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布鲁菌病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误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布鲁菌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以右踝关节疼痛、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初诊考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经抗感染、镇痛治疗效果不明显,追溯病史了解患者近期有病畜接触史,布鲁杆菌试管凝集试验效价1∶400,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明确诊断为布鲁菌病,予利福平、多西环素治疗,痊愈。结论对间断低热、外周单关节炎患者需注意排除布鲁菌病的可能,注意详细询问牛、羊等病畜接触史,疑诊者应及时行布鲁杆菌血清学检查以确诊。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 分析布鲁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以提高对布鲁菌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我院感染科收治的9例布鲁菌病,并作文献复习.结果 9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多汗、乏力,其中5例患者除上述症状外分别伴有脑膜炎、关节痛、尿路感染、睾丸炎和游走性肌痛表现.血培养阳性5例,血清抗体阳性9例.9例患者经内科积极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者应结合流行病学特点考虑布鲁菌病可能,血培养和血清抗体检测是有效的诊断手段.多西环素联合链霉素、庆大霉素或利福平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例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并以"brucella an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 相似文献
7.
8.
9.
患者,男,28岁,因反复左背部疼痛3个月于2011年10月10日入院,1个月前发现左背部疼痛,门诊行CT检查示:左肺下叶后外基底段胸膜下软组织密度影待查,感染性病变?门诊给予抗生素治疗后1个月后,疼痛效果未见缓解,复查CT示:左下肺见大小约1.4 cm×3.4 cm的丘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为48 Hu,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肿块大小未见明显变化,收入我科.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痰培养(一),结核抗体(一),骨扫描、脑磁共振未见明显异常,诊断考虑:左肺下叶肿块:肺癌可能性大,于2011年10月15日行胸腔镜下左肺肿块楔形切除术,术中见左肺下叶肿块不规则,3.5 cm×3cm×2.5cm,切开为灰白色肿块,边界不清.镜下表现:慢性肉芽肿性炎,肉芽肿内外有大量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结内为类上皮细胞结节胶原纤维增生并部分钙化,部分多核巨细胞内可见空泡状的芽胞,病理诊断为:(左肺下叶)慢性肉芽肿性炎,符合肺组织胞浆菌病.术后患者无特殊,给予抗真菌治疗两周.3个月及半年复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上腺包虫病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误诊的肾上腺包虫病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体检发现左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以肾上腺囊肿收入院。有高血压病史。行泌尿系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左侧肾上腺囊性占位性病变,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肾上腺包虫病。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以肾上腺包虫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搜索1980—2014年相关文献,命中相关病例9例,其中误诊6例(66.7%),误诊为肾上腺单纯性囊肿3例,肝囊肿2例,肾上腺腺瘤1例,9例均行肾上腺肿物切除术。结论肾上腺包虫病较少见,在包虫病高发地区接诊肾上腺囊性占位病变患者需考虑到包虫病的可能,及时行相关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溴敌隆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治要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溴敌隆中毒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口腔黏膜出血5 d,血尿及腰腹部疼痛3 d入院。外院考虑泌尿系出血相关疾病,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后查凝血功能异常,考虑患者病情危重,转至我院。入我院后经反复详细追问病史,得知饮食不洁史,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关医技检查结果,并送血液标本进行毒物检测,最终确诊溴敌隆中毒,予维生素K1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溴敌隆中毒患者若无明确溴敌隆接触史,诊断困难,易误诊。临床遇及类似本文患者时应详细追问病史、发散诊断思维,可予维生素K1诊断性治疗,血液标本毒物检测可确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linically 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 CAD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对初诊时误诊的2例CADM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以肺部症状为主要表现,且病情进展迅速,病程中曾出现皮肤损害,均未受到重视,于外院首诊分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间质病变、肺部感染。入院后行肌炎抗体谱检查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明确诊断CADM合并肺间质病变,予糖皮质激素、巴利昔单抗或联合他克莫司治疗,但病情未控制,均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肺间质病变是影响炎性肌病预后的主要因素,尤其是CADM合并肺间质病变更为凶险。患者以肺部症状首发,缺乏肌炎表现是导致CADM误诊的主要原因,当临床遇及急性进展性肺间质病变、抗感染治疗无效患者时,应及时行肌炎抗体谱筛查,以减少本病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3.
围产期李斯忒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斯忒菌病(Iisteriosis,LD)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忒菌(Iisteriamonocytogenes,LM)所致的人和动物共患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LD的发病率呈增多趋势。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例围产期败血症、肝功能衰竭、脑膜脑炎型李斯忒菌病例结合有关文献复习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25岁 ,从事个体餐饮职业。因停经32周 ,发热3d ,腹痛2h,相继娩出两死胎后0.5h于2001年6月4日晚8时入院。曾于当地医院用过鱼腥草静脉滴注。查体 :T39.6℃ ,BP18/10kpa。神清 ,合作 ,皮… 相似文献
14.
《临床误诊误治》2016,(2)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诊治方法、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提高临床医生对AIP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延误诊治4年的AIP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发现胰腺肿物4年,间断上腹痛2年,再发2 d入院。4年前患者健康体检时行超声检查发现胰腺肿物,住院经CT及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等考虑胰腺肿瘤,未予治疗。2年前突发右上腹疼痛入院,经Ig G4及影像学等检查,考虑不除外AIP,建议试验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患者拒绝。此次入院后经Ig G4、超声及MRI检查考虑AIP,充分与患者沟通后给予甲泼尼龙试验性治疗1个月,复查胰腺增强CT提示胰腺占位缩小,确诊AIP,出院。出院后随访9个月,无复发。结论 AI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临床少见,易误诊。提高对其认识、发散诊断思维及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可减少其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5.
《临床误诊误治》2016,(12)
目的探讨软组织结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软组织结核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本例因右上肢多关节肿痛伴多发皮下肿物反复发作2年余就诊。查血红细胞沉降率31.0 mm/h,尿酸488.9μmol/L,结核杆菌γ-干扰素释放试验39.6 pg/ml。体表肿物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右侧手背及腕关节皮下多发囊性及混合性回声区。右腕关节MRI平扫+增强扫描示:右腕关节及掌指骨软组织信号异常。遂行肿物切除,术后病理报告符合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性病变,确诊为软组织结核性肉芽肿,予抗结核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后因血肌酐明显升高,停用抗结核药。随访5个月,关节肿痛及皮下肿物未复发。结论软组织结核性肉芽肿临床少见,及时行结核杆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局部组织病理检查,可有效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6.
《临床误诊误治》2016,(2)
目的分析总结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曾误诊的BO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呼吸困难伴间断低热6个月就诊。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予相应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入我院后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肺功能、胸部高分辨率CT、抗核抗体谱等检查确诊为BO,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噻托溴铵、阿奇霉素、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及雷公藤多苷等药物治疗及吸氧、肺康复治疗,治疗2个月后患者活动耐力较前提高,憋气较前有所减轻,但复查肺功能无改善。结论 BO成人发病罕见,易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对BO的认识,临床遇及以呼吸困难就诊的患者,需考虑到BO的可能,要详细询问病史,及早进行相关检查,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7.
《临床误诊误治》2016,(11)
目的探讨胃癌皮肤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要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误诊为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胃癌皮肤转移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胃癌根治术后1年余,发现颈部包块7个月,头颈部及躯干皮肤多处见皮下包块5个月入院。7个月前患者曾因颈部包块于外院就诊,包块切除后病理检查诊断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未行其他治疗出院。5个月前患者头颈部及躯干皮肤多处见皮下包块,来我院就诊,病理科医师对外院颈部切除标本会诊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病理诊断:皮肤真皮层内见转移性低分化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综合病史及病理诊断考虑胃癌皮肤转移。建议行化学治疗,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治疗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患者死亡。结论胃癌皮肤转移临床较为少见,易误诊。加强对胃癌皮肤转移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了解,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临床误诊误治》2016,(2)
目的探讨肺吸虫病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误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吸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因间断发热、咳嗽20余天,呼吸急促1d入院。曾在当地医院按支原体肺炎,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治疗20余天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2d再次出现发热、咳嗽,遂转入我院。查血白细胞、嗜酸粒细胞明显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胸部CT检查示双肺感染并右侧胸腔积液、心包腔少量积液、肝顶部低密度影,详细追问病史获知患儿发病前有进食溪蟹史,进一步查肺吸虫抗体IgM、IgG均阳性,确诊为肺吸虫病。予吡喹酮治疗,患儿症状逐渐缓解,共治疗20d出院。出院2个月后复查胸部CT病变基本吸收。结论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遇及疑似患者时应全面、详细问诊,同时不能忽视对异常检查结果的全面、综合分析,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Degos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分析误诊的原因。方法:报告2例Degos病,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临床上皮肤病变合并系统损害的患者要考虑Degos病。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