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囊性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52例囊性子宫腺肌病中误诊为子宫肌瘤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率为5.77%。1例因经期延长、经量增多1月余入院,1例因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及经期疼痛3月余入院,另1例因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及痛经加重15 d入院。3例均曾误诊为子宫肌瘤。1例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囊性子宫腺肌病;2例按子宫肌瘤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血清糖类抗原125、MRI及CT检查诊断为囊性子宫腺肌病,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诊断。3例术后均切口愈合后出院。术后6个月随访,3例均预后良好。结论囊性子宫腺肌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其警惕性和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并发散诊断思维,综合全面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以减少或避免囊性子宫腺肌病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1990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院行子宫切除术的标本经病理检查子宫肌腺病36例,年龄24~58岁。痛经10例,经期延长或/和月经量增多30例,子宫增大2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2例。术前诊断肌腺病6例,子宫肌瘤2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例,...  相似文献   

3.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为妇科常见病 ,但临床误诊率高 ,多被误诊为子宫肌瘤 [1 ] ,现对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 146例就其临床表现与子宫肌瘤进行比较 ,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 0 1~ 1999- 12我院施行的子宫切除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腺肌病者 146例 ,为腺肌病组 ,其中单纯子宫腺肌病 6 9例 ,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 40例 ,子宫肌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37例 ,患者年龄 2 7~ 5 3岁 ,平均 42 .76岁。随机抽样同期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者 146例 (除外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 ) ,为肌瘤组 ,患…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即形成子官腺肌病[1].常见的子宫腺肌病较易诊断,而囊性子宫腺肌病(又称为腺肌瘤性囊肿或囊性子宫腺肌瘤),是一种少见类型的子宫腺肌病,表现为子宫腺肌病病灶内有充满血液的囊性部分,囊性部分最大径一般超过5 mm[2],超声检查极易发生误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近3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16例囊性子宫腺肌病超声误诊为子官肌癌变性或子宫肌层囊性结构而行手术的病例,旨在分析子宫囊性腺肌病超声误诊的原因并总结其超声特点.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腺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它以痛经、经期延长及经量增多为主要症状,该病在临床及超声表现上与子宫肌瘤有很多相似之处,故易发生误诊。为提高子宫肌腺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现将我院四年来经超声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子宫肌腺病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卵管浆液性腺癌并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点,降低漏诊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输卵管浆液性腺癌并子宫腺肌病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渐进性痛经伴月经量增多8年收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示输卵管高级别浆液性腺癌并子宫腺肌病,遂再次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残端宫颈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予紫杉醇+洛铂方案化疗。随访半年,患者一般状况可。结论输卵管浆液性腺癌并子宫腺肌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术中或术后病理学检查有助于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7.
当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之为子宫腺肌病[1],以往曾将其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现它与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在组织发生学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被划分为一种独立的子宫疾病。腺肌病在基层医院临床术前诊断中常常误诊为子宫肌瘤。为提高子宫腺肌病临床术前诊断率,我们将其与子宫肌瘤从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1资料与方法选择1995年1月一1998年12月我院子宫切除术后标本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22例为腺肌病组。随机抽取同期于它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22例(不包括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及内膜异位症患者)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仪,对45例子宫肌瘤和28例子宫肌腺病患者行术前检查,包括灰阶图像和彩色血流成像;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共42例,子宫肌腺病34例.与病理结果对照:3例子宫肌瘤被误诊为子宫肌腺病,6例子宫肌腺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2.8%,子宫肌腺病符合率为82.5%.二维灰阶超声: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各有特点,子宫肌瘤内部血流丰富,而子宫肌腺病只有星点样血流;子宫肌瘤随着体积的增大,彩色血流的丰富程度也随之增加,而子宫肌腺病不具备上述特征.结论 应用TVCDU二维灰阶成像可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二者的诊断正确率均较高;联合应用灰阶图像及彩色图像,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妇科常见疾病 ,与子宫肌瘤在临床症状及超声诊断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故常将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 ,使超声诊断有一定困难 ,误诊率较高。为了提高超声诊断水平 ,本文作者就我院超声误诊的 1 7例子宫腺肌病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文 1 7例 ,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 ,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 ,年龄 35~ 53岁 ,平均年龄 4 2岁。1 2 仪器与方法使用仪器为AlokaSSD 6 30、SSD 50 0型实时超声显像仪 ,探头频率 3.5MHZ。经腹部超声检查 ,患者膀胱适度充盈后…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肌病误漏诊原因分析与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1] ,术前易误诊为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病。我院 1994年 1月~ 1999年 1月共行子宫切除 70 3例 ,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 91例 ,其中 4 3例术前误诊或漏诊 ,误诊率达 4 7.3%。为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本文就漏误诊原因与诊断问题进行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3例 ,年龄 2 9~ 53岁 ,平均 39.8岁 ;均已生育 ;38例有人工流产史。1.2 临床表现  4 3例中痛经 2 0例 (4 6 .5% ) ,月经过多 34例 (79.1% ) ,子宫增大 35例 (81.4 % ) ,同时有以上 3种征象者仅 3例。全部病例行 B…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临床B超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均为常见的子宫病变 ,两者均有子宫增大及声像图异常 ,因而临床B超常易混淆。本文收集了术前经B超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 80例、子宫腺肌病 40例 ,对其临床和声像图资料进行比较 ,旨在探讨B超对两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价值。资料及方法1 病例来源及分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997年 9月~ 1998年 12月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者共 2 15例。随机选取资料完整且未合并卵巢肿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无合并存在者 12 0例 ,其中子宫肌瘤80例为子宫肌瘤组 (年龄 3 …  相似文献   

12.
易被误诊为子宫肌瘤的常见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良性肿瘤。由于不少妇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与子宫肌瘤相似,临床容易将其他疾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我科2001年~2004年1月入院诊断为子宫肌瘤113例,其中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其他疾病,占21·2%。现将误诊原因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年龄39~54岁,平均42·5岁。术前均根据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1·2临床表现24例均有阴道不规则流血,11例伴渐进性痛经,1例伴下腹部疼痛。妇科检查均见子宫增大,类似孕2~3个月。1·3确诊疾病24例均行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14例,子宫肥大症6例,子宫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超声显像检查,结合病理镜下肉眼观察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方法:采用超声显像仪,对132例生育期有痛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紊乱,原发不孕的妇女进行追踪检查。结果:超声显像诊断子宫腺肌病132例,手术治疗79例,术后确诊63例,符合率79.7%,合并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3例,子宫后壁,子宫骶韧带,子宫直肠凹见紫兰色结节18例。误诊率为20.3%,包括多发性小肌瘤5例,慢性子宫肥大,功能性子宫出血5例。药物性保守治疗53例;症状缓解、子宫体积缩小及附件包块缩小或消失43人例,有效率为81.1%。结论:超声显像检查是目前作为子宫腺肌病诊断方法之一,对疑有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应作常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4.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进行的手术之一,传统的子宫切除术途径有经腹和经阴道两种。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我们对76例患者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6例,年龄35~69岁,平均47岁。均为良性疾病,无既往手术史,其中子宫肌瘤4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0例、子宫腺肌病16例。2结果本组7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48 h拔除导尿管,肛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并分析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初期曾误诊的15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阴道不规则出血12例,月经紊乱(周期缩短、经期延长)6例,痛经3例,性交出血1例,白带增多6例,白带异味2例,下腹胀痛2例,腰酸2例;均面色苍白,贫血貌。经妇科检查结合阴道超声表现,初步诊断为子宫肌瘤5例、子宫腺肌病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例,本组误诊时间1~3个月。拟行手术治疗,术中剖视子宫,见鱼肉样不规则内膜病变组织,经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子宫内膜癌,腺癌13例、腺角化癌2例。15例确诊后,给予经腹全子宫+附件切除7例和次广泛子宫及附件切除术8例,并术后辅以放疗。15例术后随访1年均存活且未复发。结论 子宫内膜癌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患者及接诊医师重视程度不足,未及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导致本病误诊及延误诊治的主要原因;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警惕性,对怀疑本病者及早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避免早期误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子宫肥大症是由于连续多次妊娠、分娩,或子宫慢性炎症,使子宫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又类似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功血),容易误诊。我院1980年1月~1997年10月共收治子宫肥大症41例,均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发病年龄28~54岁,平均46.2岁。婚龄<20年38例,足月分娩4次以上37例。1.2 临床表现 38例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4例月经周期缩短,3例有下腹部疼痛或不适史。1.3 辅助检查 41例行B…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与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影像学特征。结果:52例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确诊子宫腺肌病43例,超声诊断准确率达82.69%;其中超声诊断弥漫性子宫腺肌病16例、局限性子宫腺肌病15例,合并子宫肌瘤5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合并巧克力囊肿2例,与病理结果17例、21例、6例、6例、2例对比,准确率分别为94.12%、71.43%、83.33%、83.33%、1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误诊率,5例误诊作子宫肌瘤,误诊率9.62%,4例发生漏诊,漏诊率7.6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具有重要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而且可以对子宫腺肌病与其他疾病类型合并得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帮助子宫腺肌病确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科 《临床医学》2000,20(6):57-58
子宫腺肌病的发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但临床误诊率一直较高。本研究回顾我院78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以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1995年4月~1999年10月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全切术74例,子宫次全切除术4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术后病理诊断标准按陈志年等标准进行评定。 1.2 发病情况:78例患者中,年龄30~52岁,平均42.5岁,有生育史者76例(97.4%),原发不孕2例,继发不孕5例,有剖宫产史者10例(12.8%),有人工流产史者62例(79.5%),置宫内节育器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急症的发生率以及诊治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5例急诊住院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肌瘤急症发生率为2.6%,急诊误诊率高达52%,19例经处理后症状缓解,6例行急诊子宫切除预后良好.结论子宫肌瘤急症就诊时易被误诊,常规B超检查可减少误诊的发生,急诊处理无效后可行急诊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331医院和老河口市第一医院2001年7月~2007年7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误诊病例的临床表现、医技检查及诊治过程。结果:资料收集期内我院共收治子宫内膜癌63例,其中10例误诊,误诊率15.9%。10例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子宫增大或宫颈糜烂、宫颈包块等,分别经超声检查误诊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各3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月经不调各2例。10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结论:临床上对阴道不规则流血者要详细采集病史,重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高危因素,客观评价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段诊断性刮宫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