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功能,并通过长期随访,探讨左室运动功能的受损程度及特点判断 AMI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78例首发 AMI患者入院时左心超声图像,分析得出左室纵向峰值应变(LPSS)、径向峰值应变(RPSS)及环向峰值应变(CPSS),结合长期临床随访资料评价患者 AMI后再发心血管事件及心因性死亡的风险。结果与随访期间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 AMI患者相比,再发心血管事件患者 LPSS和 CPSS均相对较低(P <0.001),其中CPSS对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预测相对较好(HR=1.4096)。在对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中,LPSS的预测价值相对较高(P <0.001,HR=1.5735)。结论 STI 对判断 AMI 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以及心因性死亡的风险具有优势,CPSS及 LPSS分别是预测再发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AL-CA)患者的左室心肌应变, 探讨3D-STI评估LVEF正常的AL-CA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确诊为AL-CA且LVEF≥50%的患者80例, 依据患者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两组:终点事件组和无终点事件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3D-STI相关参数及随访结果。采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针对生存状态进行单因素及多元素回归分析, 以寻找预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和3D-STI相关指标。结果纳入的患者均完成随访, 随访时间为20(7.3, 40.8)个月。随访结束, 25例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即终点事件。与无终点事件组相比较, 终点事件组左室舒张末期最大室壁厚度(MLVWT )、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e′)显著增加(均P<0.05), LVEF、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基底段纵向应变(LS)减低(均P<0.05)。校正年龄、性别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方法 前瞻性观察68例AMI患者,根据室性心律失常(VA)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记录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资料作为观察分析指标.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变异度(QTV)、QT间期变异系数(QTCV)、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r)与VA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QTV,QTCV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J波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286例急性STEMI患者,以入院时体表心电图记录到缺血性J波的41例为观察组,未记录到缺血性J波的24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48h、住院期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2组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及QT离散度(QTd)、T波峰-末间期(Tp-Te)。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48h、住院期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Td、Tp-Te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均<0.01),2组QT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Tp-Te较同组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明显延长(P均<0.01)。结论缺血性J波出现于急性STEMI患者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可作为急性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如结合QTd、Tp-Te能进一步提高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观察分析81例AMI患者QTd,QTcd睾室性世箜失常竺苎至磊况:并写对照组比较。结果:AMI组的QTa、QTcd均较对照组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MI早期QT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预测A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心电图定量分析预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根据治疗7d内是否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39例(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对照组41例(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TnT)及B型钠尿肽(BNP)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左心功能指标,包括后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Td)、左室舒张期内径(LVPWTd)、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内径(LVDd)及左房内径(LAD);比较2组患者血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N)及淋巴细胞(LY);对2组患者的心电图行定量分析,比较P波时间、PR间期、QRS波群时间、QT间期及QRS-T夹角,并对心电图定量分析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血清CK-MB、TnT、BNP水平和血WBC、N、LY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IVSTd、LVPWTd、LVEF、LVDd及LA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P波时间、PR间期和QRS波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QT间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QRS-T夹角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OC曲线示,QRS-T夹角预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AUC为0.859,其中QRS-T夹角的最佳截点为114.03,此时其诊断的特异性为92.68%,敏感性为74.36%。结论心电图定量分析中QRS-T夹角在预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和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对直接TPCA组26例和未再灌注治疗组30例AMI患者行心电图描记,分别测量入院时、直接PT-CA后2h、24h、1周、2周的QTd值,并观察两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结果:直接PTCA组与未再灌注治疗组入院时QTd无差异(P>0.05),直接PTCA组除术后2hQTd一过性增大外,24h后明显缩小,与未再灌注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同期直接PTCA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P<0.01)。结论:AMI后直接PTCA能缩小患者QTd,并能降低急性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电图Tp-Tec,QTc,Tp-Te/QT比值对AMI患者急性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86例AMI患者心电图,按急性期是否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观察组,n=106)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对照组,n=80),测量所有患者病程在24 h内的第1份(急性期)心电图及出院时(恢复期)心电图,对入组人群的Tp-Tec,QTc,Tp-Te/QT比值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恢复期TpTec,QTc和Tp-Te/QT比值明显低于急性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急性期Tp-Tec,QTc和Tp-Te/QT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恢复期两组间心电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Tec,QTc和Tp-Te/QT与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呈正相关(分别r=0.761,P=0.015;r=0.823,P=0.039;r=0.156,P0.001)。ROC曲线分析Tp-Tec,QTc和Tp-Te/QT对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表明以Tp-Tec作为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最佳临界值为125.26 ms,ROC曲线下面积为0.9218,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以QTc作为预测指标,最佳临界值为433.32 ms,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1,诊断价值中等;以Tp-Te/QT比值作为预测指标,最佳临界值为0.29,ROC曲线下面积为0.9608,诊断价值最高。结论:Tp-Tec,QTc,Tp-Te/QT与AMI患者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存在明显正相关,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均具有预测价值,同时Tp-Tec,QTc及Tp-Te/QT有助于评价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室壁运动特点,探讨其评价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5例初发确诊AMI患者(AMI组)及4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其中AMI组根据心电图特征分为非ST段抬高型(NSTEMI)亚组和ST段抬高型(STEMI)亚组(包括左室前壁、下壁及右室心肌梗死),比较各组常规超声参数及STI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MI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大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STEMI亚组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右室射血分数(R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壁心肌梗死与下壁心肌梗死患者LVEF比较未见明显差异;STEMI亚组LVEF低于NSTEMI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PSS)、峰值径向应变(RPSS)、峰值环向应变(CPS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STEMI亚组心外膜LPSS及CPSS均高于STEMI亚组,心内膜LPSS及CPS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TEMI亚组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右室LPSS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均显示,整体LPSS与LVEF相关性最好。结论 STI技术可准确评价不同类型AMI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特点,准确检测AMI的受累范围及程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房黏液瘤血管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在我院经手术及经病理证实的107例心房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是否发生血管栓塞事件分为栓塞组和未栓塞组,比较两组术前超声心动图表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心房黏液瘤发生血管栓塞事件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肿瘤来源的部位、大小、活动度、基底部宽度、肿瘤是否致房室瓣堵塞性狭窄与血管栓塞无明显相关(均P0.05);而肿瘤的形态、结构、基底部位置与血管栓塞显著相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形态、结构是心房黏液瘤患者血管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预测心房黏液瘤血管栓塞的风险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观察 76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心电图QT离散度 (QTd)的变化 ,以探讨AMI患者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AMI患者QTd值越大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 ,故QTd可作为预测AMI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并探讨其预测患者心包剥脱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价值。方法对36例行心包剥脱术的CP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三尖瓣环位移(TAPSE)。CP患者心包剥脱术后随访是否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死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P患者TAPSE及RVFAC较正常人显著减低,(P0.05)。(2.8±1.7)年的随访后,CP患者中有7例(19%)发生不良事件(ACE组),其余29例(81%)未发生不良事件(NACE组)。ACE组TAPSE明显小于NACE组(P0.05)。TAPSE是预测心包剥脱术后不良事件的敏感因子,阈值为17.5mm,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7%及82%。结论 CP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减低,TAPSE可以预测心包剥脱术后是否发生心脏不良事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提供可信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E)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左室重构的价值.方法 53例因AMI行急诊PCI术的患者在术后72 h行STE检查,检测左室心肌峰值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纵向应变(LS)和峰值应变延长时间(TPS).并在术后6个月检测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的变化,以LVEDV增大≥15%作为左室重构的标准.结果 随访时出现左室重构的11例患者(21%)在术后72 h的RS,CS和LS均显著低于没有左室重构的患者,TPS则延长(P<0.001).减低的LS是最有力的独立预测左室重构的危险因子,LS≤-11.4%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9.4%和81.2%.结论 STE能够准确预测AMI经PCI治疗后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血性J波对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05年6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286例急性STEMI患者,以入院时体表心电图(ECG)记录到缺血性J波的41例为观察组,未记录到缺血性J波的24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48 h、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及观察组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QTd、Tp-Te.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48 h、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Td、Tp-Te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两组Q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TpTe 较同组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明显延长(P<0.01).结论 缺血性J波出现于急性STEMI患者时,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可作为急性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如结合QTd、Tp-Te能进一步提高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J波、ST段墓碑型抬高、Q-T间期离散度(QTd)、J-T间期离散度(JTd)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临床确诊的17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ECG)及其相关资料,根据ECG结果分为J波组(n=57)、ST段墓碑型抬高组(n=52,其中26例兼有J波出现)和通常组(n=90),J波组、ST段墓碑型抬高组分别与通常组比较QTd、JTd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J波组、ST段墓碑型抬高组的QTd、JTd分别为(75.1+22.0)ms、(72.9±23.9)ms和(71.4±21.3)ms、(69.0±25.0),均明显高于通常组的(59.0±17.9)ms和(53.3±18.4)ms,P均<0.01;J波组、ST段墓碑型抬高组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31.6%、28.8%,均明显高于通常组的10%,P均<0.01.结论:心电图心室复极异常指标J波、ST段抬高、QTd、JTd延长均可作为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量42例AMI患者心电图的QTd,对有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进行比较。结果AMI有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结论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QTd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住院病死率极高,是心肌梗死急性期死亡、猝死的主要原因.监护室护士是主要观察和抢救措施实施者,需了解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素和重点监护内容,以及早识别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这对于成功抢救患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三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单腔ICD后的长期随访结果。结果在随访的20~37个月中,2例患者长期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1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ICD存储数据显示共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172阵次,共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170次,成功158次(成功率92.9%);实施高能量放电12次,其中4次为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所致的不恰当治疗;非持续性室速发作2次,因其持续时间未达到室速诊断的初始识别时间就自行停止未启动ICD治疗程序。结论ICD是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猝死有效方法。术后定期随访,及时调整ICD的工作参数,可提高ICD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54-3755
分别测量65例STEMI患者(观察组)和65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心电图QT离散度(QTd)和T波峰末间期(Tp ̄e),对比分析两组Tp ̄e/QT比值及观察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与Tp ̄e/QT比值的关系。结果观察组QTd、Tp ̄e均明显延长,Tp ̄e/QT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19例(29.2%)作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其Tp ̄e/QT比值明显高于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Tp ̄e/QT比值监测,对预测STE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SCD重要的预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波电交替对预测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分析25例出现T波电交替DCM患者和25例无T波电交替DCM患者的动态心动图来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有T波电交替患者22例(88%)出现室性心律失常,2例猝死;无T波电交替患者10例(40%)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无猝死;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T波电交替对预测D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