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型消化性溃疡(Hp+-PU)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Hp+-P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四联治疗)与观察组(50例,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四联疗法)。比较两组的疗效、Hp根除率、炎症因子水平、胃肠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L-8、ET、TNF-α、IL-1β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GⅡ、VIP、MTL、CCK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HD、PSD、SOD、TOT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PU能有效根除Hp,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胃肠激素水平,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激素水平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确诊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均予为期4周的维生素E软膏外涂,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疗。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皮质醇、IL-10、IFN-γ、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0.9%(55/68)。观察组治疗前后外周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外周血IL-10、IFN-γ、TNF-α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IFN-γ、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IL-10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但是能够抑制炎性因子的过度分泌,减轻局部炎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理分级:I级26例,II-III级34例;临床分期[1]:Tis-T1期24例;T2-T4期36例。选择40例膀胱良性病变患者为疾病对照组。另选择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入组对象IL-2、IFN-γ、TNF-α水平。结果膀胱癌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膀胱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膀胱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膀胱癌组血清IL-2、IFN-γ水平低于膀胱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膀胱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血清IL-2、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膀胱癌不同病理分级之间血清IL-2、IFN-γ、TNF-α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的升高,血清IL-2、IFN-γ水平呈下降趋势,TNF-α水平呈上升趋势,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膀胱癌临床分期的升高,血清IL-2、IFN-γ水平呈下降趋势,TNF-α水平呈上升趋势,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IFN-γ水平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呈负相关(P0.05);TNF-α水平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IL-2、IFN-γ、TNF-α与年龄、病程、BMI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TNF-α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呈现高表达,IL-2、IFN-γ在膀胱癌中低表达,IL-2、IFN-γ、TNF-α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的急性胃肠炎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单纯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2%,对照组为4.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雷巴拉唑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113-41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IL-18(白细胞介素-18)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治疗,30d为一疗程;同期随机选择10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采用ELISA法对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组血清中的IFN-γ、TNF-α和IL-18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它们之间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IFN-γ、TNF-α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IFN-γ、TNF-α和IL-1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屑病血清IFN-γ、TNF-α和IL-18均有显著增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银屑病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何氏穴位敷贴验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月28日于该院五官科门诊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00例为过敏性鼻炎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又将过敏性鼻炎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健康组。检测研究对象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E(Ig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比较治疗前过敏性鼻炎组与健康组的免疫学指标;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过敏性鼻炎组IL-6、EOS、IgE、sIgE、ECP水平高于健康组,TNF-α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EOS、IgE、sIgE、ECP水平低于治疗前,TNF-α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gE、sIgE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EOS、IgE、sIgE、ECP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何氏穴位敷贴验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好,还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POF)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生殖激素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该院确诊的89例POF患者作为POF组,健康体检合格的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TNF-α、IFN-γ、IL-2及生殖激素水平;对比治疗前后POF组的血清TNF-α、IFN-γ、IL-2及生殖激素水平。同时,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探讨TNF-α、IFN-γ、IL-2及生殖激素水平与改良Kupperma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OF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OF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POF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2、FSH、LH、E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前,POF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2、FSH、LH、E2水平与改良Kupperman评分呈负相关(P<0.05),POF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与改良Kupperman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POF患者存在显著的免疫功能紊乱、生殖激素水平降低,并且与病情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激素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AAU)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收治的75例AAU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7,53眼)单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n=38,55眼)给予胸腺肽α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血清TNF-α、IFN-γ、IL-10、IL-23)水平的变化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1%)显著高于对照组(78.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TNF-α、IFN-γ、IL-10、IL-2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IFN-γ、IL-10、IL-2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5.7%)低于对照组(24.6%)(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AAU的临床疗效显著,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二线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疗效及其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于2016年1月~2021年3月,将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复发、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每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和利妥昔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口服。两组均于治疗12周评价疗效。比较治疗前与治疗12周出血评分、血小板计数(PLT)、Th1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2(IL-2)]、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P <0.05)。治疗12周,两组出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出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01);观察组PLT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两组血清TNF-α、IFN-γ和IL-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01);血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手足口病患儿皮质醇、β-内啡肽和部分细胞因子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6月该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普通组30例、重型组30例)及健康儿童(对照组30例),比较皮质醇、β-内啡肽、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对其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普通组与重型组的皮质醇、β-内啡肽、IL-10、IL-13、IFN-γ及TNF-α水平均有所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皮质醇、β-内啡肽及细胞因子水平逐渐增加,且重型组与普通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儿治疗后,皮质醇、β-内啡肽、IL-10、IL-13、IFN-γ及TNF-α水平下降,接近对照组。重型组患儿治疗后,皮质醇、β-内啡肽、IL-10、IL-13、IFN-γ及TNF-α水平升高。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皮质醇、β-内啡肽及细胞因子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皮质醇、β-内啡肽及部分细胞因子水平对手足口病的病情判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毒虫抗癌汤与DC方案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6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中药毒虫抗癌汤加化疗,对照组进行单纯化疗。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明显提高,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TNF-α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毒虫抗癌汤与DC方案联合治疗NSCLC的机制可能与改变机体的细胞因子含量,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联合多磺酸黏多糖封包及地奈德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以多磺酸黏多糖封包+地奈德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双歧杆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瘙痒、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09%vs 70.91%,P<0.05)。观察组治疗后瘙痒、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更高,血清IL-...  相似文献   

13.
胡敏涛  孙彤  裴豪  周红燕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629-3631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60例,分成血必净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血清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TNF-α、IFN-γ、IL-10、IL-8均于治疗后第4天上升达到峰值后下降,血必净组TNF-α、IL-8治疗8d时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IL-10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1).血必净组第4、8天的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4天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第4天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第8天时两组对比IL-10及IFN-γ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LPS均于治疗后持续下降,治疗前后对比两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血必净组治疗第4、8天LP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早期释放,下调炎性递质水平,促进Th1应答,拮抗内毒素,从而促进炎症吸收及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慢性鼻窦炎患儿2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8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和氨溴索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鼻渊通窍颗粒。对比2组临床疗效、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鼻黏膜纤毛清除率(MCC),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NF-β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5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88%(P0.05);治疗后3和7 d,观察组MTR和MC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IL-6和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IL-2、IL-10、TNF-α、TNF-β和CRP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除TNF-β,观察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鼻渊通窍颗粒能通过改善慢性鼻窦炎患儿的鼻黏膜纤毛功能及减轻炎症状态,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荆芥熏洗剂对肛裂术后患者创面生长因子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肛裂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术后,对照组使用康复新液,观察组使用复方荆芥熏洗剂,2组均持续干预7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2组开始干预前、干预结束时疼痛感;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创面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及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干预结束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创面VEGF、VEGFR-2的光密度(OD)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IL-6、IFN-γ、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荆芥熏洗剂能有效缓解患者肛裂术后疼痛,减轻炎症反应,上调创面生长因子表达,有利于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泌性靶抗原-6(ESAT-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对于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8例TBM患者为研究组,29例非结核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对照组,35例普通头痛患者为正常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所有患者脑脊液中的ESAT-6、IL-10、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研究组的ESAT-6、TNF-α、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增高,研究组与对照组的ESAT-6、IL-10、TNF-α、IFN-γ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ESAT-6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r=0.96,P<0.05)。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明显高于使用ESAT-6、IL-10、TNF-α、IFN-γ单一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6,18.104,12.647,13.978;P<0.05)。结论:ESAT-6、TNF-α、IFN-γ和IL-10在TBM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对早期诊断TBM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且4项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的诊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美沙拉秦联合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效果及对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炎性因子等影响。方法选取UC 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沙拉秦联合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采用美沙拉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血清sRAGE、Vaspin、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一氧化氮(NO)、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便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钙卫蛋白(Cal)、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sRAGE、Vaspin、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及便MMP-9、Cal、MP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血清sRAGE、Vaspin、IL-6、IL-8、TNF-α、NO、LPO及便MMP-9、Cal、MPO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血清sRAGE、Vaspin、IL-6、IL-8、TNF-α、NO、LPO及便MMP-9、Cal、M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恶心2例,腹胀加重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两组出现不良反应者症状均较轻微,未对治疗产生影响,后皆自行缓解。结论美沙拉秦联合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UC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肠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肠道黏膜损伤,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对类风湿关节炎(RA)伴慢性贫血(ACD)患者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A患者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并检测RA患者血清铁、总铁结合力(TIBC)、铁蛋白(SF)及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对RA伴贫血患者行骨髓涂片铁染色检测。结果无贫血组、ACD不伴缺铁组、ACD伴缺铁组的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D不伴缺铁组、ACD伴缺铁组的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无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不伴缺铁组血清铁、TIBC、sTfR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SF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伴缺铁组血清铁、SF显著低于ACD不伴缺铁组,TIBC和sTfR显著高于ACD不伴缺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髓涂片铁染色示ACD不伴缺铁组细胞内、外铁均高于ACD伴缺铁组。结论 RA患者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异常增高是导致ACD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郁化火型失眠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Kupperman评分、血白细胞介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6项症状积分、Kupperman评分及血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α受体拮抗剂(IL-1R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项症状积分及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失眠、心烦易怒、胸闷肋痛积分及Kupperma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IL-1α和IL-1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IL-1R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血IL-1α和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血IL-1R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状积分和Kupperman评分,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血IL-1α、IL-1β和IL-1R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8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研究组)及同期本院体检的3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研究组、对照组免疫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变化,依据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预后情况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比较两组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后与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CD3~+、CD4~+、CD4~+/CD8~+低于治疗后及对照组,CD8~+、IL-8、IFN-γ、TNF-α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IL-8、IFN-γ、TNF-α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组CD3~+、CD4~+、CD4~+/CD8~+高于未缓解组,CD8~+、IL-8、IFN-γ、TNF-α低于未缓解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后与CD3~+、CD4~+呈正相关(P0.05),与CD8~+、IL-8、IFN-γ、TNF-α呈负相关(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后可有效调节其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且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变化与其预后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