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1月于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置入PICC导管行化疗的451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高危因素。结果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11例,发生率为2.44%;置管前D-二聚体值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分期为晚期是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置入PICC导管行化疗的肺癌患者,有必要置管前常规筛查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对于D-二聚体值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晚期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减少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176例,统计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例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肺癌化疗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PICC置管期间是否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分为病例组50例与对照组12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穿刺次数、同步放疗、合并糖尿病、病理类型、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置管肢体活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有BMI≥25、合并糖尿病、腺癌、置管前D-二聚体>0.5 mg/L、置管肢体过度或缺失活动(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受多因素影响,需强化预防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焦慧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1):1679-1682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实施化疗发生导管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与防护对策.方法 选择医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PICC置管化疗肿瘤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58例发生静脉血栓的作为观察组,202例未发生静脉血栓的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218例肿瘤化疗PICC患者为调查对象,观察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对上肢静脉血栓发生原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218例肿瘤化疗PICC患者中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8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静脉血栓形成史、使用抗凝药物、化疗补液时间<3d、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置管前D-二聚体值(D-D)>0.5mg/L、传统穿刺、穿刺静脉为贵要静脉、近期手术外伤史、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静脉血栓形成史、D-D>0.5mg/L、传统穿刺、穿刺静脉为贵要静脉、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而使用抗凝药物、化疗补液时间<3d则是保护因素。结论对于老年、静脉血栓形成史、D-D水平升高、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肿瘤化疗PICC患者置管期间应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693例肿瘤化疗 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探讨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结果1693例患者中,有34例出现血栓,发生率2.0%;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为:导管类型、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P<0.05);而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合并疾病、导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化疗药物、化疗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科化疗患者PICC导管增加了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在决定患者置管前,注意评估患者的凝血指标是否适合置管,选择合适的导管,以及重视置管后干预和维护,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由 PICC引起的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尽管PICC导管具有诸多优点,但对于静脉而言,导管仍是异物,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其中以静脉血栓最为严重[1]。静脉血栓是指纤维蛋白、红细胞以及不等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在静脉内聚集、形成凝块。发生在置管侧肢体及其相关静脉的血栓称为导管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上肢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related thrombosis,PICC-CRT)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科行PICC化疗的287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一般资料和疾病资料收集,分析其发生PICC-CRT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肺癌化疗患者上肢PICC-CRT发生率为8.7%(25/28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头静脉置管、存在营养风险、置管评估为疑难是老年肺癌患者发生上肢PICC-CRT危险因素(均P<0.05),共同解释其33.8%的变异。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上肢PICC-CRT发生率高,医护人员应关注高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存在营养风险、头静脉置管的患者,同时操作者要重视置管前后评估较差的患者,并注重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采取积极措施预防PICC-CRT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刘利  张旭  刘晓玲 《全科护理》2022,(30):4222-4225
综述癌症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旨在为今后构建癌症病人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评估表以及预见性地评估癌症病人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形成提供工具,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王玉 《全科护理》2014,(24):2213-2214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利提高临床医疗安全性。[方法]纳入资料完整的PICC导管置入病人353例,以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为判断标准分为感染组30例和非感染组32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的差异,并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资料单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组年龄大、留置时间长、糖尿病史、应用激素、穿刺≥2次、超声引导及操作人员经验50次比例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白蛋白水平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多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组年龄、留置时间、糖尿病史、应用激素、穿刺≥2次及操作人员经验50次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大、留置时间长、糖尿病史、应用激素、穿刺≥2次及操作人员经验50次是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世纪80年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被应用于临床,具有减轻患者痛苦、安全、易于操作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临床中[1]。PICC与其相关的各种并发症不容忽视,如相关性血行感染,导管堵塞、移位,血栓形成等。其中与导管相关的血栓形成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35%~67%[1]。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大部分无明显临床症状,但15%会引起致死性的肺栓塞。此外,其他主要并发症包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综合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预防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 ed、Cochrane Library、OVID EBM Reviews、 CNKI、万方数据、CBM及VIP,并辅以手工检索、文献追溯等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Stata 12.1软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6篇,合计样本量1277例,其中血栓组253例,对照组1024例,血栓发生率为19.81%。Meta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史、糖尿病、高血压、COPD、活动量减少与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结论:化疗史、糖尿病、高血压、COPD、活动量减少是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淋巴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新乡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35例淋巴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将其分为血栓组( n=23)、非血栓组( n=112)。...  相似文献   

1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护理人员能够独立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静脉输液的方法,具有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人力和时间,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好患者的血管和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等优点[1]。静脉血栓是指纤维蛋白、红细胞以及不等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在静脉内形成凝块。发生在置管的侧肢体及其相关静脉的血栓。静脉血栓栓塞后,栓子极易脱落,脱落的栓子可随静脉回流入心脏而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2]。所以,预防静脉血栓为维护患者静脉通道通畅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例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静脉血栓的处理及方法,为PICC在临床中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例确诊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及静脉血栓患者,立即拔除PICC,根据导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患肢抬高制动,遵医嘱予低分子肝素钙0.4 mL q12 h患肢皮下注射,患肢硫酸镁持续湿敷、肝素钠软膏涂抹、沿腋静脉走形外敷爱立敷。施行病情监测、CRBSI和心理专业护理等。结果患者右上肢红肿和疼痛不适均消失,肉眼皮肤颜色正常。患肢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患肢血栓得到有效控制,未产生更严重的后果。结论 PICC置管后发生并发症及时、有效处理能有效控制血栓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进展,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护士对PICC的维护技能和宣教能力,让患者出院后正确掌握自我护理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初诊化疗 6 个周期的肺癌患者 PICC 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91 例PICC 置管肺癌患者的资料,单因素分析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置管资料,将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肺癌患者 PICC 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 15 例,发生率为5.15%。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发现 Ⅲ~Ⅳ 期、 置管前 D- 二聚体 >0.5mg/ml 、 腺癌是肺癌合并 PICC 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 OR 值分别为8.675 、 9.761 、 10.262 。 结论 对于肺癌化疗 6 个周期的患者,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 PICC 相关性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CR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置管期间发生CRT肿瘤病人100例与同期住院置管期间未发生CRT肿瘤病人150例资料,对病人一般资料及置管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赋值并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OR=5.524,95%CI1.606~19.002)、静脉栓塞史(OR=3.926,95%CI1.247~12.364)、骨髓抑制(OR=2.247,95%CI1.115~5.243)、穿刺肢体(左上肢)(OR=1.954,95%CI1.028~3.717)、穿刺点异常(OR=2.887,95%CI1.025~8.135)是CR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PICC置管病人应早期预防干预,降低CRT发生率,减轻病人负担。  相似文献   

19.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引起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2002年9月~2009年12月实施PICC患者的所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比较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和无导管相关性感染组临床及各项置管指标,对可能影响感染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80例PICC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30例(7.89%),单因素分析影响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包括8项指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操作经验少、特殊药物应用、导管留置时间长、年龄大是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为预防血栓形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行PICC置管的1137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B超随访检查上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确定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结果3.6%(41/1137)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RR=1.04,95%CI:1.01~1.07,P=0.013)、有PICC置管史(RR=3.22,95%CI:1.53~6.77,P=0.002)、送管次数越多(RR=1.98,95%CI:1.30~3.00,P=0.001)是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年龄大、有PICC置管史、送管次数多是头颈部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该类患者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有望降低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