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老年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在我院住院的 79例脑梗死患者分别测定HP抗体、血脂、血糖 (PG)及一氧化氮 (NO) ,其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①脑梗死组HP阳性率为 74 7%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②脑梗死组TG、VLDL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NO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③脑梗死组中HP抗体与TG呈正相关 ,与NO呈负相关 (P =0 0 0 3)。结论 HP感染促进老年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初发脑梗死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HP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阳性菌株感染和血清HP特异性抗体IgG(HP IgG)的浓度与初发脑梗死的关系。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 1∶1配对研究方式 ,对 5 0例患者 (观察组 )和对照组的血清标本行HP IgG定性和定量检查及HPCagA抗体IgG(HPCagA IgG)的定性检查 ,同时检测C 反应蛋白浓度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HP IgG和HPCagA IgG的阳性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82 7和P =0 .6 70 )。观察组HP IgG浓度高于对照组 (P =0 .0 18)。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单发病灶、单侧脑组织病灶、中型和重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患者的HP IgG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依次为P =0 .0 34、P =0 .0 2 0、P =0 .0 0 1、P =0 .0 0 1) ;观察组 4 8% ,对照组 2 6 %HP IgG浓度 >10 0U/ml,两者之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χ2 =4 .4 81,P =0 .0 34,OR =2 .375 ,95 %CI 1.0 6 6~5 .2 91) ;HP IgG浓度与C 反应蛋白浓度正相关 (r =0 .334,P =0 .0 18) ,与脑梗死发病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正相关 (r=0 .4 2 7,P =0 .0 0 2 )。结论HP感染率、HPCagA阳性菌株感染率与脑梗死发病无相关性。HP IgG浓度 >10 0U/ml时与脑梗死发病相关。HP IgG浓度与C 反应蛋白浓度正相关 ,与脑梗死发病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再发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再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式,选择再发脑梗死患者85例(A组)、初发脑梗死患者85例(B组)和健康体检者85例(C组)。检测3组血清HP特异性抗体IgG(HP-IgG)。结果A、B、C3组的HP-IgG阳性率分别为92%(78/85)、72%(61/85)和54%(46/85),A组与B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0.52,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0.05)。结论再发脑梗死患者的HP感染率高于初发脑梗死患者,但二者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未发生脑梗死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类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变及凝血功能变化。方法对发病1周内的98例脑梗死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Hp分型检测,按Hp感染类型分为I型Hp感染组(A组)51例(52.04%)、Ⅱ型Hp感染组(B组)29例(29.59%)、Hp抗体阴性组(C组)18例(18.37%),观察各组的血流变及凝血功能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thromboplastin time,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d ratio,I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Hp感染类型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并探讨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检测梗死组77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p抗体、TG、CHO、LDL、HDL、ApoA、ApoB及HCRP水平,检测对照组34例健康人血清Hp抗体;比较梗死组与对照组Hp感染状况及梗死组IgM(+)亚组与IgM(-)亚组血脂水平。结果:梗死组患者Hp现症感染率及既往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组IgM(+)亚组的血清TG、CHO、LDL及ApoB水平均高于IgM(-)亚组(P0.05),HDL水平低于IgM(-)亚组(P0.05),Apo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机体脂质代谢,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增加脑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脑梗死(C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2例无明显消化道症状的脑梗死患者,72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用单克隆抗体蛋白芯片方法检测血清中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尿素酶(Ure)和空泡细胞毒素(VacA)3种Hp抗体,比较两组抗体的阳性率及菌株分型的差异,分析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子。结果 CI组血清中的CagA、Ure、VaeA抗体的阳性率和Hp的感染率分别为:46.1%、88.2%、48.0%、88.2%,对照组相应的阳性率为:18.1%、43.1%、19.4%和43.1%,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其中CI组90例Hp感染者菌株分型比例为:Ⅰ型33.3%、Ⅱ型26.7%、中间型加.0%,2对照组32例Hp感染者菌株分型比例为:Ⅰ型15.6%、Ⅱ型53.1%、中间型31.3%,两组的菌株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子之一,Ⅰ型Hp感染者比Ⅱ型Hp感染者患CI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8月至10月我院胃镜检查的2574例病人中63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为24.63%(634/2574),男性占72.24%(458/634),女性占27.76%(176/634)。溃疡患者HBsAg携带率为11.04%(70/634),非溃疡患者携带率为10.57%(205/1940)。男性溃疡患者HBsAg携带率12.66%(58/458),女性携带率6.82%(12/176)。HP感染率64.00%(64/100),HBsAg阳性惠者HP感染率80.00%(8/10),HBsAg阴性患者HP感染率62.22%(56/90)。男性HP感染率69.44%(50/72),女性HP感染率50.00%(14/28)。快速尿素酶法、碳14呼气试验、组织学染色检测HP感染率分别为74.68%(177/237)、65.09%(110/169)、38.89%(70/180)。结论:行胃镜检查的患者HBsAg携带率在溃疡与非溃疡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溃疡HBsAg携带率男性高于女性。HBsAg阳性患者与HB8Ag阴性患者溃疡的发生部位差异无显著性。HP感染率男、女无明显差异。碳14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较快速尿素酶法及组织染色法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中杰  庞云龙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9):3019-302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90例CI患者作为脑梗死组,92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耶特异性抗体(Hp—IgG)、C反应蛋白(CRP)、血脂及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并将Hp-IgG阳性的68例CI患者,分为抗Hp治疗组(A组)与非抗脚对照组(B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降纤、溶检和神经细胞营养治疗,而A组再加用一共7d的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和甲硝唑的抗蛳治疗,两组于治疗后再分别检测CRP、血脂和Fbg.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清Hp-IgG的阳性率(75.5%)明显高于对照组(42.4%),脑梗死组的Hp—IgG、 CRP、甘油三酯(TG)及F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中Hp-IgG阳性患者的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Fbg水平也高于Hp-IgG阴性患者(P〈0.05),A组抗Hp治疗后的CRP、TG、LDl.及Fbg水平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脚感染与CI相关。建议对Hp阳性的CI患者使用短期安全的抗Hp治疗.[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HP阳性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前评分。对照组采用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用药进行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1个疗程(14d)后进行治疗后评估。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73.9%,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脑梗死的治疗中可能发挥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及其亚型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c,HP)感染是否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BIOSIS、VIP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纳入研究HP和脑梗死关系的病例一对照研究。经严格筛选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1693例脑梗死患者和1611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7,95%CI(1.38,2.28),P〈0.0001];而HP与脑梗死亚型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OR=3.65,95%CI(2.58,5.17)]和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或腔隙性脑卒中的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OR=1.74,95%CI(1.30,2.34)],但与心源性脑栓塞等亚型的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OR=1.08,95%CI(0.58,2.02)。在调整危险因素后,HP与脑梗死的关联性消失[OR=1.22,95%CI(0.93,1.59)。结论①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但其与不同脑梗死亚型的相关程度不同,HP感染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关联性最强。②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需要大样本的科学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和乙肝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中的感染率及与HBV-DNA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乙肝组98例、肝硬化组46例、肝癌组24例,均行14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和HBV-DNA检测,分析HP感染率及与HBV-DNA的关系。结果168例患者中Hp感染率为68.45%;肝硬化组的Hp感染率高于乙肝组,肝癌组的Hp感染率高于肝硬化组(P<0.05)。Hp感染与HBV-DNA水平呈正相关(r=0.536,P=0.039)。结论Hp感染可能是乙肝并发肝硬化、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乙肝患者接受根除Hp治疗可能会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共127例,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Hp感染的检测、凝血功能(PT、APTT、TT、FIB)及Hs-CRP检测,依据超声检测结果分为不稳定斑块组(85例)和稳定斑块组(42例),依据Hp感染的检测结果分为Hp(-)组(53例)和Hp(+)组(74例),比较各组一般情况和各项检测指标变化。结果不稳定斑块组Hp感染阳性率、Hs-CRP与FIB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其APTT水平则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Hp(+)组斑块不稳定比率、Hs-CRP、FIB水平显著高于Hp(-)组,APTT则显著低于Hp(-)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Hp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和凝血功能异常有密切联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一科收治的97例慢性胃炎患者,男54例,女43例,年龄(41.78±5.64)岁,年龄范围为25~63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 n=48)和联...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92例初发脑梗死患者,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观察一组)55例,腔隙性脑梗死(观察二组)37例;同时选取92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全部观察对象血清HP特异性抗体IgG(HP-IgG)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同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观察一组HP阳性率(89.09%)高于对照组(54.34%),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二组HP阳性率(75.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一组的血清HP-IgG、IL-6、IL-8和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二组的血清HP-IgG、IL-6、IL-8和CR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HP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浙中地区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耐药情况及临床耐药特征。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胃镜标本中分离到的296株幽门螺杆菌菌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析其对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和四环素等7种抗生素的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分别根据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将所有病例分组。其中男性组139株,女性组157株;17~35岁组58株,36~55岁组157株,56~79岁组81株;上消化道炎症组212株,上消化道溃疡组84株。 结果在检测的296株幽门螺杆菌菌株中,甲硝唑耐药率最高(86.8%,257/296),其次为左氧氟沙星(35.1%,104/296)和克拉霉素(22.3%,66/296),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和四环素未检测到耐药菌株,即耐药率均为0%。296株幽门螺杆菌菌株中,对7种抗生素全部敏感的菌株有37株,占为12.50%;单独耐药的菌株有132株,占44.60%(包括甲硝唑单独耐药130株、左氧氟沙星单独耐药1株、克拉霉素单独耐药菌株1株);双重耐药菌株86株,占29.05%(包括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双重耐药62株、克拉霉素+甲硝唑双重耐药24株);三重耐药的菌株41株,占13.85%(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甲硝唑耐药)。同时,女性患者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于男性患者(41.4% vs. 28.1%,χ2=5.760,P=0.016);17~35岁、36~55岁及56~79岁年龄组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9.0%、42.0%、33.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2,P=0.007),且17~35岁年龄组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明显低于36 ~ 55岁年龄组患者(P=0.002)。在炎症和溃疡患者中,左氧氟沙星耐药率(37.3% vs. 29.8%,χ2=1.486,P=0.223)、甲硝唑耐药率(86.3% vs. 88.1%,χ2=0.166,P=0.684)及克拉霉素耐药率(25.0% vs. 15.5%,χ2=3.150,P=0.076)的比较,差异亦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浙中地区幽门螺杆菌菌株对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耐药率高。且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明显与性别及年龄相关,应严格遵循抗生素治疗规范,并根据药敏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进而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16.
作者自2001年11月~2003年2月对住院的264例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作幽门螺杆菌(HP)感染调查,并初步探讨了HP感染与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先从人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培养出Hp,各国学者对Hp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感染呈全球性分布,中国普通人群中Hp的感染率达50%以上。鉴于Hp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建立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用于Hp感染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该文对多种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估,为临床应用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以120例ACI患者和7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Hcy(循环酶法)、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进行Hp Ig G抗体(胶体金法)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结果ACI组患者Hp感染率(71.7%)显著高于对照组(44.3%,χ2=14.009,P0.05)。Hp感染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和hs-CRP水平[(6.28±0.93)mmol/L、(3.09±0.86)mmol/L、(3.83±0.97)mmol/L、(28.8±6.4)μmol/L及(7.97±2.13)mg/L]均显著高于Hp非感染组[(5.19±0.85)mmol/L、(2.27±0.74)mmol/L、(2.78±0.92)mmol/L、(19.7±5.4)μmol/L及(3.45±1.07)mg/L,t=5.601、3.235、4.336、4.261、3.318,P均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1.07±0.34)mmol/L]显著低于Hp非感染组[(1.82±0.41)mmol/L,t=3.725,P0.05]。ACI患者血清Hcy水平与Hp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r=0.321,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Hcy水平与Hp感染相关,血清Hcy水平及Hp感染结果可提示病情。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 (Hp)在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目前研究表明Hp也是胃癌的起动因子 ,但胃癌患者Hp感染率各家报道不一。现将我院胃镜检查的371例胃癌Hp感染结果做一回顾性分析。1材料和方法371例胃癌均经胃镜下活检病理证实。男283例 ,女88例 ,男女比3.2:1。年龄25~84岁 (中位数54.5岁 )。Hp检查采用快速尿素酶法 ,所取组织置于试剂盒中5分钟变为红色为阳性 ,不变色为阴性 ,或者所取组织Gram染色后病理检查 ,高倍镜下找到Hp为阳性。组织取自癌旁。2结果371例胃癌Hp阳性255例 (68.7% )。…  相似文献   

20.
54例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消化科对54例行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及癌旁组织HP感染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总结,目的在于探讨胃癌患者胃内HP的检出情况与胃癌发生的部位、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和胃癌的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我院消化内科收集本院2000年3月至2005年3月间经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54例,其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32~83岁,平均58.5岁,每例患者均在行胃镜检查时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对怀疑胃癌患者均在癌组织及癌旁1~2 cm处各取2块黏膜行HP测定。同时,以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镜下HP测定作为对照。2结果54例胃癌患者中,HP阳性34例(6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