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介入联合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2016-06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SAP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炎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微泵静脉输注,观察组内镜介入联合生长抑素动脉灌注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腹痛、高热、恶心呕吐、腹膜刺激征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0.720、8.226、11.840、9.143,P0.05,P0.01);血清白介素-8、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17.509、20.189、14.847,P0.01);血清血管活性肽、胃泌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胃动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14.586、11.374、7.126,P0.05,P0.05,P0.01);胰腺及周围组织坏死、胰腺肠瘘、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306、7.955、8.976、5.049,P0.05,P0.01).结论内镜介入联合生长抑素有助于缓解SAP患者炎症反应,调节胃肠功能,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细胞膜钠钙交换蛋白(NCX)在心肌缺血预适应及药物诱导预适应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 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适应组、腺苷预处理组、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Ⅱ)抑制剂KN-93+缺血预适应组、KN-93+腺苷预处理组及对照组.各组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用生化法测定(n=5),钠钙交换蛋白mRNA表达以半定量RT-PCR检测(n=5),NCX活性以液闪仪测定Na^+依赖的^45Ca^2+摄取率表示(n=5).结果 (1)缺血/再灌注组LDH漏出量显著增加(P<0.05),缺血预适应及腺苷预处理组LDH漏出量均显著降低 (P<0.05);KN-93预作用后,缺血预适应及腺苷预处理组LDH漏出量均显著增加(P<0.05). (2)缺血/再灌注组NCX ^45Ca^2+摄取率比对照组高(P<0.005).缺血预适应及腺苷预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时NCX ^45Ca^2+摄取率显著低(P<0.05),且腺苷预处理组NCX ^45Ca^2+摄取率较缺血预适应组更低(P<0.05). KN-93+缺血预适应组与缺血/再灌注组NCX ^45Ca^2+摄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KN-93+腺苷预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NCX ^45Ca^2+摄取率低(P<0.05).(3) 缺血/再灌注组NCX mRNA的表达比对照组显著高(P<0.05);缺血预适应及腺苷预处理组NCX 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P<0.05);KN-93处理后缺血预适应组及腺苷预处理组NCX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P<0.05),且腺苷预处理组NCX mRNA的表达较缺血预适应组更高(P<0.05).结论 缺血预适应及腺苷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与细胞膜NCX有关,缺血预适应中NCX对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经CaMKⅡ介导,而在腺苷预处理中NCX对心肌损伤保护作用仅部分经CaMKⅡ介导.  相似文献   

3.
奥曲肽对胰腺癌组织SST2R和SST2R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SD大鼠胰腺癌组织SST2R及SST2R mRNA的表达以及外源性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得定治疗后其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采用二甲基苯丙蒽(DMBA)诱导鼠胰腺癌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胰腺癌组(A组)、胰腺癌治疗组(B组)、模型制作后未形成胰腺癌的假阳性组(C组),以及正常大鼠组(D组)。在善得定(10μg/kg,每6h1次)治疗前和治疗后的3d、7d、14d,分别取各组胰腺组织标本。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分析各组胰腺癌组织SST2R及SST2RmRNA的表达。结果:A、B组SST2R及SST2RmRNA的表达比C、D组显著减少(P<0.05),尤以善得定治疗后的B组减少更为明显,其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在治疗后3d、7d、14d时相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其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D大鼠胰腺癌组织SST2RmRNA和SST2Rr 的表达量明显减少;在善得定治疗后其表达量下降量更为明显(P<0.05)。我们认为,胰腺癌组织SST2R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可能是导致SSTR表达量显著减少和外源性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临床胰腺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对阑尾炎术后感染的预防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7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5例,行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对照组36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2组手术指标、术后不良事件、疼痛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短(P<0.05)。观察组术后主要不良事件为复发,对照组为感染,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1β、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白介素4和白介素10水平均有明确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在维持阑尾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平衡、预防感染方面可能存在积极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SD大鼠胰腺癌组织SST2R及SST2R mRNA的表达以及外源性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得定治疗后其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采用二甲基苯丙蒽(DMBA)诱导鼠胰腺癌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胰腺癌组(A组)、胰腺癌治疗组(B组)、模型制作后未形成胰腺癌的假阳性组(C组),以及正常大鼠组(D组).在善得定(10μg/kg,每6 h 1次)治疗前和治疗后的3 d、7 d、14 d,分别取各组胰腺组织标本.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分析各组胰腺癌组织SST2R及SST2RmRNA的表达.结果A、B组SST2R及SST2R mRNA的表达比C、D组显著减少(P<0.05),尤以善得定治疗后的B组减少更为明显,其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在治疗后3 d、7 d、14 d时相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其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D大鼠胰腺癌组织SST2R mRNA和SST2R的表达量明显减少;在善得定治疗后其表达量下降更为明显(P<0.05).我们认为,胰腺癌组织SST2R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可能是导致SSTR表达量显著减少和外源性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临床胰腺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恶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及尿液中补体因子H(CFH)的半定量分析,探讨CFH在恶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恶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例以及同期健康查体的正常人16例(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及尿液中CFH的浓度,同时收集临床生化及尿蛋白等临床指标.结果 恶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及尿液CFH均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高血压组患者血清CFH水平与肌酐、尿液CFH、尿蛋白浓度呈正相关(r=0.786,P<0.01;r=0.508,P<0.05;r =0.705,P<0.01).结论 恶性高血压患者CFH可能参与其肾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来探讨牙周炎与冠心病(CHD)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我院CHD患者19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HD+牙周炎组123例、单纯 CHD组39例、单纯牙周炎组35例,另外选择健康者(45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 A蛋白(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比较4组间各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D+牙周炎组上述炎性因子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 CHD组或牙周炎组比较, CHD+牙周炎组 hsCRP [(6.52±2.03)mg/L、(4.34±1.76)mg/L比(9.21±2.65)mg/L]、IL-6[(65.32±21.01)ng/L、(65.12±12.34)ng/L比(85.76±25.96)ng/L]、TNF-α[(9.75±3.74)ng/L、(9.34±4.55) ng/L比(13.46±8.12)ng/L],SAA [(2.25±1.2)pg/ml,(2.22±1.02)pg/ml比(2.85±1.45)pg/ml]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CHD组与牙周炎组比较血清炎性因子均无显著差异(P 均>0.05)。结论:牙周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与冠心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旋毛虫感染对小鼠不同组织细胞TLR2/ TLR4(Toll样受体)表达量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分别取感染前、后不同时期小鼠心肌、肺及腹腔巨噬细胞,应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TLR2/ 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应用ELISA方法对血清相关炎性因子进行检测.结果 随着旋毛虫感染时间的变化,TLR4和TLR2在心肌、肺和腹腔巨噬细胞上的表达略有不同,但大致呈双峰状.旋毛虫感染初期4d左右,TLR2/ TLR4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之后降低,14 d左右,心肌与肺TLR升高,巨噬细胞TLR则继续下降,在21 d左右,心肌TLR表达量达到最高值,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肺组织TLR呈下降趋势,巨噬细胞TLR表达升高,之后下降并趋于稳定.感染鼠的血清中炎性因子IL 2和NO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TNF-α、IL-10和IL-12的表达量则显著降低(P<0.05),IL-6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结论 旋毛虫感染可引起小鼠心肌、肺和巨噬细胞上的Toll样受体TLR2/TLR4表达发生变化,继而调节相关细胞因子分泌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旋毛虫生活史不同阶段抗原及其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和组织器官损伤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果糖灌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常规治疗基础中,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乳果糖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改善时间、炎性因子水平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79.5%的总有效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禁食时间及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缩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高灵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及反映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降钙素原、D-乳酸水平显著降低,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乳果糖灌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AP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瘦素( LEP)、性激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相关指标的关系,探讨杞荷祛脂方的疗效作用机制。方法:8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A、 B两组,每组各40例,另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组)。 A组患者予杞荷祛脂方, B组患者口服水飞蓟宾胶囊,比较3组人员的临床、生化指标及瘦素、性激素水平。结果:①与C组比较, A、 B两组患者的LEP、雌二醇水平较高,总睾酮水平较低。血清LEP、雌二醇水平与NAFLD相关指标呈正相关,总睾酮与之呈负相关( P<0.01或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 B两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B组比较, 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LEP更低(P<0.01)。无论是治疗前和治疗后, A、 B两组患者雌二醇及总睾酮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杞荷祛脂方对NAFLD患者高血清瘦素水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而对血清性激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营养支持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并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和10 d后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 d后,EN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清总蛋白(PT)、ALB、PA和HB水平明显上升(P〈0.05),TPN组病人也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与TPN组比较上述指标上升更明显(P〈0.05);EN组免疫指标:IgA、IgM较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与TPN组比较P〈0.05;EN组与TPN组比较,机械通气时间缩短,腹泻、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高血糖等并发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多发性肌炎(PM)的豚鼠模型,检测血清肝功指标及肝脏病理变化,并观察天龙液对肝脏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兔肌肉匀浆加完全佛氏佐剂免疫注射豚鼠造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EAM)动物模型,将EAM豚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1·d-1),泼尼松组(给予泼尼松3 mg·Kg-1·d-1治疗)和天龙液组(给予天龙液3 750 mg·Kg-1·d-1治疗),比较各组间血清肌酶、肝功指标及肝脏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制作后血清ALT、AsT、GGT显著升高(P<0.05),肝脏病理出现轻度炎性改变;天龙液组治疗后肝脏损害改变好转(P<0.05).结论 EAM豚鼠出现肝功改变,天龙液对此肝脏损害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血清炎症反应标志物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纤维蛋白原(Fb)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确诊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成功实施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入院时给予常规治疗,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静滴2周.所有患者于PCI术后第1天、术后2周分别测定hs-CRP、ET、Fb和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hs-CRP、ET、Fb在PCI术后1d明显升高,2周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均显著低于术后1 d(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应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以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改善血液循环,减少早期心脏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炎性因子与心房结构重构的关联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4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组和45例对照组.研究对象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直径,行超声背向散射测定技术检测房间隔和左心房后壁背向散射积分值(integrated backscatter,IBS)和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值(cyclic variation of integrated backscatter,CVIB).行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on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浓度.结果 持续性心房颤动组左心房直径和血清Hs-CRP、IL-6、TNF-α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直径与各血清炎性因子浓度(hs-CRP、IL-6和TNF-α)呈正相关(r=0.825,P<0.01;r=0.432,P<0.01;r=0.357,P<0.01).左心房直径>40 mm亚组血清hs-CRP、IL-6和TNF-α浓度均高于左心房直径≤40 mm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性因素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病过程,血清hs-CRP、IL-6和TNF-α浓度与心房颤动的持续状态有关,心房纤维化和心肌重构也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稳定性、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入选199例患者,其中冠心病组128例,对照组71例;冠心病组再根据病变血管支数、临床类型分为各亚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和生化指标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AMI组明显低于SAP组及UA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17,P<0.01).结论 血清Cys C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稳定性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在肝硬化大鼠全胃肠外营养(TPN)时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8只,肝硬化对照组6只,肝硬化TPN组7只。测定血清NO浓度、肝脏NO含量和肝脏NOS比活性,观察肝脏β-BADPH黄递酶组化染色。结果 除TPN组一只大鼠因输液过快,肺水肿死亡外,其余大鼠均成活。血清NO浓度、肝脏NOS比活性,肝硬化对照组比正常组升高明显(P<0.05),肝硬化TPN级比肝硬化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肝脏NO含量,肝硬化对照组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但肝硬化TPN组比肝硬化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肝脏β-NADPH黄递酶组化染色,正常组为-,肝硬化对照组为+,肝硬化TPN组为++。结论 NO可能是一种抗肝损伤因子,损伤因子存在时,表现为肝脏NOS活性增强,当肝脏NO含量减少时,表现为肝脏损害的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2型塘尿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内皮细胞猫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按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38例)、颈动脉增厚组(40例)和颈动脉斑块组(46例).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①颈动脉正常组血清ICAM-1,IL-6及CRP较对照组升高,颈动脉增厚组ICAM-1、VCAM-1、IL-6及CRP水平高于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斑块组ICAM-1、VCAM-1、E选择素高于颈动脉增厚组,上述指标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②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r=0.472)、ICAM-1(r=0.501)、VCAM-1(r = 0.484)、E选择素(r=0.289)、IL-6(r=0.425)及CRP(r=0.381)呈正相关.患者HbAlc与ICAM-1、VCAM-1、IL-6及CRP呈正相关.ICAM-1、VCAM-1、E选择素、IL-6、CRP间呈正相关,均P〈0.01或P〈0.05.结论 炎性反应参与了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 选择69例UC患者(UC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根据病理分级分为Ⅰ、Ⅱ、Ⅲ级;另选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TNF-α、IL-1β、IL-4和IL-13表达.结果 UC组血清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病情程度和病理分级升高而显著升高(P均<0.05);IL-4和IL-13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病情程度和病理分级升高而显著降低(P均<0.05);UC组的血清TNF-α与IL-4、IL-13,以及IL-13与IL-4、IL-13均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结论 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动态平衡发生紊乱,促炎因子过度表达,且二者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尼可地尔片联合曲美他嗪在临床中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对血管内皮功能以及炎性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给予对照组行曲美他嗪治疗,给予观察组行尼可地尔片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指标、心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ET-I、FMD、NO三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TNF-α、MMP-9、Hs-CRP炎性因子水平、LVEF、LVEDD、LVPWd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P>0.05);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6%)显著优于对照组(76.0%)(P<0.05);且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心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治疗时选择尼可地尔片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可改善心功能以及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等,促进康复以及提高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发生的关系.方法 观察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6个月时透析前和透析后的血压、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清除率(URR)等生化指标及特征性营养指标,分析透析充分与营养指标的关系,并随访患者心血管症状发生情况与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态的关系.结果 KT/V与营养性指标明显的相关(P<0.05);透析充分组与不充分组透析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良好组与营养不良组透析前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有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进行分组比较显示,两组Alb、Hb、上臂中部肌围(M AMC)、KT/V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析充分和营养状况良好有利于患者血压控制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