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低浓度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行颈段硬膜外阻滞的镇痛效果及其对肌力和呼吸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甲状腺手术病人 6 0例 ,男 13例、女 4 7例。年龄 19~ 5 3岁。手术时间 (82± 35 )分钟。随机均分为两组 :0 2 5 %罗比卡因组 (Ⅰ组 ) ,0 2 5 %布比卡因组 (Ⅱ组 )。方法与观察项目 术前 30分钟肌注地西泮 10mg ,入室后持续监测ECG、BP及SpO2 。选择C7~T1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后 ,Ⅰ组注入 0 2 5 %罗比卡因、Ⅱ组注入 0 2 5 %布比卡因各 15ml,以后每隔 6 0分钟追加 5m…  相似文献   

2.
罗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比卡因 (ropivacaine)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化学结构与布比卡因 (bupivacaine)相似 ,罗比卡因具有较低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脏毒性[1,2 ] 。本文对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进行了比较研究 ,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4 5例拟在蛛网膜下隙阻滞下择期行下腹部及其以下手术的患者 ,ASAⅠ~Ⅱ级 ,男性 2 6例 ,女性 19例 ,年龄 2 0~ 6 5岁 ,体重 5 0~ 80kg ,身高 15 0~ 180cm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5例。麻醉方法 A组 :0 75 %布比卡因 2ml +5 0 %葡萄糖0 2ml;B组 :0 …  相似文献   

3.
罗比卡因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比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低浓度时产生感觉运动阻滞分离 ,因此硬膜外镇痛时运动阻滞轻 ,病人可以更早地下地活动。本文旨在评价罗比卡因用于妇科手术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 80例择期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人 ,ASAⅠ~Ⅱ级 ,无严重心肝肾疾患 ,随机分为两组 :布比卡因 (B)组和罗比卡因 (R)组 ,每组 40例。麻醉监测与镇痛 病人入室后开放静脉 ,监测无创动脉压、心电图和脉搏氧饱和度。两组均采用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 ,穿刺间隙L2~ 3 ,腰麻予 0 5 %布比卡因 3ml,硬膜外腔头向置管 4cm ,…  相似文献   

4.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腰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 (CS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3 7例ASAⅠ~Ⅱ级的足月初产妇行分娩镇痛为观察组 ;另选 2 0 0例条件相仿但不给分娩镇痛为对照组。观察组在蛛网膜下隙注入布比卡因 2mg和芬太尼 2 0 μg ;90分钟后硬膜外给予0 12 5 %罗比卡因和 2 μg/ml芬太尼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CEA)。其基础注药速度为 6ml/h ,冲击量为 2ml,锁定时间为 10分钟。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 (MBS)评估镇痛、阻滞效果 ,观察记录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 结果 观察组产妇生命体征平稳 ,用药后 10分钟 99 2 %的产妇感到无痛 [VAS评分为 ( 0 0 4± 0 11)分 ],仅 0 8%的产妇镇痛不全。与镇痛前比较 ,观察组产妇MBS在腰麻后 10分钟显著增加 ,直至腰麻后 90分钟。观察组活跃期时间为 ( 96 3 4± 62 77)分钟 ,短于对照组 (P <0 0 1)。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 ( 5 3 15±2 5 70 )分钟 ,对照组为 ( 5 0 83± 2 4 81)分钟 (P >0 0 5 )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 1、5分钟Apgar评分、生产方式与对照组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SEA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 ,对运动神经阻滞轻 ,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  相似文献   

5.
相同浓度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颈神经丛阻滞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评价相同浓度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颈神经丛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49例ASAⅠ~Ⅱ级甲状腺肿物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罗比卡因组(Ⅰ组)31例,布比卡因组(Ⅱ组)18例,分别用0.375%罗比卡因和0.375%布比卡因10 ml阻滞颈浅丛神经,用0.25%罗比卡因和0.25%布比卡因10 ml阻滞其深丛.记录麻醉效果及所产生的并发症,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即刻(T1)、麻醉后的5 min(T2)、10 min(T3)、15 min(T4)、30 min(T5)及手术结束(T6)时的HR、SBP、DBP、MAP、SpO2、RR、Mv、VT.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同,产生的并发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罗比卡因对抬头肌力的影响显著弱于布比卡因(P<0.01).两组HR麻醉后均有显著升高(P<0.05),SBP、DBP、MAP在T1~T5时有显著升高(P<0.05),在T6时与T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T0比较,两组SpO2、RR、Mv和VT在各时间点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375%罗比卡因和0.375%布比卡因用于颈浅丛神经阻滞,0.25%罗比卡因和0.25%布比卡因用于颈深丛阻滞均产生较好的麻醉效果.罗比卡因由于运动神经阻滞较弱,更适于颈神经丛阻滞.  相似文献   

6.
低浓度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腔镇痛的运动神经阻滞效应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硬膜外腔注射长效局麻药布比卡因及其混合液在疼痛治疗领域已被广泛应用 ,但低浓度的布比卡因硬膜外注射后 ,产生不同程度的运动神经阻滞。本研究拟用 5种等幅递减的低浓度布比卡因行低位硬膜外术后镇痛 ,观察痛觉和运动神经功能的变化 ,以比较该药用于硬膜外镇痛时 ,仅阻滞痛觉而不阻滞运动神经的最适浓度。资料与方法选择下肢及腹股沟区手术硬膜外麻醉患者 6 0例 ,ASAⅠ~Ⅱ级 ,年龄 16~70 (33 2± 12 8)岁 ,男 5 3例 ,女 7例 ,硬膜外穿刺部位L1~ 2 ~L3~ 4,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10例。术前用药 :苯巴比妥钠0 1、阿托品 0 5mg(…  相似文献   

7.
罗比卡因硬膜外腔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罗比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并与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 88例 ,ASAⅠ~Ⅱ级 ,其中自愿接受分娩镇痛 48例 ,随机分为四组 (n =12 ) :(1) 0 2 %布比卡因 (B组 ) ;(2 ) 0 2 %罗比卡因 (R组 ) ;(3) 0 1%罗比卡因 +芬太尼 2 μg/ml间断注药 (RF组 ) ;(4) 0 1%罗比卡因 +芬太尼 2 μg/ml持续用药 (RFC组 )。对照组 40例未行分娩镇痛。于产程进展宫口开至 3cm时 ,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 ,首次剂量 8~ 12ml。B组、R组和RF组按需追加 5~ 8ml/次 ,RFC组在给首量后半小时 ,用输液泵将维持量以 5~ 7ml/h持续硬膜外腔输注至宫口开全停药。结果 行分娩镇痛各组产妇用药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 ,感觉减退平面均在T10 以下 (T10 ~S4 ) ,Bromage评分均为 0级。罗比卡因各组宫口扩张速率和胎头下降速率较快。对产程和分娩方式和母胎均无明显影响。联合用药可减少局麻药用量。结论 罗比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影响较小 ,联合用药更加优越 ,持续输注实施简便  相似文献   

8.
0.25%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高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比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具有明显的感觉 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特性。高浓度时阻滞感觉和运动神经 ,而低浓度时 ,几乎只产生感觉神经阻滞。因此 ,高浓度时是有效的手术麻醉药 ,低浓度时是有效的镇痛药。本文拟探讨 0 2 5 %罗比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的麻醉效果 ,并与0 2 5 %布比卡因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选择 6 0例乳腺手术女性病人 ,体重 4 6~ 72kg ,ASAⅠ~Ⅱ级 ,年龄 35~ 6 1岁 ,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 ,也无酰胺类局麻药过敏史。随机分成 0 2 5 %布比卡因 (B组 )和 0 2 5 %罗比卡因 (N组 ) ,各 30例。选择T2~ 3 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硬膜外甲磺酸罗比卡因与盐酸罗比卡因复合吗啡用于妇科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0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全切或子宫肌瘤摘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0)采用0·238%甲磺酸罗比卡因(含0·002mg/ml吗啡);对照组(n=40)采用0·2%盐酸罗比卡因(含0·002mg/ml吗啡)。观察术后15min、2、4、8、24、48h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在各时点两组患者的VAS、镇静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硬膜外甲磺酸罗比卡因与盐酸罗比卡因复合吗啡术后镇痛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 对比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 52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0.1%罗哌卡因-芬太尼组和0.075%布比卡因-芬太尼组。采取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产程时间、生产方式、胎儿心率(FHR)及新生儿SpO2。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且无显著性差别(P〉0.05)。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中无运动神经阻滞者分  相似文献   

11.
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比较外周神经刺激器 (PNS)定位技术与异感定位技术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BPB)的成功率 ,以及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  4 5例拟行前臂、腕、手掌及手指部位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5例。Ⅰ组采用PNS定位 ,当刺激到桡神经、尺神经或正中神经中的任意一支神经时予以阻滞 ;Ⅱ组采用PNS分别定位到两支神经时予以阻滞。局麻药均为 0 5 %罗比卡因。Ⅲ组采用异感定位 ,局麻药为 0 5 %布比卡因。结果 三组患者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分别是( 2 0 4± 3 3 )、( 14 5± 3 2 )和 ( 2 9 1± 4 0 )分钟 (P <0 0 1)。与Ⅰ组、Ⅱ组相比 ,Ⅲ组对桡神经阻滞的有效例数最少 (P <0 0 5 )。布比卡因比罗比卡因运动阻滞完善 ,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长 (P <0 0 1)。PNS定位组神经阻滞成功率显著高于异感定位 (P <0 0 1)。三组镇痛持续时间无区别。结论 PNS定位较异感定位更精确 ,阻滞成功率高 ;两点定位给药较一点定位给药阻滞起效快 ;罗比卡因比布比卡因起效快 ,运动阻滞轻 ,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12.
罗比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拟通过对临床常用浓度的罗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阻滞时的效能、安全性比较 ,为罗比卡因在高位硬膜外用药提供资料。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80例择期行乳房手术的女性患者 ,ASAⅠ~Ⅱ级 ,手术时间 (40± 12 )分钟 ,随机均分为四组 :0 2 5 %布比卡因组 (Ⅰ组 ) ,0 2 5 %罗比卡因组 (Ⅱ组 ) ,0 5 %布比卡因组 (Ⅲ组 ) ,0 5 %罗比卡因组 (Ⅳ组 ) ,行T2~ 3 硬膜外麻醉 ,置入导管 ,回吸无血或脑脊液后 ,采用双盲法分别注射上述药物 18ml。观察项目和指标  (1)感觉阻滞 :平头针刺法 ,每分钟测一次麻醉平面 ,起效时间为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比较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0.25%罗比卡因用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比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麻醉药 ,其起效较快、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切、心脏毒性小、具有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的特点[1,2 ] 。本研究旨在观察单纯 0 2 5 %罗比卡因用于硬膜外腔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评价。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6 0例ASAⅠ~Ⅱ级 ,年龄 35~ 6 4岁 ,体重45~ 72kg的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 (n =30 ) ,术后单纯应用 0 2 5 %罗比卡因硬膜外腔病人自控镇痛 ;Ⅱ组 (n =30 ) ,以 0 0 0 3%吗啡 +0 12 5 %布比卡因 +0 0 0 5 %氟哌利多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 ,术中均…  相似文献   

15.
有关硬膜外输注布比卡因 芬太尼合剂应用于腹部手术后病人的报道较多 ,而罗比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有关罗比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联合应用于术后镇痛的报道则较少。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观察罗比卡因 芬太尼混合液用于上腹部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效果 ,并与单纯罗比卡因液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 4 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 ,手术种类包括胃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及胆肠吻合术。随机分为罗比卡因组 (A组 )和罗芬组 (B组 ) ,每组 2 0例。A组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2 1~ 4 8(32 8± 11 3)岁 ,…  相似文献   

16.
罗比卡因的药理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比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的酰胺类局麻药,其生化特性介于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之间。硬膜外阻滞时对感觉神经的阻滞程度与布比卡因类似,但对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弱于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时的临床效果优于布比卡因,临床应用浓度一般不超过1%。  相似文献   

17.
甲磺酸罗比卡因与盐酸罗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的效应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甲磺酸罗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的效应和安全性。方法 45例择期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别接受用甲磺酸罗比卡因(8.94 mg/ml,观察组)或盐酸罗比卡因(7.5mg/ml,对照组)施行的硬膜外阻滞。观察两组在感觉阻滞、运动阻滞、镇痛和肌肉松弛方面的效果,同时观察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感觉阻滞平面达到T6以上的病例分别为84.3%和76%(P>0.05),Bromage≥3级的病例分别90%和92%(P>0.05)。两组感觉阻滞平面固定时间、Bromage达到最大级别时间、最大级别维持时间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镇痛及肌松满意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中2例发生低血压,2例发生心动过缓,而对照组仅1例发生低血压。两组术后24 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尿素氮(BUN)和肌酐(Cr)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甲磺酸罗比卡因与盐酸罗比卡因行硬膜外阻滞的效应基本相同,且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8.
罗比卡因的药理特点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罗比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的酰胺类局麻药,其生化特性介于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之间。硬膜外阻滞时对感觉神经的阻滞程度与布比卡因类型但对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弱于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时的临床效果优于布比卡因,临床应用浓度一般不超过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0.125%罗比卡因与0.125%布比卡因应用于上肢连续臂丛阻滞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45例拟行上肢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罗比卡因组(R组)、布比卡因组(B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15例。术前均予肌间沟径路或腋路臂丛阻滞以及臂丛神经鞘内置管。术后R组与B组使用便携式患者自控镇痛泵,泵内液体分别为0.125%的罗比卡因和0.125%的布比卡因,N组为对照组,观察24h。记录3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镇痛药使用情况,记录R组与B组患者的运动阻滞、麻木感、局麻药用量、满意度、镇痛技术问题和并发症。结果R组与B组两组在术后各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较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疼痛评分在术后0h、3h时与R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h、12h、18h、24h均较高,与前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与B组两组镇痛满意度较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麻木感、补充用药、局麻药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技术问题与并发症两组发生率均低。结论0.125%罗比卡因与0.125%布比卡因均可有效地用于上肢术后的连续臂丛阻滞患者自控镇痛,并且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20.
低浓度小剂量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低浓度小剂量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将 30例无产科、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 (观察组 ) ,在宫口开大 2~ 4cm时给于硬膜外麻醉 (L3~ 4 间隙穿刺 ,向头侧置硬膜外导管 3 5cm)。先注 1%利多卡因 3ml,观察 5分钟无脊麻阻滞和局麻药中毒征象后注射混合液 [0 1%罗比卡因+0 0 0 0 2 5 %芬太尼 (2 5 μg/ml) +1∶2 0万肾上腺素 ]3~5ml,感觉平面控制在T10 以下。当阻滞作用消退或镇痛不满意时追加 3~ 5ml。可重复追加。宫口开全后停止给药。另 30例条件相仿自然分娩初产妇作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