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目的 随着生活行为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不同发展趋势.本研究拟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胃癌发病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为制订胃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2-201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常住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按1985年世界标准人口计算胃癌标化发病率(age-standardized rate,ASR),并应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线性回归分析率值的变化百分比(percent changes,PC)和年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2-2014年浦东新区新发胃癌13 795例,男8 740例,女5 055例,合计粗发病率为40.04/10万人年,其中男性粗发病率为50.75/10万人年,女性粗发病率为29.34/10万人年.男性世界标化发病率(29.70/10万人年)高于女性(13.92/10万人年),标化发病比例为2.13:1.男性胃癌世界标化发病率下降趋势明显;APC=-4.28%,Z=17.92,P<0.001,女性胃癌世界标化发病率下降趋势明显,APC=-4.22%,Z=7.91,P<0.001,合计标化发病率下降趋势明显,APC=-4.13%,Z=14.87,P<0.001.居民胃癌发病率从40岁开始随年龄增加上升趋势明显(PC=9.42%,Z=7.79,P<0.001),发病高峰位于80~84岁.结论 浦东新区胃癌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在胃癌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关注中老年男性居民的胃健康,争取胃病早诊早治,降低胃癌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2002—2013年鼻咽癌发病情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为鼻咽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常住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按1985年世界标准人口计算鼻咽癌标化发病率(age-standardized rate, ASR),应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分析率值的年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2—2013年浦东新区新发鼻咽癌1 254例,男女发病人数比为2.63:1,合计粗发病率为3.97/10万人年,世界标化发病率为2.29/10万人年,逐年下降的趋势明显(APC=-5.89%, Z=4.77, P<0.001);男性粗发病率为5.76/10万人年,世界标化发病率为3.36/10万人年,逐年下降的趋势明显(APC=-6.19%, Z=4.73, P<0.001);女性粗发病率为2.18/10万人年,世界标化发病率为1.25/10万人年,逐年下降的趋势明显(APC=-5.56%,Z=3.87, P=0.003); 居民鼻咽癌发病率在65~69岁时达到最高峰(11.52/10万人年);男性鼻咽癌发病率在70~74岁时达到最高峰(18.56/10万人年) ; 女性鼻咽癌发病率在60~64岁时达到最高峰(6.17/10万人年)。结论 浦东新区鼻咽癌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关部门应针对重点人群积极开展鼻咽癌病因学研究并应用早期诊断技术以进一步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雷林  周海滨  王月云 《中国肿瘤》2015,24(12):973-976
摘 要:[目的] 探讨2005~2014年深圳市宫颈癌的发病趋势,为制定和评价深圳市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深圳市肿瘤发病登记处收集的2005~2014年宫颈癌发病数据和相应年份的人口资料,计算宫颈癌发病粗率以及标准化人口年龄调整的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利用Joinpoint软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深圳市肿瘤登记处共登记宫颈癌5350例,粗发病率为12.22/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11.96/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为14.76/10万。从时间趋势上看,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粗发病率从2005年的8.03 /10万上升至2014年的14.97 /10万,APC为4.76%(Z=2.38,P<0.05);从不同户籍类型居民看,常住户籍居民粗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为-5.00%(Z=-2.19,P=0.06),常住非户籍人口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为9.55%(Z=4.19,P<0.01)。10年间深圳市女性宫颈癌平均发病年龄呈上升趋势;25岁以上女性中宫颈癌粗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55岁年龄组发病率达到高峰,为50.34/10万,随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宫颈癌仍然是深圳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需加强常住居民,尤其是常住非户籍居民的宫颈癌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2002-2011年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情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为CRC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2002-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常住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按世界标准人口标化率(age-standardized rate,ASR)计算CRC标化发病率,采用泊松近似法比较年龄和性别率值间的差异,并应用年均变化百分率(annual percent change,APC)计算其年均率值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浦东新区2002-2011年CRC新发10 779例,其中男5 749例,女5 030例;男性世界标化发病率(24.60/10万人年)高于女性(19.05/10万人年),标化发病比例为1.29∶1。男性CRC标化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APC=1.31%,P=0.021;女性CRC标化发病率有下降趋势,APC=-1.29%,P=0.018;男女合计标化发病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C=0.20%,P=0.235。居民≤35岁CRC发病率相对较低,>35岁粗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z=77.94,P<0.01。结论 CRC防控应关注重点人群,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讨CRC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从而降低CRC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胡文斌  张婷  史建国 《中国肿瘤》2014,23(10):810-814
[目的]分析昆山市2006~2012年肺癌发病趋势。[方法]2006~2012年肺癌新发病例来源于昆山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计算肺癌粗发病率、中国人口年龄标化发病率(中标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change percent,APC)。[结果]昆山市2006~2012肺癌新发病例共2738例;粗发病率为56.2/10万(男性82.1/10万,女性30.5/10万),中标率为33.1/10万(男性46.9/10万,女性18.3/10万)。男性肺癌中标率由2006年的48.1/10万变化到2012年的47.9/10万(APC=0.66%,t=0.61,P=0.5703)。女性中标率由2006年的15.3/10万上升到2012年的20.8/10万(APC=4.78%,t=2.84,P=0.0364)。[结论]昆山市肺癌男性发病率在高水平趋于稳定,而女性则持续上升,肺癌防治相关措施亟需开展。  相似文献   

6.
200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前列腺癌发病死亡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男性居民2002-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为前列腺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200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常住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按1985年世界标准人口和1982年中国标准人口计算前列腺癌标化率(age-standardized rate,ASR),包括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应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分析率值的年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2-2013年浦东新区新发前列腺癌3 235例,世界标化发病率为10.20/10万人年,中标率为7.01/10万人年,逐年上升趋势明显,APC=6.14%,z=9.49,P<0.001;45~59岁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APC=54.66%,z=2.73,P=0.02;>60岁上升趋势明显,APC=10.77%,z=3.79,P=0.003;>85岁达到最高峰(244.99/10万人年)。2002-2013年前列腺癌死亡1 570例,世界标化死亡率为4.66/10万人年,中标率为2.70/10万人年,逐年显著上升,APC=5.99%,z=4.42,P=0.001;40~69岁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APC=27.12%,z=11.28,P<0.001;>70岁上升趋势明显,APC=16.89%,z=5.19,P<0.001;>85岁达到最高峰(322.31/10万人年)。结论浦东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逐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前列腺癌病因学研究并应用早期诊断技术以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卵巢癌患者发病死亡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为制定卵巢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2-01-01-2013-12-31上海市浦东新区女性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按1985年世界女性标准人口和1982年中国女性标准人口计算卵巢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应用Joinpoint线性回归分析率值的变化百分比(percent changes,PC)和年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2-2013年卵巢癌新发病1 455例,占同期全区女性恶性肿瘤的2.84%.女性世界标化发病率为5.70/10万人年,中国标化率为4.83/10万人年.浦东新区卵巢癌发病率逐年下降趋势明显(APC=-3.19%,z=3.184,P=0.009),卵巢癌发病率在0~10岁(PC=51.89%,z=7.51,P<0.001)和10~54岁时(PC=6.98%,z=9.07,P<0.001)随年龄增加上升趋势明显,发病高峰位于55~59岁(17.36/10万人年).2002-2013年卵巢癌死亡患者762例,占同期全区女性恶性肿瘤的2.51%.女性世界标化死亡率为2.54/10万人年,中国标化率为1.94/10万人年.浦东新区卵巢癌死亡率趋势平稳(APC=0,z=-0.03,P=0.998),卵巢癌死亡率在0~45岁时随年龄增加上升趋势明显(PC=17.26%,z=8.78,P<0.001),45岁后随年龄增加死亡率升高,但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2.83%,z=1.29,P=0.21),死亡高峰位于80~85岁(17.46/10万人年).结论 浦东新区卵巢癌死亡趋势平稳,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卵巢癌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关注中老年女性居民的卵巢健康,争取早诊早治,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磁县食管癌高发区10年间上消化道癌发病情况,为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肿瘤登记规范,收集整理,评价上消化道癌发病情况,利用磁县登记处积累的2003—2012年登记资料,分析上消化道癌发病率的变化趋势。计算粗发病率、中国标化率和世界标化率的变化百分比,配合调整率的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值(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同时分析食管癌、贲门癌、远端胃癌发病构成年度变化。结果 2003—2012年磁县上消化道癌平均粗发病率为165.36/10万,年度发病率有下降趋势;食管癌平均粗发病率为108.05/10万,年度发病率有逐年下降趋势;贲门癌平均粗发病率为31.21/10万,逐年上升趋势;远端胃癌平均粗发病率为26.10/10万,男性是上升趋势,而女性则是下降趋势。结论 食管癌发病率下降明显,但仍是磁县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贲门癌发病率上升明显,提示上消化道癌防治重点是加强贲门癌及远端胃癌的综合防治研究,早诊早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分析2010~2014年台州市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台州市2010~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计算分地区(城市和农村)、性别以及年龄别发病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和Segi’s标准人口对粗发病率进行标化,趋势检验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2软件估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0~2014年台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9.97/10万,中标率为213.83/10万,世标率为209.62/10万。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同时地区间存在不平衡现象。2010~2014年台州市肿瘤标化发病率从188.75/10万上升到243.10/10万,呈上升趋势(APC=7.4%),其中甲状腺癌(APC=28.8%)、前列腺癌(APC=20.6%)、乳腺癌(APC=17.9%)、宫颈癌(APC=16.6%)上升最为明显。2010~2014年台州市恶性肿瘤发病,从年龄来看40岁起明显升高,80~岁组达到高峰;从性别来看,男性恶性肿瘤以肺癌、肝癌、胃癌为主,女性以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为主。[结论] 台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随年龄增长肿瘤发病率逐渐上升。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病是慢性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农村高龄男性应是恶性肿瘤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张炳旭  黄真  皮瑛 《中国肿瘤》2020,29(11):851-858
摘 要:[目的] 描述分析2007―2017年天津市大港地区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 提取2007―2017年天津市肿瘤登记系统和死因登记系统中户籍为大港地区的肿瘤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甲状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并根据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计算标化率。[结果] 2007―2017年,天津市大港地区全人群新发甲状腺癌1535例,粗发病率34.59/10万;其中男性386例,粗发病率16.88/10万;女性1149例,粗发病率53.42/10万。全人群甲状腺癌死亡27例,粗死亡率0.61/10万;其中男性14例,粗死亡率0.61/10万;女性13例,粗死亡率0.60/10万。2007―2014年,全人群甲状腺癌标化发病率APC为33.0%(P<0.05),男性标化发病率APC为41.9%(P<0.05),女性标化发病率APC为29.1%(P<0.05)。2014—2017年,全人群甲状腺癌标化发病率APC为-7.1%(P>0.05),男性标化发病率APC为-10.5%(P>0.05),女性标化发病率APC为-5.8%(P>0.05)。2007―2017年全人群甲状腺癌标化死亡率APC值为3.5%(P>0.05)。[结论] 2007―2014年天津市大港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迅速增长,2014―2017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出现了下降的新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2007―2017年甲状腺癌死亡率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应进一步探索甲状腺癌高发的原因,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强甲状腺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甲状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1980—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结直肠癌死亡水平及其所致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制订结直肠癌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死因登记信息系统采集1980—2018年金山区结直肠癌死亡病例,计算不同时期结直肠癌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组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年度变化百分比等指标。结果 1980—2018年,金山区结直肠癌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2.14%,P<0.001),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1.21%,P<0.001)。39年间,30~69岁组结直肠癌死亡率在男性无升降趋势(APC=-0.73%,P=0.070),女性呈下降趋势(APC=-1.80%,P<0.001),但女性在2000—2009年和2010—2018年期间未呈现明显升降趋势(APC=-3.36%、2.19%,P=0.266、0.465)。39年间,男性结直肠癌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APC=-1.71%,P<0.001),但在2000—2009年和2010—2018年期间无明显升降趋势(APC=-2.90%、-2.36%,P=0.150、0.286);同期,女性结直肠癌早死亡概率呈下降趋势(APC=-1.96%,P<0.001),同样在2000—2009年和2010—2018年期间无明显升降趋势(APC=-5.70%、0.19%,P=0.075、0.946)。结论 结直肠癌是对金山居民健康威胁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2000年以来,男性和女性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宜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和公共卫生政策来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和早死概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09—2015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居民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结直肠癌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与建议。方法 收集整理2009—2015年甘肃省11个肿瘤登记处结直肠癌的发病、死亡资料(ICD-10编码为C18-20),按年龄、性别、年份分别统计结直肠癌发病(死亡)率、中标发病(死亡)率、世标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累积率等,运用Joinpoint 4.7.0.0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09—2015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居民结直肠癌新发病例6 903例,发病粗率为18.24/10万,中标发病率为16.51/10万,世标发病率为18.97/10万;结直肠癌死亡病例1 940例,死亡率为11.12/10万,中标死亡率为9.57/10万,世标死亡率为11.81/10万;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20.49/10万和12.50/10万)均高于女性(15.87/10万和9.68/10万),城市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地区;2009—2015年甘肃省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PC=-8.9,t=-3.0,P<0.05;APC=-0.9,t=-0.3,P=0.8),发病率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率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肃省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应加大对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评估,实施早期筛查,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天津市河西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流行趋势,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8-2016年河西区户籍居民的肿瘤随访登记数据,计算发病率、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世界人口标化率、0~74岁累积率,并分析其时间趋势。结果:2008-2016年河西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370.17/10万,中标发病率为190.07/10万,世标发病率为184.09/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21.13%。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211.80/10万,中标死亡率为92.50/10万,世标死亡率为90.98/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10.32%。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第 1 位的是肺癌,发病率为 91.30/10 万,其次为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胃癌,前 10 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 76.65%;恶性肿瘤死亡率第 1 位的是肺癌,死亡率为 75.85/10 万,其次为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胰腺癌,前 10 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 81.34%。2008-2016年期间河西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呈平稳上升趋势,而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结论:2008-2016年天津市河西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肿瘤负担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厦门市居民结直肠癌死亡变化趋势,为厦门市结直肠癌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5年-2014年厦门市居民结直肠癌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等评价指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2005年-2014年,厦门市居民结直肠癌死亡率10.69/10万,年均上升9.35%,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40倍。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升高逐渐升高,死亡年龄中位数为70岁。男性(OR =1.67,95%CI:1.52~1.82)、生活在城市(OR =1.67,95%CI:1.50~1.85)和2010年-2014年时间段(OR =1.48,95%CI:1.35~1.63)、年龄越大(OR =1.52,95%CI:1.50~1.55)可能是结直肠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厦门市居民结直肠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应以城市、男性、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重视结直肠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庆市前列腺癌发病趋势变化及决定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2014年重庆市肿瘤登记点报告前列腺癌新发病例,统计分析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年度变化百分比,采用曲线估计指数分布回归模型进行趋势变化。采用差别分解法计算出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前列腺癌发病的贡献率。结果:重庆市前列腺癌发病率、中标率与世标率分别由2006年的2.32/10万、2.21/10万、2.73/10万上升至2014年的10.33/10万、5.59/10万、6.95/10万,APC 分别为20.20%、13.31%、12.86%,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截缩率由2006年的8.14/10万上升至21.03/10万,累积危险度由2006年的0.21%上升至0.55%,APC 分别为13.20%、14.57%(P <0.05)。前列腺癌发病率的上升受非人口因素与人口因素的协同作用,非人口因素的贡献率(59.87%)高于人口因素的贡献率(40.13%)。结论:重庆市前列腺癌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发病率上升受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的协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2009—2015年甲状腺癌发病与死亡的流行状况。方法 审核整理2009—2015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甲状腺癌发病(死亡)例数、发病(死亡)率、构成比、中标率、世标率等,分析年龄别发病、死亡情况,并通过Joint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 甘肃省2009—2015年肿瘤登记地区甲状腺癌报告发病1 087例,发病率为2.87/10万,中标率为2.51/10万;死亡率为0.86/10万,中标率0.80/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的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009—2015年甲状腺癌中标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APC=10.6%,t=2.4,P=0.10;APC=7.0%,t=1.3,P=0.30),趋势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9—2015年甘肃省甲状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较高水平,城市50岁以上女性是甲状腺癌防控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江苏省盐城市消化道肿瘤流行特征,评价近年来消化道肿瘤防控效果,为进一步制定消化道肿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8年12月盐城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及人口资料,应用WHO推荐方法计算消化道肿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s,APC)等指标。结果 2008—2018年盐城市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粗死亡率分别为19.00/10万、18.10/10万和4.22/10万,占癌症总死亡的41.32%。食管癌粗死亡率、标化率和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1.49%、-4.97%和-6.39%,P<0.01);胃癌粗死亡率、标化率和早死概率也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2.47%、-5.64%、-6.11%,P<0.01);结直肠癌粗死亡率有上升趋势(APC=6.18%,P<0.01),男性标化率和早死概率有上升趋势(APC分别为4.08%、5.02%,P<0.01),女性标化率和早死概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8—2018年盐城市消化道肿瘤死亡率较高,胃癌、食管癌死亡呈下降趋势,男性结直肠癌有明显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早诊早治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9—2015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发病与死亡现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收集甘肃省10个肿瘤登记点上报的2009—2015年宫颈癌数据,计算发病粗率、死亡粗率、中标率及世标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运用Joinpoint 4.7.0.0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09—2015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新发病例数3 454例,发病粗率为18.75/10万,中标发病率为15.81/10万,世标发病率为15.95/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18.86/10万)高于农村地区(18.34/10万);死亡病例数2 107例,死亡粗率为11.44/10万,中标死亡率为10.67/10万,世标死亡率为10.81/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11.51/10万)高于农村地区(11.18/10万);2009—2015年宫颈癌年龄别发病率及年龄别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发病率在5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52.64/10万),死亡率在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47.29/10万);2009—2015年甘肃省宫颈癌发病粗率及死亡粗率呈下降趋势(APC=-0.9,P=0.9;APC=-4.3,P=0.5),趋势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经年龄标化后,宫颈癌中标发病率及中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5.3,P=0.2;APC=-12.9,P=0.1),趋势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肃省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虽有下降趋势,但仍对中老年女性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应积极开展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对宫颈癌的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2009—2015年子宫体癌发病和死亡流行状况及变化趋势,为甘肃省子宫体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审核整理2009—2015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子宫体癌发病(死亡)率、构成比、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等,分析年龄别发病及死亡情况,并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 2009—2015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子宫体癌发病率为23.57/10万,中标率为19.86/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23.18/10万,中标率19.27/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26.00/10万,中标率23.15/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市地区;甘肃省2009—2015年肿瘤登记地区子宫体癌死亡率为14.61/10万,中标率12.14/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12.33/10万,中标率10.20/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12.08/10万,中标率10.97/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年龄别发病率在0~20岁处于较低水平,35-岁年龄组迅速升高,6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82.26/10万);年龄别死亡率0~30岁处于较低水平,35-岁年龄组逐步升高,6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7.81/10万);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2009—2015年子宫体癌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APC=-4.9%,P=0.6),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PC=-1.1%,P=0.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9—2015年甘肃省子宫体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城市地区60岁以上女性是子宫体癌防控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