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特殊类型,病情凶险,进展快,并发症多,疗效及预后差.在我国主要由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并以慢性重型肝炎(CSH)为主,且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并采取了多种办法治疗,疗效不佳.因此,正确分析慢性重型肝炎的致病机制,早期发现、准确判断病情、估计预后及时有效地治疗甚为关键.现就我院2002-10-2009-10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6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 本文研究了影响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因素。 [方法 ] 运用了多元回归分析了可能影响慢性重型肝炎的 2 3项预后因素。 [结果 ] 单因素示有腹水者 ,肝脏体积越小 ,预后越差。总胆固醇、胆碱脂酶、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越低 ,预后越差。有肝肾综合征、肝脑综合征有出血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者 ,预后越差。多因素示 ,凝血酶原活动度越低 ,预后越差。 [结论 ] 本文研究提示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4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常见的重型肝炎多为乙肝病毒感染,尽管采用了多环节的支持对症综合治疗,其病死率仍高达80%以上。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是近年来在重型肝炎治疗领域中发展较快的新技术,我院应用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4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就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变化病情转归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重型肝炎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肝炎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解放军302医院52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最常见并发症是腹水,电解质紊乱及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均超过50%,并发症中脑水肿和脑疝预后最差。无效和病死发生率为100%,其次为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无效和病死发生率均超过900%,随着并发症的增多,无效和病死发生率升高,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与病死率密切相关。结论 有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并发症,积极防治并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感染前均有接受人工肝治疗和使用广谱抗生素史。起病后均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的临床表现,咳黄白色黏液脓性痰多见;有左心衰表现6例,Ⅰ型呼吸衰竭5例;白细胞升高6例,胸部X线表现多为片状、斑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迅速发展到双肺野广泛实变。确诊依靠痰或肺泡灌洗液培养毛霉菌阳性。毛霉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87.5%)。7例患者接受抗真菌治疗,5例需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100%,存活时间为(6±3.5)d。结论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肺毛霉菌病起病急骤、进展快,呼吸道症状明显,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单用氟康唑治疗无效,预后差。临床上存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重型肝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应警惕肺毛霉菌病,应及早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消除真菌感染的诱因。  相似文献   

6.
7.
感染是慢性重型肝炎主要临床并发症之一。作者随机调查 2 0 0 0~ 2 0 0 2年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 30 0例 ,其中发生感染者 2 4 6例 (占 82 % ) ,而使用过抗生素者 2 73例 (占91% )。现随机分析 10 0例发生感染者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性 79例 ,女性 2 1例。年龄 19~ 73岁 ,平均 4 2 3岁。住院时间 2~ 75天 ,平均 38 5天。发生感染时间在入院后 0~ 73天 ,平均 16天。死亡或者病情恶化自动出院 4 8例 ,好转出院 5 2例。有腹水者 72例 ,肝硬化 4 3例。2 感染诊断依据  (1)症状、体征 :发热 ,腹痛 压痛 反跳痛 ,腹…  相似文献   

8.
徐传荣 《职业与健康》2002,18(12):173-174
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起病急,发展快,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健康。该病多因肝性脑病、严重腹腔感染、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且长期卧床又可造成皮肤破损,甚至并发感染。因之,提高慢重肝的治愈关键在于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的细微  相似文献   

9.
520例慢性重型肝炎生化指标单因素与预后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慢性重型肝炎生化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SPASS及STATA软件将302医院三年内收治的520例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化指标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有无酶胆分离,存活率分别为18.6%及47.1%,TC<1.6mmol/L,存活率20.5,>1.6mmol/L,存活率43.8%,AST/ALT的比值不断升高,PTA,Buche及ALB的不断降低,存活率逐渐下降,结论:血清AST/ALT的比值,总胆红素,PTA,TC,Buche及ALB是预测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指标,动态检测这些指标可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使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重型肝炎病人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对136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均给予积极治疗,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了住院病人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提高了病人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的治愈率和好转率。结论在慢性重型肝炎病人临床实践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刘淑明 《工企医刊》2013,26(3):236-237
慢性重型肝炎是我国重型肝炎中的主要类型,由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发展而来,具有久病入络、内结为淤血的特点,属于中医淤血发黄的范畴,并具有正虚邪实的病理特点。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病人生命体征的及时观察,药物的及时准确应用,肝性昏迷、大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及时发现和积极预防以及有效的心理支持就要求护理人员无论是在治疗护理、还是基础护理、生活护理期间都应认真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褥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对卧床病人威胁较大。慢性重症肝炎由于其病程长,机体抵抗力低下,营养状况差,感觉功能衰退,保护性反射迟钝,老化的皮肤软组织新陈代谢率低,使得老年化的重症肝炎病人更易引起褥疮,正确的护理方法是防止褥疮和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痛苦的关键。本文就其护理综述如下:1 褥疮的预防 褥疮常发生于足跟、脊柱及髋部的骨性隆突部。预防首先要控制感染,改善营养状况,治疗原发疾病。对褥疮的高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估计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3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根据预后及转归情况分为预后好及预后差2组,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HE活性的变化。结果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好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HE值为(3 534.56±646.31)U/L,治疗后为(5 758.25±823.56)U/L;预后差组治疗前血清CHE值为(2 027.23±552.15)U/L,治疗后为(1 532.17±326.63)U/L。两组患者治疗前CHE活性均低于正常值;预后好组CHE活性治疗前后均明显高于预后差组(均P<0.01)。预后好组治疗后血清CHE活性逐渐升高(P<0.01),预后差组则继续降低(P<0.01)。结论测定血清CHE活性可了解肝脏的合成和储备功能,对估计疗效及预后判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PICC在慢性重症肝炎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ICC在慢性重症肝炎的静脉输液中的优势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22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应用PICC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在慢性重症肝炎治疗、抢救中的优势及护理对策。结果PICC置管时间1至95天,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局部渗血23%,置管侧肢体肿胀13.7%,导管脱落及移位0.5%。结论PICC置管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途径,有利于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在抢救中显出优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ICC在慢性重症肝炎的静脉输液中的优势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22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应用PICC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在慢性重症肝炎治疗、抢救中的优势及护理对策。结果PICC置管时间1至95天,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局部渗血23%,置管侧肢体肿胀13.7%,导管脱落及移位0.5%。结论PICC置管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途径,有利于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在抢救中显出优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26例重型肝炎死亡病例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死亡病例医院感染发病率、易感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近10年收住的重型肝炎死亡病例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 126例重型肝炎死亡病例中有68例并发医院感染(占54.0%),急性重症、亚急性重症和慢性重症医院感染率分别为38.9%、43.5%及66.1%,73.5%的死亡患者与医院感染有关;易感因素为严重的原发病、抗生素有激素的不合理应用。结论 重型肝炎并发医院感染发生率高、预后差,除应注重保护肝脏、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激素外,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死亡病例20例的临床资料,提高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1997年7月~2007年6月我院2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死亡病例中,多数患者的首发症状为乏力、纳差、身目黄染,因缺乏特异性,未能引起重视;分娩前入我院的病例存活率高于外院分娩后转入我院的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白蛋白(ALB)≤22g/L、血清总胆固醇(CHOL)≤1.6m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20%、肝脏缩小提示预后极为不良;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出血及感染是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死亡病例的主要并发症,90%以上的病例于产后1周内死亡。结论:加强围产保健,提高全民认识,早期识别,及时转运,积极动态监测ALB、CHOL、PTA及肝脏大小等指标,早期防治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出血及感染,多学科协作,是现阶段降低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春菊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91-2392
小儿急性重型肝炎是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而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而又凶险,死亡率高。1998年以来,我院共收治180例重型肝炎,其中小儿急性重型肝炎2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重型肝炎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型肝炎、尤其是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比率高 ,治疗困难 ,预后差[1] 。我院自 1992年 1月至 1998年 6月收治重型肝炎并SBP86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符合 1995年所订标准[2 ] ,本组 86例 ,男 66例 ,女 2 0例 ;年龄 11~ 60岁 ,平均年龄 36 4 8岁。急性重型肝炎 6例 ,亚急性重型2 8例 ,慢性重型 5 2例。SBP诊断标准 :⑴有典型发热、腹痛、腹胀、腹肌紧张者 ;⑵腹水常规白细胞计数 >0 3× 10 9/L ,中性多形核细胞 (PMN) >2 5 % [1] ;⑶除外腹腔脏器破裂…  相似文献   

20.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血浆置换 (plasmaexchange ,PE)是目前最常用的人工肝支持疗法 ,关于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 ,国内外尚无一致的看法[1,2 ] ,而专门探讨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的报告较少。为了正确评价PE对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 ,我们总结分析了我院近 2年来应用PE和未用PE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所有病例均系 1998年 9月至 2 0 0 0年 11月本院住院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 ,按 1995年 (北京 )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定的标准诊断和分期。PE治疗的病人 6 0例 (治疗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