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核受体视黄酸X受体a(RXRA)、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NRIP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018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06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过程中取得的癌组织标本纳入结直肠癌组(n=106),对应癌旁组织标本纳入癌旁组(n=106)。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XRA、NRIP1表达情况。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RXRA、NRIP1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结直肠癌组RXRA、NRI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04%、69.81%,高于癌旁组的33.96%、3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期为Ⅲ期、低分化、有浆膜浸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RXRA阳性表达率、NRIP1阳性表达率高于病理分期为Ⅱ期、中高分化、无浆膜浸润、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期为Ⅱ期、低分化、无浆膜浸润、无淋巴结转移、RXRA阴性、NRIP1阴性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高于病理分期为Ⅲ期、中高分化、有浆膜浸润、有淋巴结转移、RXRA阳性、NRIP1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SEPT9基因甲基化(mSEPT9)、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糖类抗原199(CA19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18例肛肠科住院患者的血液样本,将106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癌症组,将112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纳入腺瘤组.另将同期体检中心的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mSEPT9、GDF15、CA199阳性率,探讨mSEPT9、GDF15、CA199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癌症组mSEPT9阳性率和GDF15、CA199水平高于腺瘤组和对照组,且腺瘤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EPT9、GDF15、CA199在TNM分期为Ⅲ~Ⅳ期、浸润深度为浆膜层以下、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密切的患者中表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SEPT9、GDF15、CA199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临床分期高、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mSEPT9、GDF15、CA199阳性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mSEPT9、GDF15、CA199表达显著升高,且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mSEPT9、GDF15、CA199阳性表达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HLA-G的表达及在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比较HLA-G分子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HLA-G分子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表达率为65%(130/201),HLA-G表达在肿瘤部位、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疾病分期以及宿主免疫反应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LA-G阴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HLA-G阳性患者,HLA-G的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 0. 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HLA-G分子有较高表达,HLA-G表达与结直肠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外周血NLR,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4)和高NLR组(NLR≥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5年生存率,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低NLR组和高NLR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7.2%和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NLR、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及肿瘤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证实,NLR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NLR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指标,NLR高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水平以及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45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oxp3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Foxp3的阳性表达率71.1%(32/4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22.2%(10/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Foxp3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肿瘤分期为Ⅲ期/Ⅳ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Foxp3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分期Ⅰ期/Ⅱ期、以及淋巴结未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xp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转移潜能,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评估诊断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133作为一种癌症干细胞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D133在5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133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CD133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37.6%,CD133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53.3%,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CD13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其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BCG2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前列腺癌作为研究对象,将术中切取的前列腺癌组织9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96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及骨转移等资料,比较ABCG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的因素。结果观察组ABCG2蛋白阳性率(72.92%)显著高于对照组(1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低分化、临床分期C+D期及出现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ABCG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96例前列腺癌自出院至随访结束存活10~5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4.6个月,出院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0%(60/96)、50.00%(48/96)、35.42%(34/96),其中ABCG2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的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8.57%(20/70)和53.85%(14/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低分化、临床分期C+D期、出现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及ABCG2蛋白表达阳性均为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BCG2蛋白表达阳性为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临床评估前列腺癌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romyelocytic leukemia protein,PML)与胃肠肿瘤的关系,并探讨PML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和结直肠癌中PML、EGFR、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肿瘤侵袭、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PML在胃肠癌旁正常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其在胃癌组织中的缺失率为33.8%(54/160),在肠癌组织中的缺失率为38.1%(64/168)。胃癌组织中PML缺失与肿瘤侵犯程度(P0.001)、淋巴结转移(P=0.018)以及TNM分期(P0.001)正相关;PML阳性患者较PML阴性患者生存期长(52个月比39个月,P0.001);年龄、PML表达与否以及TNM分期情况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直肠癌组织中PML缺失与TNM分期(P=0.012)正相关,PML阳性患者较PML阴性患者生存期长(53个月比44个月,P=0.001);结直肠癌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侵犯程度(P0.001)、淋巴结转移(P0.001)以及TNM分期(P0.001)正相关;PML是否缺失、TNM分期情况以及EGFR表达与否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ML表达与EGFR和VEGF的表达负相关(P0.05)。结论:PML缺失可能通过上调EGFR和VEGF的表达而促进胃癌和结直肠癌的进展;PML缺失与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RhoGDI2与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手术切除且随访满5年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8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RhoGDI2与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探讨RhoGDI2与EMT相关蛋白间的相关性。结果RhoGDI2、E-cadherin、Viment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5%、23.6%、48.7%。结直肠癌组织中,RhoGDI2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P0.05);Vimentin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RhoGDI2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5,P0.05);RhoGDI2、Vimentin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278、r=-0.309,P0.05)。结论 RhoGDI2与EMT相关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我们推测RhoGDI2可能通过促进EMT的发生导致了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及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富含AT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2(SATB2)在结直肠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检测108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ATB2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癌组织SATB2表达阳性率为53.70%(58/108),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85.19%(92/108)(P<0.01);浸润深度T3~4、TNM Ⅲ~Ⅳ期、合并淋巴结转移、合并远处转移患者SATB2阳性表达率低于浸润深度T1~2、TNM 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患者,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块大小SATB2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ATB2阳性组,2年生存率为60.34%(35/58),低于SATB2阴性组的80.0%(40/5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低SATB2表达与患者2年生存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SATB2表达是影响患者2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SATB2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且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a+/H+交换器调节因子1(NHERF1)与神经纤维蛋白2基因(NF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安康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26例结直肠癌患者,收集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NHERF1、NF2阳性表达情况,分析NHERF1、NF2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NHERF1阳性表达率为74.6%,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33.3%,NF2阳性表达率为28.6%,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HERF1、NF2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最大径、TNM分期、浸润深度、病理级别、淋巴结转移、复发相关(P<0.05)。肿瘤最大径≥2 cm、TNM分期Ⅲ~Ⅳ期、浸润深度≥1 cm、有淋巴血管浸润、病理级别高、有复发、NHERF1阳性、NF2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均显著降低(P<0.05)。TNM分期Ⅲ~Ⅳ期、病理级别高、NHERF1表达阳性、NF2表达阴性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NHERF1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NF2蛋白阳性表达降低;NHERF1阳性表达、NF2阴性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调节性T细胞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结直肠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oxp3和HIF-1α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Foxp3的阳性表达率68.3%(41/6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21.7%(13/6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Foxp3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63.3%(38/6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18.3%(11/6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IF-1α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Foxp3和HIF-1α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r值0.409、P0.01)。结论联合检测Foxp3和HIF-1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转移潜能及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1(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1,USP11)、蛋白磷酸酶1 催化亚基α(protein phosphatase 1 catalytic subunit α,PPP1CA) 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 年1 月~ 2016 年4 月87 例结直肠癌患者外科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USP11 mRNA 和PPP1CA mRNA 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USP11 和PPP1CA 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USP11 mRNA 与PPP1CA mRNA 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术后随访5 年,统计总生存率,K M 法绘制USP11 和PPP1CA 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结果 癌组织中USP11 mRNA[3.49(3.45,3.52)] 和PPP1CAmRNA 表达水平[1.13(1.11,1.15)] 高于癌旁组织[1.02(0.99,1.06),0.35(0.34,0.3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 -11.397,-11.423,均P < 0.001)。结直肠癌组织中USP11 mRNA 与PPP1CA mRNA 表达呈正相关(rs =0.658,P < 0.001)。USP11 和PPP1CA 表达与结直肠癌TNM 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5.386 ~ 6.471,均P < 0.05),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和分化程度无关(χ2=0.039 ~ 1.130,均P > 0.05)。中位随访34 个月,术后5 年总生存率为64.37%,USP11和PPP1CA 蛋白表达阳性组术后5 年总生存率为55.17% 和57.41%,低于USP11 和PPP1CA 蛋白表达阴性组(82.76%,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8.900,9.081,均P< 0.01)。TNM分期Ⅲ~Ⅳ期(HR=1.896,95%CI 1.359 ~ 2.749)、淋巴结转移(HR=1.818,95%CI 1.391 ~ 2.698)、USP11 阳性(HR=2.404,95%CI 1.791 ~ 3.754)、PPP1CA 阳性(HR=2.556,95%CI 1.868 ~ 3.852) 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独立风险因素(P=0.009,0.013,0.019,0.010)。结论 结直肠癌中USP11 和PPP1CA 高表达,与TNM 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可能共同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分析SIRT1与结直肠癌患者相关临床病理指标及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4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中SIRT1的表达情况.结果 60例结直肠癌中,SIRT1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P<0.05),60例结直肠癌中,浸润深度T3~T4者比T1~T2者SIRT1阳性表达率高,86.8% vs 42.9%(P <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比无转移的SIRT1阳性表达率高,93.3% vs70.0%(P<0.05);pTNM分期Ⅱ、Ⅲ、Ⅳ期比Ⅰ期SIRT1阳性表达率高85.7%、83.3%、90.9% vs20.0%(P<0.05);SIRT1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r=0.365,P<0.05)、淋巴结转移(r=0.302,P<0.05)、pTNM分期(r=0.292,P<0.01)、p53蛋白的表达(r=0.335,P<0.05)、P-gp的表达(r=0.271,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SIRT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多药耐药有关,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类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蛋白(UHRF) 1、UHRF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采用组织芯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手术治疗患者29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中254例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UHRF1及UHRF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UHRF1、UHRF2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UHRF1、UHRF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49. 6%vs 3. 5%,P=0. 000;60. 2%vs 3. 1%,P=0. 000),且两者呈正相关(r=0. 358,P=0. 008);两种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 <0. 05,P <0. 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类型、肿瘤大小无关(P均> 0. 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UHRF1、UHRF2阳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两者均阳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率更低;Cox回归分析表明,UHRF1及UHRF2均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R=3. 436,P=0. 016;RR=3. 499,P=0. 033)。结论 UHRF1、UHRF2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的表达可做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结直肠癌组织多配体蛋白聚糖-4(SDC4)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短期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SDC4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SDC4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Dykes分期等病理特征无关(P>0.05),在分化程度低、浸润程度深(浆膜外)的结直肠癌患者中SDC4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经过2年随访后,70例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为72.86%(51/70)。SDC4低或无表达组的生存率为67.27%(37/55),SDC4高表达组的生存率为93.33%(14/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8,P=0.044)。单因素分析发现SDC4表达、分化程度、Dukes分期与结直肠癌的不良预后有关,将上述单因素引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SDC4表达、分化程度、Dukes分期是结直肠癌患者独立预后的指标。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SDC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短期预后密切相关,有成为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普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57例。另选正常结直肠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ICAM-1表达和D2-40标记的LVD表达情况。观察ICAM-1表达和LVD与患者一般资料,肿瘤大体类型、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Dukes分期的关系,并观察ICAM-1表达水平与D2-40标记的LVD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CAM-1阳性表达率为73.7%(42/57),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ICAM-1阳性表达率为15.0%(3/20)。结直肠癌组织中ICAM-1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Dukes分期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大体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结直肠癌组织中D2-40标记LVD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Dukes分期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大体类型无关。ICAM-1阳性表达的4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LVD值为(31.85±6.52),ICAM-1阴性表达组的1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LVD值为(25.41±4.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6,P0.01)。结论 ICAM-1过表达可以上调结直肠癌的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在结直肠癌中联合检测ICAM-1和LVD,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细胞角蛋白20(CK20)、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探索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1999年1~12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4例患者切除的全部淋巴结,以常规HE染色法及CK20、MMP-7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淋巴结微转移,并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检出淋巴结微转移患者32例(34.04%,32/94);检出微转移淋巴结35枚(9.64%,35/363)。(2)DukesA、B期与DukesC期微转移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仅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有关。(4)微转移阳性组与微转移阴性组的生存率与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组预后较差。(5)CK20与MMP-7检测淋巴结微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K20、MMP-7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有助于检出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是判定肿瘤精确分期和预后的一项可靠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88例结直肠癌病例,及同时期疑似结直肠癌并做组织活检的正常对照组62例。采用免疫组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NF-κB、COX-2在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NF-κB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94.59%,低分化阳性率为100%,临床分期Ⅲ、Ⅳ期阳性率为94.59%;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94.59%,低分化阳性率为87.50%,临床分期Ⅲ、Ⅳ期阳性率为86.49%。NF-κB、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NF-κB在结肠癌组织与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05%和22.58%。COX-2在结肠癌组织与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73%和11.29%。NF-κB与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检测NF-κB、COX-2表达可指导临床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和血管生成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PTTG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例结直肠癌、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中PTTG的表达情况,并测定这些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TTG在结直肠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为84.17%,其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1);其表达水平与患者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VD计数平均为34.75±5.15,显著高于对照组19.10±2.77(P0.01);并与结直肠癌的Dukes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TTG表达阳性病例,其MVD计数普遍高于表达阴性病例;在表达阳性病例中,MVD计数又与其阳性表达强度有关(P0.05)。结论 PTTG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结直肠癌生物学特性关系密切;PTTG表达可能促进了结直肠癌肿瘤血管生成;联合检测PTTG和MVD可作为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指标;抑制PTTG活性有可能为结直肠癌防治开辟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