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HPLC-DAD测定厚朴中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以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为指标评价厚朴商品的质量。方法:建立了HPLC-DAD对厚朴样品中4种极性成分木兰花碱、紫丁香苷、木兰苷A及木兰苷B的含量测定方法,流动相醋酸水(p H 3.0)-甲醇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65,328 nm,柱温35℃。参照本课题组前期报道的方法测定了脂溶性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所建立4种极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平均加样回收率范围97.63%~103.84%,RSD 2.41%~4.55%。厚朴中各类成分的含量由高至低顺序为厚朴酚类、木兰苷类、木兰花碱和紫丁香苷。筒皮极性成分中除紫丁香苷外,其他成分含量均高于饮片(P<0.05);部分药材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未达到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所建立的厚朴样品中4种极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不同等级厚朴商品质量不同,总体来说,"选货"中活性成分的含量较"统货"高。 相似文献
2.
“发汗”对厚朴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发汗"与未"发汗"厚朴药材中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发汗"对厚朴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方法对"发汗"和未"发汗"厚朴中酚类成分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和含量测定;以GC-MS方法,对"发汗"于未"发汗"厚朴中挥发油成分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和β-桉叶醇含量测定。结果:"发汗"样品相比于未"发汗"样品,HPLC图谱中有6个峰单位质量峰面积差异极显著;GC-MS图谱中有10个特征峰相对峰面积具显著差异。结论:"发汗"与未"发汗"厚朴酚类成分和挥发油类成分在含量上存在差异,其中"发汗"厚朴较未"发汗"者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升高,magnoloside A和β-桉叶醇含量降低。magnoloside A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姜厚朴饮片标准汤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制备16批姜厚朴饮片标准汤剂,测定其出膏率、指标成分含量、转移率及指纹图谱等数据,为其配方颗粒的制备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依照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要求,制备16批姜厚朴饮片标准汤剂,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方法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计算两者总和的转移率,测定汤剂的出膏率及pH值,并绘制HPLC指纹图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15 min,12%~16%乙腈;15~30 min,16%~28%乙腈;30~42 min,28%~74%乙腈;42~55 min,74%~80%乙腈;柱温40℃;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94 nm。结果 16批姜厚朴饮片标准汤剂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和的转移率为6.5%~12.0%,出膏率3.41%~7.14%,pH值4.63~5.43,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找到了7个共有峰,指认4个,分别为木兰苷B(1号峰)、木兰苷A(2号峰)、和厚朴酚(6号峰)、厚朴酚(7号峰)。对16批姜厚朴饮片标准汤剂进行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69。同时,建立了姜厚朴饮片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结论所建立的汤剂制备方法稳定可行,分析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姜厚朴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厚朴"发汗"前后多指标质量差异关键属性优化厚朴"发汗"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发汗"厚朴中紫丁香苷、木兰花碱、厚朴苷A、和厚朴酚及厚朴酚含量,采用CRITIC-层次分析法(CRITIC-AHP)复合加权法计算权重系数,多指标综合评分,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水煮时间、堆积天数、干燥温度及干燥时间对"发汗"厚朴质量的影响,优选厚朴"发汗"工艺。结果厚朴较佳发汗工艺为取厚朴药材,沸水水煮2min,堆积发汗1d,晾晒7 d后于45℃烘箱内干燥36 h。结论采用多指标含量测定、CRITIC-AHP复合加权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厚朴"发汗"工艺,为厚朴产地加工"发汗"工艺考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米炒党参炮制过程样品粉末表观颜色与HPLC指纹图谱中重要成分变量关联性及其质量传递规律,为揭示党参米炒过程的炮制原理奠定基础。方法以米炒党参的经验判断为依据,基于传统饮片的表观颜色变化,利用视觉分析仪分析米炒党参不同炮制时间点样品粉末表观颜色的变化,同时采用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评价米炒党参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动态变化,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米炒党参炮制过程样品进行表观颜色与HPLC指纹图谱中重要成分变量关联分析。结果在米炒党参炮制过程中,样品粉末总色值(E_(ab)~*)呈下降趋势,表观颜色呈由淡黄棕色至深黄色变化的规律;10个化学成分峰动态变化明显,依次为峰7、9、10、2、3、1、20、15、6和4,其中峰4被指认为5-羟甲基糠醛;与总色值E_(ab)~*变化呈极显著性负相关的化学成分为峰1、3和4,呈显著性正相关的化学成分为峰2,呈一般正相关的化学成分为峰6和15。结论峰1、2、3、4、6和15是米炒党参炮制过程中与表观颜色变化显著相关且含量变化明显的成分,可作为米炒党参炮制过程监控及质量控制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取不同产地牛膝作为样品,对不同炮制程度样品的化学成分及色度进行定量分析,明确牛膝炮制过程中色度与成分的关联性与变化规律,以期为牛膝炮制品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色差仪测量不同产地牛膝炮制不及、炮制适中、炮制过度3种炮制程度的色度值,显示牛膝炮制过程中色值变化趋势,借助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炮制程度酒牛膝与盐牛膝样品的颜色参数进行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牛膝的8种代表性成分含量,借助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对色度与各代表性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使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进一步验证所选的8个代表成分的适用性,对不同炮制程度的酒牛膝和盐牛膝按照炮制程度进行分组建模,不同炮制程度样品各以48个样本作为训练样本,以5-羟甲基糠醛、水龙骨素B、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25S-牛膝甾酮、人参皂苷Ro、竹节参皂苷Ⅳa、多糖含量为变量,2种炮制品分别建立一个判别函数,将不同炮制程度的酒牛膝和盐牛膝各12个样本进行回代对判别函数进行验证,检验函数可靠性。结果:PCA、OPLS-DA结果显示,不同炮制程度牛膝各自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HPLC-DAD-ELSD分析技术,建立酸枣仁汤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30℃,在282 nm和335 nm检测波长下,分别以芒果苷和斯皮诺素为参照峰;ELSD漂移管温度105℃,载气体积流量2.5 L/min条件下,以酸枣仁皂苷A为参照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10批自制酸枣仁汤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建立13个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应用于市售产品及自制样品的质量评价。结果 10批自制酸枣仁汤的平均出膏率为21.57%,在282 nm和335 nm分别标定了5个和4个共有峰,相似度分别为0.907~0.999、0.926~0.999;HPLC-ELSD指纹图谱中标定了4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46~0.999。13种指标成分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69%,RSD值平均为2.04%。10批...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湿热痹片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检测波长分别为303 nm(检测桑皮苷A、桑皮苷F、桑辛素M)和270 nm(检测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连翘苷、苍术素醇、白术内酯Ⅱ、苍术素);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建立湿热痹片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桑皮苷A、桑皮苷F、桑辛素M、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连翘苷、苍术素醇、白术内酯Ⅱ、苍术素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基于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测定结果,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批次的湿热痹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湿热痹片HPLC指纹图谱确认了16个共有峰,指认9个共有峰,10批湿热痹片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5,相似度良好;9种成分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 相似文献
9.
基于指纹图谱分析和多成分同时定量的双鱼颗粒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双鱼颗粒(SG)指纹图谱,并进行多成分定量分析,为评价SG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mm×4.6 mm,3.5μm)色谱柱,以乙腈-0.05%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0、327 nm。采用Q-TOF/MS对指纹图谱中共有峰进行指认。结果得到分离度、重现性均较好的SG指纹图谱,标示出17个共有峰,10批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5;采用LC/Q-TOF/MS方法指认了14个共有峰,其中7个共有峰经对照品比对,分别为芍药苷、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和新绿原酸,并对这7个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平均回收率在97.8%~101.8%,RSD均小于2%。结论本方法能够快速、简便、准确地对SG指纹图谱及7个指标成分同时进行分析,可作为全面评价该制剂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大黄炭炮制过程颜色特征与化学成分的关联性规律,为建立基于颜色量化值的大黄炭炮制过程控制方法和终点判断标准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制备大黄炭样品,以大黄炭炮制的经验判断为依据,利用视觉分析仪与紫外-可见光谱仪量化大黄炭不同炮制条件的粉末和饮片颜色。同时采用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评价大黄炭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动态变化,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大黄炭炮制过程样品颜色量化值与特征成分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在大黄炭炮制过程中,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大,样品表观颜色由淡黄棕色逐渐加深至焦黑色,样品饮片和粉末的明度值(L*)、红绿色值(a*)、黄蓝色值(b*)之间高度相关。HPLC指纹图谱上26个特征峰的面积与色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随炭化程度加深而含量递减的5个结合蒽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和2个番泻苷类成分(番泻苷A、番泻苷B)与色度值呈线性相关关系,含量先增后减的5个游离蒽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没食子酸和5-羟甲基糠醛(5-HMF)与色度值呈二次相关关系。结论 大黄炭炮制过程中的颜色主观判断与量化检测的分析结果一致,颜色量化值与14种已知化学成分的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初步推断颜色量化值可作为大黄炭炮制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终点判定指标,以提高大黄炭饮片的质量水平及其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系统药理学的厚朴药理作用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系统药理学的方法探究中药厚朴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 以中药成分数据库和大量文献检索,建立厚朴成分数据库。运用ADME筛选厚朴的活性成分,并利用数据库和内部软件进行靶点的识别。最后通过网络分析和通路分析等系统药理学方法对厚朴药理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厚朴成分数据库,共包含144种厚朴活性成分。经过活性成分的筛选,得到7个满足筛选条件的厚朴活性成分,并且识别出54个相互作用靶点。经过网络分析,发现这些靶点主要与肠动力、炎症、糖尿病和血栓疾病相关。通过通路分析,发现厚朴的靶点共涉及152条生物通路,且这些通路涉及除了上述疾病外,还参与到癌症的相关机制。结论 本研究不仅运用系统药理学的方法揭示了厚朴对肠动力、炎症、糖尿病、血栓和癌症的药理机制,还体现出厚朴"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典型中药特点,更为今后探究中药药理作用机制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建立厚朴"发汗"前后的差异成分-靶点网络,并探究厚朴"发汗"前后药理作用差异的分子机制,进而揭示其发汗的科学内涵。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并筛选厚朴"发汗"前后的差异成分。利用SwissTarget Prediction预测差异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筛选出最高置信度(得分0.900)的靶点并通过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最后利用RProject中的clusterProfiler包对蛋白-蛋白互作网络进行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通过查阅文献共筛选出9种差异成分(阿西米诺宾、β-桉叶醇、和厚朴酚、厚朴三酚B、木兰花碱、厚朴酚、紫丁香苷、瑞枯灵和magnoloside A)并预测得到137个靶点(除重后共86个)。通过对蛋白-蛋白互作网络GO注释及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550个GO注释和30条KEGG通路。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发汗"后厚朴药理作用的改变是化学成分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其中,厚朴主要是通过5-羟色胺能突触、花生四烯酸代谢和钙信号通路发挥镇痛和抗胃溃疡作用。厚朴酚、和厚朴酚及β-桉叶醇等化学成分含量的改变是厚朴"发汗"前后疗效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厚朴水提物经Caco-2单层细胞模型双向转运的特征及对细胞膜上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活性的影响。方法在经验证的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进行厚朴水提物双向转运实验,根据水提物总抗氧化能力标准曲线计算其转运量,并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及溢流率(ER)。以P-gp底物罗丹明123(Rh123)在细胞内的蓄积与外排实验来判断厚朴水提物对Caco-2细胞膜上P-gp活性的影响。结果厚朴水提物P’app(AP→BL)值在1×10-5 cm/s左右,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ER值远小于2,对Rh123的蓄积和外排均没有影响。结论厚朴水提物中与抗氧化作用有关的活性成分群可被较好地吸收,以被动扩散形式转运,不是P-gp底物,也不影响P-gp活性。建立了一种考察厚朴水提物转运特征的新方法,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厚朴提供了药动学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凹叶厚朴M. officinalis var. biloba 2种基原厚朴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为厚朴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波长294 nm;柱温30℃;进样量为1μL。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式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t检验对2种基原厚朴的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厚朴、凹叶厚朴指纹图谱均具有9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出其中2个共有峰,分别为厚朴酚、和厚朴酚。13批厚朴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07~0....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超临界CO_2提取厚朴有效成分的工艺并探讨厚朴超临界CO_2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厚朴超临界CO_2提取物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正交试验优选厚朴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MTT法检测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结果厚朴酚优化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5℃,CO_2用量30 kg;和厚朴酚最佳提取工艺压力15 MPa、萃取温度50℃、CO_2用量25 kg。厚朴超临界CO_2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分离参数不同,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所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下,厚朴酚、和厚朴酚的提取效率较高,重复性较好,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盐黄柏饮片和易黄汤的特征图谱与主要成分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盐黄柏饮片和易黄汤的特征图谱,并同时测定4种主要成分(盐酸黄柏碱、4-O-阿魏酰奎尼酸、5-O-阿魏酰奎尼酸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以10批盐黄柏饮片及易黄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应的HPLC特征图谱,确定了5个共有峰,并对其中的4个共有峰(盐酸黄柏碱、4-O-阿魏酰奎尼酸、5-O-阿魏酰奎尼酸和盐酸小檗碱)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确认和含量测定,发现盐黄柏饮片中盐酸黄柏碱、4-O-阿魏酰奎尼酸、5-O-阿魏酰奎尼酸和盐酸小檗碱的质量分数分别在0.841%~1.314%、0.358%~1.841%、2.495%~5.498%、4.259%~7.007%;易黄汤中盐酸黄柏碱、4-O-阿魏酰奎尼酸、5-O-阿魏酰奎尼酸、盐酸小檗碱的质量浓度分别在69.71~117.80、107.85~165.79、252.96~348.20、213.61~361.45μg/m L,易黄汤中以盐黄柏饮片的质量为基准折算后的盐酸黄柏碱、4-O-阿魏酰奎尼酸、5-O-阿魏酰奎尼酸和盐酸小檗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09%~0.865%、0.78...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牡丹皮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没食子酸甲酯、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芍药苷、1,2,3,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1,2,4,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酸、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牡丹皮苷C、苯甲酰氧化芍药苷、丹皮酚13种化学成分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50%甲醇回流提取,色谱条件采用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所测13种化学成分在测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5,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结论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牡丹皮中13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该方法高效、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牡丹皮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比较辛夷全花蕾、辛夷仁和辛夷外苞片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为经典名方中以辛夷仁入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辛夷和辛夷仁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谱库检索结合保留指数定性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全花蕾、辛夷仁和辛夷外苞片中挥发油平均含量分别为1.70%、6.79%和0.45%,采用GC-MS共分别鉴定出87、82、85种化合物,主要为萜烯烃类和醇类化合物。以GC-MS数据结合PCA可以很好地区分辛夷的不同部位和不同产地。结论辛夷仁所含挥发性成分种类与辛夷一致,但含量远高于辛夷全花蕾,经典名方以辛夷仁入药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