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索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 SWV)提高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患者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MPS患者80例并定义为MPS组,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疼痛评定指数(values of pain rating index, PRI)、现时疼痛强度 (present pain intensity, PPI)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使用声辐射力脉冲(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ARFI)弹性成像观察斜方肌组织弹性并记录SWV值。MPS患者均接受6个疗程的常规治疗,之后将疗效达到显效及以上的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进行分组,继续以SWV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并进行治疗的定义为继续治疗组,不继续治疗的患者定义为停止治疗组。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继续治疗组与停止治疗组治疗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过程中患者VAS值和SWV值均呈下降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VAS=3.649,PVAS=0.000;FVAS=2.631,PVAS=0.018)。MPS患者整体治疗的显效率为78.8%。治疗后MPS患者的VAS 、PRI、PP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S组治疗后平均SWV(2.63±1.09 m/)显著低于治疗前(4.35±1.56 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84,P=0.000)。继续治疗组累计无复发率(93.33%)显著高于停止治疗组(61.29%),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60,P=0.003)。结论 ARFI的SWV值可以客观反应MPS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利用SWV值作为疗效的判定标准可能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观察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TrPs)处肌肉弹性改变情况,观察其在中医手法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肌肉杨氏模量值(E)、组织剪切波速度(SWV)、上斜方肌厚度、目测类比等级(VAS)评分。以后期病理生理学检测结果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MTrPs的价值。根据观察组患者定位MTrPs方式差异分为2个亚组:常规组(30例)和辅助组(30例),对比常规组与辅助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5 d的VAS评分、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以及治疗1、2、3个疗程后的疼痛缓解显效率。结果观察组MTrPs处肌肉E、SWV、上斜方肌厚度、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MTrPs的曲线下面积为0.948,敏感性为95.24%,特异性为94.44%,诊断准确率为95.00%。通过对比疗效发现,辅助组1、2、3个疗程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后15 d的VAS评分、PRI评分、PPI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MTrPs处肌肉弹性改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助于中医手法治疗定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经阿是穴针刺治疗后的效果评估价值。方法 应用SWE技术定量测量30例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经阿是穴针刺治疗前后斜方肌疼痛触发点的弹性模量值及弹性评分,并且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针刺治疗前患者VAS评分与斜方肌MTrPs杨氏模量值及弹性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r=0.572, P<0.001;r=0.474, P=0.008),经阿是穴针刺治疗后,MPS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减低(t=10.02, P<0.001),斜方肌MTrPs超声弹性成像评分 (t=6.34, P<0.001)及杨氏模量值(t=33.36,P<0.001)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经针刺治疗后?VAS、?杨氏模量值与?弹性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r=0.611, P<0.001;r=0.561, P=0.001)。 结论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能客观有效评估颈肩部肌筋膜膜疼痛综合征阿是穴针刺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针灸治疗肩胛间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于我院接受针灸治疗的肩胛间区MPS患者39例,其中针对肩胛间区疼痛区域行针灸治疗15例(局部对症治疗组),针对颈部肩胛背神经走行区行针灸治疗24例(颈部肩胛背神经治疗组),均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2周,应用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估其临床疗效,并计算总有效率;应用SWE测量治疗前后菱形肌内、外侧筋膜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比较两组治疗前、后Emean及总有效率。结果 局部对症治疗组和颈部肩胛背神经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总有效率为92.3%(36/39),其中痊愈8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3例,局部对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12/15),颈部肩胛背神经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24/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局部对症治疗组菱形肌内、外侧筋膜Emean分别为21.09(18.31,32.33)kPa、28.82(18.42,36.49)kPa,颈部肩胛背神经治疗组菱形肌内、外侧筋膜Emean分别为2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价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经阿是穴针刺治疗的疗效。方法应用SWE技术定量测量30例颈肩部MPS患者经阿是穴针刺治疗前后斜方肌疼痛触发点的弹性模量值及弹性评分,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其主观疼痛强度,分析治疗前VAS评分与杨氏模量值及弹性评分的相关性,以及针刺治疗后VAS评分变化值(?VAS)与杨氏模量变化值(?杨氏模量值)及弹性评分变化值(?弹性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阿是穴针刺治疗前比较,颈肩部MPS患者针刺治疗后斜方肌疼痛触发点弹性评分及杨氏模量值均明显降低(t=6.34、33.36,均P0.001),VAS评分减低(t=10.02,P0.001)。阿是穴针刺治疗前,颈肩部MPS患者VAS评分与杨氏模量值及弹性评分均呈正相关(r=0.572、0.474,均P0.05);阿是穴针刺治疗后,颈肩部MPS患者?VAS与?杨氏模量值及?弹性评分均呈正相关(r=0.611、0.561,均P0.05)。结论 SWE能客观有效地评估颈肩部MPS患者阿是穴针刺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灰阶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评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TrPs)处肌肉形态及组织学特性的价值。方法 以28例MPS患者(36个MTrPs)为病例组,33名健康志愿者(33个正常肌肉点)为对照组。由2名检查者分别测量病例组MTrPs (上斜方肌)厚度、剪切波传播速度(SWV)及杨氏模量值(E),1名检查者测量对照组上述参数,1周后2组均重复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2名检查者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Pearson检验分析MPS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上斜方肌厚度、SWV及E的相关性。结果 2名检查者重复测量一致性、时间一致性及检查者间一致性均好或优(ICC 0.73~0.98)。病例组MPS患者上斜方肌厚度、SWV及E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S患者VAS评分与上斜方肌厚度无相关性(r=0.016,P=0.945),与SWV (r=0.709,P<0.001)、E (r=0.653,P=0.002)均呈正相关。结论 灰阶超声联合SWE可定量评估MPS患者MTrPs处肌肉形态及组织学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WE)技术和表面肌电图(sEMG)在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间医院收治的90例颈肩(MP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4个疗程(7d为1疗程)的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根据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划分为A组(54例)、B组(36例)。于治疗前、后采用SWE检测两组患者的杨氏模量值、触发点厚度、组织弹性图评分,并使用sEMG检测平均振幅值、平均频率斜率值,并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以上指标对颈肩MPS患者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组织弹性图评分、杨氏模量值、筋膜厚度、平均振幅值、平均频率斜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组织弹性图评分、杨氏模量值、筋膜厚度等均低于治疗前(A组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组织弹性图评分、杨氏模量值、筋膜厚度、平均振幅值、平均频率斜率评估颈肩MPS患者疗效的AUC分别为0.750、0.744、0.836、0.812、0.752,具有一定的价值,且联合检查的价值较高(AUC=0.957,P<0.01)。结论: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表面肌电图可用于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8.
9.
<正> 近年来临床和研究工作中对扳机点引起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很感兴趣。本文总结了在这方面已发表和将要发表的一些研究成果。肌筋膜疼痛综合征Travell 在总结扳机点所致MPS 的鉴别特征时指出:肌筋膜扳机点是位于骨骼肌或其相关联的筋膜中的,单独持续存在的过度激惹灶,在其他结构中(如皮肤、瘢痕、关节囊、韧带、骨膜等)可以有其他种类的扳机点,如果在压痛点上施加压力时不产生牵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肌筋膜疼痛在胸廓反射性综合征中占主要地位 ,多见于劳动年龄 (30~ 5 0岁 )者 ,常常发作 ,使活动受限 ,原因多样 ,尚无根治疗法。近来倾向于应用联合理疗法———超声脉冲电联合疗法 ,可以增强疗效。作者观察了 1 2 6例胸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 ,年龄 30~ 6 0岁 ,男女  相似文献   

11.
楼华 《华西医学》2010,(10):1934-1937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疼痛性疾患,尤其常见于运动员,虽然概念的提出已有数十年之久,但尚未被医务工作者广泛认识。近十年来,对其研究逐渐深入,诊断和治疗手段也已日趋成熟,推动了国内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诊治与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2.
对局部2~4个"激痛点"标记消毒,用11号手术尖刀片挑开皮肤3~5mm,然后用经改进的牙科调刀由创面插入疼痛点,对肌肉、肌筋膜进行纵行切割及左右摇摆分离,术毕无菌纱布包扎及抗炎治疗。结果运用毁损疗法治疗顽固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68例,经0.5~2年随访,治愈59例(86.8%);有效6例(8.8%);无效3例(4.4%);总有效率95.6%。毁损疗法治疗顽固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肯定、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治与康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painsyndrom,MPS)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发生于人体的很多部位,是腰背痛、颈肩痛以及关节周围痛的常见病因。以下从不同方面探讨及分析了MPS的常见病因和病理表现,并对颈后部、腰背部、前臂及手部等3个常见部位MPS的致病原因、诊断、治疗及康复进行论述,同时对今后的发展及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治与康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苏佳灿  张春才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2):1726-1727,1743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MPS)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发生于人体的很多部位,是腰背痛、颈肩痛以及关节周围痛的常见病因。以下从不同方面探讨及分析了MPS的常见病因和病理表现,并对颈后部、腰背部、前臂及手部等3个常见部位MPS的致病原因、诊断、治疗及康复进行论述,同时对今后的发展及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一种局部疼痛综合征,以激痛点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医师越来越关注此病,因其发病形式多样、发病部位不定、症状轻重程度不一,故易出现误诊,为让更多医师掌握此病,本文对流行病学、激痛点、临床特点、临床检查、诊断标准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MPS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2组患者均采用压痛点注射镇痛液治疗,观察组在压痛点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压痛点注射和体外冲击波均每周1次,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引导下针刺肌筋膜激痛点(MTrPs)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MP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RTE组和传统针刺组,对患者进行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TrPs弹性评分、疼痛评分的差异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结果 治疗后RTE组的弹性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 和疼痛评定指数均明显低于传统针刺组(P<0.05),弹性评分与VAS、PRI、现时疼痛强度 (PPI)均呈正相关(均r>0且P<0.05),其中弹性评分与VAS的相关程度最强(r=0.673, P=0.000)。MTrPs弹性评分与VAS在不同疗程中的变化趋势近似,均呈下降趋势(P<0.05)。RTE组的显效率为86.7%,累计无复发率为93.33%,传统针刺组的显效率为60%,累计无复发率为57.14%,RTE组的显效率及累计无复发率均明显高于传统针刺组(P<0.05)。结论 RTE引导下针刺MTrPs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明显优于传统触诊法针刺。  相似文献   

18.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干预和康复手段在过去十余年中有着重大的发展和变化。本文综述最新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相关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确定肌筋膜激痛点(MTrPs),探讨其引导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斜方肌MP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E组和传统针刺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TrPs弹性评分、疼痛评分的差异。对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结果两组治疗后MTrPs的弹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E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疼痛评定指数(PRI)分别为(3.02±0.54)分、(3.34±0.62)分,均明显低于传统针刺组(3.89±0.36)分、(3.76±0.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结果显示,RTE组的显效率为86.7%,累计无复发率为93.3%,传统针刺组的显效率为60.0%,累计无复发率为57.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TE指导针刺MTrPs治疗MPS的疗效及预后均明显优于传统触诊法针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以肌群压痛点为穿刺点,穿刺针抵达骨质后,调节热凝温度为75℃,时间为30s,行穿刺点射频热凝;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缓解优良率和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VAS评分分别是8.0±0.9、7.3土1.1、3.8±1.0、1.4士1.2;疼痛程度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缓解(P〈0.01);治疗后1周内使用止痛药人次为85%,1个月后为10%(P〈0.05);3个月后全部停用止痛药。【结论】射频热凝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创伤微小、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