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湖北省血防专业机构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效果与现况,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建立、完善诊断质控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座实验室按照自查、现场操作考核、实验室现场考核的程序进行考评,并对各项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实验室检测人员平均为(7.00±1.58)人,其中市级血防机构实验室高级职称平均人数多于县级(t=5.563,P0.05);平均房屋(3.20±1.64)间,平均面积(117.00±88.29)m2。现场操作考核总分平均(96.40±4.49)分;实验室现场考核总分平均(106.60±6.15)分,其中环境与设施条件、质量体系文件管理与实施分别为实验室现场考核得分最高项(19.60±0.55分)与最低项(15.70±2.39分)(F=2.869,P0.05)。结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各地应继续加强检测人才梯队建设,强化检测水平的维持和提升,重视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的 评价湖北省17个市级血防机构血吸虫病研究文献产出水平。 方法 方法 以中国知网、 维普、 万方数据为数 据源, 检索2008-2012年湖北省市级血防机构发表的血吸虫病研究相关文献, 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 采用NoteExpress 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内容分析。 结果 结果 共168篇文献纳入分析。荆州市、 武汉市血防机构的文献发表量 最高。文献主要发表在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和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文献综合影响指数较高的3个市依次为荆 州、 武汉和潜江。荆州市的文献内容范围较广泛, 武汉市文献内容则主要集中于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病例报告、 钉螺控制等方面。 结论 结论 各地血吸虫病研究内容广泛, 荆州市的血防科研能力尤为突出, 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应积极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了解湖北省不同血吸虫病流行程度地区初中学生血防知识状况。方法 方法 在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 疫情控制地区, 随机整群抽取初中学生进行血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结果 调查3 204名中学生, 血防知识知晓率为65.1%~ 90.3%。疫情控制地区初中学生的各项知识知晓率均高于传播控制地区 (P均<0.05)。学生血防知识主要来源为老师、 家 人、 医务人员。结论 结论 学生血防健康教育应针对不同流行程度采取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分析三峡工程运行后, 湖北省长江水文情势变化及其对沿江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 方法 收集 2002-2012年湖北省典型水文站水情资料, 以及沿江地区血吸虫病病情和螺情资料, 分析三峡工程运行后血吸虫病疫情 变化趋势。结果 结果 三峡工程运行后, 长江湖北段1-3月水位较建坝前稍有上升, 春季 (5月) 和汛期 (8月) 平均水位均较建 坝前 (2002年) 降低, 且汛期退水时间提前。三峡工程运行以来, 湖北省沿江地区血吸虫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2012 年, 居民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和耕牛感染率分别较建坝前 (2002年) 下降了2.97%和92.64%, 血吸虫病病人数和病牛数分别 较建坝前 (2002年) 下降了48.35%和94.48%。结论 结论 三峡工程运行后, 湖北省沿江地区血吸虫病疫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 势,但仍需要持续开展长期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血防专业机构在职人员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了解安徽省血防专业机构在职人员现况。方法以调查表方式,调查与分析2004年全省血防专业机构在职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工作部门、职称等状况,并与1994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全省血防在职人员2066名,比1994年减少了616人;人员结构不尽合理,整体人员素质偏低;未控制县的血防人员承担着繁重的血防任务,传播控制与传播阻断地区的血防人员承担血防任务较轻。结论未控制县应保留血防专业机构,有利于血防工作的开展;部分传播阻断地区的血防机构可以纳入疾病控制中心,有利于整合资源;应采取措施稳定血防队伍,并有计划有组织对血防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安徽省血防专业机构人员及基本建设现状,为加强血防机构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表,调查全省血防业务机构人员及基本建设情况,建立数据库,分析血防专业机构人员年龄、学历、职称以及血防机构基本建设等现状.结果 全省血防专业机构人员数量呈下降趋势,人员缺编现象较为普遍.全省血防专业人员平均年龄为43.6岁,30岁以下人员仅占10.09%.基层血防专业机构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县级血防专业机构无学历和中专学历人员占在职人数的64.58%.技术职称构成不合理,高、中、初级职称比例失调,市级和县级血防人员高级职称人员严重缺乏.血防业务机构基本设施陈旧、落后,办公用房面积不足.结论 安徽省血防专业机构能力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使之适应当前血防工作发展的需要,促进血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了解芜湖市血防专业机构人员及基本建设现状,为改革和加强血防机构能力建设提供依据。 方法  设计调查表、建立数据库,调查分析全市血防专业机构人员及基本建设现状。 结果  芜湖市各血防专业机构人员数量呈下降趋势,人员缺编现象较普遍。全市血防专业人员平均年龄为42.7岁,30岁以下人员仅占14.73%。基层血防专业机构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县级血防专业机构无学历和中专学历人员占在职人数的55.07%。技术职称构成不合理,高、中、初级职称比例失调,市级和县级血防人员高级职称人员严重缺乏。血防业务机构基本设施陈旧、落后,办公用房面积不足。 结论  芜湖市血防专业机构能力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使之适应当前血防工作的发展,更好的为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的宏伟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目的 建立适应于血吸虫病低流行度情形下疾病监测需求的有效实验室检测体系。方法 方法 自2012年以来, 湖 北省江陵县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所按照国家血吸虫病诊断参比中心相关要求建立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结果 结果 江陵 县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已初步建成, 并已实现良好的运转。结论 结论 江陵县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的建立将为新 形势下的血吸虫病防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了解湖北省基层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 (血防机构) 人力资源状况, 为制定机构能力建设标准提供依 据。方法 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对2004年体制改革以来湖北省血防机构人员结构层次、 人力技术结构特征 和职工相关待遇落实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结果 湖北省血防机构人员中, < 30、 30 ~ 45岁和> 45岁年龄段的构成比分别 为6.81%、 64.00%和29.19%, 平均年龄为43.1岁; 学历构成中61.35%的人员分布在中专或高中层面; 市、 县两级卫生技术 人员的职称结构比例分别为1.4∶5.6∶3.0和0.5∶6.1∶3.4; 乡镇血防机构年人均发放金额为1.42万元, 福利兑现率为 63.76%。结论 结论 湖北省血防机构人力结构不合理, 技术力量较薄弱, 年龄构成偏大, 工作报酬低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湖北省急性血吸虫病发生与变化情况,为科学防治急性血吸虫感染提供对策。方法收集2004、2005年全省急性血吸虫病个案调查卡与暴发疫情调查处置报告,按性别、年龄、职业、感染与发病时间、感染方式等指标分别输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全省共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160例,发病以中小学生和农民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1. 87%和42. so%,接触疫水方式以嬉水游泳感染和农业生产感染为主,感染高峰在6、7月,发病高峰在8月。全年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暴发疫情4起,急性血吸虫病55例。2005年全省共报告急性血吸虫感染157例,发病以农民和中小学生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5. 86%和38. 85%,接触疫水方式以嬉水游泳感染和农业生产感染为主,感染高峰在6月,发病高峰在7月。全年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5起,急性血吸虫瘸44例。结论学生和农民是急性血吸虫感染的主要人群,应针对他们进行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教育,减少疫水接触,同时加强传染源控制与管理,控制和减少急性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目的 调查分析湖北省血吸虫病预防控制 (血防) 机构管理现状, 探讨适合县、 乡两级血防机构的能力建设标 准。 方法 方法 以县、 乡两级血防机构为研究对象,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对2004年体制改革以来的机构设置、 人 员编制和职能履行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湖北省63个流行区县 (市、 区) 中, 血防机构为独立机构的占41.27% (26/63), 归并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占38.10% (24/63), 未设机构的占20.63% (13/63); 518个流行乡 (镇) 的机构配置覆盖率为 57.72% (299/518); 人员编制总数为1 932人, 实际在职在岗的有1 586人, 空编率为17.91%; 6项职能工作的平均开展率 为91.48%~71.19%, 其中参与辖区血防综合治理项目与效果评估仅为19.23%。 结论 结论 现有体制下的血防功能管理模 式需要制定严谨的行业标准, 以约束、 指导不同历史时期机构规范管理与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摘要】 本文通报了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截至2014年底,全省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24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39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全省共有流行村5 450个,流行村总人口996.26万人;2014年全省推算血吸虫病人数34 455人,比2013年减少34.58%;查出粪检阳性病人4 509人,比2013年减少54.99%;未发生当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例;全省疫区耕牛存栏数73 392头,未发现粪检阳性病牛;全省现有钉螺面积76 165.12hm2,比2013年减少320.58hm2;未查出感染性钉螺环境及新发现钉螺环境。疫情数据分析显示,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但要达到《湖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规划(2014-2018年)》目标仍有很大压力,应继续加强防治和监测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掌握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 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2013年在全省13个市的63 个血吸虫病流行县 (市、 区) 共设立207个疫情监测村, 开展人、 畜病情和钉螺分布监测调查。 结果 结果 监测村居民感染率 为0~1.00%, 平均感染率为0.35%; 农民、 渔民感染率分别为0.44%、 0.42%。耕牛平均感染率为0.15%。活螺平均密度为 0.30只/0.1 m2 , 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 结论 2013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稳定; 但应继续做好传染源监测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008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方法收集并分析全省防治工作、监测点和达标验收专项调查数据。结果2008年全省63个流行县(市、区)中,21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9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3个达到疫情控制标准。三、四、五类流行村分别占全省流行村的52.10%、27.80%和20.09%。居民和耕牛感染率分别为1.70%和2.20%,分别较2007年下降了27.04%和34.33%。有螺面积为77 363 hm^2,较2007年减少了315.70 hm^2。74个省级监测点居民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32%和1.85%,较2007年下降了32.99%和68.38%;查出有螺面积2 833.98hm^2,感染螺面积215.35 hm^2,活螺密度为0.37只/0.1 m^2,感染螺密度为0.000 3只/0.1 m^2,钉螺感染率为0.08%,与2007年相比,有螺面积下降了3.81%,感染螺面积上升了4.52%,活螺密度、感染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了21.28%、40.00%和27.30%。疫情达标考核验收结果表明全省15个疫情未控制县(市、区)均达疫情控制标准。结论2008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大幅下降,但流行态势依然严峻,应继续采取整合资源的防治策略,落实整体推进的防治措施,加强控制力度,以确保防治成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的主要经验、分析了消除血吸虫病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相关建议,以期对加快湖区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进程、推动《“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目标的实现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目的 了解湖北省 “整县推进, 综合治理”、“部省联动”、“以机代牛” 血防模式 (湖北模式) 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 方法 方法 收集湖北省2008-2012年血吸虫病防治数据, 以年度人畜感染率、 急性感染和突发疫情、 感染性钉螺等指标建立数 据库,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评价全省5年血吸虫病疫情的变化情况。结果 结果 2012年与2008年相比, 以村为单 位人、 畜感染率分别下降了64.91%、 88.63%, 感染性钉螺面积从5 423.85 hm2 下降为0, 无急性感染病人和突发疫情发生。 结论 结论 湖北模式控制血吸虫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目的 分析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资料, 掌握全省血吸虫病流行态势。方法 方法 根据 《湖北省血吸虫 病监测方案》(2009年版) 的要求, 在全省13个市的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 (市、 区) 共设立207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点, 开展 人畜血吸虫病病情和螺情监测, 并对监测点内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结果 2014年湖北省207个血吸虫病监 测点中, 27个监测点无血检阳性病例, 129个监测点无粪检阳性病例。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0.17%, 耕牛感染率为0, 活 螺平均密度为0.339 3只/0.1 m2 , 有螺框出现率为10.12%, 钉螺感染率为0。不同流行类型中, 垸内型地区居民血吸虫感 染率最高, 为0.22%; 不同年龄组人群中, 50~岁年龄组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最高, 为0.3%; 不同职业居民中, 农民和渔民 血吸虫感染率较高, 分别为0.21%和0.67%。2014年全部监测点内均未发现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病例, 未发生急性血吸 虫感染。 结论 结论 湖北血吸虫病疫情大幅下降, 全省血吸虫病各项疫情指标均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2010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方法按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207个流行村作为监测点,开展人畜查病和钉螺调查。结果 207个监测点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1.01%,耕牛感染率为1.14%,活螺平均密度为0.50只/0.1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04只/0.1m2,钉螺感染率为0.08%。结论与2009年相比,2010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出现了明显下降,但疫情仍不稳定且容易反复,需进一步加大传染源控制力度,加强耕牛管理以及查灭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