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文凡  姜瑞  卫峥  李莹 《肝脏》2006,11(2):106-107
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对新生儿进行双重免疫虽能明显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但仍有20%~30%的新生儿免疫失败,这与宫内感染有关[1].我们近年来对部分慢性HBV感染孕妇使用拉米夫定进行阻断,并对在母婴垂直传播阻断中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自然分娩慢性HBV感染妊娠患者母婴传播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思赟  蒋音  张丹丹  王磊  陈良 《肝脏》2010,15(3):164-166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慢性HBV感染妊娠患者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DNA载量与HBV母婴传播的风险。方法选择58例自然分娩的慢性HBV感染妊娠患者,检测其分娩前肝功能、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DNA载量,并同时检测其新生儿外周血及脐血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DNA载量。结果妊娠患者HBeAg阳性率与婴儿HBeAg阳性率相关;妊娠患者HBVDNA载量与婴儿HBeAg阳性率相关;妊娠患者分娩时肝功能正常与否与婴儿HBeAg阳性率无关。结论妊娠患者分娩前HBeAg阳性和HBVDNA高载量是HBV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而其分娩前肝功能正常与否可能与母婴传播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3.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10):2303-2307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的孕妇出现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因素、妊娠结局及其对所分娩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分娩及产后随诊的317例慢性HBV感染的孕妇。根据是否合并GDM分为慢性HBV感染合并GDM组及慢性HBV感染对照组。记录入组孕妇的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HBV DNA定量、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时情况。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法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慢性HBV感染的母亲出现GDM的危险因素。结果 317例母亲中慢性HBV感染合并GDM共64例,占整体人数20.19%,对照组为253例,占整体人数79.81%。慢性HBV感染合GDM组的孕妇在年龄(Z=-2.652)、基线ALT (Z=-4.393)、基线AST(Z=-2.457)及HBV DNA定量方面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 DNA定量~([OR(95%CI)=23.40(7.10~77.14),P 0.001])及高龄~([OR(95%CI)=1.10(1.02~1.17),P=0.01])是慢性HBV感染孕妇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HBV感染合并GDM的孕妇在分娩时更容易出现胎膜早破(χ~2=4.514,P=0.034);所分娩的新生儿更容易出现早产(χ~2=9.293,P=0.002)及胎儿宫内窘迫(P=0.018)。结论 HBV DNA定量及高龄是慢性HBV感染母亲发生GDM的危险因素。慢性HBV感染的孕妇合并GDM增加了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及早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闫妙娥  张华  柳鑫  陈煜  邹怀宾  段钟平 《肝脏》2011,16(4):283-285
目的 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母婴传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母婴传播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检测207例HBsAg阳性孕妇HBV血清标志物、血清HBV DNA,产妇乳汁HBV DNA,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并且对孕期一般情况、家族肝病史、是否进行孕晚期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治疗、分娩方式、阿...  相似文献   

5.
用聚合酶反应技术,对HBsAg阳性孕妇78例和HBsAg阴性孕妇43例的血清,脐血和乳汁中的HBV-DNA进行检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HBV标志物,结合孕妇感染状态做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内感染是我国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胎儿HBV感染与出生后免疫系统耐受有关。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HBIG)的传统免疫法不足以有效地阻断HBV的母婴传播。有研究认为,于妊娠20W给予HBIG,并加大乙型肝炎疫苗(HBVac)的剂量或增加注射次数,可有效提高HBV感染的阻断率。拉米夫定具有良好的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但其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确定。本文综述了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一些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HBV母婴传播及其阻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引起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HBV的母婴传播。近年来,HBV母婴传播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现将HBV母婴传播的途径、机制、影响因素及阻断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加强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高达10%左右,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发生的。尽管有资料证实,精子可被HBV感染,并可造成HBV父婴传播,但多数资料证实,乙型肝炎母亲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HBV的几率远远高于父亲,母婴垂直传播是婴幼儿HBV感染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因此,阻断HBV的母婴传播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母婴垂直传播包括3种方式:经胎盘宫内感染、围产期感染和哺乳期感染,其中又以围产期感染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Jia JD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5):360-361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6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有50万~7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疾病。HBV主要经血液传播,包括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性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由于严格的筛查制度,输血或血制品所致的HBV传播已经很少发生。我国是HBV感染高流行区,围产期、婴幼儿及儿童早期感染是导致我国人口中慢性HBV感染率高的主要因素;而且即使在HBV低流行国家,围产期和儿童早期感染也是慢性HBV感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周培  渠淑云 《肝脏》2020,(4):393-395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在阻断高HBV DNA载量孕妇母婴传播中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和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就诊并住院分娩的23例孕妇临床资料:HBsAg和HBeAg为阳性;HBV DNA载量>106拷贝/毫升;并在孕中晚期(31±3.45周)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酯二吡呋酯胶囊(Tenofovir,TDF)300 mg/d直至分娩后,婴儿出生后立即给予乙肝疫苗10μg及HBIG 100~200 U联合免疫,1个月和6个月时再次注射10μg乙肝疫苗。对比治疗前后孕妇HBV DNA载量、ALT、Cr值及婴儿的性别、体重、Apgar评分、分娩方式、是否母乳喂养、有无出生缺陷及HBsAg情况。结果孕妇:治疗前HBV DNA载量为(8.54±0.69)lg拷贝/毫升,治疗后HBV DNA载量降低为(5.39±1.22)lg拷贝/毫升(P<0.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T及Cr值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孕妇因消化道症状停药。婴儿:失随访3例,余20例婴儿随访12个月HBsAg定性为阴性,无出生畸形,Apgar8-10分。结论TDF在阻断高载量HBV DNA孕妇母婴传播效果是积极的,初步研究显示较为安全,对于高载量孕妇母婴传播预防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HBV传播给世界各国带来极大的困扰,其在世界范围尤其是亚非国家流行甚广.全球范围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数量庞大,我国更是感染负担较重国家之一,且HBV在育龄期妇女中的流行率较高,因此阻断HBV的母婴传播至关重要,是乙型肝炎防控工作的核心.因此,本文围绕HBV母婴传播的情况以及现行预防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孕妇HBV感染状态与垂直传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EB)技术,对HBsAg阳性孕妇78例(实验组)和HBsAg阴性孕妇43例(对照组)的血清、脐血和乳汁中的HBV-DNA进行检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孕妇血清HBV标志物,结合孕妇感染状态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51.3%,对照组未检出,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组乳汁、脐血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29.5%、39.7%,对照组未检出,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母婴HBV垂直传播与孕妇HBV感染状态和HBV-DNA的检出率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由中华感染病学会小儿肝病及感染学组和中华儿科学会感染消化学组联合主办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阻断HBV母婴传播和乙型肝炎疫苗与临床应用学术会议 ,于 2 0 0 1年 9月 2日至 5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会议收录论文汇编共74篇 ,出席代表 80余名 ,来自北京、上海、台湾等 2 3个省市自治区 ,大会报告论文 30篇 ,被专家组评选出的 6篇优秀论文在闭幕式上获得表彰。会议邀请到台湾大学医学院儿科部主任、台湾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 ,现任泛亚太地区儿童胃肠病与营养学会主席出席会议并作了前瞻性…  相似文献   

14.
刘玉琴  盛晴  王冬梅  陆黎娜 《传染病信息》2019,32(6):533-535.,538
目的 探讨合并HBV感染孕妇口服替诺福韦对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合并HBV感染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口服替诺福韦至分娩,对照组给予口服替比夫定至分娩。2组新生儿出生后均给予标准免疫预防(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100 IU+乙型肝炎疫苗),对比2组孕妇血清HBV DNA、ALT及CRE水平,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分娩前,观察组HBV DNA及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87±0.37)×106 IU/ml vs.(4.27±0.51)×106 IU/ml、(27.03±3.41)U/L vs.(45.21±5.18)U/L],同时CR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66.38±31.34)mg/L vs.(183.93±22.45)mg/L](P均<0.05);观察组母婴阻断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 vs. 87.5%)(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421.42±49.28)ml vs.(493.17±51.04)ml],同时观察组产后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口服替诺福韦对合并HBV感染的孕妇可有效降低血清HBV DNA、ALT水平,提高CRE水平,母婴阻断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HB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我国属于乙肝中流行地区[1],目前尚有8 000万人感染HBV,其中高达2 280万是处于育龄阶段的女性[2-3].围生期母婴传播是HBV主要传播途径,约有40%~50%的新发感染者通过母婴传播感染HBVT[4].本文旨在对2015-2019年深圳市宝安区孕产妇HB...  相似文献   

16.
为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母婴传播,我们观察了HBIg联合乙肝疫苗的阻断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LdT)阻断HBV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择血清HBsAg及HBeAg阳性、肝功能正常且HBV DNA≥1×106拷贝/ml的孕妇,按自愿原则分为LdT组(150例)和对照组(100例)。LdT组孕妇从孕28周起口服LdT600mg/d,至分娩后42天止。对照组患者不用抗病毒药物。观察LdT组患者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检测受试者在孕28周及分娩时血清HBV DNA水平。检测所生婴儿出生后6小时内血清HBsAg及HBV DNA情况。结果 LdT组孕妇服药后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P0.001);LdT组的婴儿出生6小时内血清HBV DNA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6,P0.0001);对照组HBsAg滴度明显高于L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3);LdT使用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无出生缺陷者。结论 HBsAg、HBeAg阳性且肝功能正常的HBV DNA高病毒载量孕妇妊娠晚期应用LdT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抑制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的同时,可有效阻断HBV宫内传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304例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HepB)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以下称主被动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方法:将宁夏平罗县304例血清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生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妇血清HBeAg定性结果分为阳性组、阴性组,并对阻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主被动免疫方法阻断HBV母婴传播,孕妇HBeAg阴性组阻断率达100%,HBeAg阳性组阻断率达96.51%(P<0.05),总体阻断率达98.63%.经主被动免疫后,孕妇HBeAg阳性组婴儿12月龄抗-HBs阳转率为53.85%(56/104),孕妇HBeAg阴性组婴儿12月龄抗-HBs阳转率为58.00%(116/200)(P>0.05),两组婴儿12月龄抗-HBs总体阳转率为56.57%.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不同,婴儿12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无差别(P>0.05).结论:主被动免疫方法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肯定.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12月龄检查HBV-M是必要的.经主被动免疫情况后,HBeAg阳性孕妇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没有增加婴儿感染HBV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乙肝)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防控成就 [1] 。由于我国既往感染HBV者众多,新发感染仍不断产生,因此,从源头上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发生,以及对既往感染者实施规范的诊疗,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预防HBV母婴传播也自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庄辉 《肝脏》2016,(12):1013-1015
母婴传播是HBV的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高地方性流行地区。婴儿出生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并随后完成全程接种,可预防约95%HBsAg阳性母亲将HBV传播给其婴儿,但仍可有5%~10%高水平病毒血症母亲的婴儿为免疫预防失败。现已证明,在孕晚期给予高病毒载量孕妇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可进一步降低HBV母婴传播。本文讨论了抗病毒治疗预防母婴传播的标准,包括孕妇HBV DNA的阈值、开始治疗时间、停药时间、用药种类,以及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途径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