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的健康教育方法及家庭护理对策。方法对专科门诊的哮喘患儿建立哮喘病历档案,发放哮喘知识手册,并定期开展哮喘之家活动,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系统的哮喘相关知识教育及家庭护理指导。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及家庭护理指导,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的认识水平和家庭护理能力,患儿得到长期、合理、充分、有效的治疗。结论健康教育及家庭护理指导有助于促进哮喘患儿的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的健康教育方法及家庭护理对策.方法对专科门诊的哮喘患儿建立哮喘病历档案,发放哮喘知识手册,并定期开展哮喘之家活动,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系统的哮喘相关知识教育及家庭护理指导.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及家庭护理指导,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的认识水平和家庭护理能力,患儿得到长期、合理、充分、有效的治疗.结论健康教育及家庭护理指导有助于促进哮喘患儿的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住院哮喘患儿护理对策及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对239例住院哮喘患儿从心理、病情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缩短了住院天数,提高了患儿及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提高哮喘患儿对疾病的监测能力和用药的依从性,减少哮喘的复发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儿及家属建立恰当的期望值,帮助患儿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利用文字、图片配合宣传手册等方式对患儿及家属进行住院教育和出院教育。结果:100例患儿家属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有95例能够定期复诊,85例能正确掌握储雾罐或准纳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结论:医护人员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是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最佳方法。体现了现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发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哮喘是临床儿科常见的心身疾病,该病病因复杂,病程漫长,临床中常反复发作且单独依赖药物治疗,无法达到长期稳定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及生活质量.为促进哮喘患儿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对126例哮喘患儿家长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与一般健康宣教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程序化健康教育对患儿健康作用明显,现将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对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家属采取语言教育、示范性教育及文字教育等方法讲解小儿支气管哮喘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结果通过科学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实施,使患儿及家属对支气管哮喘有了正确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达到减少哮喘的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支气管哮喘患儿得到了更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王向荣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178-117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合理治疗、妥善护理;并对84例哮喘患儿及家长讲解小儿支气管哮喘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结果]98.81%患儿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肺部哮鸣音减少或消失,咳嗽、胸闷、气急明显减轻;通过健康教育,患儿及家长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达到减少哮喘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结论】通过良好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使支气管哮喘患儿得到了更好的治疗,缩短病程,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家长的健康知识得分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复发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能提高家长对哮喘患儿的护理能力,促进其康复,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哮喘是临床儿科常见的心身疾病,该病病因复杂,病程漫长,临床中常反复发作且单独依赖药物治疗,无法达到长期稳定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及生活质量。为促进哮喘患儿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对126例哮喘患儿家长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与一般健康宣教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健康教育规范管理在指导哮喘患儿用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作用.以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一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门诊诊治的哮喘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进行,实验组对哮喘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定期随诊和随访,对治疗护理方案规范化管理,并建立哮喘病历档案。比较两组护理指导效果、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指导效果、病情控制、生活质量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哮喘的健康教育规范管理对有效控制哮喘发作、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是哮喘门诊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黎雪飞  华莉  黄莹  杨文 《护理与康复》2014,13(7):698-700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生命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80例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干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对患儿采用儿童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和依从性评判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哮喘患儿生命质量调查问卷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在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依从性在干预1周、1个月、3个月后进行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儿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能更好的改善哮喘患儿的生命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9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认为加强心理教育、知识教育、日常护理教育、服药及吸入疗法教育可使患儿减少复发,减轻痛苦,从而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鸿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4):1889-1889,189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哮喘患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出院后半年内哮喘的发作次数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出院后半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和生活质量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哮喘患儿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干预的延续护理对学龄哮喘患儿健康相关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康复出院的120例病情稳定的学龄哮喘患儿,随机将患儿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出院时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时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包括建立哮喘患儿微信群,建立哮喘微信公众号)对患儿实施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分别于干预3,6个月后应用健康行为量表(HPL)及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PAQLQ)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健康相关行为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3,6个月后健康责任感、躯体活动、压力调解、心理健康、营养状况及总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6个月后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情绪、对刺激源反应、对自身健康的关系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网络干预的延续护理将有助于学龄哮喘患儿建立健康的行为,有助于提高学龄哮喘患儿出院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视频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哮喘患儿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诊治的120例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基于视频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采用汉化版哮喘儿童生命健康调查问卷(PAQLQ)]、治疗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中日常生活、社会心理、疾病医学评分,PAQLQ中症状、情感、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哮喘总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基于视频的健康教育方式应用于哮喘患儿的护理干预中,可明显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同时还有利于其哮喘病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及居家环境管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5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其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及居家环境管理的指导,在教育和指导前后分别开展问卷调查,并跟踪随访患儿,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在开展健康教育之后,患儿及家长的哮喘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对58例患儿进行跟踪随访6~12个月,其中49例的患儿及其家长依从性提高,能够认真坚持执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复发率为34.57%,而另外9例患儿及家长没有按照要求执行,复发率为88.75%,两者差异显著.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并要求家长注重居家环境的管理,有助于小儿哮喘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及居家环境管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5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其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及居家环境管理的指导,在教育和指导前后分别开展问卷调查,并跟踪随访患儿,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在开展健康教育之后,患儿及家长的哮喘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对58例患儿进行跟踪随访6~12个月,其中49例的患儿及其家长依从性提高,能够认真坚持执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复发率为34.57%,而另外9例患儿及家长没有按照要求执行,复发率为88.75%,两者差异显著.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并要求家长注重居家环境的管理,有助于小儿哮喘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团队干预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提高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将8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教育,观察组接受出院后自我管理教育(成立自我管理教育团队,通过举办哮喘俱乐部、小组讨论、个别指导)自我管理教育活动,比较两组遵医率、再次住院率。结果观察组出院1a后,患儿家长遵医率明显提高(P〈0.01),再次住院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哮喘患儿及家长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应,改善儿童的健康状态,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从而提高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学龄期哮喘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探讨适合学龄期哮喘患儿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儿8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实施常规哮喘知识教育和个体化健康教育6个月,在教育前和教育后分别进行哮喘儿童自我管理量表和儿科哮喘生命质量调查(PAQLQ)问卷调查,比较哮喘儿童自我管理量表和PAQLQ评分,并了解患儿教育后1年内中重度急性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干预组教育后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教育前(P<0.05),且教育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PAQLQ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1年内中重度发作次数和急诊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明显增强患儿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哮喘生命质量,适合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父母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1名哮喘患儿及家长分为干预组52名和对照组4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和发放儿童哮喘知识宣教手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即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加入家庭哮喘应对行动计划的书写及行动目标的拟定。采用儿童照护者生活质量问卷(paediatric asthma caregiver’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PACQLQ)测评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父母PACQLQ得分的差异。结果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儿父母PACQLQ总分、活动受限和情感功能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提高了哮喘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