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胆道双支架植入联合胆道外引流治疗高位恶性胆道梗阻(malignant high biliary obstruction,MHBO)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MHBO患者96例,胆道双支架植入联合胆道外引流77例、胆道单支架植入并对侧引流11例、单纯胆道外引流8例;观察术后近、远期疗效。结果 胆道双支架植入联合胆道外引流77例,成功率为80.21%。96例MHBO患者术前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术后第7、1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1天胆道双支架植入患者总胆红素下降率(92.56%)明显高于胆道单支架植入并对侧引流和单纯胆道外引流患者(6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7例胆道双支架植入患者3、6、9、12、15、18、21月生存率分别为98.70%、88.31%、76.62%、46.75%、18.18%、2.6%、1.3%。结论 胆道双支架植入联合胆道外引流治疗MHBO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够迅速退黄并恢复肝功能,为肿瘤的进一步治疗赢取了时间,而且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方式对术后近远期疗效影响,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比较单侧引流(68例)和双侧引流(40例),左右肝管是否相通,引流材料对近期胆红素下降值和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三组术后3—5天胆红素的下降值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36个月,单侧组和双侧组、单枚引流管与单枚支架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恶性高位胆道梗阻以右侧入路单侧引流为主,生存期预计大于3个月,放置胆道支架,否则置入胆道引流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胆管支架置入与传统手术方法解除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将92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入A组、B组及C组,3组患者分别接受传统外科手术治疗、ERCP置入塑料支架治疗及ERCP置入金属支架治疗。结果3组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别(P>0.05)。 C组术后胆道通畅时间显著长于B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及C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A组(P<0.05)。术后1周B组及C组肝功能检测指标显著优于A组(P<0.05)。 A组、B组及C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8%、14.3%和15.6%(P<0.05)。结论 ERCP支架置入与传统手术方法解除胆道恶性梗阻疗效相当,但前者术后并发症少,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快,行金属支架置入者引流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川芎嗪、环孢霉素A 逆转恶性淋巴瘤(ML)多药耐药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120 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复发、耐药的ML患者随机分入A 组(川芎嗪+ 环孢霉素A+化疗)、B 组(环孢霉素A+化疗)、C 组(川芎嗪+ 化疗)、D 组(化疗)。 流式细胞仪分析P-gp的表达,根据P-gp的表达情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08 例患者有完整数据可供评估,A 组较D 组有无进展生存期(PFS)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6),而其他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在ORR率方面,逆转剂组(A、B、C 组)较对照组(D 组)均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亚组分析:P-gp(+)76例,在PFS 方面,A、C 组较D 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B 组较D 组有一定的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8);A 组较B、C 组有一定的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ORR率方面,逆转剂组(A、B、C 组)较对照组(D 组)均有显著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A 组较B、C 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gp(-)32例患者,在PFS ,ORR方面,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川芎嗪、环孢霉素A 未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环孢霉素A 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ML的多药耐药,与P-gp的表达密切相关,两者联合用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方式对术后近远期疗效影响,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比较单侧引流(68例)和双侧引流(40例),左右肝管是否相通,引流材料对近期胆红素下降值和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三组术后3-5天胆红素的下降值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36个月,单侧组和双侧组、单枚引流管与单枚支架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恶性高位胆道梗阻以右侧入路单侧引流为主,生存期预计大于3个月,放置胆道支架,否则置入胆道引流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分别采用自体骨煮沸回植、异体冻存骨移植、成品钛支架植入及个体定制化钛下颌植入等四种不同方法修复下颌骨缺损病例的外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合理选择下颌骨修复手段进行探索。方法:收集我院自1997年至2005年期间分别采用自体骨煮沸回植(A组)、异体冻存骨移植(B组)、成品钛支架植入(C组)、个体定制化钛下颌植入(D组)四种不同方法修复下颌骨缺损病例122例,比较外形、功能恢复效果;术后感染、植入体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D组外形和功能修复效果优于C组和B组(P〈0.05)。C组和B组之间以及A组和D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形评价达到良好以上者,A组和D组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率:A组7.5%,B组14.3%,C组11.9%,D组0,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植入体断裂率:A组5%,B组42.9%,C组19.0%,D组0,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自体骨煮沸回植和定制化钛下颌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美观、功能效果明显优于采取异体冻存骨移植和成品钛支架的病例。四种方法在术后感染、植入物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四种修复方法各有优缺点。决定临床下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疗效的关键,取决于临床适应证的掌握和手术中细节方面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清IL-17和TGF-β浓度变化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健康志愿者30例、无远处转移并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9例及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44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依次为A(对照组)、B、C组,平均年龄分别为(53.8±20.8)岁、(62.0±11.8)岁、(64.0±15.7)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肠或直肠癌。B组59例,其中结肠癌26例为B1组,直肠癌33例为B2组;C组44例,其中结肠癌23例为C1组;直肠癌21例为C2组。测定A、B和C组血清IL-17和TGF-β浓度,其中分别测定B组术前术后血清IL-17和TGF-β浓度。   结果   血清IL-17浓度测定结果显示,B组术前高于术后,C组高于B组(术前和术后),B、C组均高于A组,B组术前术后比较、B组和C组比较及B、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术前、术后血清TGF-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B组,B、C组均高于A组,C组和B组比较,B、C组和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结肠癌(B1组)和直肠癌(B2组)组比较、C组结肠癌(C1)和直肠癌(C2)组比较,血清IL-17和TGF-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IL-17水平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结直肠癌进展和肿瘤负荷增加,血清IL-17水平升高。血清TGF-β水平和结直肠癌转移显著相关,在结直肠癌的转移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媛  罗建梅  米晶晶 《癌症进展》2022,(15):1601-1603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n=62,替吉奥联合索拉非尼)和B组(n=63,紫杉醇联合索拉非尼),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生活质量。结果 B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B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伤、乏力、手足皮肤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PFS、OS均明显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提高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在改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分别采用自体骨煮沸回植、异体冻存骨移植、成品钛支架植入及个体定制化钛下颌植入等四种不同方法修复下颌骨缺损病例的外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合理选择下颌骨修复手段进行探索。方法:收集我院自1997年至2005年期间分别采用自体骨煮沸回植(A组)、异体冻存骨移植(B组)、成品钛支架植入(C组)、个体定制化钛下颌植入(D组)四种不同方法修复下颌骨缺损病例122例,比较外形、功能恢复效果;术后感染、植入体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D组外形和功能修复效果优于C组和B组(P<0.05)。C组和B组之间以及A组和D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形评价达到良好以上者,A组和D组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率:A组7.5%,B组14.3%,C组11.9%,D组0,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植入体断裂率:A组5%,B组42.9%,C组19.0%,D组0,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自体骨煮沸回植和定制化钛下颌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美观、功能效果明显优于采取异体冻存骨移植和成品钛支架的病例。四种方法在术后感染、植入物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四种修复方法各有优缺点。决定临床下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疗效的关键,取决于临床适应证的掌握和手术中细节方面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寻求一种对微创手术更为简单、有效的心理、生理的综合手术后镇痛方法。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四组,每组15例,A组氯诺昔康+心理治疗组:患者于手术前30 min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6 mg(用0.9 % NaCl溶液稀释至10 ml),并由专人按标准程序行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PPST)治疗;B组氯诺昔康组:患者仅于手术前30 min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6 mg(用0.9 % NaCl溶液稀释至10 ml),未行PPST治疗;C组心理治疗组:患者仅行PPST治疗,于手术前30 min静脉注射0.9 % NaCl溶液10 ml;D组普通全麻组。术后2、4、8、24 h对患者进行疼痛数字分级法评分(NRS);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 A、B组术后2、4、8、24 h的NRS显著低于C、D组(t=2.551,P<0.05),A、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比较术后4、8 h C组NRS低于D组(t=2.198,P<0.05)。最早要求使用镇痛药物的时间A、B组明显长于C、D组(t=3.982,P<0.01),两组间比较A组明显长于B组(t=2.433,P<0.05),C组明显长于D组(t=2.209,P<0.05);24 h内四组各时段镇痛药的需求例数比较A、B组明显少于C、D组(P<0.05),A、B组间及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合并PPST用于肺癌胸腔镜手术后疼痛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经肝胆道金属支架内引流和导管外引流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肝门部胆管癌患者46 例.按照不同引流方法分为金属支架内引流组27 例和导管外引流组19 例.术后7 天复查两组患者肝功能,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GGT?ALP?TBiL和DBiL 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比于导管外引流组,金属支架内引流组患者ALT?AST?GGT?ALP?TBiL 和DBiL 各指标水平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金属支架内引流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5 个月,略高于导管外引流组患者的(10.6 个月),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531,P =0.112).导管外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6%,显著高于金属支架内引流组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途径金属支架置入姑息性治疗肝门胆管癌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优于于经皮经肝胆道导管外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5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刺肝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置入胆管支架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复查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22例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结果 共置入55枚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支架,其中2例各置入2枚胆道支架,技术操作成功率100%。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有显著差异(P=0.021,P=0.018),支架置入后行TACE者中位生存期(39.2周)明显高于未行TACE组(17.3周),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能缓解。结论 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支架治疗对解除胆道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者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红素与氨基转移酶水平对原发性胃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116例死亡患者作为死亡组,196例存活患者作为存活组,入院时对两组患者采用重氮法测定胆红素水平,采用速率法测定氨基转移酶水平。结果:死亡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21.04±4.02) μmol/L、(5.30±1.03) μmol/L、(16.38±1.44) μmol/L]均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14.39±4.95) μmol/L、(3.55±1.04) μmol/L、10.20±3.58)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69.38±14.56) U/L、(113.85±14.73) U/L]均显著高于存活组[(21.84±10.83) U/L、(24.59±10.34)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临床分期多为Ⅱ、Ⅲ期,浸润深度多为T3、T4,淋巴结转移率和远处转移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BIL、AST水平均是影响胃癌患者治疗后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DBIL、AST水平与胃癌患者生存状况呈负相关,且DBIL、AST水平升高是影响胃癌患者治疗后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良FOLFOX4联合方案辅助地塞米松预处理引起肝功能异常。方法 2010年11月6日前应用改良FOLFOX4联合方案52例患者为对照组,之后的36例改良FOLFOX4联合方案辅助地塞米松预处理的患者为观察组,予以ALT、AST、TBIL、DBIL、ALB、ChE、PA监测。再考证两组患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ALT、AST升高的发生率较观察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化疗周期发生率统计,对照组发生35例,观察组发生8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首次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时间较观察组有所提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改良FOLFOX4联合方案治疗过程中,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较高,而地塞米松在应用过程中发现能有效改善改良FOLFOX4联合方案对肝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凯西莱防治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凯西莱,tiopronin)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时并发的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169例患者分为2组,预防组(89例)在化疗同时予以凯西莱;对照组80例单纯化疗,该组患者如出现肝损害则使用凯西莱治疗(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肝损害发生率及损害程度上的差异,并评价凯西莱治疗肝损害的疗效。结果:预防组及对照组在肝损害发生率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中肝功能损害患者应用凯西莱治疗前后ALT,AST,TBIL及DBIL值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凯西莱用于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含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方案与非奥沙利铂方案对肿瘤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间42例出现化疗药物性肝功能异常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并接受单纯化疗,根据不同的肿瘤类型选择相应的化疗方案,化疗前肝功能均正常,同时排除伴有肝转移、乙肝和丙肝检测阳性、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病例,其中22例接受含奥沙利铂联合化疗,均采用FOLFOX-4方案,其余20例采用不含奥沙利铂的联合化疗。观察止点为肝功能首次出现异常且在此之前化疗过程中未使用过保肝药物。观察指标包括ALT、AST、 TBIL、DBIL、IBIL、ALP、GGT,同时结合采用WHO不良反应分度标准进行评定。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全组共接受90个疗程化疗,平均每例接受2.14个周期化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化疗后有13例出现0度肝脏毒性、21例为Ⅰ度、7例为Ⅱ度、1例为Ⅲ度;化疗后以ALT和AST增高更显著(P<0.05),其中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较不含奥沙利铂方案对ALT和AST增高的影响更显著(P<0.05),化疗对胆红素无显著影响。两亚组首次出现肝功能异常之前累计化疗疗程数以及不良反应分度的总体分布相似。结论 在保肝药干预之前,含奥沙利铂组较其他化疗方案更易引起肝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转氨酶的升高。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胆管癌的效果。方法60例胆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除治疗,治疗组采用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前的血清总胆红素值都呈现为高位状况,术后都明显降低(P<0.05),同时术后治疗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胆漏、低氧血症、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16.7%,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胆管癌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能促进胆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远期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围手术期乙肝病毒DNA载量及肝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血清中HBV-DNA载量的不同,将其分为阴性组14例,低复制组48例,高复制组16例。三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记录三组患者手术前后7天静脉血清中HBV-DNA载量和术后1天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以及白蛋白(ALB)]变化。结果:手术治疗7天后,阴性组和低复制组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较治疗前7天有所下降,高复制组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较治疗前7天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手术后的ASL、ALT、TBIL指标较手术前均有明显上升(P<0.05),三组术后ALB指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阴性组、低复制组、高复制组术后ASL、ALT、TBIL指标比较有递增变化,ALB指标比较有递减变化。结论:肝细胞癌患者行肝癌根除术后仍然存在HBV复制活跃的问题,HBV活跃程度和术前HBV-DNA载量高水平复制会影响到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