照组(86例),两组均予常规中西医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全自动结肠透析机给患者用中药肾衰灌肠方进行结肠透析。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Scr、BUN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CRF有确切疗效,而配合中药液结肠透析疗效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辨证分型应用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RF)早中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纳入CRF早中期患者[血肌酐(Scr) 133~707 μmol/L]63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电子结肠透析机进行中药结肠透析,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中药灌肠方法;辨证均符合气阴两虚血瘀或脾肾阳虚痰浊者.观察患者治疗8周前后临床症状积分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0.6%,优于对照组70.9%(P<0.05);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组血BUN、Scr、β2-MG下降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辨证分型结肠透析有效改善总有效率早中期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天格胶囊对非透析期肾性骨病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非透析期肾性骨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优质低蛋白饮食、α-酮酸、降压、降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金天格胶囊。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后检测患者血清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和治疗后血清P、PTH、ALP、BUN、Scr、U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a水平升高(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BUN、Scr、U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3个月和治疗后,血清Ca水平升高以及血清P、PTH、ALP水平降低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能有效纠正非透析期肾性骨病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抑制继发性PTH、ALP的分泌,并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邵治国  刘鹏 《河南中医》2014,(4):689-691
目的:观察中药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序贯结肠透析并口服药用碳片,对照组采用药用碳片口服及中药保留灌肠,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甲状旁腺激素(PTH)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eGFR较治疗前升高。血SCr、BUN、uA、PrrH下降,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5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序贯结肠透析配合药用碳片口服能更好地清除慢性肾功能衰竭期患者毒素,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序贯式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程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普宁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计56例,按照双盲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实施尿毒清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序贯式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组别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各项临床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钠(UA)、肾小球滤过率(GFR)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红细胞(RBC)、血清白蛋白(ALB)、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两组患者在血红蛋白(Hb)、血清前白蛋白(P–ALB)、UA、Scr、GFR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2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35.7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序贯式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对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程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对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予中药结肠透析,而对照组仅予手工中药直肠灌肠,1个疗程2周,4个疗程观察疗效,治疗前后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肾小球率过滤(GFR)、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载脂蛋白a(L(a))及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疾病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6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2组血浆hs-CRP、L(a)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营养指标Hb、Alb、Pre-A的改善,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药结肠透析可改善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的微炎症-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电解质、营养状态及微炎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CRF患者按照盲抽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肾衰一体化治疗,干预组则在常规基础治疗上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电解质、营养指标及感染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膀胱素C(CysC)、血尿酸(UA)、电解质磷(P+)和钙(Ca2+)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低更明显(P<0.05);血红蛋白(HB)、血清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中药结肠透析可以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钙磷代谢、微炎症、营养状态,从而延缓肾功能恶化,减少并发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CRF)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微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肾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5例CRF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每周结肠透析3次,隔日1次,结肠透析后以解毒泄浊颗粒肠道保留灌肠治疗3d;对照组予以解毒泄浊颗粒灌肠,每日1次。2组同时予对症治疗,疗程8周。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血肌酐及相关微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改善CRF湿热证患者的肾功能,减轻微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固肾排毒液+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给予固肾排毒液+结肠透析联合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2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和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血尿酸(U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固肾排毒液+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能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乙方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过程中退出2例)。2组均采用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根据病情选择降压、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并口服中药肾乙方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乙方进行结肠高位透析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的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46.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Hb较对照组升高明显,SCr、BUN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过在肠腔内建立高位结肠透析的治疗系统,灌肠乙方对CRF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肾降浊解毒方结合结肠透析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结肠透析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益肾降浊解毒方结合结肠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SCr、BUN、CCr)变化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降低,CCr水平升高;观察组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CC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降浊解毒方结合结肠透析可显著改善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延缓病情,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