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内镜诊治技术的发展,目前经内镜息肉切除方法主要包括普通活检钳钳取、热活检或圈套器高频电息肉切除术、EMR以及ESD。冷圈套器切除息肉类似于采用普通活检钳直接钳取切除息肉,与传统息肉切除术区别是切除息肉过程中未使用高频电流。为了进一步评价冷圈套器行内镜下息肉切除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应用特点等问题,现将我院行内镜下冷圈套器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2.
热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和内镜黏膜切除术是目前结直肠上皮性肿瘤内镜下治疗的标准方法,但仍伴有相当大概率的不良事件,由此诞生了诸如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全层切除术等新的内镜治疗技术,本文就目前结直肠上皮性肿瘤内镜切除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内镜下息肉切除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医师可通过微创、高效的内镜下操作,实现结直肠息肉的完整切除,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其中圈套器冷切除术因操作简单、耗时短、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被推荐为1~9 mm结直肠(微)小息肉切除的首选方法。近年来,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研究进展迅速,笔者围绕该项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对长径≥10 mm的扁平息肉治疗的应用及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内镜下息肉切除技术的不断发展, 内镜医师可通过微创、高效的内镜下操作, 实现结直肠息肉的完整切除, 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其中圈套器冷切除术因操作简单、耗时短、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被推荐为1~9 mm结直肠(微)小息肉切除的首选方法。近年来, 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研究进展迅速, 笔者围绕该项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对长径≥10 mm的扁平息肉治疗的应用及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多种无需高频电的冷切除技术已逐步应用于结直肠息肉的治疗,其中包括冷活检钳钳除术,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 冷黏膜切除术等,本文对各项冷切除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术后相关组织学改变和技术操作及注意事项,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结直肠息肉的大小与息肉癌变风险呈正相关,故准确判断结直肠息肉的大小在内镜检查相当重要。本文利用刻度活检钳法与目测法、术后测量相比较,通过分析研究刻度活检钳测量息肉大小,评价刻度活检钳在内镜下判断肠道息肉大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内镜下利用目测法和活检钳法分别对纳入的25枚息肉样病灶进行评估,将完整操作过程录制成视频。请40名内镜医师分别观看目测法和活检钳法两组视频,评估并记录息肉大小。评价不同职称、肠镜例数、操作能力的内镜医师在目测法与活检钳法中对肠道息肉大小判断的一致性、最长径及准确率。结果 共计40名内镜医师参与调查。在活检钳法与目测法比较中,目测法组中ICC值为0.783(95%CI:0.684~0.875,P<0.001);活检钳法组中ICC值为0.838(95%CI:0.757~0.910,P<0.001)。在息肉最长径方面,活检钳法与金标准相比不具有明显差异(8.52±5.54 mm vs 8.80±6.71 mm,P=0.840);目测法与金标准相比具有明显差异(10.87±6.92 mm vs 8.80±6.71 mm,P<0.001)。活检钳法...  相似文献   

7.
部分结直肠息肉有一定风险转变为结直肠癌,对结直肠息肉行内镜下切除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息肉切除术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热圈套切除术、冷圈套切除术等,临床医师可根据息肉的大小、形状、生长部位及病理类型选择合适内镜切除方式进行治疗。冷圈套切除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10 mm以内的结直肠小息肉的内镜切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很多研究充分证明。近年来,冷圈套切除术及相关技术也被运用于其他类型结直肠息肉的切除。本文就冷圈套切除术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背景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广泛用于结直肠息肉切除,但其黏膜下注射可延展病灶,使之难以被圈套器套入.注水内镜黏膜切除术(underwater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UEMR)需吸气后以水浸没息肉,有时影响息肉暴露.改良型UEMR将EMR与UEMR优点合二为一,有利于息肉整块切除.目的探讨改良型UEMR提高结直肠息肉整块切除率、减少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07/2019-06在我院内镜科行改良型UEMR治疗的59例结直肠息肉及同期行UEMR治疗43例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改良型UEMR治疗的59例研究组共发现76个病灶, UEMR治疗的43例对照组共发现65个病灶.巴黎分型均为(Is、Ⅱ),息肉大小在1cm直径3cm.手术方式:退镜观察发现息肉后向肠腔内注入温生理盐水,完全浸泡息肉,将息肉置于6点钟方向,黏膜下注射美兰抬起病灶,采用合适的圈套器予以电切除,创面视病灶大小给予钛夹夹闭,切除的标本结晶紫染色后送病理.结果59例研究组的患者均成功完成改良型UEMR,76例息肉中64例息肉2cm,均行整块切除;12例息肉2-3cm有5例整片切除,7例行注水分片粘膜切除术(underwaterendoscopicpiecemealmuscosalresection,UEPMR).研究组总整块切除率为91%,2cm整块切除率为100%, 2-3 cm整块切除率为42%. 43例对照组的患者也均成功完成UEMR, 65例息肉中58例息肉2cm,其中49例患者一次性切除,9例出现息肉残留追加氩等离子体血浆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7例息肉大小2-3cm,有2例整片切除,1例出现息肉残留追加APC治疗,另外5例行UEPMR或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对照组整块切除率为76%,2cm整块切除率为84%,2-3cm整块切除率为14%.改良型UEMR研究组有9例患者术中出现少量渗血,UEMR对照组中13例患者术中出现出血,采用热活检钳烧灼或钛夹钳夹止血.两组术后均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期间研究组发现2例切除部位息肉复发,均为分片切除术后,对照组UEMR有9例切除部位息肉复发.结论改良型UEMR使用水中注射液体垫不仅可以清晰暴露息肉大小边界,选择合适的圈套器,达到整块切除.同时液体垫垫高息肉,水中间断性吸引可以使圈套器更完整套住息肉的根部,相对于UEMR,改良型UEMR是结直肠息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完整切除率高、复发率低,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是全球人类高发恶性肿瘤之一,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已被证实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因此,肠息肉切除术及相关技术逐渐成为内镜医师研究及改进的焦点。目前,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部位及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常用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术选择众多,各种传统的切除方法多数会使用电凝功能,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冷息肉切除技术因其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完整切除率高、伤口愈合快、迟发性出血、穿孔率低等优点,逐渐被内镜医师应用,本文对冷息肉切除术及相关研究进行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张威庆  李伟  赵卫东 《山东医药》2011,51(19):99-100
目的进一步提高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0例消化道息肉(356枚)患者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0.5 cm的无蒂和亚蒂息肉采用高频电灼或热活检钳法切除;0.5~2.0 cm的息肉:无蒂息肉采用1∶10 000肾上腺素盐水注射法联合高频电圈套法切除,亚蒂或有蒂息肉采用高频电圈套法切除;〉2.0 cm息肉采用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圈套法切除(对息肉头部、不能用圈套器一次套住者采用分叶切除法)。结果内镜下息肉切除率达98.5%(257/260),无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对171例患者随访6~12个月,5例多发性结肠息肉患者结肠内发现〈0.5 cm息肉9枚。结论根据息肉直径、形状及部位选择手术方法可提高息肉摘除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冷圈套器切除与传统热切除治疗结直肠息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结肠息肉(<1 cm)患者37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7例。对照组患者行与传统热圈套器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冷圈套器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息肉完整切除率、单个息肉切除时间、钛夹使用率、息肉回收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息肉完整切除率和息肉回收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单个息肉切除时间和钛夹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即刻出血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迟发性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迟发性穿孔及感染,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圈套器切除与传统热切除对<1 cm的结直肠息肉的完整切除效果均较好,但冷圈套器切除操作更为简便,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背景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已逐步应用于结直肠小息肉(6-9 mm)的治疗.冷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在CSP技术基础上结合了黏膜下注射水垫,有研究报道冷EMR切除6-9 mm结直肠腺瘤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明显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治疗服用抗栓药物患者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可行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的42例不停用抗栓药物患者的结直肠小息肉(3~9 mm)临床资料,对息肉切除的术中活动性出血、穿孔、术后迟发性出血、切除的完整性、标本完整回收情况...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是全球人类高发恶性肿瘤之一,电子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已被证实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对于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的不断改良和创新一直是内镜医师关注的领域。目前,常用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大多是热切,存在一定的热相关并发症。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是一种兴起于西方国家的新技术,目前在日本应用较广泛,我国尚未普及。本文就CSP的方法、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摘除大肠息肉142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息肉的意义 ,我们采用OlympusCLE 10纤维结肠镜 ,PSD 10型高频发生器 ,OlympusWSD 9u圈套器 ,WFD Iu热活检钳 ,对 14 2例先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之后 ,根据息肉情况 ,采用①直接对 <0 .5cm以下息肉行热活检钳电凝 ;②直接圈套法切除 ;③分块分次切除。并对切下息肉回收送病理检查。结果 :14 2例患者 2 0 2枚息肉全部摘除 ,未发生肠出血。发生肠穿孔 1例 ,均门诊随访未住院观察。术后标本送病理。息肉 2 0 2枚 ,其中单发 95例 ,占 6 7% ,多发 4 7例 ,占 33%。息肉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 ,形态包括有蒂、…  相似文献   

16.
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已逐步应用于结直肠息肉的治疗,由于CSP未使用高频电流而是直接机械切割息肉,其术后组织学改变与常规热圈套器切除术明显不同,深入认识其组织学特点,对冷切除预后判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其近期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是我国发病率第四位的肿瘤。结直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出血、术后电凝综合征、穿孔和腹部不适是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其中以出血最常见。结直肠息肉切除后出血会引起一系列不良事件,包括:病人急诊观察、再次入院、重复内镜检查、内镜下止血、输血、血管造影栓塞甚至外科手术结直肠切除,对医院及患者而言均是较大的负担,本文对结直肠息肉切除后并发出血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重点讨论结肠息肉切除后出血的流行病学、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出血后处置方法及预防出血措施,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此种并发症的认识,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息肉是发生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早期息肉切除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干预措施。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常规切除结直肠息肉的方法。目前常用的传统内镜黏膜切除术(conventional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CEMR)是通过注射缓冲液到黏膜下层,使黏膜与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分开从而切除息肉,而注水EMR(underwate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UEMR)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技术,通过注水代替黏膜下注射对黏膜病变进行切除。现比较UEMR和CEMR,以判断UEMR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冷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CS-EMR)与热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HS-EMR)对直径6~14 mm结直肠息肉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消化内科行肠镜检查发现患有6~14 mm结直肠息肉并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400例,按1∶1随机分配接受HS-EMR或CS-EMR,两组拟切除息肉在治疗前均先黏膜下注射亚甲基美兰生理盐水抬举病灶,接着,HS-EMR组采用热圈套器切除抬举息肉,而CS-EMR组则采用冷圈套器切除。主要结局指标:在窄带成像技术(NBI)下对息肉切除部位的底侧切缘予以活检评估组织学完整切除率,次要结局指标:息肉切除时间、回收情况、术中出血穿孔、术后迟发性出血穿孔等。结果 HS-EMR组(n=200)和CS-EMR组(n=200)病灶平均大小分别为(10.1±1.87) mm和(9.87±2.13) mm。患者的性别、年龄、肠镜指征等一般情况及息肉部位、大小、形态、分型在组间均衡。CS-EMR组对6~14 mm息肉的组织学完整切除率为93.0%(186/200)与HS-EMR组94.5%(189/200)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S-EMR对6~9 mm息肉的组织学完整切除率高达96.1%,优于10~14 mm息肉89.8%。HS-EMR组出现5例迟发性出血和2例迟发性穿孔,但CS-EMR组均未出现迟发性出血、穿孔。结论 CS-EMR在6~14 mm结直肠息肉治疗中安全、有效,尤其对于6~9 mm息肉有与HS-EMR相媲美的组织学高完整切除率,又保留单纯CS-EMR的低迟发性并发症风险,有望成为继CS-EMR后一种更有价值的新型冷切技术。  相似文献   

20.
内镜下清除肠息肉在早期即被作为一种非外科手术处理肠癌癌前状态的方法提出来。相关技术在近几十年快速发展,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等不同,术者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氩离子凝固术,冷、热活检钳息肉切除术,冷、热圈套息肉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本文就肠镜下肠息肉治疗方法及其应用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