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疗法联合中药外洗方熏洗坐浴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将56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切开挂线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洗方熏洗坐浴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创口愈合时间、术后复发率及治疗2,7,14 d后创面疼痛和创面渗液积分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 d后2组肛门疼痛及创面渗液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7 d和14 d后,2组肛门疼痛及创面渗液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切开挂线疗法联合外洗方熏洗坐浴治疗高位肛瘘能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八珍汤口服联合复方黄柏液湿敷对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石家庄市中医院及课题合作医院收治的116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在碘伏冲洗伤口后用复方黄柏液涂剂纱条湿敷创面,每日换药2~3次,观察组在碘伏冲洗换药加复方黄柏液纱条湿敷创面的基础上,从术后第2周开始加服益气养阴方八珍汤。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创面愈合率、肉芽生长情况、创面分泌物与创缘水肿情况以及创面疼痛程度。结果术后14 d、21 d、28 d,观察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肉芽生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4 d,2组患者创面分泌物与创缘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1 d、28 d,观察组患者创面分泌物与创缘水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创面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珍汤口服联合复方黄柏液湿敷可有效促进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创面愈合以及肉芽生长,有利于减轻创缘水肿程度,缓解创面疼痛感,利于患者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祛毒消肿汤对低位肛瘘术后切口愈合进程的影响。方法将70例低位肛瘘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西医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毒消肿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后比较治疗前后切口创面恢复情况评分(包括疼痛、创面肉芽、创面渗液及创面水肿)及创面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肛门功能变化情况,采用控制排便Wexner评分量表进行评定包括生活方式改变、需卫生垫、干便、稀便及气体;比较2组治疗3、7、14 d后创面愈合率及完全愈合时间。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创面肉芽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及创面水肿评分均明显降低(P 0. 05),创面面积明显缩小(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对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生活方式改变、需卫生垫、干便、稀便及气体评分均明显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治疗3、7、14 d后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祛毒消肿汤可有效降低患者低位肛瘘术后切口疼痛程度,促进创面渗液与水肿恢复,促进肉芽健康生长,缩小创面,促进肛门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创面愈合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黄柏苦参汤坐浴联合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肛瘘患者90例作为研究主体,病例选取时间为2013年4月—2018年4月,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应用黄柏苦参汤联合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方法)和对照组(45例,应用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肛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瘙痒、创面渗液)。结果治疗组肛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肛瘘患者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肛瘘患者的疼痛、瘙痒、创面渗液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通过使用黄柏苦参汤联合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刘嫕  刘志  李丹丹 《河北中医》2020,42(3):379-383
目的 观察化瘀祛腐生肌汤熏洗坐浴对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治疗组60例予化瘀祛腐生肌汤熏洗坐浴治疗。2组均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术后1、3、7、14 d临床症状(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和创面渗液)评分、肉芽组织生长评分,血清VEGF、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并比较2组创面腐肉脱落、新生上皮出现和创口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 67%(55/60),对照组总有效率78. 33%(47/6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 d,2组肛门疼痛评分、肛缘水肿评分、创面渗液评分、肉芽组织生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7、14 d,治疗组肛门疼痛评分、肛缘水肿评分、创面渗液评分、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2组术后3、7、14 d肛门疼痛评分、肛缘水肿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均低于本组前一个观察时间点(P 0. 05),2组术后7、14 d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低于本组前一个观察时间点(P 0. 05)。术后1 d,2组血清VEGF、IL-1β、TNF-α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7、14 d治疗组血清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 0. 05),IL-1β、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2组术后3、7、14 d血清VEGF、IL-1β、TNF-α、IL-6水平均与本组前一个观察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创面腐肉脱落、新生上皮出现和创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化瘀祛腐生肌汤熏洗坐浴可有效改善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疼痛、创面水肿、渗出等临床症状,提高血清VEGF水平和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对术后创面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回阳生肌汤配合康复新液对肛瘘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肛瘘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创面难以愈合的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各14例。空白组予以常规换药及0. 9%氯化钠注射液纱条外敷治疗,对照组在空白组基础上加服回阳生肌汤治疗,治疗组口服回阳生肌汤并以康复新液外敷治疗。观察3组患者术后第7、14、35天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创面分泌物情况、创面愈合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显效率治疗组为100. 00%(14/14),对照组为85. 71%(12/14),空白组为71. 43%(10/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在术后第7、14、35天创面疼痛评分、渗液评分、愈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回阳生肌汤配合康复新液可促进肛瘘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减少创面分泌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7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湿热敷及换药,对照组采用痔疾洗液熏洗坐浴及红油膏换药。对比2组创面愈合时间、每周创面愈合率、肛门疼痛程度及创面渗液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2、4周的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术后3周内的创面渗液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采取中药煎剂阶段用药湿热敷及换药,可显著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局部渗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低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在中药坐浴的基础上治疗组20例给予复方黄柏液换药,对照组20例给予凡士林油纱换药。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创缘水肿及创面分泌物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及肉芽生长情况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两组在水肿、分泌物两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第14天,治疗组在此两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能显著缩短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加快愈合速度,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柏氏虎杖油膏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50例低位肛瘘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A组采用柏氏虎杖油膏纱布换药、治疗B组采用红油膏纱布换药,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换药。各组均连续换药21天,观察比较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每周创面愈合率、肛门疼痛及渗液症状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A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显著早于治疗B组与对照组(P0.05),而治疗B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换药第一周、第二周,治疗A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治疗B组、对照组(P0.05);第三周时,治疗A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治疗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本组术后第2天比较,各组第7天、第14天、第21天时肛门局部疼痛、渗液症状分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第14天,治疗A组肛门创面疼痛、渗液分级明显轻于治疗B组、对照组(P0.05)。结论柏氏虎杖油膏术后换药可显著加快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改善肛门局部疼痛、渗液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利湿养阴促愈汤治疗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7年3月中牟县中医院收治的5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术后给予患者常规创面换药、消炎治疗等,观察组则同时采用利湿养阴促愈汤治疗,分别在术后2 d、6 d记录患者创面疼痛、创缘水肿以及渗液积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渗液消失时间,并在术后2周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 d、6 d创面疼痛、创缘水肿以及渗液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渗液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2周创面愈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利湿养阴促愈汤在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术后应用可以促进创面愈合,缓解疼痛,与常规西药比较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熏洗对混合痔四联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6例行四联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术后接受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治疗,观察组术后接受复方黄柏液涂剂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创面疼痛、水肿、分泌物积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3.43±3.86)d,短于对照组的(26.40±4.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14日,两组患者肛门疼痛积分均较术后第1日降低(P<0.05);术后第14日,观察组肛门疼痛积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第7、14日,两组患者创面水肿积分均较术后第1日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第7、14日,观察组创面分泌物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32/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91%(30/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熏洗可缓解混合痔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味苦参汤熏洗法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5月诊治的行肛瘘切除手术的低位肛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术后研究组采用加味苦参汤熏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观察2组治疗后1天和10天的肉芽形态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和创面愈合率以及治疗前后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静息压(A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天患者的肉芽形态评分、创面渗液评分以及创面愈合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0天2组的创面愈合率比术后1天明显升高(P 0. 05),肉芽形态评分和创面渗液评分比术后1天明显降低(P 0. 05),研究组的变化水平更加明显(P 0. 05)。2组治疗后RRP和ARP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研究组的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 0. 05),ALCT和AMCP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升高,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苦参汤熏洗法能够有效促进术后创面的愈合,临床疗效准确,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敛痔散外敷法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行手术治疗的90例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呋喃西林纱布湿敷,观察组则给予敛痔散外敷,观察2组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3 d、7 d、14 d后创面渗液及创面肉芽形态评分情况,统计2组治疗后疼痛、渗液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痊愈率、临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3 d,2组创面渗液及创面肉芽形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时,2组创面渗液及创面肉芽形态评分均较治疗后3 d明显降低(P均<0.05),且相应时间段观察组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渗液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敛痔散外敷法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愈合,改善预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术后采用复方黄柏液熏洗创面,观察复方黄柏液对肛瘘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肛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复方黄柏液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熏洗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疼痛、创面分泌物、水肿、瘙痒、肉芽生长情况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指标,并对以上指标进行量化评分。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减轻创面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减轻水肿、瘙痒等方面较对照组效果明显,数据统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能有效促进肛瘘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文丽容 《新中医》2020,52(16):86-88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坐浴联合藻酸盐敷料换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按密封信封法随机等比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藻酸盐敷料换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柏液坐浴治疗;观察比较2组创面愈合效果,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渗液量评分、创面水肿评分,比较2组创面疼痛程度及创面pH值变化情况。结果:创面愈合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7.56%,对照组为78.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创面渗液评分、创面水肿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14 d,2组创面疼痛评分依次降低,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2组创面pH值均较术后3 d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创面pH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坐浴与藻酸盐敷料换药联合应用可促进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括约肌间入路加隧道式拖线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将78例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多切口引流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括约肌间入路加隧道式拖线引流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术后1 d、7 d、10 d、14 d创面渗液、肛门疼痛及发热情况;随访半年,观察比较两组复发率、成瘘率及肛瘘类型。结果①治疗组痊愈、显效、未愈病例数分别为21、17、1,对照组分别为12、19、8,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6%、20.5%,成瘘率分别为46.2%、69.2%,复杂性肛瘘占比分别为33.3%、70.4%,治疗组复发率、成瘘率、复杂性肛瘘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10 d、14 d组间比较,治疗组创面渗液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10 d、14 d组间比较,治疗组肛门疼痛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组间比较,治疗组发热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括约肌间入路加隧道式拖线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疗效满意,与传统多切口引流术相比,更利于术后恢复,并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减少术后肛瘘的形成,尤其是复杂性肛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除湿活血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治疗促进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86例行择期肛瘘切开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3例在术后应用除湿活血方熏洗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43例术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14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与肉芽形态积分、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合率。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疼痛、创面渗液、术后水肿以及肉芽形态积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除湿活血方熏洗联合针灸能够有效加速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缓解疼痛、水肿、渗液症状,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并提高创面愈合率,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硝苯地平软膏在肛瘘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复方硝苯地平软膏、凡士林软膏换药,观察2组患者术后平均疼痛指数、排便疼痛指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出血、创面水肿、心血管副作用、肛管动力学变化、肛门肌电图、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平均疼痛指数、排便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出血症状、肛门控便能力、住院时间比较没有差异(P〉0.05);对照组创面水肿多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肛管静息压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肛管收缩压没有差异(P〉0.05);肛门肌电图MUP分析显示静息相治疗组Ampl、Ar/Am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缩肛相2组Ampl、Area、Ar/Am、Freq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4例(11.1%)出现头晕或头痛、面色潮红等反应,未予干预处理,4例患者均为复杂性肛瘘患者,创面较大。对照组没有发现心血管相关反应。结论:复方硝苯地平软膏能有效减轻肛瘘术后肛门疼痛,加快创面愈合,不良反应少,但在较大伤口中,不良反应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在肛瘘术后创面节点疼痛及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的肛瘘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的均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进行手术,术中观察患者肛瘘外口及内口情况,经确定内口位置后,至外向内口切除瘘管即可完成手术。对照组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观察组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联合解毒生肌汤治疗,两组患者共治疗14d。观察用药前、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的疼痛情况,术后3d、术后7d和术后14d的创面愈合情况和创面渗液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的疼痛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术后3d、7d和14d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3d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d和14d,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3d、7d和14d观察组创面渗液评分较对照组评分低(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肛瘘术后患者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地创面疼痛,促进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肛瘘切除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第1、3、7、14天创面疼痛、渗液、出血情况,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控便能力。结果①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7.5%,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第1天、第3天术后创面疼痛积分,各观察时点创面渗液积分,以及第1天、第3天、第7天术后创面出血积分少于对照组(P〈0.05)。⑧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控便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瘢痕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肛瘘切除术比较,括约肌问瘘管结扎术用于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渗液及出血情况轻,创面愈合时间短,创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