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采用低剂量非布司他治疗对其炎性因子、血管内皮损伤因子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该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高尿酸症伴痛风患者82例作为该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41例.采用低剂量非布司他对低剂量组进行治疗,采用高剂量非布司他对高剂量组...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1990-1991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维持血液透析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维持血液透析痛风患者共15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治疗组1给予非布司他40mg,l次/d,疗程为20w;治疗组2予非布司他80mg,l次/d,疗程为20w;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100mg,3次/d治疗,疗程为20w。对患者治疗前、治疗8w以及20w后3组的血尿酸水平和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尿酸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治疗组2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血尿酸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非布司他、别嘌呤醇在维持血液透析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布司他降尿酸的耐受性良好,且安全性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滴定剂量对痛风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滴定组、高剂量滴定组、固定低剂量组和固定高剂量组,每组3 0例。用药方法为,低剂量滴定组:初始剂量为40 mg/d,隔天给药1次,2周后根据血尿酸水平加量至40 mg/d,1次/d;高剂量滴定组:初始剂量40 mg/d,1次/d,2周后根据血尿酸水平加量至80 mg/d,1次/d;固定低剂量组:40 mg/d,隔天给药1次;固定高剂量组:40 mg/d,1次/d。所有患者均同时予以秋水仙碱片预防痛风发作,1片/d。比较两组血尿酸水平、关节痛复发率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前,四组血尿酸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四组血尿酸水平均有所下降,低剂量滴定组最高,高剂量滴定组次之,固定高剂量组第三,固定低剂量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低剂量组关节痛复发率最低,低剂量滴定组次之,固定高剂量组第三,高剂量滴定组关节痛复发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滴定组满意度最高,固定高剂量组次之,高剂量滴定组第三,固定低剂量组满意度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滴定剂量对痛风的疗效有一定影响,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5.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936-3937
目的探究非布司他治疗Ⅲ~Ⅳ期慢性肾脏病(CKD)并高尿酸血症(HU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4例Ⅲ~Ⅳ期CKD并HUA患者,使用抽签方式分为甲组(33例)和乙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甲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使用非布司他治疗,乙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使用别嘌醇治疗。比较用药前、用药3个月后、用药6个月后两组相关临床指标、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用药前两组血尿酸(UA)、24h尿蛋白(Upro)、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6个月后甲组UA、24h Upro均低于乙组,GFR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Ⅲ~Ⅳ期CKD并HUA中可降低UA、减少24h Upro、提高GFR,改善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控制慢性肾脏病病人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别嘌醇治疗,实验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20周后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T2DM)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T2DM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以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别嘌醇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片治疗。治疗12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肾功能指标变化[血尿酸(SUA)、血肌酐(Scr)、尿肌酐(Ucr)、血尿素氮(BUN)],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UA、Scr、Ucr及BUN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UA、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其中SUA和Scr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χ2=5.29,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T2DM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率低,较别嘌醇更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痛风发生的最直接原因是高尿酸血症,大量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常常与高血压、肾脏疾病联系紧密.目前以嘌呤酶和尿酸转运体的靶点药物已成为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和其危害,以及介绍了两种不同靶点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痛风康合剂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痛风康合剂,对照组20例,口服秋水仙碱片、苯溴马隆片,疗程3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痛风康合剂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有确切治疗效果,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炎性因子在HUA发病中的作用,探讨新疆高尿酸血症(HUA)患者外周血中炎性因子蛋白表达与尿酸的相关性,及与痰浊阻滞与非痰浊阻滞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收集一般资料,确定痰浊阻滞;采集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中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a及白细胞介素-1β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痰浊阻滞与非痰浊阻滞炎症因子、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四项、肌酐水平。结果:微炎症HUA痰浊阻滞人群中①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四项、肌酐水平均呈高表达,具有明显差异(P<0.05);②外周血中NFKB、MyD88、TNF-a及IL-1β表达均高于非痰浊阻滞,具有明显差异(P<0.05);③痰浊阻滞与非痰浊阻滞外周血中MyD88、NF-KB、TNF-a及IL-1β蛋白表达与UA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①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四项、肌酐、UA及炎症因子可能参与HUA的发生、发展;②MyD88、NF-KB、TNF-a及IL-1β蛋白高表达可能引起新疆高尿酸血症微炎症痰浊阻滞与非痰浊阻滞发病率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背景:近年来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早期干预,对上述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均有重要意义。目的:明确山东沿海20岁以上居民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设计:随机、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对象:调查范围为山东省沿海城市,包括青岛、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抽取年龄20~80岁本地常住(≥5年)居民,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人群为调查对象。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入户调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长住居民约5000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情况。采用Sysmexchemix-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酸、血脂、血糖、血肌酐,试剂购自日本西斯美康公司,其中血尿酸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1.77%和2.32%。尿酸值高于正常者,在第3天再次抽空腹血进行复查。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发生率,以及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结果:计划调查5500人,实调查5003人,应答率为90.96%,其中男性2395人(47.87%);女性2608人(52.13%)。①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13.19%,按照2000年山东人口标化率为13.27%;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18.32%,8.56%,χ2=108.52,P<0.01),男性发病风险为女性2.5倍(OR=2.5)。痛风的患病率为1.14%,标化率为1.10%;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1.94%,0.42%,χ2=30.38,P<0.01),男性发病风险为女性5.3倍(OR=5.3)。②正常人群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343.40±84.54),(258.90±70.90)μmol/L,t=48.03,P<0.01]。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469.43±48.08),(399.73±104.91)μmol/L,t=11.70,P<0.01]。男性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502.44±106.76),(403.48±52.72)μmol/L,t=2.07,P<0.05]。③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的发生率为8.64%。④女性50岁以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7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而男性60岁以前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50~59岁为高发年龄段,60岁以后又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且女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平均年龄比男性分别晚7.5和8.5岁。⑤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饮酒频率、饮酒量、食贝类量及频率、尿素氮、血肌酐、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为男性高尿酸血症独立的危险因子,OR=1.016~30.217,95%CI(1.010~1.023)~(9.955~214.869);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重体力劳动为保护因素,OR=0.492,95%CI0.339~0.713,OR=0.755,95%CI0.575~0.991。年龄、高血压、食贝类量、尿素氮、血肌酐、三酰甘油、腰臀比、轻体力活动为女性高尿酸血症独立的危险因子,OR=1.022~27.34,95%CI(1.006~1.040)~(9.955~214.869);同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保护因素,OR=0.428,95%CI0.223~0.820。结论: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②山东沿海居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危险因素包括贝类等海产品高摄入、低体力活动、腹型肥胖、肾功能减退、代谢综合征有关,其中男性还与饮酒情况,女性还与年龄有关。③男性在各年龄段均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的危险阶段,而女性则重点在50岁以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低嘌呤饮食联合碳酸氢钠、非布司他治疗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嘌呤饮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碳酸氢钠、非布司他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非布司他治疗尿酸性终末期肾病(UAES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治疗的UAESN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20 mg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给予40 mg非布司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微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祛瘀化痰二仙汤联合非布司他对高尿酸血症患者阴茎血流动力学及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尿酸血症伴勃起功能障碍患者9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联合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口服非布司他,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祛瘀化痰二仙汤,连续治疗12周。分析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阴茎血流信号,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阴茎背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 、血管阻力指数(RI)、阴茎血流指数(PFI);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人内皮素-1(ET-1)、血浆一氧化氮(NO)等血管内皮功能;运用国际阴茎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判断两组治疗前后的勃起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IIEF-5评分和阴茎血流动力学以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RI、PFI、血浆ET-1下降,而PSV、EDV、血浆NO和IIEF-5评分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提高,治疗后的RI、PFI、血浆ET-1下降,PSV、EDV、血浆NO和IIEF-5评分提高,并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结论 祛瘀化痰二仙汤联合非布司他可有效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阴茎动脉血流,从而勃起功能障碍,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非布司他片、痛风定胶囊联合治疗长期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门诊病房就诊60例长期高尿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非布司他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痛风定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比较治疗1周、12周及24周时的治疗血清高尿酸水平达标率;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时血清尿酸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12周、24周的血清高尿酸水平达标率分别为93.3%(28/30)、83.3%(25/30)、76.7%(23/3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血清尿酸与 sICAM-1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尿酸与 sICAM-1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尿酸与sICAM-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 ALT与 AST未发生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案对肝功能影响轻微。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4/30),对照组为9.9%(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P =0.734>0.05)。【结论】非布司他片、痛风定胶囊联合治疗长期高尿酸血症具有较佳疗效,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血清尿酸与 sICAM-1水平大幅降低,且安全性高,肝功能未受明显影响,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HUA)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血尿酸(UA)水平分为HUA组(n=48)和非HUA组(n=34),比较两组临床基本指标、AS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随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