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化输液流程、加强流程管理在儿科门急诊输液中心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建立门急诊输液中心,配备生物安全柜,用计算机管理加传送带,优化门急诊输液流程,加强药物安全、环境及人员管理。[结果]优化后家属取药和输液并为一次排队,从卡刷取药到准备输液由药师、配药护士和输液护士完成,优化的流程,强化了责任,提高了服务效率。输液中心安装了空气净化器,实行按病种分区输液;配药使用了生物安全柜,全密闭式药物配制,有效控制了院感发生,综合满意度由原来的89%上升到98%。[结论]通过优化儿科门急诊输液中心的输液流程和管理,服务质量及服务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儿童门急诊输液流程,提升儿童门急诊的工作效率,为患儿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方法:借助信息化平台,取消患儿家属取药环节,打通儿童门急诊药房与静脉配置中心的链接,增加药师核对,从而实现儿童门急诊流程再造。调查改造前后各3年的患儿输液等候时间、患儿满意度、输液不良反应、药物投诉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改造后的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改造后患儿输液等候时间明显缩短,可达(29.84±3.95)min、患儿满意度从70%提高到85%(P0.01)、医护人员满意度高达95%、输液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5)、药物投诉减少到0起。结论:改造后的儿童门急诊输液流程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患儿用药安全,从而提升儿科护理质量和护患满意度,为构建和谐的儿科护患关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急诊输液流程,提高输液的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条码技术、无线网络技术、RFID技术,设计开发移动输液管理系统。结果:该系统改善了输液环境,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满足了护士的移动办公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该系统减少了急诊医疗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医院的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移动护理信息技术(PDA)规范门诊静脉输液系统流程的可行性。方法:梳理输液流程,依据《静脉输液技术规范》和临床需要研发输液模块,使移动护理信息输液平台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电子病历系统(EMR)共享,从医生开出输液医嘱、皮试、缴费结算、核对、药物配置、输注等环节规范门诊输液流程,实现安全输液管理信息化。结果:移动护理信息技术应用到输液流程中,使原有输液流程得到优化,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输液错误。结论:输液流程规范化,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障输液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规范门急诊输液室服务流程的管理。方法成立输液服务流程管理重塑小组,通过评估、实施、完善、评价的程序对门急诊输液的服务流程进行重塑。结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有效防范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有针对性地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了护理行为,保证了护理安全和病人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化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要不断转变其经营理念,适时优化工作模式,通过现代化管理措施,实现医院工作成果的提升。近年来,医院管理者越来越重视门急诊流程的管理工作,门急诊流程再造是当前医院管理的难点,同时也是提升门急诊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以及提升医院竞争力的重点,对提升患者满意度、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极具重要意义。作为医院的一个关键部门,门急诊要充分意识到日常管理工作的意义,从落实门急诊信息化管理措施、具备先进管理理念、优化完善门急诊服务流程、创新门急诊服务内容以及营造舒适就诊氛围等环节,不断优化医院门急诊管理模式,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门急诊手写病历采集器,为门急诊医生提供信息化手段。方法结合医院门急诊诊疗工作特点和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的现状,利用手写识别技术和XML技术,对门急诊EMR进行创新研究与设计。结果实现了一个高效方便的门急诊EMR系统。结论门急诊EMR系统优化了门急诊工作流程,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和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门急诊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简述该院研制开发门急诊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设计构想及主要功能模块。门急诊信息系统将优化病人就医流程,营造温馨就诊环境,提高医护工作效率,加强病历质量管理,促进医院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nRF905有源RFID芯片的无线呼叫系统,并在医院门诊输液系统中集成应用.方法:系统采用低功耗的nRF905有源RFID芯片,无线呼叫系统由1台呼叫接入网关和多台终端呼叫器构成,呼叫接入网关与每一台呼叫器之间以双向通信方式传递数据,并能够把相关的呼叫信号转发至上位机服务器中,供应用系统使用.结果:通过在医院移动门诊输液系统中的应用表明,该系统架构清晰,工作稳定可靠.结论:该无线呼叫系统明显改善了医院门诊输液环境,优化了输液呼叫流程控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董文清 《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1):53-54,74
目的:创建一个数字化、高标准、高质量的门诊输液护理服务新模式,提升医院的诊疗效率和综合竞争力。方法:将无线网络技术、条码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相结合对原门诊输液系统中心的工作流程进行改造。结果:系统实现了全程数字化,优化了门诊输液中心的工作流程,杜绝了医疗差错的发生,改善了输液中心的环境,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结论:系统成功实现了以信息流代替患者流,既方便患者就诊,又方便护士护理,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门急诊流程再造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门急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寻求适合“以病人为中心”和医院整体发展需求的门急诊流程和服务模式,制定合理、可行的持续质量监控标准和方法,是建设现代化和谐医院的必然要求。借鉴业务流程重组(BPR)这一先进管理思想,研究完善医院门急诊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医院门急诊流程控制,可以促进门急诊医疗质量的实时控制,提高医院门急诊医疗质量[1,2]。一、门急诊现状(一)门急诊流程的现状:门急诊流程是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全过程。流程的各个环节均会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秩序和医疗质量。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门急诊流程一直沿袭自然模式,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急诊输液流程的改造,解决传统流程存在的问题,提高急诊输液管理水平。方法从细节出发,对移动输液流程进行优化和改造。结果改造后的输液流程管理理念先进,信息技术领先,解决传统流程的诸多弊端。结论利用移动输液系统,提高急诊输液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我院门急诊信息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开发符合医院实际的门急诊信息系统。方法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实用开发工具,在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研制开发门急诊信息系统。结果研制开发了包括急诊医生工作站、急诊护士工作站、门急诊综合查询系统等20余个功能模块,基本满足了我院门急诊医疗、护理工作的需要。结论门急诊信息系统优化了门急诊工作流程.改善了门诊"三长一短"现象,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医疗护理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配置和利用医院资源,优化门急诊病人就医流程,我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了“先诊疗、后结算”付费模式,较好地缓解了群众“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输液监控管理系统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善传统静脉输液的监控管理方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静脉输液更科学,更安全。方法使用输液终端监控报警器和无线网络,通过输液监控管理系统的实施,改变原有的静脉输液的工作流程。结果输液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医疗单位服务质量。结论输液监控管理系统的实施提升现代化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黄名姬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690-2690
目的 加强门诊输液室的管理,避免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针对医院门诊输液室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重新规划了门诊输液室的工作流程,对环境卫生、布局、优化工作流程、医疗废物处置、消毒隔离、培训等实施干预措施,进行管理.结果 门诊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高,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加强管理,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门急诊自助服务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自助服务模式对缓解门急诊病人“看病难”的效果。方法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平台,设计开发门急诊自助服务应用系统。结栗实现了自助挂号、自助取单、自助划卡扣费、自助费用查询及服务质量自助评价等功能,消除了挂号、取单及缴费等需排队等待的环节。结论自助服务模式的实施,优化了病人就诊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三长一短”难题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院管理》2004,24(2):41-41
经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批准,定于2004年6月在山东烟台举办“中华医院门急诊管理论坛”,同时举办医院门急诊管理培训班,邀请有关医院管理和门急诊管理专家就当前关注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现就有关征文事项通知如下:1中华医院门急诊管理论坛征文主题(1)创新门急诊领导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做法与经验;(2)制订门急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基本思路与对策;(3)以人为本,改进与完善门急诊服务流程的实践经验;(4)新形势下更新门急诊服务理念,提升创新力与竞争力的新举措;(5)建设门急诊绿色医疗环境的做法与成效;(6)门急诊实施数字化管理的做…  相似文献   

19.
采用条形码技术、智能识别和无线移动技术的门诊输液管理系统对医院门急诊输液室进行流程改造和重组,充分将现有的HIS尽量延伸服务至每个窗口科室,优化了输液管理流程,实现了输液全流程监管,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提高了门诊输液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总结有效的处理措施.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某医院随机抽取的260例门急诊输液室患者做为研究组,分析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给予对症护理干预;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某医院随机抽取的门急诊输液室治疗的238例患者做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安全事件、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及专业技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及专业技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引起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给予对症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