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拇指再造供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12例拇指再造供区创面。缺损面积2. 8 cm×4. 5 cm~5. 0 cm×9. 1 cm,切取皮瓣面积3. 0 cm×5. 0 cm~5. 5 cm×10. 0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皮瓣全部成活,质地优良,外观满意。小腿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仅存留较小的线状瘢痕。结论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血管相对恒定、血供可靠,皮瓣切取较简单,供区可直接缝合,是修复拇指再造供区创面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端侧吻合动脉行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采用端侧吻合动脉行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21例患者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缺损面积2 cm×2 cm~10 cm×7 cm,皮瓣切取面积3 cm×3 cm~11 cm×8 cm.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10个月.2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两具新鲜尸体行全身动脉造影,并对小腿部动脉进行二维显影和三维重建.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34例.其中,手部25例,足部9例;感染创面12例,清洁创面22例,皮肤缺损面积6 cm×4 cm~13 cm×8cm,皮瓣切取面积为7cm×5cm~ 14cm×9cm.23例皮瓣由1条穿支血管营养,余11例由2条穿支营养;15例在切取皮瓣时解剖出1条浅静脉与受区浅静脉吻合,9例皮瓣通过缝合皮神经重建感觉.结果 将小腿后区分为5个血管区,并获得腓肠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重建图像.临床应用29例皮瓣均顺利成活,5例皮瓣出现水泡,经拆线处理最终成活.随访6~21个月,皮瓣色泽与受区相似,无明显臃肿,9例缝合皮神经的手背部皮瓣感觉恢复为S2~S3. 结论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较恒定,皮瓣薄且柔软,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及腓肠肌,是手、足刨面修复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背侧创面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4月,收治16例前足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2例,女4例;年龄16~58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烧伤5例,交通事故伤8例,压砸伤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30 h,平均6.5 h。创面范围4 cm×3 cm~10 cm×7 cm。伴趾间关节侧副韧带、关节囊缺损3例,骨外露12例;均伴肌腱外露。采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3例,携带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3例。皮瓣切取范围5 cm×4 cm~11 cm×8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外观满意、无臃肿,重建韧带的关节稳定,未继发畸形。供区无明显凹陷。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具有穿支血管解剖相对恒定、血运可靠、可以携带肌瓣修复复合组织缺损、修复后足部外形较好等优点,是修复前足背侧创面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及虎口区软组织缺损伴肌腱外露5例,修复足背及趾区域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11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小3cm×2 cm,最大10 cm×5 cm. 结果 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处理皮瓣成活.手背3例、足背1例皮瓣略显臃肿,二期行皮瓣修整术,手、足功能恢复满意;供区肢体无功能障碍. 结论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可修复手足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6.
吻合腓肠内侧血管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道腓肠内侧血管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与游离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明胶-氧化铅液灌注12侧标本的胭动脉,观测腓肠内侧血管及其穿支的分支、蒂长、管径等;取下标本皮肤软组织拍摄X线片,利用Photoshop与Scion Image分析穿支分布的趋向性和供血面积.临床上吻合腓肠内侧血管穿支皮瓣修复5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为7 cm×4 cm~12 cm×8 cm. 结果 所有标本的腓肠内侧血管至少存在1支穿支,平均2.1支;位于距横纹9~18 cm、距后中线1~5 cm的范围内;其深筋膜处的外径为(1.03±0.22)mm;穿支供血的总面积为(107.5±23.9)cm2,单穿支的供血面积为(58.3±17.0)cm2.5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手部修复后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明胶-氧化铅液灌注造影是皮瓣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可靠方法;腓肠内侧血管恒定存在的穿支,可作为腓肠内侧血管穿支皮瓣的血供来源;该皮瓣外形美观,是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游离移植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甲瓣供区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游离移植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1例拇甲瓣供区缺损患者.缺损面积2.0 cm×2.0 cm~4.5 cm×3.0 cm.皮瓣设计面积3.0 cm×3.0 cm~5.0 cm×3.5 cm.小腿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1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虎口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17年3月,应用游离同侧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虎口区创面13例,均Ⅱ期修复,缺损面积:4.0 cm×5.0 cm~5.0 cm×8.0 cm,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及骨外露,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13例皮瓣成活并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外形、质地及外展功能良好。两点辨别觉为1.8~3.2mm。结论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虎口创面质地良好,血供可靠,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吻合腓动脉穿支游离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2008年5月,收治5例手背软组织缺损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17~42岁,甲均29岁.机器绞伤2例,交通伤、慢性感染溃疡及蛇咬伤后皮肤坏死各1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7 cm×6 cm~10 cm×9 cm.术中采用大小为8 cm×7 cm~12 cm×10 cm的游离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缺损.供区游离植皮修复闭.结果 术后皮瓣及植皮均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3个月.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两点辨别觉为7~11 mm.供区肢体无异常,正常行走.结论 游离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厚度适宜,质地优良,切取简便,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肌皮瓣修复手足感染性创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7年3月-2019年1月对12例外伤导致的感染性创面应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肌皮瓣修复,以腓肠内侧动脉为血管蒂,血管全部采用端端吻合,皮瓣切取面积5.0 cm×8.0 cm~6.0 cm×15.0 cm,供区11例予以直接美容缝合,1例给予游离植皮。结果 12例肌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术后远端皮缘坏死,经扩创、换药后愈合,12例获随访2~15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外观及弹性良好,感觉恢复S3级,供区线性瘢痕。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肌皮瓣,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不牺牲主要血管,带腓肠肌的复合组织肌瓣填塞死腔,利于感染控制,是修复感染性创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削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削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6例,其中足背创面4例,足趾创面2例;缺损面积为3.0cm×5.0cm~5.5cm×8.0cm;4例供区直接缝合,2例供区创面植皮修复. 结果 本组6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随访3 ~12个月,原缺损部位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外形功能无明显影响. 结论 削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解剖恒定,皮瓣质地好,厚薄适中,供区破坏小,是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的新选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6年5月至2012年8月,对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6例,创面面积为5 cm×3 cm~12cm×8cm.均应用同侧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皮瓣带蒂转移修复.皮瓣前内界为胫骨的内后缘,后外侧界为小腿后正中纵轴线,以腘皱褶中点至内踝中点连线为轴设计皮瓣,皮瓣面积为6 cm×4 cm~13 cm×9 cm. 结果 术后2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富有弹性,不臃肿,供区无明显功能障碍,行走时步态基本正常. 结论 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佳,该皮瓣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皮瓣质地良好,供区无明显功能障碍,故不失为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腓动脉穿支为血管蒂,通过游离穿支血管链串联皮瓣修复手腕部两处不同部位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以游离腓动脉穿支串联皮瓣修复手腕掌背部两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共7例.单纯皮肤缺损4例,合并骨关节、血管、神经及肌腱损伤3例;腕掌侧皮肤缺损面积5.8 cm×4.5 cm~8.2 cm×7.0 cm,腕背皮肤缺损面积4.6 cm× 3.2 cm~ 7.5 cm×6.8 cm;均为亚急诊修复.两皮瓣由腓动脉皮支血管链相连,小腿供区创面宽度小于4.0 cm直接拉拢缝合,较大创面取全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 术后7例14块皮瓣全部存活,2例远端皮瓣出现水泡,经拆线减张后结痂愈合.术后7例获得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0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皮瓣供区植皮区愈合良好,无水泡及破溃.结论 应用腓动脉穿支为血管蒂,通过游离腓动脉穿支皮动脉血管链串联皮瓣移植修复腕、掌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可行、有效,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部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手足显微创面修复外科就诊并诊断为足部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慢性创面患者7例,采用同侧肢体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其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创面,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24~68岁,平均37岁。病灶切除术后创面大小为2.5 cm×5.5 cm~4.0 cm×8.0 cm,皮瓣切取面积3.0 cm×6.0 cm~4.5 cm×10.0 cm,7例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皮瓣色泽及质地、皮瓣感觉的恢复、行走功能的恢复及供区愈合情况。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术后出现边缘坏死,经积极换药治疗后,创面愈合。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1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富有弹性、不臃肿,足部承重功能良好,供区仅留线形瘢痕,腓肠肌收缩有力,行走时步态正常。皮瓣受区无渗液、窦道、慢性溃疡改变,癌变无复发及淋巴结转移。3例缝接皮神经的足部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采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鳞状细胞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6月,应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8例;其中足背缺损2例,(躅)趾背侧缺损1例,手背缺损2例,手指缺损3例;缺损面积为3.0 cm× 4.5 cm~ 5.0 cm×11.0 cm,5例供区直接缝合,3例供区小面积植皮.结果 本组8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 12个月,原缺损部位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外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应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8年6月至2008年11月,结合术前彩超穿支定位,以腓骨头下(10~ 15)cm为腓动脉穿支浅出的关键区域,以腓骨头顶点到外踝后缘为轴线设计皮瓣,在深筋膜浅层解剖皮瓣,临床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和前足外伤性皮肤缺损创面共6例,皮瓣面积为5 cm× 4cm~15 cm× 12 cm.结果 本组6例,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皮肤层坏死,植皮后创面愈合.术后6个月~2年随访,5例皮瓣外形良好,1例较臃肿,皮瓣质地柔软,色泽良好,1例感觉恢复到S3,5例恢复到S2,皮瓣供区肢体活动无影响.结论 腓动脉的穿支来源相对恒定,皮瓣薄而柔软,外形较美观,解剖分离相对简单,手术创伤小,是修复手背和前足中小型皮肤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创面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创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应用下肢4种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20例足部创面缺损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18~61岁,平均28.5岁;左侧7例,右侧13例.缺损创面部位:足背12例,足跟足底部5例,足踝部3例;创面大小为2.0 cm×3.5 cm~12.0 cm×18.0 cm.皮瓣选择:股前外侧穿支皮瓣5例,股前内侧穿支皮瓣7例,腓浅动脉穿支皮瓣5例,腓动脉穿支皮瓣3例. 结果 本组2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中2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经及时处理后血运恢复.20例患者术后获3~6个月(平均5.2个月)随访,皮瓣质地、外观均良好,其中13例吻合皮神经恢复了保护性感觉,供区愈合可,功能无影响.结论 应用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创面缺损,临床效果满意,是修复此类创面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8.
游离腓动脉穿支筋膜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筋膜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减少供区损伤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对6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应用游离腓动脉肌皮穿支筋膜瓣进行修复,切取面积为5.0 cm×4.5 cm~10.0 cm×7.0 cm,以肌皮穿支为蒂.动脉血管蒂与受区血管采用端侧吻合,受区筋膜瓣行断层植皮覆盖.供区创面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6例筋膜瓣全部存活;术后7 d,筋膜表面植皮成活大于90%4例,80%2例.随访时间为3~12个月,1例皮瓣臃肿,术后3个月行皮瓣修整术;5例皮瓣略臃肿,外观满意.小腿供区仅留线条瘢痕.结论 腓动脉穿支筋膜瓣是在腓动脉穿支皮瓣基础上的改良,目的 是减少供区创伤,改善小腿外观.筋膜瓣本身可以填充组织缺损,为功能重建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及骨髓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动脉穿支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及骨髓炎创面18例。其中,足后跟软组织缺损伴骨感染4例,跟腱部缺损3例,内踝部缺损3例,外踝缺损伴死腔8例,皮肤缺损范围9 cm×4 cm~16 cm×9cm。皮瓣切取面积10 cm×6 cm~18 cm×10 cm,携带的深层腓肠肌肉面积4cm×3 cm~9cm ×6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7例,游离植皮11例。 结果 术后18例肌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随访5~14个月,无并发症,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行走正常,术后皮瓣感觉恢复欠佳。 结论 腓动脉穿支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及骨髓炎创面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便携式超声仪定位小腿穿支皮瓣血管的效果,以及小腿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效果.方法 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应用便携式超声仪检测定位穿支皮瓣血管,应用吻合血管的小腿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31例,其中吻合血管的腓动脉穿支皮瓣24例(其中4例含腓动脉穿支骨瓣),胫后动脉穿支皮瓣3例,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2例,腓肠外侧穿支皮瓣2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5.0 cm×8.0 cm,最小1.0 cm×1.5 cm,穿支皮瓣的口径最小0.2 mm,最大1.8 mm;修复部位:手指及虎口创面21例,前臂创面5例,小腿创面5例.结果 超声定位术中符合率为96.8%.31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修复,供区创面小的直接缝合愈合,供区创面较大的植皮修复愈合.结论 便携式超声仪定位小腿穿支皮瓣血管准确、可靠,小腿穿支皮瓣切取方便,厚度满意,供区创伤小,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