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威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9):1574-1576
目的:探讨活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3月本院住院部治疗的6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32例(瑞舒伐他汀+活心丸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比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36/38)高于对照组78.57%(33/4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SV、LVEF、LAD、EPFV、APFV、EPFV/APFV、DT均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度显著大于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性高,能提高治疗疗效,并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用药对冠心病患者胆固醇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与8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TC、TG、LDL-C水平及炎性因子hs-CRP、IL-6和TNF-α水平较均治疗前下降,而HDL-C水平则升高.且经过联合用药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程度、炎症因子下降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及普罗布考联合用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血脂水平,提高胆固醇代谢和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血栓通联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栓通+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水平、IMT及粥样斑块面积低于对照组,且H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保护神经,改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硬化斑块,适用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3 月收治的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n=80),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6 w.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血脂[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血管内皮功能[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 w后,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以及LDL、HDL、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ET-1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控制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对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入住我院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49).对照组患者口服依折麦布片10 mg Qd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 Qd治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4 w后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并分析患者治疗4 w后的有效率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 w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治疗4 w内,试验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对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具有明显改善作用,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6.
胡春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1):1956-1958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2019年9月期间入院的108例T2DM合并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西格列汀+美托洛尔)52例和观察组(西格列汀+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5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P2hBG、HbA1c、TG、TC、LDL-C、LVEDs和LVEDV水平下降,HDL-C、LVEF呈升高趋势,观察组各指标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辅助西格列汀+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T2DM合并CHD患者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9年5月本院8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所选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阿托伐他汀联合艾司洛尔治疗)43例和对照组(艾司洛尔治疗)4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炎症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8.
杨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7):1179-1180+1170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分别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脑梗塞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采用常规治疗+丹参多酚酸盐+阿托伐他汀治疗的60例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作为A组;收集同期采用常规治疗+丹参多酚酸盐+匹伐他汀治疗的60例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作为B组.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后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HDL-C)升高,且B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较阿托伐他汀方案,匹伐他汀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改善脑梗塞患者血脂水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瑞舒伐他汀联合奥美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7例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试验对象,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氟伐他汀联合奥美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奥美沙坦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降压效果,测定并记录两组患者质量前后TC、TG、HDL-C、LDL-C、hs-CRP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3月、6月后观察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月、6月后TC、TG、HDL-C、LDL-C和hs-CRP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LVEF(%)、LVP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出现乏力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腹胀1例,患者均能耐受,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奥美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临床疗效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9.13%(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血管微循环及颈动脉斑块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12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患者口服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 Qd),观察组64例患者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 Qd).3 m后采用氧化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三酰甘油(Three acyl glycerin,TG)水平;采用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h)、血浆比黏度(Plasma specific viscosity,Np)、全血低切黏度(Whole blood has low shear viscosity,Nbl)、全血高切黏度(High shear viscosity of whole blood,Nbh)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Thickness of endomedia,IMT);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h、Np、Nbl、Nb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动脉IMT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下调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微循环,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安全性较高,其效果优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1-2017-08在本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9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6)和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29%vs 73.58%,P0.05);两组患者TC、TG和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炎性因子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对炎性因子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可降低血脂水平,抑制炎性因子表达,不良反应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水平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3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7).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银杏叶片治疗,均连续治疗90 d.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Hey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90 d后,两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ey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银杏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血脂水平,降低Hey水平,从而延缓疾病进展,促进患者身体转归,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其血糖及微炎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利拉鲁肽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微炎状态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h血糖(Two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A1c,HbA1c)等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人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Acute-phase serum amyloid A,ASAA)等微炎状态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于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中应用,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血糖状况及微炎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与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均持续治疗2 w.观察对比两组的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血红蛋白(HbAlc)]、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BG、2hPG、HbA1c、LDL-C、TG、T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FC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的5.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敏感性,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高剂量与低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7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35)与高剂量组(N=36),低剂量组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高剂量组服用瑞舒伐他汀20 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BNP、hs-CRP及IL-6水平及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BNP、hs-CRP、IL-6及血脂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hs-CRP、IL-6、TC、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HDL较治疗前升高, 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血清BNP、hs-CRP、IL-6、TC、LDL-C明显低于低剂量组,HDL高于低剂量组,P<0.05。AMI及UA患者治疗前血清BNP、hs-CRP、IL-6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AMI及UA患者血清BNP、hs-CRP及IL-6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20 mg)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血清BNP、hs-CRP、IL-6及血脂水平,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水平,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心肌肥厚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SPF级体重240~300 g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瑞舒伐他汀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连续14 d给予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5 mg/kg)。自造模当天开始,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瑞舒伐他汀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4 mg·kg-1·d-1)、厄贝沙坦(15 mg·kg-1·d-1)和瑞舒伐他汀(4 mg·kg-1·d-1)+厄贝沙坦(15 mg·kg-1·d-1)灌胃处理,连续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肥大程度,RT-PCR测定肥大相关因子ANF、β-MHC和AT1受体(AT1R)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AT1R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心脏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ANF和β-MHC的mRNA表达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和厄贝沙坦组的心脏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ANF和β-MHC的mRNA表达均降低(P<0.05),联合组效果优于单药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及厄贝沙坦组AT1R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而联合组AT1R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各单独用药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及厄贝沙坦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心肌肥厚。它们的抗心肌肥厚作用可通过下调AT1R的mRNA和蛋白表达实现。联合用药的效果优于单一药物。  相似文献   

18.
高占群  李霜  刘杨 《医学信息》2019,(15):140-142
目的 分析立普妥与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7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立普妥治疗。治疗24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hsCRP、血浆BNP等指标,评估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hsCRP及血浆BNP指标与心功能分级呈正比,心功能分级越高,指标水平越高(r=0.822,P<0.01);患者血清hsCRP及血浆BNP指标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呈反比,LVEF越低,指标水平越高(r=-0.731,P<0.01);治疗后LVEF、hsCRP、BNP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立普妥与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控制血脂、血糖,积极改善心功能,临床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达灵片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可达灵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 m.分析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率、GMP-140水平、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min心输出量(CO)和脑钠肽(NT-proBN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和GMP-140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CO均显著升高,NT-proBNP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LVEF、CO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可达灵片联合阿司匹林可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体内的血小板聚集率,改善心功能,联合用药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20ml舒血宁注射液,1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心电图疗效、临床疗效、心肌坏死标记物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82.00%,而观察组为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