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人微小病毒B_(19)(Human parvovirus B_(19),HPVB_(19))系微小病毒属中同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一种DNA病毒。其与血液系统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性尚未阐明,但血液系统肿瘤患儿可发生HPVB_(19)感染。本文就HPVB_(19)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实验室诊断及防治进展作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2.
通过所建立的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人细小病毒B_(19)的套式PCR技术,检测了经石蜡包埋的66例自然流产组织、20例同期健康妇女人工流产组织及30例死胎儿肝脏组织、20例同期因患各种疾患死亡而尸检的新生儿肝组织。结果显示:自然流产组阳性率为30.3%而对照组阳性率为5%;死胎儿肝脏标本中有8例阳性而对照组中仅有1例阳性。套式PCR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HPVB_(19)技术,为回顾性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人细小病毒B1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小病毒 B19(Human parvovirus B19. HPVB19)是由Cossart等 (1974年 )从编号为 B19无症状健康供血员血液中偶然发现。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 ,是该属病毒中唯一能感染人类的病毒 ;也是动物病毒中以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最小的单链线状 DNA病毒。是近十余年来发现的一个重要病源体 ,与人类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1 ] 。1 病毒学B19能独立地自我复制 ,其基因组相对较小 ,长约 5 .5 Kb。电镜下 B19颗粒直径平均为 2 3nm,呈对称二十面体 ,分子含量为 (1.5 5~ 1.97)× 10 6 。 B19是一种热稳定病毒 ,在 6 0℃能存活 12 h[2 ]。B19有两种结构…  相似文献   

4.
人类博卡病毒(HBo 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的博卡病毒属,是迄今发现的继细小病毒B19之后能感染人的第二类细小病毒。现已发现的HBo V可分为HBo V-1、HBo V-2、HBo V-3和HBo V-4四型。研究显示,HBo V在不同类型的标本中均有检出,检出率差异较大,且较多合并其他病原体的检出。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HBo V不仅可能是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原,也有可能是胃肠道疾病的致病原。  相似文献   

5.
人细小病毒B_(19)感染对妊娠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承岩  宋鸿儒 《医学综述》2001,7(4):201-202
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B19V)是Cossart等于1975现和定名的一种能感染人类、属于微小病毒科的新病毒。现已发现,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与B19V感染有关。如传染性红斑,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血小板和血管性紫癜、急性多关节病,肝炎、心肌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流产、胎儿水肿、早产、死胎等。  相似文献   

6.
<正> B19病毒是在1975年筛查健康献血员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时偶尔发现的。它的全称应为“人类细小病毒B19”。B19可引起许多临床表现,因感染个体的年龄和免疫状态而不同,从无症状感染到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均可发生。B19所引起的疾病种类较多,在儿童中可引起传染性红斑;在成年妇女可引起短暂的多关节炎或关节痛;孕期感染B19可引起自然流产和胎儿水肿或死产;在潜在红细胞缺陷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病人,B19可引起严重的再生障碍危象;持续细小病毒感染可导致慢性骨髓障碍,在免疫缺陷病人导致慢性贫血。B19病毒与肝炎的关系报道还很少,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3O例急性川崎病(KD)患儿和25例健康儿童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0例KD患儿血清中HPVB_(19)-DNA阳性7例,阳性率为23.3%,其中6例合并冠状动脉扩张;对照组25例血清中HPVB_(19)-DNA均阴性。提示HPVB_(19)可能是KD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且可能参与了KD患儿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人类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输注血浆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因此血浆的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如我国上海。每年有15~20万人次接受输血治疗,其中约有40%输注血浆。输注血浆能治疗疾病。但血浆中可能携带的一些病毒,如人类免疫陷缺病毒(HIV)、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肝炎病毒(HBV、HCV、HDV、HEV、HAV、HG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小病毒B19、新克雅氏病毒、SARS冠状病毒和West Nile病毒等,也可能引起输血相关的病毒性传染病。目前,有3道安全防线用于控制经输血传播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率。除谨慎地筛选无偿献血者(第一道)和严格地进行病毒筛查检测(第二道)外,还依赖于第三道防线一对血浆进行病毒灭活处  相似文献   

9.
人细小病毒B19于1975年被发现:现已证实,它与人类的多种疾病有关,影响范围遍及世界各地。本文就人细小病毒B19感染有关疾病的临床、发病机理、实验诊断、流行病学及其预防等同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活化因子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其受体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参与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如谷氨酸释放和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效应与记忆以及神经毒性等;PAF通过激活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诱导促炎性基因表达,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如脑/脊髓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脑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PAF及其受体还参与急慢性疼痛的中枢和外周敏化机制。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有研究资料显示,EB 病毒、人类巨细胞病毒(CMV)、人细小病毒 B19、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HHV)6型、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病毒感染与 ITP 的发生有较密切的相关性;但HHV6~8型是新近发现的病毒,尤其 HHV7、8型与 ITP 发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研究资料显示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具有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的功能,不同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可以被Toll受体识别,在宿主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而人细小病毒B19曾被报道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病相关联。鉴于TLRs在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以及人细小病毒B19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本文就TLRs与人细小病毒B19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病机制中的联合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该院小儿科主治医师钱新宏、副教授郑跃杰等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揭示,人细小病毒B19(B19病毒)可能是引起人类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重要病因。 为了探讨B19病毒感染与AA的关系,钱新宏、郑跃杰等在军队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资助下,应用巢式PCR技术检测了60例AA[儿童38例,成人22例;急性AA(AAA)33例,  相似文献   

14.
1990年内5个瑞士青年发现双手部浮肿,双足部细小丘疹并融合成片状瘀斑,呈“手套和足套”状分布,腕和踝部有明显地分界线。个别患者有发热、淋巴结病变、白细胞减少和口腔粘膜红斑和/或糜烂。早期报告两组发疹病人与细小病毒B_(19) 有关。这些患者们从16岁至36岁已经多次发病。作者也叙述了一9岁的女孩伴有特征性发疹体征,发病期间虽然未作病毒学研究,但病后  相似文献   

15.
血液病儿童人细小病毒B19检测211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0 引言 人细小病毒 B19(Human parvovirus B19,HPVB19)是动物细小病毒属中同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一种小 DNA病毒 ,可能与一过性再障危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传染性红斑、关节病以及非免疫性胎儿水肿、死胎等疾病相关 [1 - 3 ] .国内儿童血液系统疾病 HPV- B19的感染状况尚在探索之中 .本研究以套式 PCR方法检测骨髓及外周血中HPVB19- DNA,EL ISA方法检测血清中 HPVB19- Ig M,探讨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的病毒病因以及国内的感染状况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84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4例 ,急性非淋巴…  相似文献   

16.
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大多炎症本身不重,且为自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但少数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的肠道机会感染病毒可出现巨大溃疡、出血等严重的肠道病变.病毒感染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关系近年受到重视.病毒不是炎症性肠病的病因,但IBD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紊乱比正常人容易感染有肠道侵袭性的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人细小病毒B19、单纯疱疹病毒等,而感染病毒后IBD的病情会加重.  相似文献   

17.
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2例白血病及26例非血液系统疾病的对照组患儿骨髓涂片中B_(19)-DNA。结果显示①化疗期间白血病患儿骨髓标本B_(19)-DNA阳性率3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②B_(19)-DNA阳性的急性与慢性白血病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有较高的B_(19)感染率(感染率40.0%),但白血病完全缓解率有轻度上升趋势。提示白血病患儿是B_(19)的易感群体,化疗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白血病患儿发生B_(19)感染易引起持续感染致慢性贫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献血者细小病毒B19感染情况,为输血保障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部分厦门地区献血者标本进行细小病毒B19抗体检测,并对抗体阳性献血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其中部分细小病毒B19-Ig M阳性标本进行细小病毒DNA检测,分析细小病毒B19-Ig M阳性与病毒血症的关系。结果在1 078名献血者中,细小病毒B19-Ig M阳性率为4.7%(51/1 078),细小病毒B19-Ig G阳性率16.7%(181/1 078),总抗体阳性率20.3%(219/1 078);总抗体阳性率随年龄段增大而升高(χ2=7.948,P0.05),本省籍献血者阳性率低于外省籍(χ2=6.994,P0.05),不同职业献血者中农民的阳性率最高占35.47%,不同性别、血型的献血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份细小病毒B19-Ig M阳性标本仅检出2份细小病毒DNA阳性,献血者细小病毒B19核酸阳性率不低于0.18%(2/1 078)。结论厦门地区献血者中存在细小病毒感染,在今后的输血保障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人细小病毒B19感染是世界性分布的传染性疾病,具有极其广泛的疾病谱,可以引起传染性红斑、关节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孕妇感染人细小病毒可导致流产、胎儿水肿、胎儿贫血、甚至胎死宫内及新生儿疾病等严重后果,因此,引起世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并对其致病机制、母婴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近年来人细小病毒B19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秦雨春 《中国医刊》2005,40(9):10-11
宫内感染是继染色体异常导致流产、死胎、小儿畸形及伤残又一大病因,传统定义的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感染已不能解释新生儿的某些患病征象.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 HPV B19)于1975年被发现,1980年证实对人类具有致病性后,已列入宫内感染的病毒之一.下面仅对细小病毒宫内感染及新生儿发病特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