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将40例T8-L2脊髓损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运动想象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功能电刺激、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治疗,运动想象组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同时接受运动想象训练2个月;对照组于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前听轻音乐。治疗后采用脊髓独立性评定、Vugl-Meyer评定法、10m步行速度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坐和站立平衡能力、移动能力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运动想象组10m步行速度为(36.01±9.53)m/min,对照组为(30.19±8.61)m/min,两组比较,运动想象组优于对照组(P〈0.05)。认为运动想象、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功能电刺激综合疗法能有效提高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患者常有胃、十二指肠和结肠运动功能紊乱。胆囊受T_(7~10)发出的交感神经支配,T_(7~10)以上脊髓损伤患者胆囊运动功能也降低,而各种疾病所致的胆囊运动功能降低均与胆石形成有关。本文旨在研究脊髓损伤是否为胆石症的一个危险因素。方法:对1975~1985年西部Roxbury退伍军人管理局医疗中心脊髓损伤超过二周而死亡的38例尸解报告进行分析,并与同期相应性别、种族、年龄的另外  相似文献   

3.
呼吸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SCI)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SCI后呼吸功能障碍的机制包括呼吸神经网络中断、神经胶质瘢痕形成和炎症反应,患者表现为呼吸功能下降,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SCI后呼吸功能障碍具有自发性恢复的能力,即呼吸神经可塑性,但该自发恢复程度非常有限,残存的呼吸功能障碍仍给患者造成严重影响。呼吸训练和运动训练通过促进呼吸中枢神经纤维束重塑、调控轴突生长微环境可改善SCI后呼吸功能障碍。因此,增强呼吸神经可塑性成为临床治疗SCI后呼吸功能障碍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老年人行走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与其年龄增长所致身体功能衰退有重要关系,而与老年人缺乏肢体功能训练所致的协调能力减弱、肌肉萎缩、力量衰减也有很大的关系〔1〕。步行训练是最常见也最适用的行走能力康复训练措施,多以常规步行和后退行走这两种方式进行操练。水中步行训练是借助水的浮力、水的阻力、热传导性和水的按摩效应等相关物理特性,对患者进行辅助训练的水中康复训练疗法〔2〕。本研究观察水中训练改善老年人行走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力定型原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训练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应用动力定型原理进行步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训练前及训练2个月后分别采用Brunnstrom分期评定运动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定步行能力,Ba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FAC、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两组间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评分、FAC及M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动力定型原理进行步行训练,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应用一种新型的下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脑卒中所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训练(智能组:30例)与普通电动起立床训练(普通组:30例),其中普通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及普通电动起立床训练;智能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及应用A1型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w、4w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法(MMT)、改良后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Fugl-Meyer下肢评定量表及Holden步行功能评定量表,观察2组患者下肢肌力、肌张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变化,以及站立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智能组治疗2、4 w后与治疗前比较,患侧下肢肌力、下肢肌张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P<0.001);普通组治疗2、4 w后与治疗前比较,患侧下肢肌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01),患侧下肢肌张力也有好转,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2 w、4w后比较,患侧下肢肌力、下肢肌张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站立训练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普通组患者的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智能组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比普通组小(P<0.05,P<0.01);智能组的脉搏变化程度明显比普通组小(P<0.05,P<0.01).结论 A1型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降低下肢肌张力、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与传统普通站立床比较,血压、脉搏波动更小,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抗阻训练与平板步行训练在青年脑瘫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95例脑瘫患者[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分级Ⅱ~Ⅲ级],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分别接受为期3个月的抗阻训练(52例)与平板步行训练(43例)。分别比较训练前(T1)、训练后(T2)、停止训练但继续常规康复训练后6个月(T3)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66、GMFM-88、10 m步行试验、6 min步行试验,分析两组训练效果差异。结果两种训练方式均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功能,其中抗阻训练组GMFM-66、GMFM-88评分、10 m步行试验提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平板步行训练组(P<0.05),但T3后,两组GMFM评分、6 min步行试验步数没有明显提升,而10米步行试验扔在提升,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结论两种训练均有效提高了青年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耐受能力,并且抗阻训练更为显著,而在改善患者步行速率方面,两种训练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调跷通督益髓法针刺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及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5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用调跷通督益髓法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膀胱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残余尿量、安全压力下膀胱容量、日排尿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残余尿量、日排尿次数显著减少(P0.001),安全压力下膀胱容量显著增高(P0.01);治疗前两组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SIA)运动评分(MS)、ASIA感觉指数评分(SI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S、SIS、MBI评分显著增高(P0.001);治疗前两组盆底肌肌力等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盆底肌肌力等级较高(P0.05)。结论调跷通督益髓法针刺治疗利于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盆底肌肌力与膀胱功能,缓解运动、感觉功能障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胸部损伤合并脊柱骨折的患者病情危重,脊柱骨折手术常因胸部损伤而延期手术,部分伴有脊髓损伤患者的截瘫风险增加。由于脊柱骨折,患者不能早期功能锻炼,不利于呼吸功能恢复,常存在卧床并发症(肺炎、肺不张等),病情进一步加重。这两种损伤互相影响,其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仍存争议,该文就胸部损伤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的救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下肢康复机器人能够帮助治疗师优化康复策略,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下肢康复机器人按功能不同可分为步态训练型康复机器人和辅助行走型康复机器人,均由电机控制驱动,训练模式包括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关键技术包括主动康复训练、驱动系统设计、运动意图识别、人机工程,可实现对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步态和行走功能的训练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