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DSA)对比,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价值。方法:2005年12月~2008年4月同时行DSA与CTA检查的临床脑血管病患者398例。采用NASCET标准,由两名高年资医师分别对398例共796条椎动脉进行CTA与DSA测量,以远心端椎动脉作参考,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CTA诊断椎动脉狭窄的价值,用卡方检验评价CTA与DSA检测椎动脉斑块的差异有否显著意义。结果:①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阴性预测值为100%。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7.6%,93.9%。②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椎动脉起始段≥5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7.3%,82.1%,100%。③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50%向心性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100%,100%,99.5%;CTA诊断<50%偏心性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3%,98.1%,79.4%,97.9%。阳性预测值较低与DSA假阴性有关。④CTA检测椎动脉斑块较DSA有显著差异,χ2=27.26,P<0.05。结论:CTA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对偏心性狭窄和斑块的评估能力优于DSA,是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高低频超声联合使用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检测结果,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在椎动脉起始段病变检测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经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42例,均常规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Kappa检验评价联合应用高低频率超声检查与DSA对VA起始段狭窄诊断的一致性。结果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病变显示管腔迂曲,伴有动脉硬化可见血管内膜增厚,回声增强,有小的斑块形成;彩色多普勒表现为椎动脉内血流变细;频谱多普勒显示狭窄近段血流速度增高,远段流速减低。椎动脉闭塞表现为无彩色血流显示。联合应用高低频率超声检查诊断为椎动脉起始段轻度狭窄25例(59.5%),中重度狭窄14例(33.3%),闭塞3例(7.1%),其中3例轻度狭窄患者、1例中重度狭窄患者为应用低频凸阵探头后发现。血管造影诊断为椎动脉起始段轻度狭窄26例,中重度狭窄14例,闭塞2例。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与血管造影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检测一致性较好(κ=0.77>0.75)。结论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可作为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重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查在颈部血管狭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疑似颈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99例,所有患者均做颈脑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以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患者颈内血管病变情况;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的检查结果及二者联合检查结果与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相比较的准确率和敏感性、特异性、阴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99例患者经血管造影检查共检测198支血管,正常68支(34.3%);病变血管130支[包括闭塞32支(16.2%)、重度狭窄98支(49.5%)];双侧狭窄34例(34.3%),单侧闭塞32例(32. 3%),单侧狭窄33例(33. 3%)。对比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准确率为88. 9%,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为84. 8%,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测的准确率为98. 99%。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对比血管造影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x^2=27. 3,P<0. 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对比血管造影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x^2=26.7,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6. 9%,阳性预测值为100.0%,显著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单独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阴性、阳性预测值(P<0. 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查,可显著提高临床中对颈动脉闭塞或狭窄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CTA在评价颈动脉狭窄(CAS)病变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AS患者80例(共296条血管节段),于1周内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CT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CTA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程度CAS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7.248,P=0.36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轻度狭窄的敏感性为85.56%,特异性为92.32%,诊断符合率94.11%,与DSA的一致性高(Kappa=0.869);DSCTA的敏感性为89.12%,特异性为93.44%,诊断符合率93.75%,与DSA的一致性高(Kappa=0.87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度狭窄的敏感性为87.88%,特异性为93.48%,诊断符合率90.00%,与DSA的一致性高(Kappa=0.895);DSCTA的敏感性为94.03%,特异性为97.50%,诊断符合率95.00%,与DSA的一致性高(Kappa=0.91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重度狭窄的敏感性为88.92%,特异性为92.35%,诊断符合率88.89%,与DSA的一致性高(Kappa=0.857);DSCTA的敏感性为93.86%,特异性为96.23%,诊断符合率94.44%,与DSA的一致性高(Kappa=0.90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管腔闭塞的敏感性为85.74%,特异性为87.42%,诊断符合率75.00%,与DSA的一致性高(Kappa=0.792);DSCTA的敏感性为89.83%,特异性为88.95%,诊断符合率87.50%,与DSA的一致性高(Kappa=0.82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CTA均能准确评估CAS病变程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具有快速、简便、无创及可重复性好的优点,可作为临床筛查CAS的首选方法;而DSCTA更适用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超声、磁共振联合评价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流成像(MRA)对急性脑梗死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32例临床怀疑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流成像(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NASCET法计算狭窄率.结果 以DSA诊断为金标准,32例128条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超声诊断的敏感性88.33%,特异性94.59%,准确性89.84%,Kappa=0.65;MRA诊断的敏感性62.96%,特异性100%,准确性84.38%,Kappa=0.59;超声联合MRA诊断的敏感性为90.74%,特异性94.59%,准确性92.97%,Kappa=0.84.结论 超声诊断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MRA,适用于人群初选检查.超声联合MRA诊断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与DSA一致性较好,但不能完全取代DS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的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影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1例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比。结果声像图显示病变累及动脉管壁弥漫性、环状增厚,呈低或等回声,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超声、DSA检测病变累及血管数分别为48支、52支。分别以阴性、阳性为判断点和以重度狭窄为判断点,超声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7%、92.8%、88.4%与75.0%、98.9%、93.4%,超声与DSA检测病变血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测颈动脉病变准确性88.9%(24/27)高于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及无名动脉76.0%(19/25)。结论超声可以无创、有效、直观地诊断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对于病变狭窄程度的诊断应结合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7.
目的: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椎动脉狭窄和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椎动脉狭窄或发育不良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检测结果,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两种方法检测椎动脉狭窄或椎动脉发育不良的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狭窄与DS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然而在检测椎动脉发育不良时,两种方法一致性差。结论:虽然DSA是诊断椎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狭窄疾病诊断方面已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推荐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椎动脉狭窄疾病的初次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性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方法,评价其可靠性,以提高此类疾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来CDFI诊断的锁骨下动脉狭窄性病例(71例),CDFI检查包括二维超声观察血管管腔,彩色血流及频谱综合分析,评估血管的狭窄程度及特征。超声检查结果与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结果对比,评价前者确诊及病变程度评估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观察不同程度动脉狭窄患者椎动脉血流窃血情况。结果 CDFI诊断锁骨下动脉轻度狭窄26例,中度狭窄18例和重度狭窄或闭塞27例;诊断中度及以上狭窄的敏感性为95.6%,特异性为96.0%,阳性预测值为97.8%,阴性预测值为92.3%。随着病变程度增加,椎动脉内血流呈现逐渐演变的规律性变化,提示不同程度的窃血现象。结论与DSA或CTA的结果相比,CDFI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价值和狭窄程度评估的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探讨甲状腺结节病变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135例疑似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并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135例疑似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中,共有126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被确诊为甲状腺结节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100%、93.33%、100%、50%,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Kappa=0.728。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3.6%、90%。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病变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有效鉴别区分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D-二聚体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0例疑为下肢手术后DVT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测定其术后不同时期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以下肢静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单独及二者联合诊断DV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比较不同类型及不同时期DVT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DV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8%、99.6%、98.6%、99.0%、98.7%;血浆D-二聚体诊断DV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2%、87.2%、70.7、98.7%、89.7%;二者联合诊断DV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8.6%、100%、100%、99.6%、99.7%。混合型及中央型DVT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高于周围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期及亚急性期DVT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慢性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D-二聚体诊断DVT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38例疑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TCCS联合超声造影观测其颅内动脉的走行、内径、动脉瘤大小及其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DSA对比。结果 38例患者,与DSA对比,TCCS诊断颅内动脉瘤敏感性63.16%,特异性89.47%,准确性76.32%,阳性预测值85.71%,阴性预测值70.83%;TCCS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敏感性78.95%,特异性89.47%,准确性84.21%,阳性预测值88.23%,阴性预测值80.95%。结论 TCCS联合超声造影可以提高颅内动脉瘤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简便、实时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杨  文晓蓉  罗燕  林玲  时莹瑜 《华西医学》2010,(12):2210-2213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指标及准确性。方法 1999年10月2008年12月对患有高血压病的58例共113根肾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每例患者均测量肾动脉峰值流速(PSV)与肾内段动脉的阻力指数及肾脏长轴。在双盲条件下,以患者肾动脉造影、MRI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为标准,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ARAS的诊断指标及准确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83%,阳性预测值为83%,阴性预测值为61%。患侧肾长轴小于健侧肾长轴,患侧肾峰值流速高于健侧肾峰值流速,患侧肾阻力指数低于健侧肾阻力指数。结论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肾动脉狭窄初筛诊断以及评价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的近、远期疗效,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无创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2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的病历有关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效能。结果:70例脑梗死患者中,共检查140条颈动脉,其中经DSA检查证实有84条颈动脉狭窄,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查出80条颈动脉狭窄;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2.86%(78/84)、特异度为96.43%(54/56)、准确率为94.29%(132/140)、阳性预测值为97.50%(78/80)、阴性预测值为90.00%(54/60);Kappa值=0.882,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与“金标准”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狭窄患者诊断中效果显著,可为临床提供全面的参考信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CDU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外段颈动脉血管检测,每例患者均同时行DSA检查,并将2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检验).结果 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DU诊断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7.6%、94.85%、 92%.诊断中重度狭窄以上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95.6%,95.8%,95.8%.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CDU和DSA 2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42).结论 在评估狭窄程度方面,CDU与DSA一致性好,对于大多数中、重度以上的狭窄,CDU可以取代有创性DSA,甚至仅凭超声检查结果就能对70%~99%狭窄病例的诊断治疗方案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动脉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动脉造影共同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4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T动脉造影及数字减影动脉造影进行诊断.以数字减影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将前2种检查结果与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6%、95.2%、94.92%、83.8%;CT动脉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96.75%、96.77%、88.81%,两者联合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81%、99.17%、99.22%、94.4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诊断中的价值及扫查技巧。方法对4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SSS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患者的临床、超声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并与DSA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40例SSS患者均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38例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左侧26例,右侧12例),2无名动脉狭窄。轻度狭窄14例,中至重度狭窄19例,闭塞7例。椎动脉Ⅰ级盗血12例,Ⅱ级盗血21例,Ⅲ级盗血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SSS与DSA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系数为0.586,P<0.001);患侧椎动脉盗血分级与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程度显著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711,P<0.001)。与DSA结果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SSS的准确性为97.5%(39/4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明确SSS的病因、确定病变部位、较准确估测病变处狭窄程度,诊断SSS准确性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599-60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与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86例颈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已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颈动脉狭窄与闭塞程度,并分析诊断效能。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与闭塞的诊断敏感度为88.29%,特异度为93.44%,准确度为90.12%,阳性预测值为96.08%,阴性预测值为81.43%。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与闭塞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具有方便、快捷、无创等特点,能为颈动脉狭窄与闭塞提供有效的诊断数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3.0T HR-MRI和DSA对疾病患者的大脑中动脉M1段(即水平段)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情况,探讨3.0T HR-MRI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67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均行3.0T HR-MRI和DSA检查,并以DSA为金标准计算HR-MRI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3.0T HR-MRI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与DSA的符合情况。结果:67例病人共134段目标血管,HR-MRI与DSA诊断相符合共124段,符合率92.5%,HR-MRI诊断大脑中动脉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99.2%、98.5%、80%、99.2%,95.7%、98.5%、91.4%、84.6%、98.5%,84%、98.2%、91.4%、80.8%、95.7%,100%、100%、100%、100%、100%。Youden指数分别为79.2%、94.2%、82.2%、100%,Kappa值分别为0.792、0.788、0.895、1。结论:3.0T HR-MRI在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与DSA诊断有很好的相关性,结合管壁成像,可作为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筛查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1例(TIA组)和脑梗死组69例。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TIA组DSA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阳性69支,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颈动脉狭窄阳性56支,两种方法检查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DSA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阳性97支,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颈动脉狭窄阳性82支,两种方法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IA组患者的敏感性为75.36%,特异性为87.88%;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脑梗死组患者的敏感性为80.41%,特异性为90.2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狭窄准确性与DSA有一定差距,但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可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颅内血管狭窄诊断的可靠性。方法:对确诊的12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观察颅内血管的变化情况。结果:128例中共检查血管1112条,TCD发现狭窄血管183条,其中135条与DSA诊断一致,但在TCD检查正常的血管中DSA发现血管狭窄29条,显示TCD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82.3%,特异性94.9%,阳性预测值73.7%,阴性预测值96.8%,其中对大脑中动脉的价值最大,其后依次为椎动脉、大脑前后动脉。结论:TCD对诊断脑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对大脑中动脉和椎动脉,对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诊断须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