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胱抑素C(Cys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探讨胱抑素 C 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29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对其中确诊冠心病的219例进行冠脉 Gensini 评分,并将其分为低分组(0-30分,n=110例)和高分组(≥30分,n=109例),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应用 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根据冠脉 Gensini积分将患者分组后,高分组 CysC 水平高于低分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ysC水平与 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5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CysC水平和高龄、男性、低 HDL水平是高 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 CysC的曲线下面积为0.729(95%CI:0.612-0.846),当CysC诊断临界值取1.08 mg/L 时,其诊断效率最高,敏感性为77.4%,特异性为67.5%。结论胱抑素C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疑诊冠心病且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114例(冠心病组).根据临床病史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syndromes,ACS)组73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41例;另选择非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支数的相互关系。结果 ACS组和SAP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2±3.5)mg/L vs(1.6±4.1)mg/L vs(0.7±2.9)mg/L,P<0.01].且ACS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Gcnsini积分≥30分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Gensini积分<30分患者[(2.6±2.7)mg/L vs(1.8±5.2)mg/L,P<0.01]。3支病变患者血清胱抑紊C水平和Gensini积分较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患者明显增高[(2.8±1.8)mg/L vs(1.9±3.4)mg/L vs(2.1±4.1)mg/L;(49±16)分v5(17±9)分vs(28±1 8)分,P<0.05,P<0.01];双支病变患者Gensin积分较单支病变患者明显增高(P<0.01);而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73,P<0.01)。结论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支数显著相关,胱抑素C水平可以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胱抑素C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提供有效指标。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检测患者入院第2天外周血胱抑素C水平。根据患者入院3个月后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9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61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6分)。使用ROC曲线评估胱抑素C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观察胱抑素C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合并心房颤动比例、血糖、胱抑素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胱抑素C ROC曲线下面积为0. 75,当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0. 91mg/L时,胱抑素C诊断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61. 22%,特异度为79. 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心房颤动(P=0. 04,OR:1. 32,95%CI:1. 06~2. 16)、溶栓前血糖(P=0. 03,OR:1. 67,95%CI:1. 10~4. 22)、胱抑素C(P=0. 02,OR:1. 85,95%CI:1. 25~5. 67)、治疗前NIHSS评分(P=0. 00,OR:2. 65,95%CI:1. 62~8. 13)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P <0. 05)。结论治疗前血胱抑素C水平升高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老年(85岁)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严重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头颅MRI检查的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115例,根据年龄相关的白质改变量表进行分组,轻度组(1~4分)42例,中度组(5~8分)42例,重度组(≥9分)31例。收集各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脂血症、腔隙性脑梗死等病史,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等指标并进行比较,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结果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糖尿病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重度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1.7±1.8)mg/L vs(0.7±0.6)mg/L、(0.9±0.6)mg/L,P0.05]。校正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是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43,95%CI:0.497~1.527,P=0.000)。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44,P=0.000)。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可能与老老年患者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慢性心功能不全(CHF)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2009年2月~2012年1月因CHF住院患者925例,使用SPSS 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向方差分析、χ2检验及Logistic分析观察胱抑素C水平与患者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关系;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胱抑素C作为中、重度心功能不全的评价指标的最佳界值。结果 心功能Ⅱ、Ⅲ、Ⅳ级,胱抑素C浓度分别为1.22±0.62、1.56±0.91、1.72±1.00 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调整了多种潜在影响因素后,胱抑素C作为连续变量时OR值为2.087(95%CI:1.125~3.874),作为二分类变量时OR值为2.335(95%CI:1.243~4.385)。通过ROC曲线获得胱抑素C作为中、重度心功能不全的评价指标的最佳界值为1.37 mg/L,灵敏度为95%的界值是0.77 mg/L,特异度为95%的界值是2.57 mg/L。结论 胱抑素C是评价CHF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CHF患者,胱抑素C作为中、重度心功能不全的评价指标的最佳界值为1.37 mg/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2例TIA发作患者,测定其发病24 h内的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32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结果:TIA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伴有梗死灶的TIA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梗死灶者(P0.05);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和TIA有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384例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浓度,从冠心病病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等方面研究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冠心病患者间的分布特征;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研究相关危险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随着年龄增高有升高趋势。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史、家族史等危险因素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无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在冠心病人群中血清胱抑素C水平主要受年龄等危险因素的影响。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并且可能与冠心病的病情有关,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胺转移酶(γ-GT)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钙化(CAC)积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高血压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CAC积分将患者分为CAC组(CAC积分0;n=120)和非CAC组(CAC积分=0;n=98),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CAC的预测因素,并以ROC曲线描述其预测价值。结果 CAC组患者的γ-GT水平为(30.4±10.7)U/L,而非CAC组为(26.1±11.9)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与非CAC组相比,CAC组患者的年龄、男性比、吸烟比、空腹血糖和高敏C反应蛋白较高,而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γ-GT水平(OR=1.23,95%CI:1.03~1.47,P=0.022)、年龄(OR=1.14,95%CI:1.07~1.22,P0.001)、吸烟(OR=2.07,95%CI:1.26~1.47,P=0.004)和空腹血糖水平(OR=1.31,95%CI:1.02~1.69,P=0.036)。ROC曲线分析表明,γ-GT预测CAC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5%CI:0.0.71~0.85)。预测的最佳截点为28.4 U/L,其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78%。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清γ-GT水平与CAC密切相关,对预测CAC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并分析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52例入选患者根据临床及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54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60例);9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38例)、双支病变组(22例)、三支病变组(28例)及左主干病变组(10例);根据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分为低Gensini分值组(32例)、中Gensini分值组(33例)和高Gensini分值组(33例)。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所有患者入院时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1.27±0.27mg/L)高于对照组(0.98±0.17mg/L)及稳定型心绞痛组(1.11±0.24mg/L)(P<0.05),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支病变组(1.18±0.27mg/L)、双支病变组(1.21±0.34mg/L)、三支病变组(1.16±0.26mg/L)、左主干病变组(1.23±0.37mg/L)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Gensini积分低Gensini分值组(1.19±0.29mg/L)、中Gensini分值组(1.22±0.28mg/L)、高Gensini分值组(1.16±0.31mg/L)血清胱抑素C水平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临床严重程度相关,而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罪犯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显像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肌钙蛋白Ⅰ入选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4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入选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依据心电图中ST-T发生改变的导联、超声心动图中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复杂病变的部位综合确定罪犯血管病变。对病变进行血管内超声影像定量分析。然后将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VH-IVUS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罪犯病变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坏死核心成份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4、0.602,均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466,P0.01);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4、0.427,P0.01或P0.05)。结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罪犯病变斑块坏死核心成分比例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差异明显,其血清胱抑素C水平也明显高于后者,且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与罪犯病变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提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以作为预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破裂风险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根据病变血管数分为单支病变组(n=22)、双支病变组(n=32)与多支病变组(n=26);取同期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示无狭窄者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E601电化学发光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Pearson相关性研究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与冠脉病变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效果理想,能预测冠脉狭窄病变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AMC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8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MCI患者197例,根据患者出院时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172例和死亡组25例。收集患者入院时相关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CI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胱抑素C对AMC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心房颤动、入院NIHSS评分、胱抑素C、TC、TG、LDL-C、脑疝发生率明显升高(P 0. 05,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胱抑素C、脑疝是AMCI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 870,95%CI:2. 319~42. 005,P=0. 002; OR=10. 053,95%CI:2. 387~42. 344,P=0. 002; OR=6. 749,95%CI:1. 603~28.424,P=0. 009)。血清胱抑素C对AMC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诊断界值为0. 89 m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 920和0. 624。结论心房颤动、胱抑素C、脑疝是AMCI患者住院死亡的重要因素;血清高胱抑素C水平可能是AMCI患者住院死亡的一个潜在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疑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疑诊冠心病并接受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503例,其中男性278例,女性225例,年龄42~78(57.5±5.1)岁。测定所有患者胱抑素C水平并分为正常组(308例,Cys C≤1.25 mg/IL)和升高组(195例,Cys C1.25 mg/L)。通过冠状动脉CTA检查测定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升高组患者多支病变的比例升高,28.9%vs.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组重度狭窄比例较正常组升高,轻度狭窄比例较正常组降低,38.0%vs.1 9.5%,32.3%vs.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胱抑素C水平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重度狭窄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疑诊冠心病患者中,血浆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检测胱抑素C水平有助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3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及临床诊断进行分组,并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对研究对象进行Gensini积分。采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胱抑素C,对以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胱抑素C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清胱抑素C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EH)老年患者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2018年2月参与新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的哈萨克族EH患者128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肾功能损伤分为肾功能损伤组40例和单纯高血压组88例。观察2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特征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诊断价值。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肾功能损伤组胱抑素C[(1.94±0.44)mg/L vs (1.24±0.36)mg/L,P=0.000]和Hcy水平增高[(21.43±6.82)μmol/L vs (13.95±4.21)μmol/L,P=0.000];胱抑素C和Hcy诊断哈萨克族EH患者肾功能损伤具有一定价值,两者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95%CI:0.825~0.953,P=0.000)和0.810(95%CI:0.723~0.896,P=0.000),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77 mg/L和18.50μmol/L。多因素分析显示,胱抑素C和Hcy是哈萨克族EH的老年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胱抑素C和Hcy可以作为哈萨克族EH老年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胱抑素C)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收集94例脑出血患者为脑出血组,选择94例性别、年龄、居住地等与脑出血组匹配的非脑卒中者为对照组,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胱抑素C水平,按其水平由低到高将研究人群分为四等份,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各四分位和脑出血组的关系,用相关检验分析胱抑素C水平与脑出血组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脑出血组患者血浆胱抑素C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1.07±0.35)mg/Lvs(1.02±0.48)mg/L,P>0.05]。胱抑素C与第1个四分位比较,第2、3、4个四分位的危害比和95%CI分别为1.58(0.59~4.19)、3.71(1.40~9.80)、2.64(1.01~6.91);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r分别为0.145、0.288和0.378。结论血浆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脑出血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症状性癫痫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非症状性癫痫患者37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采用STESS量表评价病例组患者癫痫严重程度。结果病例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43±0.29)mg/L,高于对照组的(0.87±0.21)mg/L(t=11.005,P0.001);亚组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段非症状性癫痫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STESS量表评分非症状性癫痫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症状性癫痫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并与癫痫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非症状性癫痫的诊治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透析患者资料分析该人群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危险因素,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CAC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63例透析患者(包括血液透析102例,腹膜透析6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多层螺旋CT评估结果,采用Agatston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评估,将透析患者分成无钙化组59例(CACS 0~10分)和钙化组104例(CACS≥11分)。对两组患者的NLR、年龄、透析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蛋白(Alb)、血红蛋白、血清肌酐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与CAC相关的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AC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NLR对CAC的预测价值。结果 163例透析患者中CAC总检出率为63.8%。钙化组NLR显著高于无钙化组(P<0.001)。将钙化组分为轻度钙化组(CACS 11~400分)和重度钙化组(CACS>400分),两亚组间N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CAC显著相关(r=0.403,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9,P<0.001)、透析龄(OR=1.024,P<0.001)、糖尿病(OR=15.871,P=0.012)、NLR(OR=1.720,P=0.001)是CAC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与年龄的联合指标预测透析患者发生CAC时,曲线下面积为0.810(95%CI 0.739~0.880,P<0.001),显著高于NLR(0.742,95%CI 0.666~0.818,P<0.001)和年龄(0.754,95%CI 0.674~0.834,P<0.001)单独分析时的曲线下面积。结论 高龄、透析龄和高水平NLR的透析患者发生CAC的风险较高,且NLR与年龄的联合指标对CAC的发生有着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内科》2017,(3)
目的探讨心肾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B型脑利钠肽的水平变化,分析其水平变化与患者肾功能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心肾综合征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35例、心功能Ⅲ~Ⅳ级30例;根据美国的CKD分期(肾功能不全分级)将患者分别为肾功能Ⅰ~Ⅱ期41例和Ⅲ~Ⅳ期24例,检测比较不同心功能和肾功能分级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B型脑利钠肽水平,对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B型脑利钠肽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功能Ⅲ~Ⅳ级的心肾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B型脑利钠肽水平均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B型脑利钠肽水平均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呈负相关(P0.01)。肾功能Ⅲ~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Ⅰ~Ⅱ期患者(P0.05);肾功能Ⅲ~Ⅳ期患者血清B型脑利钠肽水平与肾功能Ⅰ~Ⅱ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胱抑素C是评价心肾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和肾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B型脑利钠肽在评估患者心功能变化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胱抑素C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40例,另选择非冠心病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各组血清胱抑素C、MMP-2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MMP-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94.41±35.62)μg/L,(197.79±29.43)μg/L vs(96.09±21.96)μg/L,P<0.05],胱抑素C明显低于对照组[(0.63±0.09)mg/L,(0.76±0.07)mg/L vs(0.88±0.07)mg/L,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MMP-2与hs-CRP呈正相关,而胱抑素C与hs-CRP呈负相关。结论血清MMP-2及胱抑素C均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血清MMP-2及胱抑素C可能成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预测及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