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照  梁体洪  孙红  宁旭 《山东医药》2023,(6):96-100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术中常用椎间融合器(cage)进行植骨。PLIF术后常出现cage下沉。PLIF术后cage下沉与cage合成材料、cage大小及形态、cage放置位置、终板处理方法、椎间高度矫正值和节段性前凸角矫正值及患者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单纯植骨融合(PLF)与椎间融合器融合(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PLF组和PLIF组,PLF组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行单纯植骨融合,PLIF组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行椎间融合器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植骨融合率、滑脱率、临床有效率、滑脱节段前凸角以及椎体高度的差异。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LIF组的植骨融合率和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PLF组(P0.05);两组术后1 w和术后1年的滑脱率、滑脱节段前凸角和椎体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1 w的滑脱率、滑脱节段前凸角和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LIF组术后1年的滑脱率、滑脱节段前凸角和椎体高度均高于PLF组(P0.05);PLF组有3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1例在术后1年后症状无任何缓解;PLIF组有2例患者出现神经根痛。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PLF治疗与PLIF治疗均对腰椎滑脱症有效,综合考虑PLIF治疗的疗效优于PLF治疗。  相似文献   

3.
曹恒聪  李永民 《山东医药》2006,46(17):54-55
对29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行双侧开窗经椎间孔后路椎间融合器植入术(TLIF)结合椎弓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疗效及融合率.结果优良率93.1%,植骨融合率100%,无断钉、断棒现象,未发现骨不连或假关节形成,无硬膜损伤及马尾神经牵拉损伤等并发症.认为双侧开窗经椎间孔后路TLIF结合椎弓钉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显微镜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5例,采用显微镜辅助通道下MIS-TLIF治疗34例(微创组),采用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31例(开放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住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16例腰椎滑脱进行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加RF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优10例,良5例,可1例.结论腰椎滑脱较为常见,纠正滑脱同时处理腰椎间盘突出和椎间植骨,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单枚椎间融合器后斜向植入辅以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11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均在椎板减压基础上行病变节段的单枚螺纹式椎间融合器的后斜向植入并辅以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结果 临床效果评价优83 例,良26例,无改善9例;患者主观评定满意84例,基本满意29例,可5例;术后随访18个月均达骨性融合,均无融合器移位及椎弓根螺钉松动.结论 该术式后路减压充分、融合可靠,适用于滑脱程度严重、滑脱倾向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正>椎间融合术是临床上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手段,能有效维持椎间隙的高度,恢复腰椎的生理曲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防止脊柱的进一步滑脱,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观察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3年2月至2013年1月腰椎滑脱症患者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6076〔平均(67.8±4.4)〕岁,病程176〔平均(67.8±4.4)〕岁,病程124年,平均(8.9±5.5)年。主要临床症状为慢性的腰背疼痛,其中26例伴有间歇性跛行,20例伴有一侧或双侧神经根痛症状,2例伴有马尾综合征。按照Meyerding分型,Ⅰ°滑  相似文献   

8.
武振国  肖增明 《山东医药》2006,46(24):55-56
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单枚螺纹状椎间融合器(TFC)后斜向植入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2例。结果优15例,良5例,可2例,差0例;椎间植骨融合率为100%;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6.0mm恢复至术后的11.6mm,至随访时无明显椎间隙高度丢失。认为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成福  李松哲 《山东医药》2005,45(32):39-40
采用颈椎椎间融合器对4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并椎体间融合术,术后定期随访及拍摄X线片,观察疗效及手术融合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术后2~3d即可带颈托下床活动;随访6~48个月,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疗效为优23例,良18例,无效1例;术前JOA评分由平均7.4分上升至14.8分;植骨在4~5个月融合,无骨不连及假关节形成。证实手术中应用颈椎椎间融合器能使颈椎融合节段术后即刻稳定,提高椎间骨性融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椎间植骨并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附3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立明 《山东医药》2008,48(15):89-89
采用椎间植骨并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39例.术后随访8~24个月,优30例,良4例,可5例,优良率87%.35例达到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4个月.认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手术对腰椎病变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168例腰椎病变患者按乱数表法分为MIT(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组和TOF(传统开放经椎椎体间后路融合术)组各84例。观测两组术后指标,血清CK生化水平、视觉模拟评分(VAS)、ODI评分,采用磁共振成像检测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多裂肌肌横截面积(CSA)差异,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与TOF组相比,MIT组切口长度明显缩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明显降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前,两组血清CK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 CK水平达到峰值会后逐渐降低,且术后各时间点MIT组CK水平明显低于TOF组(P<0.05);两组术前VAS及O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半年VAS及OD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MIT组VAS、ODI评分明显低于TOF组(P<0.05);术前两组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多裂肌CSA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MIT组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多裂肌CSA显著大于TOF...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器,对颈椎器,颈椎骨折或脱位等需行前路手术脊髓前方差压的患者施行椎体间固定融合,结果显示,其固定效果可靠牢固,并发症少,椎体间可达早期融合,解决了过去颈椎前路手术后椎间植骨块易松动或脱落,甚至引起脊髓压迫等并发症的难题,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为其早期康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腰椎极外侧椎间融合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贵港市人民医院行腰椎极外侧椎间融合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3、4、5、6h口渴程度评分、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护理满意度,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h口渴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3、4、5、6h口渴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腰椎极外侧椎间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术后口渴程度,减少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李传思  安辉 《山东医药》2011,51(10):47-48
目的观察后路自体骨粒打压植骨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中,退行性腰椎滑脱33例、峡部裂5例。均采用经后路自体骨粒打压植骨椎间融合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 a,所有滑脱节段达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本组疗效优33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4%。结论后路自体骨粒打压植骨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LIF组(n=21)和TLIF组(n=19),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视觉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ODI)及并发症。结果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卧床时间均显著优于PLIT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半年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LIF组(P0.05)。结论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较PLIT临床疗效更佳,且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7.
经腰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是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已引起脊柱外科医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人群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老年患者而言,选择的合适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1〕。对于此类患者我们分别采用单侧TLIF辅助单边钉棒系统及经后路腰椎椎体融合术(PLIF)钉棒系统行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其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腰椎融合术用于治疗感染、外伤、畸形、退行性变和肿瘤切除术后固定。1930年,Capener等首度介绍腰椎间融合术,虽然当时存在多种椎体融合的路径和术式,但中心原则都是切除椎间盘后融合相邻的椎体。当时通过联合椎体间融合和后侧入融合实现360°融合,也称之为环状融合~([1])。  相似文献   

19.
郭英艾  孙丽珍 《山东医药》2010,50(38):38-38
1995年3月~2008年12月,我们采用自制螺旋式融椎器对156例腰椎不稳患者行植骨融合,融合率100%。现将其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融合术(TLIF)植入单枚T—PLUS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同期收治的12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行经TLIF植入单枚T—PLUS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观察腰痛、下肢神经症状变化、并发症、融合器位置及椎体间融合情况;随访7—12个月,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标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术后腰痛及下肢神经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发生感染、神经根牵拉损伤,随访期内未发现断钉、断棒、T-PLUS下沉、移位等并发症;临床疗效为优7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3.3%。结论经TLIF植入单枚T—PLUS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近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