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高原肺水肿是人体快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时的常见病,目前多采用抗泡沫吸氧 静推速尿、氨茶碱等治疗,消化道不良反应多。本文探讨过氧化碳酰氨治疗高原肺水肿的疗效。作者选取100例高原肺水肿病人,其中男67例,女33例,初次进入高原者68例,2次以上发病者14例,汉族89例,藏族7例,年龄(17~46)岁,平均24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抗泡沫吸氧 静滴过氧化碳酰氨治疗。对照组采用抗泡沫吸氧 静推速尿氨茶碱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病人症状的缓解、体征、胸部透视的变化等方面差别无显著性(P>0.05)。这一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短超波治疗高原肺水肿咳嗽的效果。方法将91例中度病情的高原肺水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超短波治疗组(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使用吸氧(2L/min)、速尿、地塞米松、氨茶碱静脉注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咳嗽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咳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超短波治疗高原肺水肿可缩短咳嗽病程,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35例急性高原肺水肿随机分组为20例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治疗组)与15例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组用多巴酚了胺20mg加10%葡萄糖溶液300ml2~4小时静滴完,每日一次,同时高压持续吸氧,对照组用氨茶硷0·1g,每日3次,速尿20~40mg,西地兰0·2~0·4m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用药3~4天,同时高压持续吸氧,经5天治疗后,咳嗽、咯痰、心悸、呼吸困难、肺部罗音、发钳等消失,心率降至90次/分以下,胸部X片示肺水肿完全吸收,治疗组治愈率达100%,对照组为19.99%,因此认为多巴酚下肢是治疗急性高原肺水肿的有效首选药物之一,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对高原肺水肿肺部罗音影响。方法:将中度病情的高原肺水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超短波治疗组(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吸氧(2L/min)、速尿、地塞米松、氨茶碱静脉注射治疗,实验组在如前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t检验,P<0.01,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别。结论:超短波治疗高原肺水肿可缩短病程,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刘丽红  程波 《西南军医》2008,10(6):49-50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高原肺水肿的干预作用。方法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90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发绀、呼吸困难、咯血性泡沫痰几项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咳嗽减轻、罗音吸收两项指标亦有明显缩短。而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原肺水肿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可明显缩短肺水肿病程。  相似文献   

6.
高原肺水肿38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学新 《西南军医》2009,11(3):481-481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高原肺水肿患者采用吸氧、卧床休息、选择有效的血管、支气管扩张剂、皮质微素、利尿剂等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8例痊愈,9例好转后转到低海拔地区,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9.36%。结论以吸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原肺水肿患者再缺氧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评价氧疗在高原肺水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检测法,观察了8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吸人纯氧及突然停止吸氧对患者肺动脉的影响,同时采用Lake Louise评分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量评估。结果 高原肺水肿患者肺动脉平均压在吸氧1min后逐渐明显下降,患者在突然停止吸氧而改吸室内空气后,下降的肺动脉压逐渐回升,10min后回复到吸氧前水平,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肺动脉压继续攀升,20min后肺动脉压已明显高于吸氧前水平,25min后肺动脉压达最高值,与此同时,高原肺水肿患者病情定量分数亦显著高于吸氧前。结论高原肺水肿患者存在着再缺氧损伤,而肺动脉压异常升高在其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氨酰心安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小剂量氨酰心安与抗炎、吸氧、改善通气功能、强心利尿等综合措施使用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卡尔法坦对高原肺水肿的干预作用。方法对90例高原肺水肿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尔法坦3m l/kg,雾化吸入,2/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发绀、呼吸困难、咯血性泡沫痰几项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咳嗽减轻、罗音吸收两项指标亦有明显缩短。而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原肺水肿患者应用卡尔法坦,可明显缩短肺水肿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抗胆碱对急性高原肺水肿(AHPE)的疗效及机制,我们观察比较了400例来自唐古拉山及昆仑山公路施工区的急进高原人群的急性高原病患者,抗胆碱药治疗与一般疗法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及疗效;方法:400例AHPE患者随机分为抗胆碱药物组(263例)和一般疗法组(137例),抗胆碱药物组采用阿托品、东莨菪碱治疗,一般疗法组不用抗胆碱药,其他措施相同;结果:抗胆碱药物组疗效明显优于一般疗法组,其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频超短波治疗对高原肺水肿病程的影响。方法:将中度高原肺水肿9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和常规治疗加超短波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使用吸氧(2L/min),以及呋塞米、地塞米松和氨茶碱静脉注射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频超短波治疗(20min/次,1次/d),观察两组的治愈时间及治疗60h的治愈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愈时间和治疗60h治愈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常规加高频超短波治疗高原肺水肿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病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3次全国高原医学会议诊断标准,治疗以吸氧、低转、糖皮质激素、脱水、利尿和病人卧床休息为主。结果:162例急性高原反应经就地休息、吸氧等治疗很快得到缓解;10例高原肺水肿和1例高原肺水肿合并高原脑水肿经下转至海拔3700m治疗后痊愈;1例高原脑水肿下送至平原治疗痊愈;1例高原脑水肿在下送途中死亡。结论:上呼吸道感染、劳累易诱发急性高原病的发生,吸氧、利尿、脱水、降低肺动脉压力等治疗措施有效,高原脑水肿是治疗的难点,死亡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 (L Arg)对高原肺水肿病人肌红蛋白 (MB)、血乳酸 (BLA)、血氨 (Ammo)的影响。方法 在海拔 3 70 0m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 9例 (L Arg组 ) ,并与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 (NO)混合气治疗 8例高原肺水肿 (NO组 )作对照 ,分别检测血中Mb ,BLA及Ammo含量。结果 NO组和L Arg组治疗前较治愈后Mb ,BLA ,Ammo均增高非常显著 (P <0 .0 1)。吸入NO组和L Arg组比较 ,Mb ,BLA ,Ammo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有效 ,使乳酸性和非乳酸性氧债均降低 ,且经济简便 ,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对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中度病情的高原肺水肿患者随机分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和常规治疗加超短波治疗组(实验组,41例)。两组于常规治疗前及常规治疗后15min经皮(手指)测血氧饱和度,此后实验组病人加用超短波治疗20min,2组继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结果:高原肺水肿病人经常规治疗后15min血氧饱和度提高,并基本稳定于一定水平;实验组加用超短波治疗后,血氧饱和度进一步提高,并稳定于更高水平。结论:超短波治疗高原肺水肿可明显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5.
侯铜川 《西南军医》2009,11(1):124-124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在高原肺水肿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6月至今的高原肺水肿病例96例,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重组人脑利钠肽组,所有病例入院后都给予吸氧、利尿、镇静、减轻心脏负荷等处理。同时,分别给予硝酸甘油和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然后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用药30分钟后,重组人脑利钠肽组较硝酸甘油组的症状缓解人数比例明显增多;呼吸频率、心率的下降明显;手指氧饱和度较硝酸甘油组明显升高;血压则无明显变化。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作为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CPAP)对小儿高原肺水肿的治疗作用,观察其在治疗小儿高原肺水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以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12例由内地进入海拔2 200m以上高原的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与既往12例同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12例患儿应用NCPAP治疗的疗效显著,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高原肺水肿,疗效肯定,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7.
《高原医学杂志》2009,(2):55-55
本文旨在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在高原肺水肿患者中的治疗作用。作者选取96例高原肺水肿患者,所有患者经心电图、胸片检查、呼吸脉搏监测及临床表现均符合高原肺水肿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硝酸甘油组45例,男性30例,女性15例,重组人脑利钠肽组51例,男性31例,女性2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吸氧、利尿、镇静、减轻心负荷等处理。  相似文献   

18.
低氧习服过程对模拟高原急性低氧大鼠肺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氧习服对模拟高原低氧大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32只V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常氧对照组(N组,n=8)、急性低氧组(H组,n=8)、3000m低氧习服+急性低氧组(G组,n=8)、5000m低氧习服+急性低氧组((=5组,n=8)。习服完成后,置于模拟海拔6000m急性低氧24h,观察动物在不同低氧习服水平对模拟高原急性低氧大鼠肺组织结构改变。结果:急性低氧组大鼠肺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出现少量的肺泡性肺水肿,明显的间质性肺水肿;而经过低氧习服后,间质性肺水肿明显减轻,基本无肺沿幽市水肿出现。结论:低氧习服可以明显减轻急性低氧大鼬市水肿特别是间质肺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的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高原肺水肿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强心、利尿、抗感染、氧疗、解痉、激素冲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机械通气,比较观察患者氧合、住院时间、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310±25)mm Hg vs(185±32)mm Hg(P〈0.01)和减少住院时间(10±3.1)天vs(12±2.7)天(P=0.02),并且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减少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结论:机械通气对高原肺水肿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异搏停作为抗心律失常药已长期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用于治疗高原肺水肿,目前国内外尚无文献报告。1989年1月至1991年12月,我院首次用异搏停治疗高原肺水肿,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