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及血肿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536例住院小儿不同部位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及血肿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四肢静脉穿刺及头皮静脉穿刺发生皮下瘀血和血肿的几率较小。而颈外静脉和腹股沟股静脉穿刺容易发生皮下血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静脉穿刺后正确地拔针和准确地按压穿刺部位,可以减少皮下瘀血及血肿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40例静脉穿刺局部瘀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穿刺是疾病治疗和抢救中最重要的一项操作,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技能,穿刺成功与否与护士基本功的训练有着密切联系。尽管护士训练有素,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失误,而不能一针见血。尤其是输液完毕后,拨针按压部位不当,使病人穿刺部位出现皮下瘀血,影响下次静脉穿刺。因此,值得护理人员重视。现将 40静脉穿刺局部皮下瘀血原因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40例皮下瘀血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其中男12例,女28例,均因病情需要行输液治疗、静脉穿刺采血,穿刺次数为1~62次,静脉穿刺周围见大小不一、多少不等的青紫色或  相似文献   

3.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士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失误 ,尤其是输液完毕后 ,拔针部位按压不当 ,使病人穿刺部位出现皮下瘀血 ,影响下次静脉穿刺。现就本急诊治疗室静脉输液后引起局部皮下瘀血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工作责任心不强 :观察室病人多 ,护士在做治疗时 ,赶时间而忽略了解病人的血管特点 ,对血管的解剖位置不熟悉 ,不管血管的好坏盲目进针 ,以致穿破血管造成皮下瘀血。对长期静脉点滴病人血管的选择缺乏计划性 ,无静脉保护意识 ,只顾本班次 ,不管下一班。(2 )穿刺技能差 :护士在穿刺时不掌握穿刺原则和基本手法 (稳…  相似文献   

4.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士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 ,穿刺成功与否与护士基本功的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 ,尽管护士训练有素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失误 ,如不能一针见血。尤其是输液完毕后 ,拔针按压部位不当 ,使病人的穿刺部位出现皮下瘀血 ,影响下次静脉穿刺。因此 ,值得护理人员重视。现将静脉穿刺局部皮下瘀血原因分析如下。   1、工作责任心不强 :护士在做治疗时赶时间而对穿刺病人血管的特点不做了解 ,对表浅血管的解剖位置走向不熟悉 ,不管血管显露的好坏盲目进针 ,以致穿破血管造成皮下瘀血。对长期输液病人的血管的选择缺乏计划性 ,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输液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例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用热敷和硫酸镁湿热敷瘀血部位; 结果 皮下瘀血的发生与输液时间(天数),操作者的穿刺技术(决定穿刺次数或成功率),拨针后按压时间、方法等有关;瘀血3-7天消失.结论 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熟练过硬的穿刺技术是预防或减少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静脉穿刺拔针后皮下瘀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 《华夏医学》2002,15(2):256-257
静脉穿刺失败,使药液外渗,可致穿刺部位肿胀及皮下瘀血,给患者造成疼痛,给以后的穿刺带来困难.而如果整个静脉输液(或注射)过程顺利,拔针后未能妥当压迫穿刺点,亦会使皮下瘀血,造成不良后果.因而,要有效地保护好血管,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要有熟练的穿刺技术外,注意拔针后压迫穿刺点的最后环节也至关重要.现对本科静脉穿刺拔针后出现皮下瘀血的病例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原因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静脉穿刺拔针后皮下瘀血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静脉穿刺拔针后发生皮下瘀血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措施以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方法对我科2006年-2007年门诊接受静脉穿刺拔针后皮下瘀血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皮下瘀血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原因、拔针后按压方法不当、穿刺成功率低有关。结论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指导患者正确按压方法,可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进行静脉穿刺,是护士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而进针手法是决定穿刺成功的关键.穿刺成功与否又与护士的基本功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常出现失误而不能一针见血.尤其是输液、静脉注射完毕后穿刺部位拔针手术不当,按压不当而使病人穿刺部位出现皮下瘀血,影响下次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9.
<正>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给药方法,在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且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笔者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就静脉穿刺、输液常见的失误原因作一分析。 1.针头刺入的部位方向与静脉方向不吻合或在皮下来回退针寻找血管,贯穿静脉造成皮下血肿,穿刺失败。 2.长期输液的病人或老年病人因血管脆性增高,在拔针后易形成皮下瘀血,影响血管清晰度,给下次输  相似文献   

10.
静脉穿刺应用于静脉输液、注射和抽血,静脉输液和注射均为迅速而有效的补液。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护士“一针见血”,而且还要达到无痛性拔针和避免拔针后皮下瘀血,使病人减轻疼痛,同时保护静脉为下一次穿刺创造条件。笔通过5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初步克服了静脉穿刺拔针疼痛和拔针后皮下瘀血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 探讨防止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的有效措施。②方法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静脉穿刺后用输液贴,从血管穿刺点为中心覆盖于局部,再用拇指纵向施压5~10分钟,同时按压2个穿刺点,有效防止皮下瘀血的发生;对照组用输液贴以血管穿刺点为中心覆盖于局部,用示、中指横按压5~10分钟。③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方法优于对照组方法。④结论:观察组方法较有效地防止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观察3种浅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部位和方法造成局部皮下瘀血、青紫、红肿的发生率。方法:随机将门诊1921例留观患者分为3组,分别用教科书法、刘铭墉方法和沿穿刺血管长轴按压方法按压,对3组方法按压后产生的局部皮下出血、青紫、红肿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按压方法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沿穿刺血管长轴按压方法与另外两种方法比较,按压后发生皮下瘀血、青紫、红肿的例次明显减少,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保护血管,增加下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减少或杜绝献血者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分析3965例献血者穿刺部位皮下瘀血所产生原因的方法。结果全组3965例有43例(1.08%)出现穿刺针眼周围皮下瘀血;初次献血者2562例,有34例(1.33%)发生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第二次及两次以上献血者1403例,仅有9例(0.64%)发生;两次比较P〈0.05(χ^2=3.927);局部瘀血发生的原因:①献血者献血后穿刺部位按压不当,精神紧张、恐惧、袖口太紧,极少数为血管原因;②采血人员技术及护理未能到位。结论根据上述原因,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轻献血者的痛苦,保护献血者,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静脉穿刺引起的皮下瘀血常见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的分析,从而了解在临床护理对于皮下瘀血发生的预防和处理已有较完善的方法,并现有研究基础改进寻找新方法,以求进一步完善对皮下瘀血的预防和护理。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拔针后局部淤血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拔针后由于按压不当而引起穿刺点出血、疼痛、皮下瘀血,会直接影响病人静脉的完整性,从而影响再次注射的成功率,增加病人痛苦。为有效地保护好血管,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除了要有熟练的穿刺技术外,注意拔针后压迫穿刺点的最后环节也至关重要。现对本科静脉穿刺后出现皮下瘀血的病例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原因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中不同部位静脉注射丙泊酚对注射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9月于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接受无痛人流术终止妊娠的1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分为三组。手背静脉组47例,肘前静脉组44例,颈外静脉组41例。比较三组注射痛程度和局部安全性。结果:颈外静脉组注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手背静脉组和肘前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外静脉组穿刺点出血、皮下瘀血发生率均低于手背静脉组和肘前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手背静脉组和肘前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人流术中,颈外静脉注射丙泊酚的效果更好,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可减轻患者注射疼痛程度,降低穿刺点出血、皮下瘀血发生率,局部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进针角度对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美成  雷少琴 《广西医学》2009,31(3):408-409
目的探讨不同进针角度静脉穿刺对老年患者痛感及皮下瘀血的影响。方法对300例住院需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采取自身对比法,分别采用30°角(A组)、45°角(B组)和60°角(C组)进针法行静脉穿刺各600例次,观察病人的疼痛反应、一次穿刺失败及皮下瘀血发生情况。结果疼痛反应发生率A组(6.0%)高于B组(2.1%),C组(4.8%)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皮下瘀血发生率分别为5.5%、4.0%、5.0%,一次穿刺失败率分别为2.0%、1.1%、1.8%,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穿刺以45°角进针具有皮下瘀血发生率低,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静脉穿刺皮下瘀血原因的解剖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新鲜小儿、成人尸体浅静脉模拟静脉穿刺,探索临床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的原因,实验证实,穿刺后皮下瘀轿与拔针的方式有直接关系。主要因素有:穿刺针头切割静脉上壁或下壁经起出血;针头切割皮下毛细血管出血以及穿刺针眼出血。结合出血原因,本文就与出血相拳穿刺技术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并在临床进行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静脉穿刺作为临床采血、输液治疗的一种最常用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有许多病人在接受静脉穿刺后,穿刺局部常出现皮下瘀血,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下次穿刺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20.
手背部静脉穿刺点按压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护理工作中 ,每日都离不开周围静脉输液 ,常用于手背静脉穿刺。输液完毕 ,护理人员嘱患者手指压迫穿刺部位 ,以利于止血 ,但大部分患者压迫效果不佳 ,出现皮下瘀血现象 ,给再次穿刺造成一定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采取上举式按压静脉穿刺点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 资料和方法成年住院患者 10 0例 ,血压正常 ,无凝血机制改变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即常规按压组和上举按压组 ,每组 5 0人 ,全部病例均一次穿刺输液成功。常规按压组病人以拇指按压穿刺部位 2min ,上举按组病人以拇指按压穿刺部位并上举 ,位置高于心脏水平面 ,按压 2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