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主神经系统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可出现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脾为后天之本,具有主运化、升清、养心、络脑等功能,且脾藏意而主思虑,对自主神经的功能产生影响。若脾受损,精微生化不足,输布失常则心脑失养,进而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概括为4个方面:脾胃虚损,运化失常;脾气虚乏,清阳不升;脾虚失运,湿困中焦;脾肾阳虚,内生寒邪。分别治以健脾宁心、益气补血,健脾益气、升阳举陷,健脾除湿、升清降浊,温补脾肾、破阴散寒。并附医案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王艳敏 《光明中医》2016,(22):3294-3295
目的探讨百合地黄汤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百合地黄汤,根据患者中医辨证情况给予方剂加减,记录两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经上述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获得高达93.33%的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1.11%,数据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对比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7.78%、11.11%,提示两组治疗安全性均较优。结论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百合地黄汤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4.
百合病小议     
陆秋月 《河南中医》2003,23(8):14-14
百合病古病名 ,出《金匮要略·百合狐 或虫 阴阳毒病脉证治》。它的起因一部分是由于大病之后 ,心肺阴虚而生内热所致。而绝大部分是由于七情内伤而引起。《金匮要略》描写百合病为“意欲食复不能食 ,常默默 ,欲卧不能卧 ,欲行不能行 ,欲食不能食 ,或有美时 ,或有不用闻食臭时 ,如寒无寒 ,如热无热。”都是形容精神情志恍惚不安的症状 ,这与《内经·疏五过论》篇“不在脏腑 ,不变躯形 ,诊之而疑 ,不知其名”的症候描述甚为相符。百合病的不变之症是“口苦 ,小便赤 ,吐利 ,如有神灵者。”百合病由外感温热转为阴伤 ,余热羁留者 ,其病较轻 ,从…  相似文献   

5.
丁德正 《河南中医》2011,31(8):831-832
百合病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属现代医学精神疾病神经症范畴之癔病.病机为阴虚内热.传统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治疗.若辅以针灸与精神治疗,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6.
<正>百合地黄汤原方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由百合、生地两味药组成,有养心清肺、滋阴清热的功效[1]。主治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现代用百合地黄汤治疗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紊乱、癔病等以神志性病变为主的病症[2]。我们用其加减治疗血虚风燥型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有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26例,均为2012年至2014年门诊患者。男17例、女9例,年龄58~7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0年。  相似文献   

7.
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癔病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癔病40例,治愈率达87.5%。  相似文献   

8.
汤怡婷  陈玉鹏  倪青 《吉林中医药》2022,(10):1149-1152
倪青教授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本病机为阴虚阳亢,为本虚标实之症。倪青取法自《金匮要略》百合病篇,根据甲亢阴液亏损的不同程度分为初、中、后三期,依阴虚、阴虚内热、阴虚阳亢,选用百合病滋阴七法进行治疗,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9.
正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而肺癌居肿瘤发病及病死第一位[1]。肺癌脑转移的发病率随着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高达50%~80%,占脑转移癌的40%~60%,如果不进行积极治疗,其自然生存期仅为1个月左右[2]。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下称百合病篇)中有关百合病的记载基本符合现代医学肺癌脑转移的论述,而且从病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历代医家对百合病病机的认识,并从病位、病因、发病方式、疾病演化、症状、方药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得出了百合病的病机为心气失和而致百脉失和。  相似文献   

11.
百合病肾阴不足,壬水匮乏,方用百合地黄汤滋肺肾不足之阴,清心安神润燥;百合病发汗之后,汗出伤阴,除肺肾阴虚之外,另有肾阴不足、相火有余之证,方用百合知母汤滋阴润肺,清心安神;百合病吐后伤及脾胃之阴津,方用百合鸡子黄汤濡养脾胃;百合病津伤之后,有小便艰涩难出的症状,方用滑石代赭汤清润心肺,使膀胱津液得通;百合病久,津伤液枯,致口渴久不愈,方用瓜蒌牡蛎散清肺生津,止咳润燥;百合洗方外用加饮食调养,可增强养阴清热止渴之力。  相似文献   

12.
在温病发展过程中,温热与阴伤可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温病发展的阶段不同,养阴的方法也有所异,其方法及运用规律是邪在卫分宜辛凉清宣兼护阴,邪在气分宜清热兼保阴,邪在营分宜清营兼增阴,邪在血分宜凉血兼救阴。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机在于先天禀赋不足,素体亏虚、阴血不足或因脾虚痰郁、水土饮食的影响,导致七情所伤,造成气机郁滞,津液不行,凝聚成痰。因此,应用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清法"思想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是清热泻火,清热化痰,还是滋阴清热都是活用"清法"治疗甲亢的具体表现。药物当中,清热药为第一位,主要是清热泻火药。临床上,医师注重的是辨证施治,在运用脏腑经络辨证的基础上,结合甲亢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以"清法"灵活结合"三焦辨证"的思想共同治疗甲亢,往往会取得良好的疗效。作为一名现代中医师,"清法"治疗甲亢是其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他譬如活血化瘀、疏肝健脾等法也在临床上有所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昀 《河南中医》2012,32(2):139-140
银屑病的病机为内有蕴热,郁于血分,“血热”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治疗当以清补为主,用药往往多用凉血养阴之品;伏邪温病以病发于里,热郁化火为基本特点,治应清热凉血.伏邪温病与银屑病发病特点密切相关,从伏气致病的角度探索寻常型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符合临床客观规律,且能更好的指导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升陷汤治疗气虚型早期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8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41例,在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中药组加用升陷汤,对照组加用安慰剂,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评定量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帕金森病中医气虚症状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对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每日普拉克索和多巴丝肼用量及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评估。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评定量表总分、消化系统症状评分、泌尿系统症状评分和体温调节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评定量表总分、消化系统症状评分、泌尿系统症状评分和体温调节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两组心血管系统症状评分、瞳孔调节功能评分、性功能评分无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评定量表总分、消化系统症状评分、泌尿系统症状评分和体温调节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心血管系统症状评分、瞳孔调节功能评分、性功能评分差异...  相似文献   

16.
温病热毒血瘀证是温病发展到营血分阶段时的一种常见证候类型.热邪深入营血分,化火成毒,灼伤阴液,炼熬血液,脏腑脉络受损均可导致热瘀胶结的病理状态,阴液耗伤是温病热毒血瘀证的主要病机.治疗上必须抓住阴伤这个关键因素,养阴生津是其必用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病理机制复杂,热邪为IgA肾病诱发和加重的始动因素,湿毒内蕴是IgA肾病关键病机,瘀血为IgA肾病病理基础,气阴两虚为IgA肾病的根本病机。设立总治则为祛邪扶正,常用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养阴。  相似文献   

18.
盆腔炎性疾病(PID)为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属炎性反应性感染性疾病,以腹痛或腰痛为临床特征,有些患者热象明显,可伴有发热、带下黄臭,尿赤便秘、甚则咽痛身痛、舌红苔黄腻等湿热内蕴征象。清利三焦治法是针对湿热邪气困遏三焦证候的治法,具有清热、利湿,宣畅气机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外感热病及各科内伤杂病的治疗。借鉴清利三焦湿热治疗思路,应用温病学名方黄芩滑石汤治疗PID,取得良好效果,故本文对清利三焦湿热治疗PID的理论依据及治疗机制进行探讨,以供临床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自拟方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和血沉,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和血沉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化浊清热汤治疗糖尿病湿热困脾型患者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棋 《中医杂志》2011,52(16):1390-1392
目的观察化浊清热汤治疗糖尿病湿热困脾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口服瑞格列奈片每次1m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化浊清热汤,每日1剂。两组共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并且于治疗前后对临床主要症状进行评分及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主要症状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降低(P<0.05或P<0.01);在疲倦乏力、头身困重、脘腹胀和空腹血糖方面,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浊清热汤在改善糖尿病湿热困脾型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方面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