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压氧能迅速有效地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 ,减少中枢神经的缺氧性损伤。我科 1 999年 1月至2 0 0 0年 1 2月对 1 6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的危重病人行高压氧治疗 ,效果良好。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 6例中 ,男 1 1例、女 5例 ,年龄 1 0~ 6 8岁 ,平均 3 9.0岁。车祸 1 2例 ,高处坠落 4例。伤后即处于昏迷状态 ,格拉斯哥评分 (GCS) 3~ 8分。经脑 CT检查 ,9例为脑干损伤 ,7例为脑挫裂伤、颅内血肿 ,及时开颅手术清除颅内血肿 ,均行气管切开。术后常规行抗感染、脱水等治疗 ,当体温在 3 8℃以下、生命体征稳定时行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系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01—2018-01间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气管切开术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32例患者顺利度过急性期,并顺利拔除气管套管。3例发生肺部感染,均经治疗后痊愈。2例因合并严重复合伤死亡,1例带管自动出院。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对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ICU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在密切监测病情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呼吸道管理、心理疏导等整体护理干预。40例患者中,34例(85.00%)安全度过急性期并顺利拔管,3例(7.50%)发生肺部感染,2例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1例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的作用。方法 对我科自1993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93例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3例病人基本生活自理36例,占38.71%。生活需人照顾者15例,占16.13%。植物生存12例占12.90%。死亡30例占32.26%。结论 呼吸道不通畅、肺部感染是加重病情导致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估计近期不能清醒、有原发性肺部疾患、合并胸部外伤者.应早期行气管切开术。保持呼吸道通畅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74例患者共发生肺部感染39例,发生率为52.7%。本组临床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1株,占81.58%;革兰阳性球菌4株,占10.53%;真菌3株,占7.89%。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孢菌等。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各种侵入性操作、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气道湿化及切口护理失当、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加强营养支持,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做好基础护理及积极控制感染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系统护理体会,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提升护理质量。方法对35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给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等系统护理。结果 35例患者中27例安全度过急性期并顺利拔管。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延迟拔管。因病情过重治疗无效死亡3例,自动出院2例。其间未发生与护理不当有关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呼吸道阻塞、脱管等并发症及意外。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做好系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升护理质量,为争取抢救时间和提高抢救成功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2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性别、年龄、伤后血压、脑损伤类型、是否并发脑疝、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手术等相关因素与外伤后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继发外伤性脑梗死者61例,其中年龄、低血压或休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并发脑疝、合并糖尿病等因素与外伤性脑梗死关系密切(P〈0.05)。结论年龄、低血压或休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并发脑疝、合并糖尿病等因素是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海警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共102例作为研究对象,102例患者中,39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设为观察组,63例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设为对照组。收集、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性别、BMI、是否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是否应用抑酸剂等因素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应用激素例数、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均大于或多于对照组(P<0.05);根据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是否应用激素治疗、相对较长时间的机械通气、胃管留置以及ICU入院时间均为导致VA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较大、应用激素、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以胃管留置以及入住ICU均是引发VAP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可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舞钢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01—2020-11收治84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病例资料.以开始采用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的时间为依据,其中2019-07—2021-01采用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44例(旋切组);选择2018-01—2019...  相似文献   

10.
1998年 5月~ 2 0 0 3年 6月我院神经外科在抢救室对 86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施行了气管切开术。现总结报告如下。本文所指重症颅脑损伤指各种创伤后神志昏迷 ,导致舌后坠 ,气促 ,呼吸困难。或痰多 ,呼吸音粗 ,估计短时难以清醒 ,气管插管超过 2 4h ,可能影响气体交换 ,血氧饱和度低于 90 % ,随时有窒息危险者。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车祸伤 49例 ,坠落伤 2 1例 ,打击伤 7例 ,塌方致伤 4例 ,其它 5例 ,其中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 46例 ,硬膜外血肿 17例 ,脑干损伤 9例 ,脑挫伤合并肺挫伤、多发肋骨骨折 5例 ,合并腹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给予加强气道管理、有效吸痰、保持气道湿化、把握拔管时机等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治愈24例(57.14%),好转12例(28.57%),自动出院1例(2.38%),死亡5例(11.90%)。发生肺部感染2例(4.76%)。结论规范做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各项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救治重症颅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救治重症颅脑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OT组与PDT组并发症发生率、操作相关病死率和操作时间。结果 PDT组无1例发生操作相关死亡,仅1例发生并发症;OT组不同程度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发生拔管后猝死;PDT组操作时间较OT组明显缩短。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颅脑疾病患者中应用具有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及操作相关死亡率低的优点,利于重症颅脑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颅脑外伤后继发癫痫是颅脑外伤后严重后遗症之一,约占全部癫痫的10%左右[1]。笔者对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因颅脑外伤而继发癫痫的34例患儿进行了随访,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就诊于本院并在本院住院治疗的563例有明确颅脑外伤史的患儿,并经EEG或和AmbulatoryEEG检查,有2次或以上临床发作病史,明确诊断为继发癫痫患儿共34例。其中男24例,女性10例;患儿首次发病年龄在13个月~15岁,其中5岁以下21例,10岁11例,15岁2例,平均为5岁7个月。所有病例均除外病前有原发或继发癫痫病史及热厥病史。1.2方法1…  相似文献   

14.
<正>重型颅脑损伤约占颅脑损伤的20%[1]。由于患者大多呈昏迷状态,往往需要气管切开以解决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气管切开后气管直接与外界相通,易使细菌入侵,如果护理不当,常可引起肺部感染、出血以及窒息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2]  相似文献   

15.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0例,女32例;GCS评分6~8分52例,3~5分20例;气管切开后持续气道湿化,定时室内空气消毒、雾化吸入,正确吸痰,做好口腔、切口的护理及气囊管理的拔管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结果72例患者基本生活自理34例,占47.22%;生活需人照顾24例,占33.33%;植物生存7例,占9.72%;死亡7例,占9.72%。结论呼吸道不畅、低氧血症是重度颅脑损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血氧饱和度往往能为后期的成功抢救创造良好条件,可明显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本院于2008至2010年共收治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56例,其中发生继发性脑梗塞病人45例,对75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年龄、休克、外侧裂池周围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疝、血沉、D-二聚体等因素与外伤性脑梗塞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休克、外侧裂池周围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疝、血沉、D-二聚体等因素与外伤性脑梗塞关系密切。结论年龄、休克、外侧裂池周围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疝、血沉、D-二聚体是颅脑损伤继发脑梗塞的相关因素,对外伤性脑梗塞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脊髓损伤后行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9-2019-10诊治的83例颈脊髓损伤,34例在术中需行气管切开(观察组),49例在术中未行气管切开(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时PO2水平、PCO2水平、术中出血量、吸烟史情况、ASIA等级为A级人数、损伤节段在C4以上人数、既往合并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8.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病程早期即可出现,病情严重者影响患者的预后,且与多种因素有关.本研究以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这部分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了在颅脑损伤早期hap 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颅脑损伤(TBI)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明确TBI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为TBI术后肺部感染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依据和支持。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200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BI患者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0.00%(60/200);经单因素结果:年龄、手术风险、术前GCS评分、手术次数、手术持续时间、气管插管或切开、机械通气时间、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误吸、引流管、入住ICU时间、术后低蛋白血症均会影响TBI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P<0.05);多因素结果:高龄、手术次数≥2次、手术持续时间长、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操作、机械通气时间长、发生误吸、留置引流管、入住ICU时间长、术后合并低蛋白血症均为TBI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BI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患者入院后应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对于高危人群应尽早采取措施,以降低TBI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时机的选择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切开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期气管切开组(测定组)和非早期气管切开组(对照组),分别计算两组患者1周后的GCS评分变化,低氧血症、肺部感染和死亡的发生率,评价患者预后。本文所有数据用SPSS 11.0软件包完成统计。结果 测定组患者1周后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2.292,P〈0.05);测定组低氧血症、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正确把握气管切开的适应证,及早行气管切开对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及肺呼吸功能有积极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