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活组织检查因其有创性和样本误差,使其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无创诊断与评价肝纤维化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目前主要的血清学模型和FibroScan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并简述了无创方法的联合应用。现阶段无创诊断方法尚不能完全取代肝活组织检查,不同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方法对不同病因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是否存在差异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技术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纤维化准确分期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无创性诊断技术可使患者避免或减少肝活组织检查,有可能成为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血清学及影像学等肝纤维化资料的评估,介绍了提高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率的无创性诊断技术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肝活组织检查作为目前评估和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因其有创性和操作的高要求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介绍了近年来肝纤维化无创诊断在血清学和影像学等方面的发展,然而这些方法尚不能完全取代肝活组织检查,多种方法的相互补充,建立一个肝纤维化无创性综合诊断模型已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准确量化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明确疾病诊断、治疗决策、监测疗效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分析了有创及无创肝纤维化定量诊断方法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基于有创肝活组织检查的肝纤维化诊断方法已从描述性肝组织学评估发展到半定量分析,全量化客观测量肝纤维化技术可望改善传统半定量分析方法的观察者间误差、取样误差等不足;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方法则弥补了肝活组织检查的有创性、取样误差等不足,且对疾病远期结局有较好预测价值,但对肝纤维化动态变化的监测价值仍需要肝组织学分析的平行验证。由此认为,肝纤维化的无创评估方法尚不能完全替代肝组织学检查,但在明确诊断的患者中可减少肝活组织检查次数;无创诊断方法在肝纤维化动态监测的应用能力有待更多拓展与验证,而肝组织纤维化量化诊断方法也需要进一步验证其发现与疾病长期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期改变,其早期诊断对及时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目前,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肝活组织检查、超声、CT和MRI等。肝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程度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侵袭性及样本误差,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常规的非侵入性措施不能满足肝纤维及肝硬化的诊断要求。因此,寻找一种新的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血清学标志物已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研究表明,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是一种可用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的血清标志物,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诊断方法进行了陈述,并阐述了高尔基体蛋白73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损伤时,肝星状细胞与肝实质细胞、Kupffer细胞、肝窦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相互作用,介导细胞外基质沉积与肝窦毛细血管化,启动肝纤维化进程,其本质是肝损伤后的修复反应。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技术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但有一定出血风险及死亡风险。无创性诊断肝纤维化的手段主要包括血清分子标志物、影像学诊断技术以及预测性统计模型等,但其尚不能完全替代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目前,肝纤维化的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疾病、以肝星状细胞为靶点的药物研发、以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平衡为靶点的药物研发等方面。研究肝纤维化分子机制,为探索肝纤维化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的标志性过程,临床上以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作为肝纤维化的诊断金标准,目前缺乏无创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有效手段。肝纤维化进程伴随着复杂的分子水平的物质变化,各种物质变化与肝纤维化进展程度有一定相关性。PET作为能够提供组织功能与代谢等分子水平信息的影像学检查,有能力监测这些定量化信息。简单介绍了应用于早期肝纤维化诊断的PET特异性分子探针的原理,总结了目前PET特异性分子探针对早期肝纤维化诊断、分期的应用价值,以及寻找更多、更合适的PET特异性分子探针应用于早期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是临床各类慢性肝病进行性发展的结果,可进一步发展为致死率较高的肝硬化及肝癌。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对疾病的逆转有着重要意义。目前,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诸多缺点而无法作为常规筛查手段。近年来,各种无创影像学检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就CT、MRI、核医学、超声等对肝纤维化诊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FibroTest-ActiTest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炎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验证FibroTest-ActiTest(FT-AT)对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纤维化和炎症程度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导致FT和肝活组织检查两者不一致性的原因.方法 选择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00例,并当天留取血清做相关生物化学指标检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诊断价值.结果 100份肝组织标本长度为8~30 mm(中位数15 mm);可供评价汇管区5~26个(中位数为9个).所有患者中存在显著纤维化(F3~F6)者39例,显著炎症(A2~A4)者65例.诊断显著炎症(A2~A4)、显著纤维化(F3~F6)和肝硬化(F5~F6)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33、0.840和0.862,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53~0.913、0.750~0.929和0.721~1.003.FT≤0.31以86%阴性预测值排除显著肝纤维化,而FT≥0.72则以92%阳性预测值确诊显著肝纤维化.FT和肝活组织检查结果比较,纤维化存在2级以上差异者有26例;其不一致性:3例归咎于肝活组织检查,7例归咎于FT,16例原因未定.结论 FT-AT可较准确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和炎症状态.当选择合适分界值判定有无显著肝纤维化时,FT可使68%的患者避免肝穿刺,并保证87%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以肝活组织检查组织学评分为参照金标准,非创伤性肝纤维化评估方法已获得较广泛验证。阐述了多种影像学方法在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及其评估肝纤维化逆转的应用前景。影像学方法评估肝纤维化逆转主要集中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通过肝硬度监测提示抗肝纤维化的改善情况,但肝硬度降低程度与肝纤维化组织学改善之间的相关性仍未完全明确。  相似文献   

11.
肝纤维化的非创伤性诊断和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肝纤维化的诊断离不开肝穿刺肝活组织检查,但具有许多明显不足,限制了其应用和普及.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寻找简单且易推广的非创伤性诊断方法诊断和评估肝纤维化[1].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是决定CHB及其他肝病疾病发展、预后和治疗策略的重要因素,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肝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金标准,但由于肝穿刺活检是创伤性操作,且存在采样误差及标本穿刺偏移、病理科医师间的评估结果差异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等原因,一直不能成为临床常规检查.因此,寻求无创性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方法以替代肝穿刺活检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代偿性肝硬化诊断主要依赖肝活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但肝活组织检查是有创性检查,有一定风险,患者难以广泛接受,且肝活组织检查也有一定假阴性率。本研究旨在了解熳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状态与超声波表现之间相关陛,提出筛选代偿陛肝硬化(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CLC)超声波检查方法,对4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诊断及超声波表现行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创伤愈合反应,表现为肝内结缔组织增生和沉积。传统对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依赖于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肝活检),并且仍以组织病理学检查最为可靠,但这是一项有创性检查,且存在显著的取材误差,另外,只能对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发展为肝硬化的共同病理过程,对其早期诊断可为药物治疗、预防和预后判断等提供重要的参考。长期以来,肝纤维化的确诊离不开肝活组织检查,这种损伤性检查具有明显不足。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寻找简单且易推广的非创伤性诊断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目前仅依靠某种或某几类指标诊断肝纤维化显然是不够全面的,而且这些诊断指标必需经过系列的大样本进行验证以便进一步证实其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近来在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方面有不少有价值的临床研究,这些结果对临床医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瞬时弹性成像用于肝纤维化的无创评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肝活组织检查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黄金标准。但肝活组织检查是有创的,标本仅占整个肝脏容积的1/50000,由于纤维化分布的不均匀性,可能引起采样误差,不同操作人员的结果可能不一致,存在准确度和可重复性问题,费用也较高。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结局,准确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明确疾病诊断、治疗决策、监测疗效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经过有效治疗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如何正确评价肝纤维化逆转成为临床研究热点。肝活组织检查一直以来都是肝纤维化评价的金标准,因此其对纤维化逆转评价至关重要。从半定量、定量、定性评价3个方面回顾了现有肝纤维化病理分期标准在肝纤维化逆转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以提出更好的病理评价体系评估肝纤维化逆转。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特点是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其肝脏组织病理的演变从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到肝细胞损伤的脂肪性肝炎,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肝癌。由于NAFLD与代谢综合征、结直肠肿瘤密切相关,甚至可以导致残疾、死亡,故早期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明确肝纤维化程度尤为重要。其中肝活组织检查作为诊断NAFLD肝脏组织病理学分级、分期的金标准,一直在肝纤维化诊断中占据主要位置,但由于肝活组织检查的局限性促使近年来无创诊断技术迅速发展。单独的血清学模型、影像学检查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度、特异度尚待提高。主要就进展性NAFLD的联合无创诊断方法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早期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并给予及时抗病毒治疗是减少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肝活组织检查虽然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存在操作较复杂、有创和容易产生并发症等缺点,因此无创性诊断模型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回顾了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模型,发现虽然研究的模型较多,且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是缺乏统一的认识。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开发更好的模型,使其能够代替肝活组织检查来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并指导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肝穿活组织检查方法是评价肝纤维化逆转的"金标准"。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于2017年提出了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逆转的病理新标准:PIR分型,也称为"北京标准"。该分型是继传统分期分级系统及全定量肝纤维化评估方法后,在肝穿病理评估理念上取得的新突破。现重点探讨了PIR分型的应用前景和现有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