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目的 研究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外膜蛋白A(OmpA)对大鼠的免疫保护作用,为研制疫苗提供技术基础。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通过腹股沟注射方式对大鼠进行免疫,包括OmpA免疫组(OmpA+弗氏不完全佐剂)、对照组(PBS+弗氏不完全佐剂)和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经首次免疫(0.58 mg/只)和加强免疫(1 mg/只)后,用两个浓度的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92010(106 CFU、108 CFU)对OmpA免疫组和对照组进行攻毒,观察攻毒后各组大鼠的体征、排菌情况以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攻毒后OmpA免疫组与对照组大鼠均出现厌食、被毛杂乱、粪便呈松软非颗粒状等症状。OmpA免疫组大鼠粪便排菌时间均为14 d,对照组大鼠粪便排菌时间分别为17 d(低剂量攻毒)和21 d(高剂量攻毒)。OmpA免疫组的肝、脾、肠组织病变程度相对较轻,组织变性及坏死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结合各组大鼠粪便排菌时间和大体观察结果,表明实验大鼠经OmpA免疫后可有效抵御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肠道定植,且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提示OmpA对SD大鼠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免疫炎症可能是导致帕金森病(PD)的因素,而Fas/FasL信号通路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与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及预后均密切相关。目的探讨Fas/FasL信号通路与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1月,从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建立PD大鼠模型,并将建模成功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干预组,每组10只。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给予0.9%氯化钠溶液2 ml灌胃,干预组大鼠则给予美多芭溶液2 ml灌胃,均为1次/d,连续灌胃14 d。比较模型组与干预组大鼠干预后阿扑吗啡(APO)诱导的旋转圈数,并比较三组大鼠脑组织Fas、FasL、酪氨酸氢化酶(TH)蛋白表达水平;TH蛋白表达水平与PD大鼠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干预组大鼠干预后APO诱导的旋转圈数少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与干预组大鼠的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TH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干预组大鼠的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H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H蛋白表达水平与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无直线相关性(r值分别为0.053、0.026,P>0.05)。结论PD大鼠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较高,Fas/FasL信号通路激活,但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较少,且Fas/FasL信号通路与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无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SOCS3)/非受体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通路的影响.方法 32只高血压大鼠造模成功后,分成模型组、白藜芦醇组、肝X受体(LXR)组、白藜芦醇+LXR组,每组8只;正常大鼠8只作为对照组.模型成功后和给药第二天,检测大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DPP4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硫氧还蛋白系统的影响。方法:28只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对照组8只,余20只注射STZ(50mg/kg),1周后将成功造模的13只大鼠根据血糖标准分为模型组6只,干预组7只;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组给予西格列汀,共5周。干预第5周取血清检测SOD和MDA,取颈动脉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硫氧还蛋白(Trx)的表达,取组织用RT-PCR检测Trx,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大鼠SOD活力增强,MDA水平下降(P0.01)。STZ注射后,模型组Trx、TXNIP表达升高(P0.01);干预组Trx表达高于模型组,TXNIP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西格列汀通过促进Trx的表达,抑制TXNIP的表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氧化应激状态,增强其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对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10只6周龄健康SPF级Sprague Dawleg雄性大鼠,构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大鼠模型,另外10只SD大鼠尾对照组。造模第6天取腹腔静脉血进行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电镜观察大鼠胸腺组织切片,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胸腺组织中IL-23、Bcl-2和Caspase-3蛋白水平,免疫共沉淀检测Bcl-2泛素化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胸腺组织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电镜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胸腺细胞凋亡情况明显,而对照组无显著凋亡情况,模型组胸腺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胸腺组织中IL-23和Caspase-3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Bcl-2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泛素化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会导致大鼠胸腺细胞凋亡,IL-23/Bcl-2/Caspase-3的级联反应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蛋白激酶B(PI3K/PTEN/Akt)信号通路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发生机制。方法 70只Wistar大鼠,随机取50只用Hp感染联合水杨酸钠乙醇灌胃的方法建立Hp阳性CAG大鼠模型,剩余20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取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各10只为对照1组、模型组,检测胃液分泌量、胃蛋白酶活性;血清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水平;PI3K、PTEN、Akt蛋白表达;另取10只对照组大鼠为对照2组,另40只模型大鼠分为阴性对照(NC)组,PI3K基因沉默(sh-PI3K)组,Akt基因沉默(sh-Akt)组、PTEN过表达(miR-PTEN)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空白载体、PI3K-shRNA、Akt-shRNA及PTEN慢病毒载体调节PI3K、PTEN、Akt表达。8 w后检测大鼠胃液分泌量、胃蛋白酶活性;血清GAS、PGⅠ、PGⅡ水平;Hp检测胃组织Hp阳性率;检测胃黏膜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Ca...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坤宁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雌激素受体(ER)、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13~14月龄雌性Wistar大鼠和10只5月龄且有规律动情周期的雌性Wistar大鼠。将30只13~14月龄雌性大鼠制备围绝经期大鼠模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10只)、替勃龙片(利维爱)组(10只)、益坤宁组(10只),将5月龄的大鼠纳入对照组(10只)。检测各组大鼠卵巢中的细胞凋亡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卵巢中caspase-3、ERα、ERβ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caspase-3、ERα、ERβ蛋白的表达。结果益坤宁组、利维爱组、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益坤宁组、利维爱组、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坤宁组、利维爱组、对照组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ERα、ERβ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益坤宁组、利维爱组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ERαmRNA、ERβm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益坤宁能下调caspase-3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上调ERα、ERβ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雪莲菌发酵乳对四氯化碳(CCl4)导致的慢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制备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雪莲菌发酵乳组和联苯双酯组(阳性对照)。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同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有明显肝损伤表现,各给药组肝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或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给药组肝脏病变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雪莲菌发酵乳可以缓解CCl4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山茱萸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青年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山茱萸多糖组各20只。采用D-半乳糖联合β-淀粉样蛋白(Aβ)1~40注射建立AD模型。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认知能力,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大鼠海马CA4区磷酸化tau(p-tau)蛋白表达量。结果药物干预后,山茱萸多糖组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120 s穿越原平台次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山茱萸多糖组海马区p-tau蛋白阳性染色较模型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山茱萸多糖对AD大鼠认知能力有改善,可能与降低海马区p-tau蛋白表达量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每组12只大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大鼠模型并给予丝胶(2.4 g/kg)灌胃。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胰岛细胞胰岛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胰岛素蛋白免疫阳性产物位于胰岛β细胞胞质,呈棕黄色颗粒状。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蛋白的表达水平为(0.392±0.017),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0.729±0.017)(P<0.01);丝胶治疗组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蛋白的表达水平为(0.619±0.039),明显高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P<0.01)。结论丝胶可通过上调胰岛素蛋白的表达保护糖尿病时胰岛β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ANP大鼠炎症反应及腹腔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ANP组,低(0.5×10^6个细胞)、中(1×10^6个细胞)、高剂量(2×10^6个细胞)BMSCs治疗组。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入5%牛黄胆酸钠1 ml/kg的方法制备ANP模型。BMSCs在制膜后1 h内经大鼠尾静脉注入。取大鼠胰腺组织行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蛋白表达阳性的巨噬细胞。取外周血检测淀粉酶、TNF-α、IL-1β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通过腹腔灌洗从灌洗液中获取巨噬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巨噬细胞TNF-α、iNOS mRNA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1(F4/80+CCR2+)型和M2(F4/80+CD163+)型巨噬细胞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各治疗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损伤较ANP组明显减轻。ANP组大鼠胰腺组织内出现较多的iNOS、Arg1阳性巨噬细胞,而对照组及各治疗组无或仅有少量阳性细胞。3个治疗组中,中剂量BMSCs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ANP组大鼠比较,除血淀粉酶外,中剂量治疗组血TNF-α[(99.5±11.8)ng/L比(185.5±27.5)ng/L]、IL-1β[(24.1±3.7)ng/L比(128.5±66.1)ng/L]、MPO[(643.8±98.4)ng/L比(2131.9±261.4)ng/L]水平,腹腔巨噬细胞TNF-α(2.16±0.98比6.53±3.45)、iNOS(2.32±1.88比7.37±2.98)mRNA表达量,巨噬细胞M1型与M2型比值(1.53±0.10比2.02±0.31)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NP组和3个治疗组的上述所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静脉注射同种异体BMSCs可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降低腹腔巨噬细胞M1型与M2型比值,减轻ANP大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大鼠肾脏髓质水通道蛋白2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检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肾脏髓质集合管水通道蛋白2(AQP-2)的变化。方法 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和糖尿病组(DM组)。在成模12周后,分别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观察。肾脏形态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核酸原位杂交和逆转录PCR方法检测DM大鼠肾髓质集合管AQP-2的表达。结果 (1)实验初DM组与Con组之间血糖、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2周时DM组血糖明显升高(P〈0.01),尿量高于Con组(P〈0.01),体重明显低于Con组(P〈0.01),DM组相对。肾重高于Con组(P〈0.01),二组间血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2)DM组尿渗透压低于Con组(P〈0.05),血渗透压高于Con组(P〈0.05)。(3)DM组大鼠血浆加压素水平比Con组明显升高(P〈0.05)。(4)光镜下。肾脏结构未见明显改变,电镜下可见。肾脏髓质集合管亮细胞和暗细胞结构改变。(5)DM大鼠肾脏髓质集合管AQP-2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增加。结论 DM大鼠肾脏髓质AQP-2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增加,并伴有早期。肾脏病理改变。尿AQP-2有望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治疗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STAT1、STAT4、IL-12、IFN-γ的影响,以便阐明嗜酸乳杆菌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5%DSS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菌粉保护剂组)、阳性对照组(美沙拉嗪组)、嗜酸乳杆菌低剂量组(1×10^6 CFU/mL)、中剂量组(1×10^7 CFU/mL)、高剂量组(1×10^8 CFU/mL)、正常组。以组织病理学积分评价疗效,同时观察嗜酸乳杆菌不同浓度干预后肠组织中STAT1、STAT4、IFN-γ和IL-12的表达水平。结果嗜酸乳杆菌可明显改善小鼠结肠组织损伤,降低IFN-γ、IL-12、STAT1、STAT4的表达。与美沙拉嗪组比较,高浓度组嗜酸乳杆菌可明显抑制IFN-γ、STAT1表达(P〈0.05),中低剂量组与美沙拉嗪组抑制作用接近(P〉0.05),嗜酸乳杆菌各个浓度组对IL-12、STAT4的抑制作用与美沙拉嗪组相当(P〉0.05)。结论嗜酸乳杆菌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STAT1、STAT4信号分子的表达来减少致炎因子的分泌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梗死大鼠建模成功后不同时期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表达对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清洁级雄性大鼠60只,适应性饲养1 w后,选择30只作为假手术组,另外30只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于建模成功后12、24、72 h后处死大鼠,每次处死10只。检测并对比建模成功后不同时期大鼠CD4^+CD25^+Treg表达与神经功能(以Zausinger六分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并分析上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建模成功12 h后,模型组神经功能得分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两组CD4^+CD25^+Tr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成功24、72 h后,模型组CD4^+CD25^+Treg与神经功能得分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01);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脑梗死大鼠CD4^+CD25^+Treg与神经功能呈正相关(r=0.593,P=0.001)。结论脑梗死大鼠梗死早期CD4^+CD25^+Treg未见明显改变,随着梗死时间延长,大鼠CD4^+CD25^+Treg逐渐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加重,二者间存在相关性,考虑早期通过检测脑梗死CD4^+CD25^+Treg,对预测神经功能、指导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017418(lncRNA 017418)和细胞因子在细粒棘球蚴重组蛋白P29(rP29)诱导小鼠产生免疫反应中的表达。方法重组融合表达菌株pET28a-P29/BL21与LB液体培养基混合孵育,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纯化rP29。36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佐剂组和免疫组,每组12只,免疫组将纯化的10μg rP29与等体积弗氏完全佐剂混合乳化后,腹部皮下3点注射,总剂量100μl/鼠,佐剂组注射等体积弗氏完全佐剂,对照组不作处理;首次免疫后2周,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加强免疫采用弗氏不完全佐剂。加强免疫后2周,无菌环境下制备脾细胞悬液,分离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分选淋巴细胞亚群CD4^+T、CD8^+T和B淋巴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017418、Notch1、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IL-10在淋巴细胞中的表达量;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和GraphPad Prism6.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rP29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1000。qRT-PCR检测lncRNA 017418在脾淋巴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免疫组为2.25±0.10,高于对照组(0.81±0.05)和佐剂组(0.99±0.13)(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的CD4^+T、CD8^+T和B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对照组22.0%、9.2%和59.8%,佐剂组22.8%、7.6%和60.7%,免疫组22.1%、9.7%和60.4%。LncRNA 017418在免疫组CD4^+T淋巴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49±0.03,高于对照组(0.97±0.02)和佐剂组(1.06±0.10)(P<0.01),LncRNA 017418在免疫组CD8^+T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87±0.12,与对照组(2.06±0.14)和佐剂组(2.00±0.0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017418在免疫组B淋巴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03±0.03,与对照组(0.97±0.07)和佐剂组(1.08±0.1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ch1在免疫组CD4+T淋巴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92±0.04,高于对照组(1.10±0.10)和佐剂组(1.20±0.08)(P<0.01),IL-2的相对表达量为1.45±0.07,高于对照组(1.07±0.08)和佐剂组(1.09±0.11)(P<0.05);IFN-γ的相对表达量为1.51±0.11,高于对照组(0.92±0.05)和佐剂组(1.03±0.14)(P<0.01、0.05);IL-10的相对表达量为0.52±0.01,低于对照组(0.95±0.04)和佐剂组(1.05±0.10)(P<0.01);对照组和佐剂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lncRNA 017418与Notch1、IL-2、IFN-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8244、0.5902、0.8415,均P<0.01),与IL-10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4432,P<0.05)。结论LncRNA 017418在细粒棘球蚴rP29诱导的小鼠中表达上调,Notch1、IL-2、IFN-γ在CD4+T淋巴细胞中表达上调,IL-10在CD4+T淋巴细胞中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BV感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共13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精准计数,比较4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方差不齐采用Welch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GamesHowell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及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与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3^+、CD4^+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肝癌组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19^+B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16^+CD56^+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肝癌组CD16^+CD56^+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疾病进展与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16^+CD56^+NK细胞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4、-0.503、-0.269、-0.435、-0.402,P值均<0.01)。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慢性HBV感染患者免疫状态发生变化。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精准计数能够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可作为慢性HBV感染临床病情演变、治疗效果及疾病预后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否能抑制高脂饮食喂养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从巨噬细胞泡沫化角度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6周龄雄性ApoE-/-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饮食)、模型组(高脂饮食)、GLP-1组(高脂饮食+GLP-1)和GLP-1阻断组(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膜上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与结核性胸腔积液大鼠胸液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1d组,3d组,5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胸膜腔内注射标准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1在大鼠胸膜上的分布及蛋白质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AQP-1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形成前后胸膜上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胸腔内注射结核杆菌5d内均有双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量于第3d最多(4.4±1.2ml),结核性胸腔积液1d组,3d组和5d组脏壁层胸膜AQP-1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均0.05。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大鼠胸膜的AQP-1表达增多,AQP-1的增多可能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旋毛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rTs-Cys)对体外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获取BMDMs并培养至条件培养基中,7d后获取成熟BMDMs。将此BMDMs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阳性对照组(B组)、单独重组蛋白组(C组)和蛋白共培养组(D组),A组细胞给予10 ng/mLγ-干扰素(IFN-γ)和100 ng/mL脂多糖(LPS)刺激,B组细胞给予10 ng/mL白细胞介素(IL)-4和10 ng/mL IL-10刺激,C组细胞给予1_μg/mL rTs-Cys干预,D组细胞给予1μg/mL rTs-Cys、10 ng/mL IFN-γ及100 ng/mL LPS刺激。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及培养上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F4/80^+、CD11b^+、CD206^+和CD11c^+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CD86^+、CD206^+表型。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4组F4/80^+CD11b^+CD11c^+细胞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6.184,P<0.001),C组及D组F4/80^+CD11b^+CD11c^+细胞比例均较A组显著降低(P均<0.001);4组F4/80^+CD11b^+CD206^+细胞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032,P<0.01),C组及D组F4/80^+CD11b^+CD206^+细胞比例均较A组显著升高(P均<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C组及D组CD206^+表达水平较A组显著上调,两组CD86^+表达水平较A组下降。ELISA检测结果显示,4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F=3.950,P<0.001)和TNF-α水平(F=205.82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及D组IL-6和TNF-_α水平均较A组显著下降(P均<0.05)。4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F=8.274,P<0.001)和7GF-β水平(F=13.55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IL-10、TGF-β水平较A组显著增加(P均<0.01);D组TGF-β水平较A组显著增加(P<0.05),但IL-10水平较A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Ts-Cys体外能诱寻BMDMs向抗炎特性的M2方向极化,并抑制M1型巨噬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目的 探讨Toll 样受体4 (TLR4) 在弓形虫慢性感染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对脑部损害的作用。 方法 方法 将10 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 每组5只。感染组每鼠腹腔感染1×107 /ml弓形虫速殖子2 ml, 对照组每鼠腹腔注射灭菌生理盐水2 ml。弓形虫感染后10周, 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和IL?4水平;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PCR) 法检测大鼠脑组织TLR4 mRNA的表达。 结果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弓形虫慢性感染组大鼠脑TLR4 mRNA 表达显著升高 (P<0.05), 血清IL?1β含量显著上升 (P<0.05), IL?4含量也有所升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 结论 论 TLR4在弓形虫慢性感染大鼠的脑部损害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