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大腹壁切口疝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2%~11%[1]。欧洲疝学会将其定义为:在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中可看到或可触及的原切口下的腹壁缺损,可伴有或不伴有腹壁包块[2]。切口疝的修补手术复杂,尤其是修补疝环最大距离≥10cm的巨大切口疝是一项较困难的手术[3],而且围手术期处理不当,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甚至造成病人死亡。近年来,随着手术操作技术的日臻完善,高科技补片材料的应用,以及围手术期支持治疗,病人的治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着重从巨大切口疝围手术期的处理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腹壁切口疝是腹部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10%~15%[1]。随着微创技术的兴起,腹腔镜切口疝修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腹腔镜与开放式修补术相比,复发率没有明显区别,而在住院时间、恢复活动时间和创伤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并且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术后感染率低于开放式手术[3]。我科开展6例腹腔镜较大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巨大腹壁切口疝的现代外科治疗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修补是很困难的手术 ,在一些特殊的病例中 ,由于患者的全身情况严重恶化使得切口疝无法修补 ,如年老、病态性肥胖及呼吸功能严重紊乱的患者。近年来 ,随着生物材料在疝和腹壁外科的广泛应用 ,对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治疗已取得了明显进展。1 定义巨大切口疝的定义通常是根据疝环直径的大小来确定。目前国内外对巨大切口疝的定义不完全一致 ,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的切口疝分类法 (2 0 0 1年草案 )中将疝环直径>5cm的疝定为巨大切口疝[1 ] ,Flament等[2 ] 将疝环直径 >1 0cm的疝定为巨大切口疝 ,Schump…  相似文献   

4.
<正>腹壁切口疝是经原腹壁手术切口突出于腹壁潜在间隙或薄弱区而形成的,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是诸多引起切口疝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1]。从传统疝修补到补片置入的无张力疝修补再到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腹壁切口疝的首选治疗方式。2007年1月至2014  相似文献   

5.
<正>腹内脏器经自发产生的腹壁缺损突出于体表者为腹壁疝,常见有脐疝、白线疝、腰疝和半月线疝等[1]。腹内脏器通过手术切口所致的腹壁缺损突出于体表者为切口疝,切口疝可以单发或多发,可发生于腹壁任何部位,形态和大小不一[1]。腹壁疝手术是普外科常见手术,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每年住院完成的腹壁疝修补术在增加,从2001年12.65万例到2006年15.42万例。2006年美国住院和门诊  相似文献   

6.
<正>腹壁切口疝是外科常见疾病,在美国患者已超过40万[1]。在我国,近年随着老年手术患者的增加,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亦明显上升[2]。切口疝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腹壁切口疝一旦形成,均应手术治疗[3]。腹腔镜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是较新的治疗方法,在无张力的基础上体现了腹腔镜手术的优点。1临床资料本组68例患者中男38例,女30例;58~99岁,平均(69  相似文献   

7.
腹壁缺损可由创伤或腹壁肿瘤切除造成的原发性大面积腹壁缺失,也可由手术切口或肠造口造成疝,以及疝修补失败、合成材料修补术后感染、复发等继发形成[1,2],其发生率约为2%~11%[3]。如缺损大(巨大切口疝:疝环最大距离≥10cm),可用自体组织移植或人工合成材料修补,目前临床上广  相似文献   

8.
腹壁巨大切口疝术前评估及准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双  杨斌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2):1017-1019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2%~11%,若切口感染疝的发生率可增加至23%[1]。目前,美国1年的切口疝修补手术为20万例左右[2],年龄>65岁的老年病人尤为突出,约占39%[3]。近年来,随着人工合  相似文献   

9.
<正>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常见的远期并发症。目前被广泛采纳的切口疝广义定义为:腹部手术由于腹壁切口的筋膜和/或肌层未能完全愈合导致的腹壁局部薄弱或缺损,在腹内压的作用下,常伴有腹部内容物或腹膜前脂肪经局部缺损或薄弱向腹外突出[1-4],其疝囊可有完整的或不完整的腹膜上皮。结合广义定义仔细检查,几乎疝能在术后12个月内被发现,1年后才被发现的疝多为小切口疝,并且可能由于多种相关因素而在1年内随访时被遗漏[5-6]。有学者认为切口疝  相似文献   

10.
正腹部再次手术的原因中,腹壁切口疝一直位居前列,近期Strik等~([1])分析一组择期腹部再手术病例中,18%为切口疝。剖腹手术后腹壁切口疝发生率各家报道差异很大,最新一篇荟萃分析显示腹壁中线切口疝2年发生率为12.8%[2]。目前,外科手术仍然是腹壁切口疝唯一、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腹壁疝修补术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缝合关闭肌筋膜层缺损以恢复重建腹壁结构的完整。除了较小的腹壁切口疝,通常疝修补术中这个重建过程多少都会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文献及教科书中对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方法的介绍多是以腹中部切口疝为例进行描述,很少有水腹壁边缘切口疝补片修补方法进行系统介绍[1],而这些部位切口疝则难于遵循腹中部切口疝的修补原则,处理上有时较为棘手,以下就这类切口疝手术要点及体会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2.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疝修补手术的难度、并发症和复发率都较高[1-2]。我科对4例腹壁切口疝患者采用复合型补片行腹腔内无张力修补术。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壁切口疝是腹内组织或器官经由手术切口的潜在间隙或薄弱区域突出于体表所形成的腹壁包块.因外科手术造成的医源性疝,发生率报告不一,一般为3%~29%之间[1-2],切口感染时可达23%[3],手术修补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切口疝的治疗在外科领域目前仍然是较为困难、并有较大争议的问题.直接修补的手术失败率可高达30%~50%[4],自1993年LeBlanc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切口疝治疗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5].现结合我们经验及有关文献,就腹腔镜治疗切口疝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是具有挑战性的手术,病人既往经过1次或多次腹部手术、并存影响组织愈合的疾病以及腹膜腔内的严重粘连都是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发生局部感染的不利因素[1]。由于手术多需要置入补片,感染一旦发生将非常严重,意味着手术修补切口疝失败,而且由于补片作为异物存在,感染的处理也十分困难,严重的感染甚至会危及病人生命。1感染发生的原因感染发生的原因有多方面,有病人自身的因素,如老年、肥胖、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免疫力低下、贫  相似文献   

15.
巨大腹壁切口疝围手术期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部手术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2%~11%[1] .切口疝是腹内脏器经手术切口所致缺损而突出于体表所形成的疝.欧洲疝学会将其定义为:在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中可看到或可触及的原切口下的腹壁缺损,可伴或不伴腹壁包块[2].切口疝的修补手术复杂,尤其是对于疝环最大距离≥10cm的巨大切口疝的修补是一项较困难的手术[3].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围手术期时间跨度长,病情变化各异,有时候甚至病情变化突然,处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围手术期处理应该是从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高度着手,警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而非简单的皮肤切口、引流管的外科处理.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腹部外科手术量的增长,腹壁切口疝病人的数量也日益增加。2014年,Itatsu等~([1])报道,腹部手术后2年腹壁切口疝的发病率达10.3%。因此切口疝修补术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肥胖、高龄、糖尿病、激素应用、肺部疾病以及手术部位并发症等因素均有可能促进腹部手术后切口疝的发生。切口疝补片修补术可根据补片在腹壁重建时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ventral and incisional hernia repair,LVHR)广泛应用,疝外科专家一直在讨论并关注如何规范LVHR以减少并发症和改进手术效果。鉴于此,在国际腔镜疝学会(International Endohernia Society,IEHS)的组织下,完成了国际上首个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指南[1-4]。本文将对此指南的制定过程及其中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医源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3%~29%[1]。切口疝不能自愈,均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单纯缝合修补和无张力修补两种,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这两种术式均能在腹腔镜下完成。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ventral/incisional hernia repair,LVHR)最早报道于1993年。本文就目前开展的现状以及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来说,人工合成网片的使用是一场革命。但是,其对于切口疝的治疗效果却不令人满意[1]。切口疝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和术后并发症多的特点。在美国每年进行大约200万例剖腹手术,其中2%~11%的患者在术后2年内发生切口疝,每年实施约10万例切口疝修补术[2]。由于远期疗效较差,很多外科医师不愿意进行切口疝修补手术。没有使用补片的切口疝术后有30%~60%复发[3-9],使用补片的切口疝修补术后复发率降到6%~10%[9-10]。尽管手术方法和修补材料不断完善,切口疝修补术后仍存在很高的复发率、感染伤口裂开、肠梗阻、腹腔筋膜  相似文献   

20.
腹壁切口疝的微创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腹壁切口疝是开腹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1]。外科手术是治愈的唯一手段。应用人工合成修补材料是外科治疗切口疝新的里程碑,相对于组织修补术、补片修补术有较大的优势,如复发率下降、巨大切口疝得到治疗等。199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