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中医湿热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热病是指由湿热病邪引起的诸多病证的总称,在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中均可见之。临床上常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脘痞闷,小便短而黄赤,口渴不引饮,舌苔黄腻,脉象濡数为主证;以发病慢,病程长,缠绵难愈为特点。至于湿热与湿温,古代文献大多混称,从中医病因学看,“温乃热之渐,热乃温之甚”,湿温与湿热,其感受邪气相同,湿热包括湿温,湿温病应属湿热病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1湿热病 患者,男,53岁,2003年1月29日初诊.因阅卷过劳外受风寒,致咳嗽身痛,恶寒战栗,粘汗湿衣,体温在37.3℃~38.1℃半月余.血常规白细胞9.5×109/L,淋巴细胞0.097,中性粒细胞0.82,红细胞4.01×1012/L,血红蛋白136g/L,血小板82×109/L.服荆防感冒冲剂、藿香正气液、银柴冲剂、力克舒、阿莫西林、利君沙等中西药,静滴抗生素3d未效.刻诊:入夜恶寒,寒甚则战栗,而后发热,继而大汗出,粘而湿衣数套,浑身酸楚,咳嗽无痰,形寒怕冷,见风则喷嚏流涕,涕中带血,鼻塞不通,指尖疼痛,不欲饮食,口淡无味粗糙而干,神疲乏力,时时欲寐,手足发凉,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濡.8Am体温37.3℃.诊断为感冒.辨为风寒外袭,肺卫失和,痰湿内蕴,久汗伤阳之证.  相似文献   

3.
4.
胡淑全 《四川中医》2001,19(4):16-17
养阴雪污肇始于《内经》病犹污可雪也,启迪于《伤寒论》猪苓汤育阴利水,历代古籍医案中有所记载和发展,并把这一治法广泛用于治疗湿热诸病。本文重点论述养阴雪污的内容以及在湿热病可以用养阴的治法,养阴不仅能补液生津,并能借水以雪污。  相似文献   

5.
三焦辨证实际是湿热病初、中、末三个发病阶段的辨证。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易伤阳气,阻碍气机。湿与热合,形成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等湿热病证,好发盛夏雨湿炎热季节。病势缠绵,难解难分。治宜开上、畅中、渗下,使湿去而热无所居,兼以清热。值得提醒的是湿热病证初期治疗三忌,即:忌汗、忌下、忌润。  相似文献   

6.
对湿热的描述,首见于《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宋代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开始  相似文献   

7.
刘弼臣 《中医杂志》1989,30(2):13-15
先师孙谨臣先生,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对于温热病的认织,更有独到之处。尝云:“热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病情不同,证治有别。”  相似文献   

8.
清代著名医家吴瑭早年发奋刻苦治医,一生对温病很有研究,创立了“三焦辨证”,著有《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及《吴鞠通医案》诸书,临床积累颇多治验,他师法叶天士、薛雪诸家,强调“人身气贵流行,百病皆由愆滞”的论点。于是吴瑭把“气化气机“这个方面,作为他的学术思  相似文献   

9.
"湿热伤血"理论探讨及赵绍琴的辨治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模炎  朱佳卿 《中医杂志》2003,44(11):815-817
目前对湿热病的理论研究多偏重于邪在卫气阶段和三焦传变的研究,对湿热病血分病变的研究多强调湿热化燥之后方可入营血,而对湿热未化燥之前,出现血热、络伤、瘀阻、血虚阴伤等营血分病变的研究较为忽视。本文根据朱丹溪等古今医家有关论述,试提出“湿热伤血”的概念,以求概括湿热病发展过程中出现  相似文献   

10.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以三焦为纲对湿热证进行了系统详尽的论述,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倡导分利三焦:湿在上焦者以轻宣,重宣肺气化湿;湿在中焦者重辛开苦降,分解湿热;湿在下焦者甘淡渗下,通利水道。  相似文献   

11.
《光明中医》2021,36(15)
不同病机形态的湿热病各具不同的特点,其治法和用药也各有差异。此文将常见的湿热病机形态归纳为湿热郁蒸、湿热郁阻、湿热蕴结、湿热蒙困、湿遏热伏、湿热痹阻、湿热成痿、湿热浸淫8种,并针对其症状特点、治法用药和代表方剂作了大致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吕文亮教授,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温病学科带头人,多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用温病方治疗杂病,重视温病理论及方药在临床杂病中的扩展与应用。吕师善用三仁汤化裁来治疗各种湿热证疾病,疗效非凡。笔者有幸随诊抄录,举验案3则,将侍诊之时一点心得体会分享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病六经证候展开研究。研究显示,从证候规律来认识,“正局”和“变局”是分辨湿热病证候的两大纲领。其中“正局”以湿阻太阴、阳明经证候为中心,在证候上体现出《黄帝内经》三焦的分布特征;“变局”指“正局”之外,湿热邪气淫及他经的证候,包括少阳热郁、厥阴风火、太阳及少阴证候,不具有三焦分布特征。从证候特点来认识,“气钝血滞”贯穿湿热病六经证候始终,是湿热病“正局”“变局”产生的内在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章真如老先生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湿热病的论治.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湿为阴邪,热为阳气,湿为水气,热为火气,两者既可以分别侵犯人体,也可以互相转化,既可以外感,也可以内生,因而湿热致病是人体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章老灵活地运用苦寒燥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宣肺利湿等方法,诊治湿热病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整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陈慧侬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从医40余年,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在中医妇科界享有极高的声誉。陈老师擅长于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妇科疑难病证,尤其对妇科阴虚湿热证的治疗有独到的经验,认为阴虚湿热证的发生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及生活上调护不当密切相关。陈老师灵活运用养阴清热化湿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春波教授系全国第三届国医大师,脾胃病名家,临床经验丰富,对脾胃湿热证有较深入研究.舌诊是中医诊病的特色诊法,文章介绍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察舌辨湿热泄泻验案1则,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杨春波教授运用舌诊辨治湿热病经验,突出舌诊在湿热病中的优势.文章对其临床运用经验与学术观点进行总结,为湿热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论寒温并用在岭南湿热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颖瑜 《河北中医》2005,27(5):351-352
岭南湿热病,由于地域、环境因素,故发病有其特殊规律,现探讨其证候特点,并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研究寒温并用方法在治疗岭南湿热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赵娜 《湖南中医杂志》2011,27(2):108-109
分消走泄法是叶天士《温热论》中治疗湿热病的主要方法。其作用为宣展气机,清热化痰,以分消三焦气分之邪。主治邪热与痰湿留连三焦,三焦气化失司,而致痰热阻遏之证。临证多用于各种湿热病,表现为寒热起伏,胸痞腹胀,溲短苔腻等。现笔者对其理论及代表方证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试探《湿热病篇》的学术特点周茂福(江西中医学院93级研究生南昌330006)关键词《湿热病篇》,学术特点《湿热病篇》相传为清代名医薛生白所著,全文46条(据《温热经纬》载),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主证、变证、发生发展(传变规律)和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