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输血与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 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 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等收集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输血相关性NEC 的病例研究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 库至2021 年12 月。由2 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 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7 篇文献,其中3 篇为队列研究,14 篇为病例对照研究。17 篇文献中,3 篇研究结果提示输血可增加极低出生 体质量新生儿发生NEC 的风险,14 篇提示输血并未显著增加极低体质量新生儿发生NEC 的风险。在合并纳入17 篇文献研究 结果后,发现输血并未显著增加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发生NEC 的风险(OR= 1. 44,95%CI 0. 87~2. 37,P>0. 05)。结论:输血 并未显著增加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发生NEC 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空白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232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210例完成研究。对照组9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12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每次0.5袋,bid;摄入活菌量5×106CFU·d-1。均连续治疗7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EC发生率无明显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471,95%CI:0.196~1.134)。但将发生NEC及死亡的风险作为整体分析,治疗组该风险显著下降(RR:0.438,95%CI:0.196~0.978)。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早产儿有潜在的益处,可降低NEC风险。  相似文献   

3.
杨坤  李芳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20-121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NICU收治住院的6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NCE(观察组)及75例非NEC极低出生体重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窒息、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动脉导管未闭(PDA)、肺炎、败血症、喂养不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呼吸暂停、NRDS、PDA、肺炎、败血症、喂养不当是NEC发病的高危因素;所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原发病,发现并控制感染,尽早开展微量喂养,是降低NEC发病率,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黄玲玲  商永光 《医药导报》2022,(10):1535-1538
目的 探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Ib期新生儿个体化营养支持策略及药学监护。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新生儿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营养支持文献,与医生、护士团队合作,参与1例NECIb期新生儿个体化营养支持策略制定,包括肠外营养(PN)启动时机、肠道喂养重启时机及成分选择,同时实施药学监护,保证患儿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患儿经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后,病情转归并耐受正常足量喂养。结论 在患儿营养支持过程中,临床药师发挥药学专业优势,以指南及文献作为信息支持,为临床医师提供用药参考意见,为患儿提供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确保患儿治疗全过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朱峰  黄启凌  李莹莹 《医药导报》2013,32(5):614-615
目的探讨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0.25 g,tid,连用21 d。结果治疗组患儿NEC发生率(6.98%)较对照组(23.26%)低,达完全肠内营养时间[(24.3±3.9) d]明显较对照组短[(26.8±4.7) 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严重NEC发生率(2.33%)及病死率(2.33%)均较对照组(9.30%,6.98%)低。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以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NEC发生率,缩短其达完全肠内营养时间,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实验组73例。实验组在出生后24 h内即开始微量喂养,对照组在出生后72 h后开始微量喂养,并根据喂养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奶量,比较3周内两组NEC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发生NEC的概率为6.8%,对照组发生NEC的概率为7.9%,治疗组的NEC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24 h内开始微量喂养及生后72 h后开始微量喂养,其NEC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83例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合并及未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院后早期体格生长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83例,依据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情况分为合并组(15例)、未合并组(68例)两组,统计分析两组临床诊治资料,分析合并组患儿发病的影响因素,并统计分析两组出院后12月龄体格生长情况、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舒适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家长满意度。结果 合并组患儿的出生时胎龄低于未合并组(P <0.05),出生时体质量低于未合并组(P <0.05),出生后肠内喂养开始时间晚于未合并组(P <0.05),抗菌药物、易感药物应用率均高于未合并组(P <0.05),母乳喂养率低于未合并组(P <0.05),围生期窒息、败血症休克发生率均高于未合并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组患儿发病的影响因素包括应用抗菌药物、易感药物、母乳喂养、围生期窒息、败血症休克(P <0.05)。合并组患儿出院后12月龄体质量低于未合并组(P <0.05),身长短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1月治疗的12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人乳喂养,对照组采用配方奶喂养.比较并分析两组NEC发生率及NEC严重程度、喂养不耐受性、住院时间、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及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结果观察组NEC发生率、BellⅢ期和喂养不耐受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生第1、7和14天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应用母乳喂养,可有效地降低喂养不耐受性、NEC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且不会对胃动素和胃泌素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主要原因有妊娠期并发症(20例,48.8%)、孕期感染(11例,26.8%)和胎膜早破(5例,12.2%)。所有住院患儿均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并发症,早期并发症主要有高胆红素血症30例(73.2%)、低血糖26例(63.4%)、呼吸窘迫综合征22例(53.7%)、低蛋白血症22例(53.7%)、肺炎19例(46.3%)、窒息11例(26.8%)、败血症11例(26.8%)。晚期并发症主要为贫血27例(65.9%)、胆汁淤积(PNAC)4例(9.76%)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3例(7.32%)。4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存活33例(80.5%),放弃6例(14.6%),死亡2例(4.9%),主要死亡原因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重视围生期的处理及综合管理可提高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指胎儿出生1h体质量〈1500g的活产新生儿。其病死率很高,国内目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存活率约79%。我院新生儿科从2010年5月--2013年8月共收治20例,存活率约85%。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例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合并代谢性骨病的钙、磷补充及个体化肠外营养方案制定的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合并代谢性骨病患儿的治疗过程,并对治疗方案与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结合患儿病理生理特点和病情进展,临床药师对患儿肠外营养钙、磷补充及维生素D添加提出药学建议,参与肠外营养个体化用药方案制定,促进疾病转归。结论:临床药师从药学角度参与早产儿个体化药物治疗,尤其是是肠外营养方案的优化及加强代谢性骨病相关药学监护,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改善患儿预后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肠内给予谷氨酰胺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内给予极低出生体重儿谷氨酰胺(G1n)对其生长发育,胃肠功能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3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给予PN的同时,经肠道给予Gln,对照组常规PN、监测两组生长发育、喂养耐受情况,胃肠功能及感染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生后4周时,尿素氮(BUN)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平均PN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 5).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初步观察提示,经肠道给予极低出生体重儿Gln,对其生长发育,胃肠功能的成熟及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布洛芬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效果及安全性,为布洛芬治疗PDA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2月30日至2019年4月30日我院收治的180例胎龄<37周且体质量<1500 g的PDA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90例和低剂量组90例。高剂量组患儿接受第1天20 mg/kg、第2天10 mg/kg、第3天10 mg/kg布洛芬治疗,低剂量组患儿接受第1天10 mg/kg、第2天5 mg/kg、第3天5 mg/kg布洛芬治疗,第一疗程失败患儿接受第二疗程治疗,治疗方法同第一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PDA关闭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治疗前后肺动脉端内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一疗程结束后高剂量组PDA治疗成功率高于低剂量组,PDA治疗失败率低于低剂量组(P<0.05)。第二疗程两组患儿PDA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两个疗程累计PDA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患儿动脉导管重新开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动脉端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肺动脉端内径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第一、二个疗程后,高剂量组肺动脉端内径均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布洛芬治疗PDA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效果优于低剂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Weight Infants,VLBWI)发生的病因和防治。方法对56例早产极低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和综合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高龄产妇和原因不明等。所有患儿均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主要为低体温、呼吸暂停、早产儿贫血、低钙血症、感染性肺炎、肺透明膜病(RDS)、高胆红素血症、高血糖、喂养不耐受等。本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为76.8%(43/56),死亡率为23.2%(13/56)。结论应加强高危孕妇围产期监测,减少VLBWI发生几率,对VLBWI应预防各种并发症并针对性治疗及随访,以提高其生存率及近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及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围产期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其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126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母孕期情况及临床并发症。结果感染、胎膜早破、妊高征、多胎妊娠为发生VLBW和ELBWI主要因素,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暂停、肺出血、颅内出血、感染、贫血、高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早产儿慢性肺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ROP)为其常见并发症,其中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感染、颅内出血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体重越低,并发症发生率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加强高危妊娠监测管理,预防早产,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监护管理,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是提高VLBW和ELBWI的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感染因素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发生胆汁淤积的影响作用。方法分析2008年8月—2010年7月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106例VLBWI的临床资料,对22例发生胆汁淤积和84例无胆汁淤积的VLBW I与感染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6例VLBWI胆汁淤积的发生率为20.8%(22/106)。胆汁淤积组在使用抗生素时间、应用机械通气时间、白细胞显著异常例数、血小板明显降低例数、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例数、血培养阳性例数、痰培养阳性例数的发生率方面均高于无胆汁淤积组(P均〈0.05)。结论感染因素是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胆汁淤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用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疗程7 d,对照组采用体位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1.5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倍氯米松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山东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体质量<1 500 g且适于胎龄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1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倍氯米松联合PS气管内滴入,对照组仅使用PS气管内滴入,记录并分析2组患儿的氧合指数(oxygen index,OI)、患儿拔管失败率、有创通气率、BPD发生率、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在给药前及给药第1天的OI无差异;给药第3,5天,治疗组的OI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拔管失败率、有创通气率、BPD发生率、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倍氯米松联合PS气管内滴入能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BPD的发生率,疗效优于单纯PS气管内滴入,不增加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