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瘤( renal oncocytoma,RO)的病理、超微结构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3例RO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8例.年龄44 ~ 78岁,平均58岁.体检发现10例,因腰痛或腰部不适就诊3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1例,肾部分切除术2例.对肿瘤标本进行临床、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Vimentin、EMA、Ckpan、CK7、CK18、E-eadherin、CD10、RCC、CD117、34βE12、HMB45、s-100和Ki67的表达水平,4例行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特点. 结果 组织学上,瘤细胞主要呈巢团状排列,分布于细胞稀少、疏松水肿的结缔组织中,部分可见弥漫片状、腺泡状、管状排列,偶见微囊状排列.瘤细胞小,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小圆形、规则,偶见局灶异形.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示CK18均阳性表达,E-cadherin阳性10例,EMA阳性12例,CD117阳性7例,CD10胞质阳性表达4例,CK7散在或灶状阳性4例,CK-pan和RCC各1例阳性表达;Vimentin、34βE12、HMB45和s-100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均<1%.电镜观察瘤细胞胞质内有大量较大、较圆的线粒体聚集.1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 67个月,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巢团状排列的瘤细胞分布于细胞稀少、疏松水肿的结缔组织中,此为RO在组织学上最重要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有助于对RO确诊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肾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35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5例, 女20例。平均年龄(59.0±11.3)(35~79)岁。主要症状为腰痛5例, 肉眼血尿3例, 余27例为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所有患者均为单侧肿瘤, 左侧22例, 右侧13例。肿瘤位于肾上极7例、中极14例、下极14例。33例行超声检查, 表现为低回声18例, 高回声10例, 等回声3例, 混合回声2例。30例行CT检查, 平扫表现为肿瘤与正常肾实质比较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影, 增强后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强化影, 其中12例有典型的中央星芒状瘢痕征。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其中肾部分切除术12例, 根治性肾切除术23例;后腹腔镜手术23例, 开放手术12例。结果术后病理检查, 肿瘤平均直径(4.0±2.3)(1.3~14.0)cm, 切面为黄褐色14例, 红褐色19例, 黑色和咖啡色2例。镜下观察, 肿瘤典型特征为瘤细胞呈巢状、腺泡状或管状排列, 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 大小基本一致, 胞质含有丰富的嗜酸颗粒,...  相似文献   

3.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9例肾暑酸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对肿瘤标本行光和电镜观察,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Cytokeratin8(相对低分子质量角蛋白)和Vimentin(波型蛋白),并与肾细胞癌相鉴别。结果 CT增强扫描后肿瘤密度均匀一致,瘤中见星状低密度区是该瘤的主要特征。病理组织学:肉眼观察肿瘤质均、无坏死、呈红棕色,部分肿瘤有中心瘢痕;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比较肾嗜酸细胞瘤(renal oncocytoma,RO)和嫌色性肾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2016年收治的20例RO及25例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影像学资料、肉眼与光镜观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统计分析两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影像学中出现典型星状瘢痕或坏死钙化灶有助于鉴别RO与CR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EMA、Vimentin、CD10、CK7、CD117、Claudin-7在RO与CR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CK7、Claudin-7在RO与CRCC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为鉴别指标;RO患者术后随访3~49个月,未发现复发和转移。CRCC患者随访2~40个月,2例术后1年出现转移灶后死亡。结论:根据两种肿瘤的临床、影像学方面的差别,术前可进行鉴别诊断,但确诊仍需病理学诊断。两者在形态学方面各有特征,免疫表型相似,预后较好,手术切除后极少发生复发和转移。其鉴别诊断主要在于细胞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手术选择及术后治疗均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 RO )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分析总结本院收治的5例RO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无明显临床表现,1例因腰部疼痛,1例因尿路感染就诊。5例均行彩超及CT检查,术前均诊断为肾癌,2例因肿瘤较大行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手术,3例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结果5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肾嗜酸细胞腺瘤。肿瘤标本肉眼见肿瘤边界清楚,光镜下肿瘤细胞呈巢状排列,间质可见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新生毛细血管。术后随访1~62个月,平均57个月,5例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RO作为一种少见良性肿瘤,无特殊的临床表现,且影像学检查亦没有较明确的特征性表现,故术前确诊较为困难,需依赖于术后病理。治疗上应首选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治疗,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可能与恶性肿瘤伴生,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3例RO患者临床资料。13例患者中,男4例,女9例;肿瘤单发12例,单侧多发1例;肿瘤最大直径为1.0~6.9cm,平均3.3cm;肿瘤位于左肾上极2例,左肾中极2例,左肾下极3例,右肾上极4例,右肾中极1例,右肾下极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超、IVU检查,12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 12例术前诊断为肾癌,1例考虑为RO。13例中8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RO。随访1~183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RO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良性肿瘤,术前确诊较困难,与肾癌较难鉴别,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保留肾单位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RO)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4-2019年收治的7例RO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诊断为肾癌,其中4例患者行肾脏根治性切除术(腹腔镜手术2例,开放性手术2例),余3例均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结果:肿瘤左侧4例,右侧3例;肿瘤直径3....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9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对肿瘤标本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Cytokeratin8(相对低分子质量角蛋白)和Vimentin(波型蛋白),并与肾细胞癌相鉴别。结果CT增强扫描后肿瘤密度均匀一致,瘤体中央可见星状低密度区是该瘤的主要特征。病理组织学:肉眼观察肿瘤质均、无坏死、呈红棕色,部分肿瘤有中心瘢痕;光镜下胞浆强嗜酸性,粗颗粒,巢状或实片状排列,无坏死,无核分裂像或核分裂像罕见;Cytokeratin8阳性,Vimentin阴性;电镜下有多量粗大线粒体。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肾脏良性肿瘤,其CT影像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根据其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及电镜特点,可与胞浆嗜酸性肾癌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嗜酸样细胞腺瘤(RO)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评估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对于此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于我科接受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的15例肾嗜酸样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中位年龄51(34~72)岁;肿瘤位于左肾10例,右肾5例;肾上极7例,中极3例,下级5例;肿瘤中位直径3.7(2.2~5.6)cm,远离集合系统,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为T1a~T1b。结果所有患者肿瘤均被成功剜除,手术平均时间为(130±13)min。11例患者术中行肾动脉阻断,中位阻断时间为25(21~27)min;中位出血量为175(87~251)mL,未输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3)d,期间无继发出血、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均提示肾嗜酸样细胞腺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Cytokeratin(+)、EMA(+)、PAX8(+)、Vimentin(-)。术后平均随访19.5(16~28)个月,术后复查示患者均无瘤生存,无肿瘤组织残留或复发。结论 RO作为一种十分少见的良性肾脏病变,其临床及CT等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征性,必须依靠病理检查确诊。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嗜酸样细胞腺瘤是安全有效的,且预后良好,但仍需要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肾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35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5例,女20例。平均年龄(59.0±11.3)(35~79)岁。主要症状为腰痛5例,肉眼血尿3例,余27例为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所有患者均为单侧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收集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简称Xp11.2肾细胞癌)的相关数据,探讨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8例成人Xp11.2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结合最新文献,总结其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结果 18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左侧11例,右侧7例;平均年龄(48.00±15.18)岁,主要症状为肉眼血尿和腰痛。其中10例接受开放性肾癌根治术,7例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1例行肿瘤姑息性切除;术后病理均诊断为Xp11.2肾细胞癌。18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0.83±18.24)个月,其中4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1例肝转移正在接受治疗,其余13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成人Xp11.2肾细胞癌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肾恶性肿瘤,其诊断需要结合影像学资料、组织病理学特点以及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结果,肾癌根治术是其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左腰痛1例,腰酸及镜下血尿1例,余6例由体检发现。8例均行超声和CT检查,1例行MRI及IVP检查。5例术前诊断为肾癌,2例术前怀疑肾癌,但良性病变不除外,1例诊断为肾盂癌。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肾、输尿管及部分膀胱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肾嗜酸细胞腺瘤。肉眼观察肿瘤边界清楚;光镜下见肿瘤无明显异型性和核分裂相;电镜下胞浆内见大量线粒体。术后随访2个月~7年,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有阳性发现,但在区分良恶性上不可靠;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治疗上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冷冻病理切片可对手术提供重要信息,其预后良好,但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RO)和嫌色细胞癌(CCRC)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肾嗜酸细胞腺瘤和12例嫌色细胞癌的患者资料,术前全部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3例(33.3%)RO病灶可见钙化,而1例(8.3%)CCRC病灶可见钙化,它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55.6%)RO病灶、1例(8.3%)CCRC病灶见星状或条索状纤维瘢痕;6例(66.7%)RO病灶、2例(16.7%)CCRC病灶出现辐轮状强化;6例(66.7%)RO病灶、2例(16.7%)CCRC病灶出现节段性强化反转,它们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3例(33.3%)RO病灶、9例(75.0%)CCRC病灶显示均匀性强化;7例(77.8%)RO病灶、2例(16.7%)CCRC病灶显示明显强化,它们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RO病灶CT值高于CCRC病灶,CT动态增强各期相,RO病灶CT值也高于CCRC病灶。结论星状或条索状的纤维瘢痕、辐轮状强化、节段性强化反转、明显性强化更多出现在RO患者中,而均匀性强化更多出现在CCRC患者中,术前多层螺旋CT有助于鉴别RO和CCRC。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6例肾PEComa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9例,男女比例1:1.29;年龄21~60岁,平均(41.93±10.96)岁。16例患者中8例表现为腰痛,其中1例有血尿;8例为体检发现。肿瘤最大径1.5~18.0cm,平均(8.00±5.06)cm。肿瘤位于左肾6例,右肾10例。结果:16例患者中9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腹腔镜手术9例,机器人手术4例,开放手术3例。免疫组化:抗黑素瘤特异性单抗(HMB45)、抗平滑肌抗体(SMA)、黑色素A抗原(Melan-A)、CD34、波形蛋白(Vimentin)、S-100阳性率分别为93.3%(14/15)、91.7%(11/12)、85.7%(12/14)、85.7%(6/7)、75.0%(6/8)、60.0%(9/15),转录因子E3(TFE-3)和角蛋白(CK)为阴性,病理均诊断为PEComa。16例随访时间3~3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肾PEComa临床罕见,病理为诊断金标准,治疗上首选腹腔镜手术,术后较少发生复发、转移,但对于有恶性倾向或符合恶性标准者需尽早行根治术,并进行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RAML)准确的诊断方法及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RAML患者117例,其中男性24例(24/117,20.51%),女性93例(93/117,79.49%),术前应用彩超、CT、IVU或CTU、MRI等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病情采用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剜除术(NSS)或肾切除术,术后定期随访,复查彩超、CT、IVU。结果术前确诊为RAML的病例64例(64/117,54.7%),术前误诊为肾癌患者21例(21/117,17.94%)。根据病情98例(98/117,83.76%)采用NSS,19例(19/117,16.24%)行肾切除术。手术时间(92.5±3.1)min(40~180min),NSS肾蒂阻断时间(15.5±0.7)min(3~35min),失血量(129±4.2)mL(40~800mL),肿瘤直径(4.8±0.9)cm(0.7~25cm)。117例病例中肿瘤直径≥4cm的64例,其中行NSS手术的45例,手术时间(99.4±2.8)min(65~180min),出血(142.3±4.7)mL(50~800mL),肾蒂阻断时间(17.4±1.2)min(9~35min)。肿瘤直径〈4cm的53例,均行NSS治疗,手术时间(86.8±2.8)min(40~150min),出血(117.7±3.9)mL(40~300mL),肾蒂阻断时间(13.9±1.4)min(3~20min)。肿瘤直径〈4cm的较肿瘤直径≥4cm的患者手术时间短,肾蒂阻断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最大限度保留了肾脏的功能。无死亡病例,NSS术后1例(1/117,1.27%)漏尿并继发感染,二次手术行肾切除,另1例随访8年后复发,二次行NSS治疗。所有患者均术后3~6个月复诊,行CT及IVU检查,肾脏排泄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彩超、CT在RAML诊断及鉴别诊断、术后随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NSS是治疗RAML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对于肿瘤直径〉2cm的RAML我们建议积极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囊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例肾囊性病变组织学形态,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3个病例临床症状均为腰痛或血尿,最后经病理确诊为囊性肾瘤2例和多房性囊性肾癌1例。囊性肾瘤为多房囊腔组织,囊壁薄,内衬单层上皮。免疫表型:上皮细胞角蛋白(CK)、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均呈阳性表达;间质成分波形蛋白阳性。多房性囊性肾癌囊壁被覆单层或多层胞浆透明的细胞,间隔内含聚集的透明细胞巢。免疫表型:透明细胞CK和EMA阳性,CD68阴性。结论 囊性肾瘤和多房性囊性肾癌均是少见的肾脏肿瘤。两种病变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极为相似,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两种病变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尿脱落细胞CK20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细胞角蛋白20(CK20)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35例膀胱癌患者、8例泌尿生殖系良性疾病患者及4例健康自愿者尿脱落细胞CK20表达情况,并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5例膀胱癌患者中有26例的自排尿标本中可检测出CK20(敏感度为74.29%)。尿脱落细胞学检测阳性例数则为12例(敏感度为34.29%)。前者与后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8例泌尿生殖系良性疾病患者及4例健康自愿者的自排尿标本中无一例可检测出CK20(特异性为100%)。不同分化程度及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膀胱癌患者之间尿脱落细胞(2K20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尿脱落细胞CK20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有望成为膀胱癌诊断和术后复发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肾细胞癌亚型的了解。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例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重新对HE染色组织切片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切片进行光镜观察,并随访。结果: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61.6±15.3)(42.0~82.0)岁。平均肿瘤最大径为(3.3±1.0)(2.5~5.0)cm,除1例为pT1b期外均为pT1a期。5例患者免疫组织化学均表现为角蛋白7(CK7)、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CD10(4/5)、TFE-3(4/4)阴性。随访时间(11.4±14.9)(2.0~37.0)个月,未发现肿瘤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病情稳定。结论: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目前尚未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相关报道,形态上需与多种具有透明细胞和乳头状结构的肾癌鉴别,诊断这一肿瘤至少需要同时满足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诊断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NSS)的安全性和町靠性.方法 腹腔镜下NSS手术72例.男43例,女29例.平均年龄47岁.肿瘤最大径平均3.0(1.5~8.0)cm.术前CT检查诊断为肾细胞癌者64例,均为T1.手术常规建立4个通道,于肿瘤周围3 cm处清除脂肪并作切除标记,阻断肾血管后切除肿瘤,创面用钛夹或可吸收缝线缝合止血,创面填塞止血纱布条,1.0 Dixon缝线连续交叉缝合,Hem-o-lok间断固定缝线.结果 手术成功71例,中转开放1例;手术时间平均125(90~190)min;热缺血时间平均22(12~4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0(20~600)ml,术中输血1例,术后输血4例.病理报告透明细胞癌5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4例、嫌色细胞癌5例、集合管癌1例;术后切缘阳性2例,均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发生尿瘘1例,留置双J管2周后自愈.住院时间平均7(5~12)d.术后随访72例,平均随访时间26(1~52)个月.患肾功能良好,肿瘤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NSS操作难度大,采用连续交叉缝合、间隔Hem-o-lok固定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肾缺血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嗜酸性细胞腺瘤(RO)的临床诊治方法,加深对其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2007年至2010年我们收治的5例R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患者4男1女,年龄39~77岁,平均50.8岁。结果术前均诊断为肾癌。2例行“肾癌根治术”。3例行肾部分切或肿瘤剜除术。送检标本均证实为RO。术后恢复顺利,随访中位数15个月(9~48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RO是一种良性肿瘤,预后良好。术前仅靠临床症状和影像特征难以与肾细胞癌区分达到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