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患者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并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发生,术后枕颈部不适症状均不同程度消失,受损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明显。25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18±6)个月。末次随访时,无螺钉断裂、松动或移位,颈椎复位满意,无寰枢椎再移位,失稳现象发生,全部获得骨性融合;颈椎屈曲功能良好,旋转功能轻度受限。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术治疗C1-2不稳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对18例C1-2不稳患者施行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术,取髂骨植骨,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7~62岁,平均37.7岁;病程3 d~30个月,平均10.6个月.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区疼痛和(或)四肢感觉、运动障碍,影像学均提示存在寰枢椎脱位和(或)不稳,JOA评分8~15分,平均11.4分;术后门诊随访,定期复查X线、CT和MRI,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并记录JOA评分.结果:18例患者72枚螺钉成功置入,寰枢椎复位及固定满意,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后脊髓压迫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末次随访JOA评分12~17分,平均14.5分;患者在3~6个月寰枢椎骨性融合,无螺钉松动,断钉及寰枢椎不稳现象.结论:对C1-2不稳的患者行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术,具有固定牢固、融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但不推荐对存在寰椎椎动脉沟、后弓变异患者使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手术方法、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32例寰枢椎失稳患者,术中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取自体髂骨行椎板间植骨。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 32例128枚螺钉成功置入,复位满意,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患者全部获327个月定期随访,螺钉位置良好,钉棒无松动、断裂,术后36个月均获植骨融合。术前JOA评分(8.6±2.8)分;术后3个月JOA评分(14.9±1.8)分,恢复率76%92%,平均83%。结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短节段固定、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等特点,有利于稳定寰枢关节及脊髓功能的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寰枢椎失稳的内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4.
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工伤及交通事故的增多,寰枢椎不稳较以前多见,近几年本院开展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5年9月~2007年7月,共开展了10例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术,男8例,女2例;年龄为24~72岁;车祸伤6例,坠落伤3例,肿瘤1例。  相似文献   

5.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目的 :探 讨寰 枢 椎椎 弓根 钉 板固 定融 合 治疗 上颈 椎 不稳 的可 行 性。 方法 :在 气管 插 管全 麻 下对 13 例 患者施 行了 寰 枢椎 椎弓 根 钉板 固定 术 ,并行 自 体髂 骨植 骨 。寰 椎椎 弓 根螺 钉的 进 钉点 位于 枢 椎侧 块中 线 上 ,距 寰椎后 弓上 缘 最少 3m m ,内斜 10° ,上斜 5°枢 椎椎 弓根 螺 钉的 进钉 点 位于 枢椎 侧 块内 上象 限 ,显 露枢 椎椎 弓 内缘 。直视 下进 钉 ,内斜 25°上斜 25° 螺 钉直 径 3.5m m ,寰 椎椎 弓 根螺 钉长 28 ̄32m m ,枢 椎椎 弓根 螺 钉长 24 ̄28m m 。 , 。结果 :全 组病 例未 发 生椎 动脉 、脊 髓 损伤 ,术 后临 床症 状 得到 不同 程 度的 改善 。随 访 3 ̄21 个月 ,平 均 6.7 个月 。 X线、CT 复查 示螺 钉 位置 良好 ,无 松动 、断 钉 ,植骨 3 个月 后均 达 到满 意融 合 。结 论 :寰 枢 椎 椎 弓根 钉 板 固 定治 疗上颈 椎不 稳 效果 良好 ,是 寰枢 椎 后路 固定 可 供选 择的 术 式之 一。  相似文献   

6.
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寰枢椎不稳的治疗方法较多,每一种手术方法均有严格的适应证。自2002年6月至2005年5月,我们对16例寰枢椎不稳患者采用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弓根钉联合枢椎椎板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或脱位的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寰枢关节不稳或脱位病例7例,男4例,女3例;年龄10~61岁,平均41岁.术前颈椎矢状位CT提示枢椎椎动脉孔高跨3例;C2、3分隔不全,枢椎椎弓根狭小4例.其中4例有脊髓病或脊髓损伤的症状、体征.分别行颈后路经双侧寰椎侧块、一侧枢椎椎弓根钉、一侧楸椎椎板钉寰枢固定4例;经一侧枢椎椎弓根钉、一侧枢椎椎板钉与枕骨行枕颈固定3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结果]手术中无脊髓和椎动脉损伤的病例.本组7例得到随访,随访1~3年,平均1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钉板断裂病例.3例脊髓功能改善明显,1例略有改善.[结论]寰楸椎不稳或脱位,术前枢椎CT提示楸椎椎弓根发育异常,无法采取螺钉固定时,可通过枢椎椎板置钉,实施寰枢融合或枕颈融合术,此技术操作简便,风险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与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效果。方法对21例寰枢椎不稳行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与融合术。结果本组平均随访23个月,神经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螺钉位置良好,6个月后患者均获植骨融合;术后8个月JOA评分(13.9±2.1)分。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是寰枢椎后路固定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11例上颈椎不稳患者术前常规行颅骨牵引复位。术中寰枢椎椎弓根的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20 mm、后弓上缘下4 mm交点处,矢状面上螺钉向头侧倾斜约5°,与矢状面夹角10°;枢椎进钉点为枢椎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与矢状面夹角为20~25°,与横断面夹角30~35°。椎弓根钉直径3.5 mm,寰椎、枢椎椎弓根钉长22~28 mm。结果随访5~34个月,11例均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JOA评分:优7例,良2例,可2例。结论采用寰枢椎多轴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具有固定牢固、固定节段短和三维固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2月~2010年6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C1、2不稳21例,其中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14例(陈旧性骨折11例,新鲜骨折3例),Ⅲ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并寰枢椎不稳6例。结果 21例共置入螺钉82枚,其中有1例6岁儿童在寰椎后弓上2个挂钩。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JOA评分14~17分,平均14.8分。无感染,未发生与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21例植骨者术后随访均已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难复性脱位患者先行前路松解术再经后路手术可获得良好的复位与融合;小儿亦可行该术式。  相似文献   

11.
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寰椎和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上颈椎损伤致上颈椎不稳患者进行后路经寰椎和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使寰枢椎复合体得到稳定,在寰枢椎后弓间植骨融合。结果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有神经症状者得到改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5个月,所有患者后伸活动无障碍,左右旋转功能略受限。X线示螺钉位置良好。无钉棒断裂,螺钉松动,脱落等现象。均在3~4个月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利用寰椎和枢椎椎弓根螺钉通过钉棒连接能显著增强寰枢椎间生物力学稳定性,也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复位,适用于上颈椎损伤稳定性重建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评估寰枢椎椎弓根钉板/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5月-2007年6月收治的16例寰枢椎不稳患者(其中先天性齿突发育不良2例,创伤性陈旧性寰枢关节脱位6例,C2椎管内肿瘤1例,陈旧性齿突骨折7例)施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并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其中1例难复性脱位者先行前路松解术。结果全组病例未发生与置钉相关的并发症;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复查X线片、CT未见上颈椎失稳及复位丢失,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上颈椎不稳,效果良好,是寰枢椎后路固定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口咽入路前路松解一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椎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2月,采用经口咽入路前路松解,一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高位颈脊髓压迫共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6~70岁,平均51岁;病程6~30年.陈旧性齿状突...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单纯后路松解寰枢椎弓根钉棒复位固定技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评价其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28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松解寰枢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于寰枢椎板间植骨融合。随访颈椎X线、CT、MRI观察复位及脊髓减压情况,测量寰枢椎管最小矢状径及CMA改善状况,观察植骨愈合情况及JOA评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45±37)min(115~210 min);手术平均失血量(205±65)ml(140~290 ml)。术中无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发生,所有患者寰枢椎弓根螺钉成功置入,23位患者(82%)寰枢关节完全复位,所有患者脊髓减压满意。术后随访平均25.6(12~36)个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植骨融合良好,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脱位复发。在末次随访,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6±2.2改善到14.8±1.8(P<0.0005),平均改善率为73.8%;寰枢椎管最小矢状径由术前平均(9.3±4.2)mm改善到(18.6±3.2)mm(P<0.0005)。CMA由术前平均115.2°±12.5°改善到153.6°±9.3°(P<0.05)。结论采用单纯后路松解寰枢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技术可有效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寰枢关节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2003-06-2008-12运用寰枢椎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寰枢关节不稳38例.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18~76岁,平均45.3岁.横韧带损伤3例,Jefferson骨折3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关节脱位29例,齿状突发育异常伴寰枢关节不稳3例.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颈椎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探讨其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 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寰枢椎不稳17例,回顾分析手术相关指标,并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95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450 ml.所有患者无椎动脉损伤的临床症状,术后12周,患者颈椎均稳定.结论 椎弓根螺钉技术具有三维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采用双侧经寰枢椎关节螺钉联合寰椎椎板挂钩固定及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的方法 治疗寰枢椎不稳患者15例,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均术中顺利,未发生并发症,术后均症状缓解、功能恢复,经6~24个月随访,平均12.3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假关节形成,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双侧经寰枢椎关节螺钉联合寰椎椎板挂钩固定植骨融合术具有安全、术后即刻稳定、植骨融合率高等特点,为寰枢椎不稳后路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横连模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C1-C2 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C1-C2 PSR)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C1-C2 PSR治疗3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有四肢麻木、无力等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害表现。术前均行颈椎X线片、CT及三维重建、MRI、椎动脉CTA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7例采用钉尾横连(horizontal screw-screw crosslink,hS-S CL)C1-C2 PSR(A组),男4例,女3例,年龄45.57±9.05岁;12例采用棒-棒横连(horizontal rod-rod crosslink, hR-R CL)C1-C2 PSR(B组),男5例,女7例,年龄43.58±7.35岁;13例不用横连,只行C1-C2 PSR(C组),男6例,女,7例,年龄42.38±6.70岁。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法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态。术后半年及1年以上定期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CT,评估内固定位置及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无切口愈合不良,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JOA评分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1年、2年和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人数:A组分别为4例、5例、6例、7例,B组分别为5例、9例、10例、12例,C组分别为1例、3例、5例、10例,术后6个月、1年、2年时A组、B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时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未发生螺钉移位、松动、断裂等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结论:不同横连模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横连较无横连植骨融合更早,钉尾横连和棒-棒横连临床疗效相当的,但前者在术中安装时更便捷。  相似文献   

19.
王春丽  梅伟  王庆德 《中国骨伤》2010,23(4):275-277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钉板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9~72岁,平均41.7岁。其中齿状突陈旧性骨折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齿状突发育畸形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位颈脊髓病症状体征,影像学显示寰枢椎不稳,术前JOA评分6~11分,平均7.4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40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植骨达到骨性融合,复位无丢失,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脊髓功能明显改善者10例,略有改善者4例,无变化者1例;术后JOA评分13~17分,平均15.6分。结论:寰枢椎钉板内固定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可保障寰枢椎稳定,促进寰枢关节融合,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棒(板)内固定治疗急性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8例急性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施行经椎弓根钉棒(板)内固定 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经6~20个月的随访,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所有植骨均达骨性融合。结论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棒(板)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有利于上颈椎稳定性重建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