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系统化康复训炼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52例关节镜下接受肩袖修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一般的康复方法,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康复.使用美国UCLA评分法评价肩关节的功能,使用VAS评估疼痛情况.结果 术前和术后4w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w和12w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后的患者,系统化的康复锻炼能够有效地使肩关节功能得到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分阶段康复训练应用于肩袖损伤患者行肩关节镜修复术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60例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修复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包括抗感染、早期运动锻炼等),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分阶段康复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主动前屈角度和体侧外旋角度、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优良率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主动前屈角度和体侧外旋角度均大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UCLA评分整体优于对照组,且UCLA评分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阶段康复训练干预可有效改善肩袖损伤患者行肩关节镜修复术后的主动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提高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型肩袖撕裂患者术后开展康复功能训练的时机及方法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为寻找康复训练实施时机及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6年01月一2018年6月收治的85例大型肩袖撕裂关节镜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43例实验组在肩袖修补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按大型肩袖撕裂术后康复计划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42例对照组采用制动4-6周的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85例患者均得到了随访,术后随访6个月,实验组术后肩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功能评定(ADL)、肩关节功能ASES(American Shoulder Elbew Surgeons’scor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评定(ROM),患肩主动前屈、外展、中立位外旋、体侧内旋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大型肩袖撕裂关节镜术后患者,采用肩关节制动无痛原则下,针对不同时机,采取不同康复器械及方法实施分阶段康复训炼,有利于维持肩关节的活动度(ROM),避免关节粘连,提高临床康复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肩Bankart损伤合并肩袖损伤患者微创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确诊为肩Bankart损伤合并肩袖损伤患者46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左肩18例,右肩28例。运动损伤32例,交通伤8例,牵拉伤6例。受伤时间平均6个月(1.8~12个月)。年龄18~45岁,平均(38.6±2.4)岁。术前均行肩关节X线检查和MRI检查,并经关节镜探查明确肩关节Bankart损伤合并肩袖损伤。采用关节镜下肩Bankart损伤合并肩袖损伤修补术42例,关节镜下肩Bankart损伤修补术与小切口辅助下肩袖缝合固定术4例。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其中康复训练组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5.6±2.3)岁;对照组22例,男性1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6.2±2.6)岁。对照组采用短波、脉冲磁疗、低能量半导体激光、冷疗和基础康复训练以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康复训练组在短波、脉冲磁疗及低能量半导体激光、冷疗以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基础上,进行内容包括肩关节活动度、肌力、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控制、灵活性、协调性和运动能力的训练。分别在术后4周、8周、12周、16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评分表(UCLA)对两组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康复训练组术后4周肩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康复训练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16周康复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针对肩Bankart损伤合并肩袖损伤特点,设计一套科学、安全、有效的肩Bankart损伤合并肩袖损伤微创术后康复计划,并依照康复计划对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干预对肩袖损伤患者(麻醉下)手法松解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麻醉下手法松解术(MUA)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于术后早期介入系统康复干预,如术后麻醉未清醒阶段实施被动姿势控制训练,完全清醒后指导患者主动活动手指、腕关节及肘关节,后续则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弹性球训练、肩关节训练、扩胸运动、肌力训练等。于术前、术后2周、4周时分别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术后2周、4周时观察组患者肩关节CMS评分[分别为(60.03±5.54)分和(85.94±4.02)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2周、4周时观察组SAS评分[分别为(50.26±3.89)分和(43.26±3.89)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48 h、术后4周时观察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14±0.65)分和(0.60±0.62)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4周时观察组SF-36评分[(84.59±3.89)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于MUA术后早期介入康复干预能显著改善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缓解其疼痛程度及焦虑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自行设计的本体感觉训练干预方案对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医院行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治疗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病程、受累肩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本体感觉训...  相似文献   

7.
张怡  邢军 《中国康复》2023,38(9):543-547
目的:肩部触发点体外冲击波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术后的效果分析。方法:于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术后患者中抽取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肩部触发点体外冲击波联合康复训练,对比2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SS)评分和关节活动范围(ROM)、疼痛情况(VAS)、患者满意度和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后,2组CMS评分、UCLASS评分及肩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MS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CLASS中疼痛、功能、肩关节屈曲角度以及满意度等评分均明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ROM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及治疗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肩袖损伤患者,采用肩部触发点体外冲击波联合康复训练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2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开放式肩袖修复术)和观察组(26例,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肩关节前屈、内旋、外旋活动度及Constant-Muley肩关节评分均增加,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汤芝萱 《护理研究》2007,21(8):2111-2112
肩袖损伤是肩部的常见疾患,约占17%~41%,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严重的肩关节功能障碍。2003年2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了45例肩袖断裂的病人,术后针对病人的情况,分阶段进行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消除肩部疼痛,增强了自理能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肩袖肌群训练对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8例。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综合康复疗法(手法、功能性电刺激、干扰电治疗、超短波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肩袖肌群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每周治疗5d,连续治疗3个月。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3个月后采用欧洲肩关节协会的评分系统Constant量表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1、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Constant量表各子量表评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Constant量表评分总分分别为(62.53±1.52)分和(86.71±0.8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的(52.03±0.95)分和(65.79±0.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综合康复疗法的基础上增加肩袖肌群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对全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损伤术后肩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肩袖损伤后行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共74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在术后进行肩关节被动训练,治疗组在肩关节被动训练的基础上增加3阶段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术后3年采用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SS评分(UCLASS)、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术前,2组患者ASES、UCLASS、VAS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1年、2年、3年时,治疗组的ASES、UCLASS、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段(P<0.05),术后6月、1年、2年、3年,治疗组的VAS评分分别为(1.3±0.3)分、(1.00±0.3)分、(0.8±0.3)分、(0.8±0.2)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的(6.6±0.9)分(P<0.01).术后,2组患者各时段肩关节的疼痛、功能、主动前屈活动度、前屈力量和主观满意度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显著优于同时段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关节镜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提供早期系统个性化的肩关节康复训练可促进肩关节功能有效恢复,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常州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肌力恢复、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旋、外旋最大角度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旋、外旋最大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应用于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下修复术治疗患者,可有效促进其肌力恢复,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有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日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康复治疗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平均38.4±2.9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36.3±2.1岁。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短波、脉冲磁疗治疗,康复治疗组同时按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评分表评估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周,康复治疗组肩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8周、12周和16周,康复治疗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研究针对运动性肩袖损伤的特点,设计科学、安全、有效的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的康复计划,并依照康复计划对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创伤性肩袖损伤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开始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伤性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开始早期康复锻炼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相关原因,为统一康复训练实施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将2006年9月-2008年11月收治的59例创伤性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的抗炎、消肿、银杏叶针活血及短波、低频脉冲治疗;均于术后0—6周采用肩关节制动功能锻炼。观察组同时于术后第1天始按创伤性肩袖损伤术后康复计划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对照组按传统保守方法于术后第6周开始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均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肩的功能状况。结果除术后第4周两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术后第8周、第12周、第16周、第20周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肩关节活动度及肌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创伤性肩袖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在无痛原则下,肩关节的功能锻炼越早进行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付佳  高凡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1):1302-1304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4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肩部支具佩戴方法的指导,术后功能体位护理、肩部支具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和功能锻炼的指导.结果 14例患者中1例患者于术后6周复查时发现右肩关节缝合锚拔出,给予肩关节镜下锚钉取出,切开肩袖修补术,术后康复出院.结论 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对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对肩袖损伤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本体感觉训练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本体感觉训练。2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及8周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CMS)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采用功能独立性测量(FIM)中的"自理能力"评估其独立能力。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CMS总分及各分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上升趋势(均P0.05);治疗4周后,2组CMS评分中疼痛、外展和肌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日常活动功能、关节活动范围(前屈、外旋、内旋)及CMS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CMS总分及各分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肩关节镜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34例,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6周复查,肩关节肿胀3例,经处理后缓解,臂丛神经牵拉损伤1例,右肩关节缝合锚拔出1例,肩关节肿胀2例,伤口感染1例,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可提高临床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肩关节MRI检查与体检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将45例疑有肩袖损伤患者术前肩关节体检和MRI与术中诊断进行分析.结果:肩关节体检、MRI诊断肩袖损伤的敏感度分别是86.5%、83.8%;特异度分别是50%、62 5%.其中,MRI诊断肩袖部分撕裂和完全撕裂的敏感度分别为73.3%、90.9%,特异度分别为75%、87.5%.结论:肩关节体检诊断肩袖损伤的敏感度比MRI高,而MRI诊断肩袖损伤的特异度明显高于肩关节体检.两者结合,有利于肩袖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将47例因肩袖损伤而行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试验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组康复优良率达95.83%;对照组仅为69.5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肩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创伤性肩袖损伤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开始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创伤性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开始早期康复锻炼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相关原因,为统一康复训练实施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将2006年9月—2008年11月收治的59例创伤性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的抗炎、消肿、银杏叶针活血及短波、低频脉冲治疗;均于术后0~6周采用肩关节制动功能锻炼。观察组同时于术后第1天始按创伤性肩袖损伤术后康复计划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对照组按传统保守方法于术后第6周开始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均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肩的功能状况。结果除术后第4周两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术后第8周、第12周、第16周、第20周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肩关节活动度及肌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创伤性肩袖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在无痛原则下,肩关节的功能锻炼越早进行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