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英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吾师谢英彪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的诊治,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与经验,现将其临床治疗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余绍源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卫东  何琰  陈延 《河南中医》2006,26(6):17-17
余绍源教授,男,1940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系广东省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余老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尤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疑难病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兹将余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期可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活动期病机多以肠腑湿热为主,兼有脾虚不运,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兼健脾行气;缓解期病机则以脾肾阳虚为根本,可兼夹有湿热、瘀血、积滞等病理因素,治疗上当以温补脾肾为主,佐以祛湿消瘀。  相似文献   

4.
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18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何长义  王佐军 《河北中医》2005,27(4):267-268
2000~2004-07,根据本地区人群饮食多偏辛辣、油腻的生活习惯和气候偏寒湿的特点,运用中医脾胃与肾相关学说,参照前人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经验,对11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分期辨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典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主要表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符合中医“痢疾”的诊断。因患者一般表现有缓解期、发作期等不同,病程长,复发率高,应属“痢疾”中“休息痢”(慢性复发型)或“久痢”(慢性持续型)的范畴。症状不典型者,仅表现为腹泻,大便次数多.粪质清稀.应属中医“泄泻”范畴。  相似文献   

6.
正文:南通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邵荣世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师从全国孟河派名医张泽生,深得其传,从事脾胃病临床及科研工作40余年,对各种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杨瑾  贾其军  邵荣世 《新中医》2020,(12):230-231
<正>南通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邵荣世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师从全国孟河派名医张泽生,深得其传,从事脾胃病临床及科研工作40余年,对各种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向春 《河南中医》2012,32(5):599-600
溃疡性结肠炎与先天禀赋不足、感受外邪、情志所伤及饮食失节有关,脾虚为本病发病之根本,本病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邪毒为标.对于本病的治疗当以健脾益气,清利湿热为法,中西医结合,中药内服与灌肠并用,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9.
乔连厚 《山西中医》1989,5(1):55-56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本病)是一种病因尚未探明的结肠炎症性病变。以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以慢性腹泻、粘液血便、腹痛、呈慢性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为临床表现。临床分为初发型、慢性暴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四型;据其病情程度可有轻、中、重度之分;按病变所及部位、范围可确定其为全结肠、区域性结肠、右半结肠、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炎症。祖国医学虽无本病之病名,但以其上述特点可归属于泄泻、久痢、下痢等范畴。  相似文献   

10.
从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综述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指出:UC为本虚标实,虚责之脾、肾、肺,实责之湿热、瘀滞,临床多表现为虚中夹实,实中有虚的复杂症候;临床治疗方面有分期和分型论治、复方应用,且治疗方法众多,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于炎症性肠病(IBD)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病情轻重不一,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认识主要集中在免疫和遗传或环境因素的关系,而免疫遗传的影响与中医的气血阴阳密切相关,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防治有确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沈洪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沈洪教授对溃疡性结肠炎辨证治疗有着独到的经验.认为饮食不节、六淫之邪为其病因,脾肾亏虚为本,湿热为标,邪滞肠道,气血不调,传化失司,肠络受损,血败肉腐为其主要病机.临床师古不泥古,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分活动、缓解二期治疗,活动期治以清肠化湿,调气和血,生肌敛疡,缓解期治以健脾助运,佐以清肠化湿,兼调肾肺.辨证常分湿热内蕴、脾肾阳虚、脾虚湿盛、肝郁脾虚4型论治.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的肠道疾病,其现代医学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治疗上颇为棘手。通过剖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有助于提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具有难治性、迁延性、反复性的特点,且存在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癌变的风险,临床常表现为腹痛、腹泻、食欲下降、消瘦等,病程长,常反复发作,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困扰。迄今为止西医尚缺乏远期疗效肯定的根治手段,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肠黏膜炎症、促进肠黏膜愈合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中医认为,湿热、痰浊、气滞、血瘀为本病的基本病理因素,日久则变生浊毒、痈疡,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气血、寒热、虚实、表里的演变,并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脾病及肾"的生理病理特点,将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常用治法分为清肠化湿法、调气和血法、寒热并调法、温脾暖肾法、疏利肺气法、逆流挽舟法、消痈生肌法、化浊解毒法。文章归纳总结近年来有关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因病机及常见治法,以期更好地指导及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吕文亮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梅国强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长期从事《温病学》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擅长运用方证对应体系指导临床,对脾胃病的研究尤为深刻。现仅就吕师治疗脾胃病的辨证思路及用方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亚奇  沈洪 《中医药导报》2006,12(11):74-76
文章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包括分型论治,以基础方加减,成药治疗及治则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痢疾"范畴。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受寒、湿、热等病理因素的影响,治疗应立足整体,详察病机,按照补虚泻实的原则,以清、和、补等法,通过中药复方、单药、中药灌肠等不同形式的中医药疗法,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综合作用于患者。其中,中药复方以清热利湿、疏肝理脾、平调寒热、健脾益气、温补脾肾等五类为主;单药有效成分包括生物碱类、多酚类、多糖类、环烯醚萜类等;中药直肠给药充分发挥药物局部抗炎作用,使药力直达病所。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在促进肠道黏膜恢复、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方面独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北京中医药》2020,(1):23-26
田德禄教授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经验颇丰,认为本病以脾虚为本,湿热为标,血瘀为局部变化,强调分期论治的同时,兼顾活血化瘀。并针对肠镜下改变,纳入"内疡"论治,辅以中药灌肠,整体与局部相合,宏观微观辨证相参。从源流考析、病机方药分析、治法特色理论、常用药物加减、验案举隅等方面,对田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反复发作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根治手段。丁泽民教授多年来治疗本病经验丰富,认为本病的形成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洁),或情志失调,或素体脾肾不足,基本病理因素有湿热、气滞、血瘀、痰浊等,并提出大肠"内疡"理论。丁老临床常将本病分为大肠湿热证、脾虚湿蕴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四证型。在治疗方面,丁老按活动期与缓解期采用阶段性序贯疗法,同时运用中药保留灌肠这一创新的中药外治方法,创制溃结灌肠液,更首创性地提出气药灌肠的概念,并研制出气药灌肠仪,获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日渐增多,成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该病已确定为现代难治病[1]。现将近年中医药对该病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