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盂唇缝合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盂唇缝合锚钉固定治疗12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结果 12例肩部疼痛均消失,其中1例肩关节后伸受限。12例均获随访,时间9~24(12±8)个月。术前UCLA评分为(18.5±4.2)分,术后为(32.8±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前屈上举术前为(115.4±12.0)°,术后为(163.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恢复原有工作、运动。结论关节镜下盂唇缝合治疗肩关节前下脱位效果良好,具有诊断与治疗一体化优点,同时可以处理合并损伤。  相似文献   

2.
肩关节脱位伴肩袖损伤是较常见的合并损伤,肩关节急性脱位复位伴肩袖部分或完全撕裂可能会被忽视。脱位后的肩袖损伤必须及时诊断处理,以防止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和持续疼痛症状。在持续疼痛、功能丧失或神经损伤的情况下,需要对肩袖进行评估,考虑手术修复。本文报道3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损伤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损伤诊疗中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与盂唇切除术治疗髋关节盂唇损伤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骨中心治疗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因股骨髋臼撞击症造成髋关节严重退变性盂唇损伤行髋关节镜手术.其中32例采用关节镜下盂唇切除治疗(切除组),23例采用盂唇修补治疗(修补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肩胛下肌入路治疗Ideberg Ⅰa肩胛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前方经肩胛下肌入路治疗的16例Ideberg Ⅰa型肩胛盂骨折患者资料。术后2周、6~8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并拍摄X线片,术后6~8周行CT检查,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尸体标本确定改良关节镜下Latarjet术中肩胛下肌劈裂窗口与腋神经的空间关系,为改良肩胛下肌劈裂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29具成人防腐肩关节标本,逐层解剖并最终确认腋神经于肩胛下肌前方表面走行方向。保持肩关节中立位,用克氏针于右肩关节盂圆4:00位置(左肩关节盂圆7:00位置)由后往前穿过肩胛下肌,记录前方穿出点(A点,即Latarjet手术过程中肩胛下肌劈裂点),分别测量A点与腋神经的垂直及水平距离。结果 肩关节中立位下,A点与腋神经的水平距离为27.37(19.80,34.55)mm,垂直距离为16.67(12.85,20.35)mm。结论 于肩关节中立位时,采取射频从右肩关节盂圆4:00位置(左肩关节盂圆7:00位置),由后向前穿过并向外劈裂肩胛下肌时,损伤腋神经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背景: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技术已经成为主流治疗手段,但对于肩胛下肌引起的肩袖问题的手术治疗研究较少.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肩胛下肌松解术治疗肩胛下肌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的28例肩胛下肌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33~52岁,平均(42.7±5.8)岁.LafosseⅠ型1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肩胛下肌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肩胛下肌损伤的关节镜治疗,男18例,女12例;年龄29~72岁,平均(52.9±13.3)岁;Lafosse III型16例,II型11例,IV型3例;术前术后采用ASES评分和UCLA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7.3)个月;ASES评分:术前总分(46.8±9.8)分,末次随访(89.7±5.6)分(P=0.001);UCLA评分:术前(16.3±3.3)分,末次随访(30.2±3.2)分(P=0.000);优良率为90%。[结论]关节镜下修复肩胛下肌损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术中如何正确辨认逗点征及正确处理肱二头肌长头腱和喙突成型,对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及术后效果可能存在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肩袖损伤中,肩胛下肌损伤者较肩袖上部结构损伤者少见。本文的目的是报告单纯肩胛下肌损伤的治疗结果。 方法:本文复习手术修复84肩肩胛下肌腱的手术记录,手术时平均年龄53.2岁,发病至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2.5个月。创伤性断裂57肩,退变性断裂27肩。肩胛下肌上1/3断裂23肩,上2/3断裂41肩,完全断裂20肩。伴肱二头肌腱长头脱位或半脱位54肩,肱二头肌腱长头断裂10肩。同时行肩胛下肌腱修复和肱二头肌腱长头固定术48肩,同时行肱二头肌腱长头切断术13肩,同时行肱二头肌腱长头复位4肩。术后平均45个月(范围,24-132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结果平均Constant评分由术前55.0分,提高至术后79.5分,75例患者的疗效满意或非常满意。术前伴有轻度的孟肱关节炎4肩:术后有盂肱关节炎27肩,其中轻度25肩,中度2肩。不管肱二头肌腱术前有无病变,在修肩胛下肌的同时均行肱二头肌腱切除或固定术,以提高主观和客观的效果。结论:选择核实的病例行单纯的肩胛下肌断裂修复可较满意地改善肩关节功能。此外,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在修复肩胛下肌的同时常规进行肱二头肌腱长头的切除和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9.
肩胛下肌腱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对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多数文献报道了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损伤的病理、修复技术以及治疗的结果,而有关肩胛下肌单独或复合损伤的文献却很少。实际上肩胛下肌在肩关节的功能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肩胛下肌的损伤和退变在临床上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经肩胛冈入路切除冈盂切迹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0年6月28例冈盂切迹囊肿手术和随访资料,其中4例单纯冈盂切迹囊肿,21例合并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superior labrum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LAP)损伤,1例合并后盂唇损伤,2例合并前下盂唇损伤。关节镜下经肩胛冈入路(冈上肌和冈下肌间隙)完全切除囊肿,并处理合并肩关节病变如SLAP损伤、肩袖损伤等。随访期1年,通过Constant-Murley评分、改良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和肌力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行MRI明确囊肿是否复发。结果 28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年Constant-Murley评分、改良UCL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48.5±7.0)分vs.(95.6±3.4)分,t=-35.804,P=0.000;(17.0±8.3)分vs.(32.3±3.7)分,t=-9.371,P=0.000],7例冈下肌萎缩者肩外旋肌力较术前显著提高[(5.4±3.5)kg vs.(10.7±2.9)kg,t=-2.937,P=0.026]。术后1年复查MRI均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关节镜下经肩胛冈入路完全切除冈盂切迹囊肿、处理合并肩关节损伤,可改善临床症状,避免囊肿复发。  相似文献   

11.
肩关节镜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 J  Cui GQ  Wang JQ  Xiao J  Ao YF  Yu CL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8):581-583
目的 对关节镜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关节镜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52例,其中4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4个月,平均26个月.对获得随访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肩关节简明测试(SST)、Dawson评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采用Dawson评分对患者年龄、是否存在松弛、术前脱位频率、复位情况和病程长短等因素对术后疗效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 获得随访的44位患者的脱位复发率为4.5%.术后UCLA、SST、Dawson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肩关节镜治疗术后优良率在91%以上.患者年龄、病程长短、术前脱位频率、是否伴有关节松弛、复位方法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结论 关节镜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手术效果较好,术后肩关节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代飞  杨金松  张清  陈君蓉  向明 《中国骨伤》2021,34(6):492-496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三维CT测量肩盂轨迹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方法:由3位独立观察者(肩关节专科医生)通过三维CT评估60例单侧肩关节复发前脱位患者的肩胛盂及Hill-Sachs骨缺损情况,并按Di Giacomo等的方法,将损伤分类,制定手术方案.所有观察者在1周后重复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关节镜治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适应证、手术要点和疗效。方法随访28例应用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进行治疗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访10~36个月,平均16.6个月;年龄15~50岁,平均27岁。28例均为单方向性不稳定,术前平均脱位次数为15.5次(2~60次),其中22例发生于主力侧。手术中采用金属缝合锚(Mini-Revo)进行Bankart重建。随访时采用ASE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28例患者手术前及终末随访时平均ASES评分为80.5±4.1对95.1±2.1(P<0.001),其中VAS不稳定评分平均为6.8±1.2对1.1±0.7(P<0.001),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为161.8°±9.0°对171.4°±5.9°(P<0.001),平均外展90°外旋为59.6°±14.3°对87.1°±7.2°(P<0.001);术前及终末随访时平均Constant-Murley评分为79.3±4.0对95.0±2.2(P<0.001)。终末随访时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术后再脱位,术后残存恐惧试验阳性4例(14.3%),术后外展90°外旋较健侧平均受限7.9°±5.7°(0°~20°)。所有患者均恢复术前工作,20例(71.4%)恢复到第一次脱位前的运动水平。所有患者均表示如果健侧肩关节出现相同脱位情况时仍愿意接受相同的手术治疗。结论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改良关节镜双袢法Latarjet术治疗严重骨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喙突骨块的位置和愈合情况。 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50例严重伴骨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患者,年龄15~45岁,平均(27.2±2.1)岁,接受了三入路双袢防旋转固定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通过术后三维CT扫描观察喙突骨块位置及愈合情况。随访时肩关节功能采用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mre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ROWE和Walch-Duplay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2±3.6)个月,49例患者恢复良好,1例患者因为骨块分离需要进行再次手术固定。骨块位置情况:三维CT上按4:30为骨块中心评估,良好45例、过高2例、过低3例;CT横断位按与关节盂相平评估:良好43例、偏内1例、偏外6例。骨块吸收情况:术后骨块吸收稳定时间2~6个月,平均(3.3±0.6)个月,骨块吸收比率15%~60%,平均(27.5±3.8)%。术后无神经损伤并发症,所有患者在最后随访时骨块均愈合(包括1例翻修)。终末随访时所有患者无主观不稳,客观检查(恐惧试验/再复位试验)阴性。术后ASES评分、ROWE评分和Walch-Duplay评分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ASES评分为(80.2±16.2)分vs.(95.2±5.6)分(P <0.05),ROWE评分为(40.2±9.8)分vs.(94.5±2.7)分(P <0.05),Walch-Duplay评分为(67.5±10.2)分vs.(95.6±3.2)分(P <0.05)。 结论改良关节镜下双袢法Latarjet术治疗严重伴有骨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操作简便,术后喙突骨块位置良好、愈合率高,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临床疗效满意,可作为传统Latarjet术的可靠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s th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outcome following open reconstruction of avulsion fractures of the anterior glenoid rim in traumatic shoulder dislocation. Material and methods  A total of 20 patients (mean age 49.4 years) were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 Eighteen patients were available for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follow-up after 3.1 (2.0–6.5) years. Results  The average Constant Score was 78 and the average Rowe Score was 90 points. Documented complications were implant failure in one and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in one patient. Radiographs revealed the bony fragment located in an unimproved displaced position in one patient and a progress in osteoarthritic changes in three patients. No recurrent subluxation or dislocation was observed. Conclusion  Open reconstruction of glenoid rim fractures is a valuable procedure regarding medium-term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outcome measures. Recurrent dislocation, glenoid defects and early onset of osteoarthritic degeneration can be avoid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适应证和手术要点.方法 随访40例应用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进行治疗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访时间为24~58个月,平均35.9个月;年龄15~54岁,平均27.8岁.40例均为单方向性不稳定.术前平均脱位次数为14.1次(2~90次),其中28例发生于主力侧.术中采用金属缝合锚(Mini-Revo)进行Bankart重建.随访内容包括ASK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VAS不稳定评分及ROWE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 40例患者术前和终末随访时肩关节前屈上举平均为[(157.5±20.6)°,x ±s.下同]和(170.0±6.7)°,体侧外旋平均为(58.5±18.9)°和(55.9±15.0)°,ASES评分平均为(82.7±16.7)和(97.2±6.9),VAS不稳定评分平均为(6.2±1.6)和(1.3±1.4),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80.5 ±11.1)和(98.1±3.1),Rowe评分平均为(30.4±8.7)和(92.8±15.2).除体侧外旋术前和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终末随访时有1例患者曾出现肩关节半脱位.随访时发现残存恐惧试验阳性3例(占7.5%).所有患者均恢复术前工作,29例(占70.7%)恢复到第一次脱位前的运动水平.结论 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适当的病例选择、术者的关节镜下操作技术水平及术后长期而严格的功能康复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非打结型缝合锚钉修补Bankan损伤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方法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14例,均为男性;年龄18~34岁,平均25.2岁;左侧4例,右侧10例,涉及主力侧12例;均为单向不稳.术前脱位次数为3~36次,平均13.5次.关节镜下采用可吸收非打结型缝合锚钉治疗Bankart损伤.术前及术后随访采用ASES评分及Constant-Murley功能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2个月,平均17个月.术中发现9例合并Hill-Sachs损伤,3例合并骨性Bankart损伤,2例合并后下盂唇损伤,2例合并SLAPⅡ型损伤,1例合并关节内游离体.14例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为163.4°±8.6°和169.7°±4.2°;外展90°时,平均外旋角度分别为58.5°+13.6°和90.3 °±5.5.;术后外展90°时,患侧外旋角度较健侧受限8.4°±6.2°术前及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为(77.4±3.7)分和(94.3±2.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AS不稳定评分平均为(7.2±1.4)分和(1.2 ±0.6)分(P<0.01);Constant-Mudey评分平均为(78.1±4.6)分和(93.9±3.7)分.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再脱位,且均重返伤前工作岗位.结论 肩关节镜下Bankart 重建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非打结型缝合锚钉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  相似文献   

18.
A 73-year-old woman presented with a very long-standing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her right shoulder. She had no pain, mild impairment of active shoulder motion and clinical features suggesting no tear of the rotator cuff. CT 3D reconstructions showed a newly formed glenoid cavity below the coracoid process. This case indicates that an anterior shoulder dislocation lasting even decades may be compatible with an almost normal shoulder func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肩关节前向稳定手术对运动员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关节镜下肩关节前向稳定手术治疗运动员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29例,男15例,女14例;年龄15~35岁,平均(20.7±1.4)岁.手术均采用关节镜下盂唇缝合固定术(带线锚钉技术),必要时辅以关节囊折叠缝合术、旋转间隙闭合术或热皱缩术.以脱位复发率、肩关节活动度、恢复运动水平级别及UCLA、Dawson、SST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7~66个月,平均30.2个月.4例(13.8%)失败,其中3例(10.3%)脱位复发,1例发生半脱位.24例(82.8%)基本恢复到伤前运动水平(恢复≥90%).UCLA、Dawson及SST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良率82.8%~89.7%.术后患侧前屈、0°外展位及90°外展位外旋活动度较术前增加,与健侧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动员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佗的关节镜下肩关节前向稳定手术的治疗效果良好,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有明显改善,脱位复发率及运动水平的恢复程度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切开手术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合并严重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 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合并严重骨缺损行全镜下自体髂骨移植重建肩关节盂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资料完整的共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左侧11例、右侧19例;平均年龄49.45岁(17~77岁)。术前脱位次数7~104次。所有病例均取自体髂骨移植行肩关节镜下肩盂重建术,术后通过三维CT扫描和重建评估移植骨块的位置。随访时肩关节功能和稳定性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Rowe评分和关节主动活动度进行评估。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随访(17.67 ±10.17)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关节腔积血及再脱位等临床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髂骨取骨侧髂棘撕脱骨折。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平均前屈上举(146.13±43.43)°和(163.23±13.21)°,平均内旋至T7和T8,平均体侧外旋为(53.91±8.60)°和(58.91±3.63)°,平均外展90°外旋(87.32±5.54)°和(88.12±6.12)°,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前屈上举、体侧外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内旋和外展90°外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平均ASES评分为(71.32±18.12)分和(93.45±7.87)分(P<0.05),Constant-Murley评分为(82.54±15.31)分和(92.52±7.67)分(P<0.05),Rowe评分为(39.56±6.75)分和(94.23±7.23)分(P<0.05)。最后随访时三维CT上按4:30为骨块中心评估:良好26例、过高2例、过低2例;CT横断位按与关节盂相平评估:良好28例、偏内1例、偏外1例,所有患者均能返回运动,无脱位和不稳感。 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髂骨移植重建肩关节盂是治疗合并严重骨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有效方法,镜下髂骨移植操作简便、安全,是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终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