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前切除(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术中行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低位结扎及根部淋巴结廓清的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为114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LAR,随机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9)。观察组采用IMA低位结扎及根部淋巴结廓清;对照组采用IMA高位结扎术及根部淋巴结廓清。对比分析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吻合口漏发生率及术后首次通气时间。结果: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吻合口漏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通气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R术中行IMA低位结扎及根部淋巴结廓清优于IMA高位结扎术及根部淋巴结廓清,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联合自然腔道标本提取(NOS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1月我院57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低位结扎保留左结肠动脉(低位结扎组)19例,NOSE+低位结扎保留左结肠动脉18例(NOSE组),高位结扎不保留左结肠动脉20例(高位结扎组)。比较3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预防性造瘘比率、切口感染发生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淋巴结转移数目、第3站淋巴结转移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SE组术后排气时间最短、术后疼痛评分最低、住院时间最短(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低位结扎IMA联合NOSE可以减少吻合口漏发生概率,淋巴清扫效果与高位结扎相当,术后疼痛更轻,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肠系膜下动脉(IMA)低位结扎技术对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4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保留LCA的IMA低位结扎(LT)组(n=64)与不保留LCA的IMA高位结扎(HT)组(n=81)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T组手术时间[(164.31±49.00)min vs.(138.00±35.72)min,P0.001]长于HT组;LT组与HT组253组淋巴结清扫总数[1(0,2) vs. 1(0,2),P=0.520]及术后乳糜瘘(3%vs. 0,P=0.193)、尿潴留(6.3%vs. 4.9%,P=1.000)、吻合口漏[4/64(6.3%)vs. 10/81(12.3%),P=0.217]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吻合口漏的分级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729)。结论:腹腔镜辅助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以根治为前提保留LCA可达到同样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不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但手术时间可能更长,仍无法改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及其分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为56例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低位结扎组(n=28,保留LCA)与高位结扎组(n=28,不保留LCA),比较两组患者术前CEA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淋巴结(253组)清扫数量、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吻合口漏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CEA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量、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吻合口漏发生率优于高位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既可达到彻底清扫淋巴结的目的,又能有效保障肠管血供,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促进肛门早期排气,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对肠系膜下动脉(IMA)实施低位结扎降低患者术后发生低位前切综合征(LARS)的效果。选取实施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2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IMA结扎部位分为低位结扎组112例、高位结扎组142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病理学相关指标,并对比两组LARS发生程度。低位结扎组与高位结扎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总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清除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均高于高位结扎组(P<0.05);低位结扎组与高位结扎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排尿功能障碍、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术后LARS发生程度与高位结扎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术后3个月SDS、SAS评分低于高位结扎组(P<0.05)。总体上看,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低位结扎IMA较高位结扎有利于清除淋巴结,降低LARS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根据肠系膜下动脉(IMA)不同分型精准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及根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性的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施行的72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其中38例根据IMA分型行精准保留LCA并廓清IMA根部淋巴结(保留LCA组),34例不保留LCA,行传统高位结扎术(高位结扎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疗效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预防性造口率及术后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阳性淋巴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LCA组术后1例发生吻合口出血,高位结扎组术后2例发生排尿功能障碍、2例吻合口漏,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6%与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并清扫根部淋巴结可达到肿瘤根治效果,并能降低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对于肠系膜下动脉处理方式的不同,探讨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523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分为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组(低位结扎组)203例,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组(高位结扎组)32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情况、术后病理情况以及术后情况的变化。结果低位结扎组与高位结扎组在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侵犯肠壁深度、病理分型、分化程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位结扎组在术后首次通气时间、吻合口漏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排便频次方面明显低于高位结扎组(P0.05);在术中淋巴结收获数量方面低位结扎组较高位结扎组多(P0.05),但在整个手术时间上,低位结扎组却高于高位结扎组(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可以完成与高位结扎同样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淋巴结检出数目,降低了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与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 LCA)对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3型直肠癌病人疗效及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 IMA3型直肠癌病人102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2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不保留LCA治疗,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9.2±25.2)分钟和(145.8±22.5)分钟,住院时间分别为(11.8±2.4)天和(12.2±2.8)天,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4.6±2.5)枚和(14.8±2.6)枚,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3.2±1.3)枚和(3.0±1.5)枚,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1%和83.3%,复发或转移率分别为14.3%和11.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5.6±5.4)小时和(45.3±8.6)小时,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分别为1.9%和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梗阻、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6%和12.0%、1.9%和4.0%、5.8%和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生活质量分别为(56.2±9.2)分和(56.5±10.5)分,术后分别为(78.8±12.2)分和(78.4±12.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保证临床安全及疗效的情况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可有效降低IMA3型病人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肠系膜下动脉(IMA)低位结扎和高位结扎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影响。 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15例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治疗术式,将接受IMA低位结扎者纳入低位结扎组127例,将接受IMA高位结扎者纳入高危结扎组88例。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手术情况、恢复情况等计量资料以( ±s)表示,独立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低位结扎组术中残端缺血性改变发生率和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低于高位结扎组,其术后性功能障碍或尿失禁发生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两种结扎方式疗效相当,IMA低位结扎对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具有积极意义,但较高危结扎有着更高的盆腔自主神经损伤风险,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下动脉(IMA)低位结扎(LL)并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术对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2—2022-03新密市中医院(西院区)普外二科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的8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分为2组,各43例。B组实施IMA高位结扎(HL),A组实施IMA LL。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统计围术期指标,评价手术前后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检测手术前后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胃肠功能水平,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短于B组,术后第7天、14天、28天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时A组患者的血清MTL、GAS水平较高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IMA HL并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术比较,IMA LL并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直肠癌患者,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减少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IMA)低位结扎与高位结扎并根部淋巴结廓清对直肠癌根治术的意义。方法对2007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15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低位结扎组80例,高位结扎组76例。低位结扎组采用肠系膜下动脉低化结扎并根部淋巴结廓清,高位结扎组采用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斤根部淋巴结廓清。比较两组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清扫数量、复发率、5年生存牢及并发症发病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位结扎组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为15.0%,高位结扎组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为1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术后复发率、5年生存率、吻合口瘘、性功能障碍和尿潴留的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病率低于高位结扎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并根部淋巴结廓清可达到直肠癌根治。与传统IMA高位结扎相比,对患苦的复发率、5年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病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6例中低位直肠癌分为两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切口感染、肠梗阻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5年,两组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233例70岁以上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3例接受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低位结扎组),110例接受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高位结扎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低位结扎组与高位结扎组手术时间[(175.3±47.2)min vs.(165.2±48.1)min]、术中出血量[(87.5±60.9)mL vs.(82.5±65.5)mL]、肛门排气时间[(2.7±1.2)d vs.(3.0±1.3)d]、进食流质时间[(2.8±1.6)d vs.(3.1±1.7)d]、住院时间[(9.6±6.3)d vs.(10.3±4.8)d]、淋巴结获取数量[(15.2±3.8) vs.(16.0±4.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0%vs. 2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2.4%vs. 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行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可降低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孔法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由同一手术组施行的43例6孔法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6孔组),随机抽取43例同一时期此手术组施行传统5孔法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5孔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并发症等短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孔组手术时间短于5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孔法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PANP)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中肠系膜下动脉(IMA)低位结扎与高位结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42例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21例行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为低位结扎组,21例行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为高位结扎组。采用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排尿功能及性功能比较采用χ2检验;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用( ±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高位结扎组加行回肠造口术患者2例(9.5%),低位结扎组加行回肠造口术患者3例(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方面少于高位结扎组,(P<0.05);其他各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结扎组发生术后并发症共5例(23.8%),略少于低位结扎组的7例(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结扎组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较低位结扎组低(P<0.05)。 结论腹腔镜下TME手术中,IMA的高位结扎与低位结扎均能有着相同的安全性与肿瘤根治效果,低位结扎在肠道功能恢复方面更有优势,但高位结扎对保护盆腔自主神经的作用更甚,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处理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时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onic artery,LCA)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4年10月85例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保留LCA 44例,IMA根部结扎(不保留LCA)41例,比较2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第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转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留LCA组无游离脾曲及末端回肠造口,不保留LCA组6例游离脾曲(P=0.010),3例行末端回肠造口(P=0.108)。2组术后吻合口漏、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保留LCA可以保障近端结肠血运,保证第3站淋巴结根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8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40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范围、肿块距下切缘距离、切除肠管长度、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肿块距下切缘距离、切除肠管长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是可行和安全有效的,与开腹手术对比有较多优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案,将5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开腹Miles根治术,观察组(n=26)采用腹腔镜下Miles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同时,完成3个月~2年随访,对比术后排尿功能、并发症、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有效随访,观察组排尿功能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转移率较低,且排尿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曲线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Miles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且在预后方面,优于传统开腹术,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7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36)与开腹组(n=34),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远端切缘长度、淋巴结扫清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近期疗效,且具有出血少、切口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3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观察组)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胃肠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切除肿瘤直径及切除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出血少、并发症少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其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近期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