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通过构建《黄帝内经·素问》脾藏象理论相关咳类疾病知识本体,探索中医经典古籍知识传承新方法.方法:提取《素问》中涵盖脾藏象理论的相关语段并抽提与咳疾病相关部分,在语段中获取元知识,简化并归纳形成领域概念,结合本体构建及扎根理论方法,构建领域概念间语义关系.结果:获取脾藏象理论咳类相关疾病术语49个,建立术语关系63...  相似文献   

2.
《内经》脾藏象理论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是中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现从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论述解剖学与《内经》脾藏象理论之间的关系,从而阐明解剖学对《内经》脾藏象理论某些观点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结合当时的解剖学知识构建了藏象理论,后者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藏象理论对五脏六腑的认知有其解剖学依据,然而,中医脾与现代解剖学的脾有一定的出入。通过梳理《内经》和《难经》对中医脾的有关记载,从解剖生理视角阐释中医脾,并与现代解剖器官作比较,为认识中医脾的原始本质提供参考。结论:2部中医经典中记录的脾应包含现代解剖学的脾脏和胰腺。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中的"天人相应"思想,与古代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同理,是对天人关系的一种认识,《灵枢·岁露》曰:"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这一思想贯穿在《黄帝内经》全书中,是中医整体观的主要内容,而整体观念是中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过程中整体观念是研究思路和方法论的基本遵循,其内涵和精髓自然也是中医藏象理论模型构建中的必要途径。尝试探讨从整体观角度构建脾藏象理论模型,这一理论模型以"脾主运化"基本生理功能为核心,包含了脾-神系统、脾-精微系统、脾-气血系统、脾-津液系统和脾-肉系统五大模块,形成了以"脾主运化"为核心的,以神、精微、气血、肌肉、津液等脾所主功能为要素的脾藏象理论模型,完整保留和诠释了中医脾脏的功能特点和内涵,为中医脾藏象理论的系统、全面、深入研究提供了结构层次较为清晰、功能内涵较为丰富的理论模型,有助于中医藏象文化特色优势在中医脾藏象理论研究中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在《黄帝内经》里面,存在着"脾不主时"和"脾主时"两种不同的理论,这两种理论长期并存,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中医整体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对脾在五藏中地位的不同认识,在脾胃藏象系统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脾不主时"的理论内涵和临床指导意义进行讨论,进一步认识中医脾胃学说的发展以及该学说对中医临床运用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藏象”是中医理论体系一个重要术语,它揭示了中医学认识人体不仅关注于“藏”本身,而且注重考察“象”,把“象”放在医学研究的重要位置。《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奠基之作,不仅确立了“以象测藏”的研究方法,而且构筑了庞大的藏象体系,为后世界定“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深入系统地介绍中医"藏象学说"这一概念与《易经》的内在关联,高度概括藏象学说的基本特征,并对《黄帝内经》中的三种藏象进行深入阐述,对理解中医藏象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其理论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脾藏象理论的研究,不是缺乏理化指标,而是缺乏对理化指标的正确解读,缺乏发现相关指标隐性关联的方法,缺乏构建整体有机的脾藏象理论体系的思维方式。通过系统论的原理分析中医脾藏象理论的相关内容,探讨脾藏象内部深蕴的整体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层次性、自组织性等原则,从而揭示脾藏象理论与系统论思想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9.
藏象学说是中医的理论核心,脾脏是藏象学说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脾脏藏情主要是指脾藏意主思而言,其命题早在《内经》[1,2]中已提出。脾脏在情志的产生、活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笔者整理"脾藏意"、"脾主思"、"思伤脾"的相关内容并且结合现代实验研究,旨在对脾与情志相关的藏象理论进行初步解析,以期找到健脾作为中医治疗情志相关疾病主要治法之一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武小林  张其成 《河南中医》2021,41(5):656-660
《黄帝内经》中的颜面术语可分为颜面整体术语、颜面局部术语、颜面五官术语、颜面眉须术语等4种类型,具有一词多义、多词同(近)义、命名多样性等特点,不仅是其丰富内涵的表现,也体现了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颜面文化的丰富文字内涵.《黄帝内经》颜面术语具有的系统性,也是《黄帝内经》颜面文化的系统性表现,体现了中医颜面文化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眩晕是中医临床的常见疑难疾病之一,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其病因病机的相关记载。眩晕的发生与五脏相关,本文基于《黄帝内经》,通过总结其有关五脏致眩的病因病机,结合现代医家治疗眩晕的思路和方法,从五脏角度出发,分析眩晕的发生发展。重视五脏对眩晕发病的影响,提高中医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内经》首提胃肠寒热错杂证,结合后世论述与临床运用,对胃肠寒热错杂证治开展研究。《内经》胃肠寒热错杂证有胃寒肠热、胃热肠寒、胃寒胃热3种类型,在"调于三里"原则指导下,可选择相应治法方药灵活运用。《内经》胃肠寒热错杂证的认识对今天脾胃病临床辨证论治仍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宗筋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宗筋一词原出《黄帝内经》。文章综合历代医家之论,首次对宗筋概念、生理功能与相关经脉的联系作了系统的论述,丰富了中医藏象理论;并指出阳痿从宗筋论治的理论意义及具体运用,从而为中医临床治疗阳痿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回纹型风湿症与周痹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于回纹型风湿症的涵义、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根据其临床特点,认为回纹型风湿症酷似《黄帝内经》之“周痹”,并进一步探讨周痹的病因病机、理论渊源和临床诊治;且提出周痹的辨证论治应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对于前者应重在清热祛风、除湿通络;对于后者则应根据证候不同分别予以双调脾肺、化湿祛痰,或补益肝肾、滋阴清热,或温补脾肾等治法。希冀能促使周痹及周痹与回纹型风湿症的关系等问题得到更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之"火"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理论中具有诸多与“火”有关的概念,这些概念是在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仅从《黄帝内经》来看,全文中“火”出现约240余次,所述之火包括阴阳之火、五行之火、六气之火、君火相火、少火壮火等,为中医学“火”的理论形成奠定了基础。但《黄帝内经》中极少直接将“火”比附于人体,因而无今人广泛讨论之心火、肝火、胃火等人体之火的概念,这些概念均为后世所创。今人称为人体两种生理之火的“君火”、“相火”,在《黄帝内经》中实为运气之术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人善于运数、精于运数,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生命运动,探讨疾病规律,成为<黄帝内经>建构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科学方法和理论范畴.<黄帝内经>中的运数思维,起始于度量,精于计算,有"数与形"原始的数学思想,还有"取数比类"等数字神秘化痕迹.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功能语法的名词化隐喻体现过程和参与者等双重语义特征,是语法隐喻的主要表征方式。通过考察名词化隐喻在《黄帝内经》李照国英译本中的使用情况,发现其4种语篇功能类型在英译本中得到充分体现,即信息压缩功能、双重语篇衔接功能、叙事客观功能、语体正式功能。信息压缩功能使得译文信息概括精炼;双重语篇衔接功能包括主位衔接功能和词汇衔接功能,前者促进了小句信息流动和语义连贯,后者使得译文前后呼应,增强语义关联;叙事客观功能增强了译文的学术性和说服力;语体正式功能则有助于建构译者学术身份和译本学术价值。李译本名词化隐喻的合理使用提高了语篇的连贯性、学术性和接受性,有助于再现中医典籍学术语篇的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18.
北宋官方校勘整理《黄帝内经》情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官方对《黄帝内经》进行了5次整理校勘,分别为天圣校正本《素问》、景祐丁度校正本《素问》、嘉祐至治平年间林亿等校定本《素问》、哲宗年间整理《黄帝针经》、徽宗年间校定《黄帝内经》。其中,林亿等校正本用力最劳,今广为传习的《黄帝内经素问》版本即是林亿等校定本。北宋官方整理《黄帝内经》大多是以医学为目的进行整理,但徽宗年间校定《黄帝内经》是为培养道士而作的整理。  相似文献   

19.
张天洪  钟森  彭勇 《河南中医》2012,32(2):137-139
从《黄帝内经》中藏象学说的形成以及六腑的共同特点来看,三焦是一个有形之体,与心包相表里,有其特定的解剖定位及形态结构.笔者结合《黄帝内经》,认为三焦即是今之网膜、系膜、输尿管,其功能还涵盖古时解剖未认识到的腹腔淋巴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