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慢性疮面"肌"及"生肌"的重新定义,将慢性疮面治疗过程中的"肌"分为可视之肌和微观之肌两类,并结合临床实践,阐释针对慢性疮面不同的生肌过程及中医理法方药的使用,从而为中医治疗慢性疮面探索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总结顾氏外科诊治慢性下肢溃疡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认为虚、瘀为本,虚、邪、瘀、腐、损为慢性下肢溃疡的病机特点。主张从整体着手,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注重疮面辨证及部位、经络辨证,确立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分期辨证的序贯治疗方案。内治以益气化瘀贯穿始终,急性感染期、好转缓解期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修复愈合期以益气化瘀生肌为主,尤重益气健脾、升阳举陷、补肾填精。外治动态应用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的序贯疗法,注重煨脓湿润、煨脓祛腐、祛瘀化腐、补虚生肌、活血生肌、煨脓生肌、缠缚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乌雄散”是外科去腐拔毒、生肌收口的一种散剂型掺药。适用于一般疮疡之溃脓阶段。经笔者在临床上曾运用六年之久,颇觉本方有卓越之疗效。其适应范围就观察所及,对痈疽、发背、疗疮、对口、臁疮(下肢溃疡),一切属于阳症的溃疡,均能迅速达到去腐生肌的要求。对日久之臁疮,肌腐、色黑、臭秽的、掺用以后,可以化腐拔毒,使肉芽红活而达愈合之效。尤其对于疗疮、瘫痈等脓疡,若开刀即掺用本药,不但能消炎镇痛,愈合迅速,而且从未发现脓毒流注或走黄等流弊。方剂组成:明雄黄二钱、乌贼骨一两、西月石一  相似文献   

4.
促进慢性难愈性疮面的修复愈合是当今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慢性难愈性疮面的中医外治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文中还就祛腐生肌、祛瘀生新、煨脓湿润、疮面腐苔与缸口的处理等疮面愈合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试论去腐生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腐去肌生”是溃疡向愈的规律,“去腐生肌”又是治疗溃疡的法则。早在《千金方》中就载有“夫痈坏后,有恶肉者,宜猪蹄汤洗去秽,次敷蚀肉膏散,恶肉尽后,敷生肌膏散,及摩四边,令好肉速生。”笔者复习了有关文献,并结合自己的认识,试对腐、肌,“去腐生肌”作如下讨论。腐的范畴及去腐腐者,坏、朽、陈、烂也。人体的细胞、组织,行将及已经变质、坏死,可称之谓腐。  相似文献   

6.
姜兆俊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外科 40年 ,学验俱丰。对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研究颇深 ,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以飨同道。1 祛腐生肌并用 ,兼顾清热收湿急性溃疡初期脓栓未落、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净 ,新肉未生 ,先用提脓祛腐药如七三丹、八二丹、九一丹等以尽快祛除脓腐组织 ,以使“腐脱新生”;到了后期腐肉已脱、脓水将尽、新肉不生者 ,则宜生肌收口 ,选择各类生肌药加速疮面愈合。因此提脓祛腐和生肌收口分别是急性溃疡初期和后期的外治法则。姜老师认为慢性溃疡由于溃破日久 ,脓水不断 ,疮面脓腐组织部分或大部分已脱落 ,同时又有部分新生肉芽…  相似文献   

7.
大凡来中医外科求诊者,溃疡不愈者很多,究其不愈原因多为腐肉未尽,新肉不生所致。故溃疡期治法当以祛腐为先,须待脓腐尽本已净时,方可用生肌之品治之,此也谓“祛腐生肌”。若不遵此规律,脓腐未尽时即用生肌之品治之,则脓腐不脱,新肉不生,伤口愈合无望。此为溃疡期总治则,当明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解毒祛腐、煨脓生肌法对蛇伤后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入选标准60例蛇伤后溃疡病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予以中医外治解毒祛腐、煨脓生肌法疮面换药,对照组予以0.1%利凡诺纱条换药,观察各疮面的各项项目并进行量化评分及疮面愈合天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疮面周围皮肤红肿、坏死组织占疮面比例、脓性分泌物、肉芽出血、疮面气味评分均为零;治疗14天两组总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两组总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疮面大小、肉芽生长速度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解毒祛腐、煨脓生肌法治疗蛇伤后溃疡疗效显著,且有减少疮面愈合后的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评估和系统的全身整体治疗基础上,建立内外合治糖尿病性足溃疡创面的综合治疗方案,细化局部创面的辨证,分期将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等外治诸法综合有序地序贯应用于糖尿病性足溃疡的局部治疗,注重祛瘀化腐、活血生肌、补虚生肌、煨脓湿润、煨脓祛腐、煨脓生肌、箍围疗法、拖线技术的临床应用,取得明显的疗效,能加速创面愈合,降低截肢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唐汉钧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唐汉钧教授,对慢性皮肤溃疡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法潜研颇深,强调局部之瘀滞对溃疡愈合的影响至为重要,主张“祛瘀生肌”为治疗原则。以下从三个方面介绍唐师经验。一、扶腐不忘祛瘀,标本同治唐师认为,腐浅在表,为气血之败;瘀深届里,为气血之滞。人之气血相辅而行,内养脏腑,外营肌肤,局部气血瘀滞,郁久化而为腐,阻碍新生,故慢性皮肤溃疡难以愈合。唐师在遵循传统“桂腐生肌”治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祛瘀”,尝谓腐易除,瘀难化,祛腐仅外用之药可矣,祛瘀则需内外兼治,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化腐再生法对糖尿病肌腱坏死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机理。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化腐再生组、单纯化腐组、单纯再生组、对照组。所有大鼠均采用物理化学联合方式造成两处表皮及肌腱坏死创口,之后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换药治疗,并进行分泌物提取,观察创面的面积(cm2)与分泌物中活性因子的变化,并加以分析。结果在肌腱坏死大鼠模型的治疗中,与其他方法治疗相比,化腐再生组创面剩余面积较其他组明显缩小,在修复中后期较其他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创面渗出液中的总蛋白、总氨基酸、溶菌酶单位面积含量在不同时期显著增加,与创面愈合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化腐再生法对糖尿病大鼠肌腱坏死模型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疗法,其机理可能与各种活性因子共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观察拔毒生肌散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腐,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功效与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窦道期患者2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观察组将拔毒生肌散均匀洒向并覆盖创面脓腐,以黄芩油纱条覆盖,对照组仅以黄芩油纱条覆盖创面;创面敷药隔日1次,敷药7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肿块大小、创面脓腐积分与创周皮肤状况评估,测定创面肉芽IL-6,并进行肝肾功能及尿汞临床安全性测定。结果:观察组的肿块范围评分、创面脓腐评分、创周皮肤状况评分,从治疗第6次起,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创周温度从治疗第2次起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脓腐周围肉芽组织中IL-6含量及病理免疫组化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尿汞测定均在正常值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拔毒生肌散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创面具有良好的提脓去腐功效,显著改善炎性反应而促进愈合,临床使用2周安全,未见不良反应,有一定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5号祛腐生肌散“生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5号祛腐生肌散是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外科疮疡研究所治疗体表溃疡常用的五种散剂之一,经多年临床观察,对疮疡溃后、脓腐已净之溃疡,确有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愈合后的瘢痕多呈线型,很少发生瘢痕挛缩。为探其机理,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材料与方法健康成年雄性大白鼠32只,体重180±25g,常规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两组。将珍珠  相似文献   

14.
拔毒生肌散是拔毒敛疮、祛腐生肌的常用方之一,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糖尿病足、压疮、创伤性溃疡等各种慢性创面的中医外科治疗中,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文章对慢性创面的发病机制、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归纳拔毒生肌散对各种慢性创面的治疗作用,概括性地阐述了拔毒生肌散对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此外,对拔毒生肌散的安全性做出一定的讨论。并对拔毒生肌散的临床运用与改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MEBT/MEBO)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抵抗素样分子α(RELM-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5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7只54个创面模型。慢创组、MEBO组、贝复济组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后立即肌肉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急创组不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空白组仅备皮处理而不做任何创面损伤处理。慢创组和急创组创面局部涂生理盐水,MEBO组局部涂MEBO,贝复济组局部涂贝复济,均予无菌干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2次。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各组干预后第3,7,14天的创面愈合率,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检测第3,7,14天创面组织中RELM-α表达情况。结果干预后第7天,急创组、MEBO组、贝复济组局部见明显鲜红肉芽组织爬行,而慢创组肉芽灰暗;干预后第14天,急创组、MEBO组和贝复济组创面均可见表皮及毛发覆盖,局部干燥;慢创组局部肉芽灰暗、水肿,局部可见渗出液。干预后第7天和第14天,急创组、MEBO组和贝复济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慢创组(P均<0.05)。干预后第3天开始,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创面组织中RELM-α蛋白和RELM-αmRNA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P均<0.05),但MEBO组、贝复济组RELM-α蛋白和RELM-α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慢创组(P均<0.05),MEBO组与贝复济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EBT/MEBO促进慢性创面愈合机制可能与调控RELM-α动态表达从而调节成纤维细胞沉积和新生血管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8):719-722
目的 :观察生肌象皮膏对肛裂术后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病例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手术后对照组用凡士林膏油纱条创面换药,治疗组用生肌象皮膏油纱条创面换药。在术后第3、7、11、14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创面肉芽组织、上皮生长、创面分泌物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创面面积缩小、上皮及肉芽组织生长、创面脓液分泌的质和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平均(18.21±2.60)d;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平均(22.08±3.7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象皮膏具有煨脓长肉之效,能够提高创面修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对创伤膏促进慢性感染伤口的治疗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结果临床组110例感染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43天;实验组术后7天脓液较对照组显著增多而且黄稠,肉芽组织质地均匀、色泽鲜艳、易出血,创面愈合时间平均提前4.8天,溶菌酶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创伤膏具有明显的祛腐生肌、愈口敛疮的效果,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提高创面局部的免疫能力,增强抗炎作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而加速伤口愈合的。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应始终抓住"扶正祛邪兼顾"的治疗思想,引入中医外科疮疡内治法"消、托、补"的治疗原则,药力直达病所,消痈生肌、祛瘀生新以达到抑灭幽门螺杆菌,清除坏死组织,促进溃疡面肉芽组织增生及黏膜上皮细胞修复,治愈消化性溃疡病。在清热解毒消痈的同时,不忘顾护脾胃之气;对局部痈疡修复的同时,不忘调节人体正气,以加速创口愈合,祛腐生新,减少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b F GF)对烧伤残余创面疗效的影响。方法 :用 b F GF喷雾剂均匀喷洒在清创拭干后的残余创面上 ,再辅以湿润烧伤膏外涂 ,每天换药 3~ 4次。结果 :用 b FGF结合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取得良好效果 ,无一例出现感染 ,平均愈合时间为 6天 ,最短为 3天 ,最长的 14天 ,疗程明显缩短 ,愈后瘢痕增生不明显。结论 :使用 b FGF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可大大缩短疗程 ,促使创面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紫金连膏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02例用紫金连膏油纱布条换药,对照组102例用湿润烧伤膏油纱布条换药,每日2次直至痊愈。结果:治疗组创面肉芽生长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创面愈合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紫金连膏可促进创面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