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是否有腰椎间盘突出、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髋部骨密度,并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入组582例,腰椎间盘突出组133例、腰椎间盘无突出组449例。对各因素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椎体骨密度具有负相关(r=-0.094,P=0.023);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日光照射、腰椎骨密度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方差分析,腰椎间盘无突出组腰椎骨密度(0.734±0.123)g/cm~2明显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组腰椎骨密度(0.707±0.123)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68,P=0.047),髋部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质疏松患病率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组为55.6%,腰椎间盘无突出组为4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能够引起腰椎骨量流失,是引起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方法 7例有外伤史的青少年(13-17岁),经对其症状,体征及CT、MRI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发现与CT、MRI及SEP一致,手术后短期疗效满意,结论 软骨板破裂并与骺软骨环一起撕裂为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根据突出部位与程度,分别采用五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其中侧方入路1例,单开窗法25例,双开窗法13例,半椎板切除18例,全椎板切除11例。结果 42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优良率90.5%。结论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多伴有低位突出,应充分重视临床查体。手术中仔细探察椎管、重视狭窄侧隐窝的减压、注意潜行椎间盘突出和脱出髓核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偏斜与年轻患者(<30岁)腰椎间盘突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30例年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年轻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筛选纳入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老年组)和非退行性病变的年轻脊柱脊髓疾病患者(年轻非退变组)各30例作为对照组。在CT上测量目标棘突的偏斜角度,通过各类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轻组病变节段的棘突偏斜角度为(3.89±3.77)°,中老年组病变节段的棘突偏斜角度为(3.72±2.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年轻非退变组棘突偏斜角度为(2.20±2.28)°,明显小于年轻组患者(P=0.040)。年轻组病变节段的上位椎体棘突的倾斜角度为(4.10±3.44)°,与中老年组的(3.47±2.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7)。年轻组有19例患者病变节段和上位椎体棘突的倾斜方向相反,而中老年组仅有7例患者出现这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年轻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方向与病变或者上位腰椎的棘突偏斜方向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棘突偏斜可能是年轻人患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相邻腰椎棘突的偏斜方向相反是年轻患者的重要解剖特征,在此基础上会产生椎旁肌发育失衡,容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类型与病变椎体和上位椎体的棘突的偏斜方向无明显关联。有该解剖变异者可以通过合理锻炼,加强脊柱稳定性,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6.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报告39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L1-22例,L2-33例,L3-434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4年5个月,疗效优2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从发病机理、解剖结构及临床特点讨论了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并提出了术中的注意点及二次以上手术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硬膜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式,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讨论.方法 对5例硬膜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男3例,女2例,年龄28~52岁,平均42岁,并经CT、MRI和手术证实,手术中采用半椎板切除或全椎板切除术,切开硬脊膜和蛛网膜,显露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并仔细予以摘除,缝合硬脊膜切口,用脂肪、肌肉、或纤维蛋白凝胶覆盖.结果 尽管患者术前都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术后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病人进行了1~5年的随访,术前腰痛、下肢痛均缓解,明显改善了工作和生活质量.3例患者效果良好,恢复了原工作,其他2例患者术前出现了马尾综合征,仍残留一些神经症状,尿频尿急,会阴部感觉丧失,肌肉萎缩.结论 硬脊膜腹侧与后纵韧带粘连是造成硬膜内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因素,硬膜内腰椎间盘突出术前很难诊断,通常诊断是在术中确定的,术前诊断应强调MRI的重要性,患者多需要紧急手术,因为神经预后与神经症状出现的时间有关,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手术治疗对于取得良好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Surgical Principles One-level herniated or sequestrated disc material in the lumbar spinal canal is removed through a 3 cm long incision using a speculum shaped muscle retractor (speculum) and specially angulated microsurgical instruments. The surgical field is illuminated with a headlight if surgery is not performed with a microscope. Revised Version from: Operat. Orthop. Traumatol. 2 (1990), 84–92 (German Edition).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与有无临床症状的影像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区域定位评分法研究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突出、脱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及原因分析。方法:将符合要求的CT病理分型为膨出、突出、脱出的体检或住院或门诊患者120例,按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分为2组,每组按CT病理分型分3组,年龄20-59岁,平均38.5岁,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椎间盘分布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区域定位评分法对各组评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矢状径指数(SI)、盘黄韧带前间隙、侧隐窝上口宽度、硬膜囊前后径。CT值由X线断层扫描测定,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④腰椎间盘突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在SI、CT值、CT评分、硬膜囊前后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侧隐窝上口宽度、盘黄韧带前间隙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腰椎间盘突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突出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脱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突出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腰椎间盘突出大小、部位、类型不一定与临床症状存在必然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压迫程度无正比关系;②椎管内突出髓核是否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存在着诸多或必然因素,可能与椎间盘突出物可代偿的椎管储备容量、受累神经根对机械压迫的逃逸避让与弹性延长功能,以及受累神经根低氧消耗与抗缺血性损伤代偿作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手术治疗3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确诊为破裂型,占24.4%。根据病史、腰腿痛程度、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角度及CT等综合分析,认为本前可诊断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CT扫描的髓核脱出率、后突角和硬膜囊脂肪阴影的消失有诊断价值。一旦诊断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宜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与神经根出囊位置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10具尸体标本和200例腰椎管造影观察,明确了腰神经根出囊位置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24例经手术证实的侧方型腰椎间盘突出与神经根出囊位置的关系,将神经根受压类型分为腋下、肩前和肩上三种。并通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定位体征检查的比较,探讨这二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受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治疗的290例单节段LDH患者,男160例,女130例,年龄20~66岁(38.1±12.1岁)。其中172例单纯行MED(对照组),118例行MED联合纤维环缝合术(缝合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手术节段、突出类型及随访时间无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及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利用影像学资料测量术前及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手术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4~32个月(28.35±5.08个月),两组组内ODI评分、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术前与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8.29±1.43mm)较术前(10.34±1.74mm)降低19.83%,缝合组末次随访椎间隙高度(8.94±1.35mm)较术前(10.46±1.55mm)降低14.53%,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同节段复发14例,复发率为8.14%,再手术患者6例,再手术率3.49%;缝合组术后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54%,再手术患者1例,再手术率为0.85%。两组复发率和再手术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术治疗LDH操作简便、安全可行,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条件下,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3.
Laparoscopic repair of acquired lumbar herni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MED治疗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 结果 59例随访4~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Macnab评定标准,优43例,良14例,可1例,差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优良率96.6%(57/59). 结论 MED是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先治疗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提高手术技巧是MED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显微椎间盘切除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18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组)接受小切口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与30例初次显微手术(初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术后疗效评价采用MacNab法. 结果 再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75 min;初手术组平均52 min;再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平均70 ml;初手术组平均50 ml;再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8.5 d;初手术组平均6.5 d.再手术组术中损伤硬膜1例,2例腰5神经根损害加重,5例术后麻木加重,术后均恢复.初手术组术中硬膜损伤1例.再手术组17例获平均12.1个月随访,优良率为88.2%.初手术组29例获平均11.8个月随访,优良率为93.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切口显微椎间盘切除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取得与初次手术相近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We report on a 65-year-old male patient with rapid onset of incomplete paraparesis, based on a massive thoracic herniation following adjacent instability of the thoracolumbar spine after lumbar fusions with transpedicular instrumentation.  相似文献   

17.
动态脊髓造影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动态脊髓造影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脊髓造影,动态观察,拍摄不同体位的X线片。186例均经CT检查,110例经CTM检查,106例经手术治疗。结果:186例中213个椎间隙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96个椎间隙诊断为腰椎间盘膨出,动念脊髓造影检查结果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为93.62%,CT检查结果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为86.74%,CTM检查结果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为96.88%。结论:动态脊髓造影检查克服了传统脊髓造影、CT、MRI检查静态观察的缺陷,降低了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对L5/S1间盘突出诊断效果更为明显,并可鉴别诊断腰椎问盘突出和膨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特点。方法:对1988年1月-1998年1月84例60岁以上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治疗的病人,手术治疗41例,保守治疗43例。二组病人随访2.5年至10年,平均5.5年。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病人84例,有效率分别为:保守治疗组35/43(81%),手术治疗组38/41(92.7%),优良率分别为保守治疗组20/43(46.5%),手术治疗组29/41(70.7%)。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有其特殊性,有手术指征和手术条件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9.
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或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退变、劳损、损伤等)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向后突起或突出,刺激或压迫腰脊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窜痛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即腰痛伴根性坐骨神经痛或二便功能障碍等症状者,也有人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或髓核脱出症[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比较常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成象(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100例术前经磁共振成象(MRI)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探查的结果。其诊断正确率为86.5%,假阳性10例(7.5%),假阴性8例(6%),与CT的正确率相仿.MRI具有对软组织的高分辨率,无侵袭性,无放射性以及可以做多方面的扫描等优点,在经过技术上的改进后,定将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