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08年10月,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0例。结果9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少许坏死,皮瓣面积为4cm×6cm~10cm×13cm随访6个月~2年,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蒂,形成逆行岛状皮瓣,可以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胫后动脉即可修复足踝部大部分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超声对逆行胫前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背皮肤损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高频探头对19例行逆行胫前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背皮肤损伤术中胫前动脉在踝部与腓动脉及胫后动脉的交通支动脉进行检测,测量胫前动脉主干及交通支动脉管腔内径,血流充盈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评估术前情况,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高分辨率超声可准确检测胫前动脉与腓动脉及胫后动脉的交通支动脉,检出率为100%;高分辨率超声可准确检测到交通支动脉的二维及血流动力学情况,与术中情况有较高相符合率,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高分辨率超声能对逆行胫前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背皮肤损伤术中交通支动脉做出准确检测及评估。可作为胫前动脉皮瓣移植术检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质及肌腱外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是缺损位于足部远端,应用小腿部的皮瓣,手术创伤大,且易出现血运障碍,采用胫前-足背动脉踝前足背动脉踝前皮穿支皮瓣,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且实用,近年来在临床上受到重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2年12月,应用胫前-足背动脉踝前皮穿支皮瓣局部转移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7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临床应用足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实践经验。材料和方法:应用足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远端骨外露,足跟贴骨疤痕,溃疡共6例。皮瓣切取面积5cm×6~7cm×9cm。结果:全部皮瓣成活良好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单安全,可有效地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6.
1资料与方法 病例报告患者,男,因车祸外伤致左足背踝关节以远软组织毁损,经行游离皮瓣修复创面,游离皮瓣绝大部分成活,患足残端以远部分肉芽创面,经游离植皮后,创面全部愈合,患者康复出院。但因残端软组织菲薄,骨质隆凸,常因触碰感疼痛及破溃,要求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在手指接触性电烧伤中,创面容易有肌腱,骨和关节的外露。在创面上植皮不易成活,修复起来较为困难。需采用皮瓣修复,我们选用第二,三,四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中,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胫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移植皮瓣大小5cm×9cm~8cm×20cm。结果本组中的24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例患者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换药治疗后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胫后动脉逆行皮瓣血供充分,皮瓣切取面积大,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以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尤其是胫后血管在内踝水平以远毁损后仍能实施该手术的情况。方法以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移植皮瓣设计面积为4cm×9cm~10cm×20cm。结果本组中的12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例患者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换药处理后,创面Ⅱ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充分,皮瓣切取面积大,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的理想皮瓣,胫后血管在内踝水平以远毁损后仍可以修复足底。  相似文献   

11.
马伟  张峰  卜震  胡峰  朱磊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209-211
目的研究微型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创面的解剖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微型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小创面8例。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结论微型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供区隐蔽,血管解剖位置恒定,不牺牲主要血管,创伤小,术后手指的外观及感觉功能均满意。是修复手指创面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组织缺损48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共22例,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共15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1例。结果移位皮瓣成活95.83%(46例),部分坏死4.26%(2例)。结论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一种新型、简便、实用的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手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的部位,应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指动脉掌侧推进皮瓣、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等转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26例。结果 12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一1年,皮瓣红润,质地柔软,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采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对供区影响不大,效果好,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比目鱼肌瓣移位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比目鱼肌瓣移位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7~56岁,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后感染3例.顺行转移肌瓣9例,逆行转移肌瓣6例.结果 15例肌瓣全部存活,无明显变性、萎缩,自体植皮全部存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患者骨髓炎未见复发,所有患者恢复正常行走.结论 比目鱼肌肌瓣移位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外科皮瓣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8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不同的症状给予不同外科皮瓣修复尿道下裂。结果阴茎阴囊皮瓣加尿道板、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包皮瓣加尿道板、包皮瓣在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平均治愈率分别为77.8%、70.0%、71.4%、85.7%、60.0%,对各组临床治愈率进行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发生尿瘘方面,采用尿道板最高,其次为包皮瓣,各组间结果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包皮瓣+尿道板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道板与包皮瓣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尿道板、包皮瓣+尿道板、包皮瓣组未发生其他并发症,与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阴茎阴囊皮瓣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不同尿道下裂情况选择适宜的外科皮瓣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儿预后。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尿瘘等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同指带指动脉神经蒂的岛状瓣顺行推进修复末节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之间共12例,以一侧指动脉神经蒂的岛状瓣顺行推进修复末节指腹缺损。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321个月,平均14个月,指端外形指腹饱满,感觉恢复优良,伤指伸屈活动良好。结论我们认为同指指动脉神经蒂顺行推进皮瓣是修复末节指腹缺损的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手术矫治先天性尿道下裂目前仍是外科临床难题之一,其手术方法繁多,术后并发症亦多。本文探讨利用阴囊纵隔带蒂皮瓣对尿道下裂一期矫治手术方法的改进,旨在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利用阴囊纵隔带蒂皮瓣对23例尿道下裂患者施行一期矫治手术作出改良,提出先原位利用阴囊纵隔皮瓣作尿道成形,尔后再作皮瓣游离,不必刻意保留阴囊纵隔血管丛。手术全部使用可吸收性合成线缝合,成形尿道内同时留置支架管和导尿管而不作膀胱造瘘尿流改道。结果本组23例当中除1例因感染发生尿瘘之外,其余均达到一期修复目的。结论资料表明这种术式只要落实防治感染等措施则极少出现尿瘘、尿道狭窄等常见术后并发症,同时还可达到儿童一期矫治、阴茎伸直、阴茎外观满意和良好的排尿功能以及成年后有性生活能力等现代尿道下裂矫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Ⅰ期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自2000年2月至2009年2月,对46例(52指)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指背逆行筋膜岛状皮瓣旋转180°转移修复。结果除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余均成活,经6个月~5年随访,功能及外观良好。按TAM法评定,优36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达93%。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疗程短、成功率高,对手指功能影响小,皮瓣血运良好,指端外形感觉效果好,是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